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4-04-26苏振济
苏振济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一、固定资产的定义及现状
根据事业单位的财务规则,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 000 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一般来说,固定资产可以分为房屋及建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及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六大类。这些固定资产的人工成本应该在其他财务指标之内,而且在采购这些固定资产时,财务指标可能出现的差异也应该被考虑在内。为了更好地管理,单位应该建立“固定资产”“累计盈余”等会计科目,在这些会计科目中记录单位的财务状况。
随着“十三五”规划的深入贯彻,国家财政持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在固定资产的投入上,尤其是先进的仪器设备、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更是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使得农业科研机构的固定资产总额得到迅速的增长,同时,也促使各级财政更多地用于支持农业科研机构的创新和改革,以及支持其在科学研究、科技服务、成果转化、农业产业化等领域的创新和创造,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由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持续深入,农业科学院的固定资产总量和占比都有了显著的上升,其价值也有了显著的攀升,因此,这些机构的固定资产管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但其目前普遍存在对固定资产重购置轻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农业科研单位所需的科研仪器设备往往种类五花八门、价格昂贵,有大型农业生产设备,也有实验室中的精密小仪器,给资产部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为了促进农业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其竞争力,加强对其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有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二、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科研单位往往需要按照管理要求提前编制资产配置预算,次年才能采购
一些办公所需的设备,比如单位每年新进人员数量不一样,如果新进人员超过预算的人员,就无法给新进的人员配置计算机等设备,造成工作上的不方便。还有一些旧的办公产品在日常使用时常出现小故障,这些都是无法预测的。再加上科研人员本身对于办公的产品没有较强的预算观念,与财务等管理部门沟通较少,在编制预算时不能科学准确结合实际情况将该部分预算提前编制,这就造成了预算与实际的脱节,延误了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从财务部门来看,虽然提前编制资产配置预算是以单位为整体进行的,但具体到每一个科室,科研任务均不一样,需要按着实际情况去独立规划。由小团体提出需求和规划再汇集到集体上来,如果小科研团队尤其是各团队之间不能及时信息共享,很可能会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以及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很多试验中不经常使用的实验仪器在不同科研团队里重复购买,导致采购投入资金的浪费, 同时徒增了管理和存放的成本。一些单位还会出现部分设备因没预算经费去修理只能提前报废,或者少数重复的设备出现很久无人使用的局面[1]。
(二)对固定资产重购置轻管理
目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不足,由于科研人员管理意识不强,难以实现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而随着事业单位发展,内部固定资产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多,倘若工作人员没有形成较好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很容易在实际管理中出现偏差,引发资源浪费等问题[2]。许多农业科研机构的固定资产管理出现了过度依赖于外部购置而忽视内部维护的情形,其中,外部购置的过程中,审核机构的权限被极大地削弱,而内部维护机构则更加依赖于外部的财政支持。然而,由于缺少有效的监督机构,以及相应的专职主管,上级财政部门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财政支持情况。因为农业科研机构的特殊性,科学研究活动主要依靠课题小组进行,这些小组都会根据自己的专长来确保财务状况良好。然而,这些机构非常注重财务收入的获得,忽略了对固定资产的管控,从而造成了财务管理的混乱。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财务管控,也降低了财务管理的效率。许多单位只关注于固定资产的销毁,忽略了它们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从而导致许多单位无法有效地实施财务控制,从而导致单位财务状况恶化。
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收入需要上缴地方政府财政或国库,尤其是报废程序较为烦琐,并不是以旧换新等或者用于购置新的设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设备资源的浪费,但往往就会使得单位固定资产能不报废就不去进行报废,这种机制造成了很多单位过于重视固定资产的申请,却忽略了申请下来如何去管理,如何科学使用,因此出现了大量闲置或利用率极低的固定资产设备。
(三)固定资产的日常使用方面存在不合理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许多科研机构的工作人员更换了,但没有经过必要的工作交接,这导致了工作人员的身份改变,但工作地点却没有改变,最终导致了固定资产的损坏。随着跨境合作的不断深入,农业科研机构的资产日常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尤其是那些需要长期保存和维护的固定资产,管理起来较为复杂,需要形成一套科学有效保存和维护的方法[3]。
(四)验收制度不规范
尽管许多单位都制定了固定资产验收的相关规定,但实际执行中却常常只是形式上的,许多固定资产交付使用了很长时间,但是在财务报销时,却缺乏相关的验收交接单,而且在单位制度上也没有明确科学完善的固定资产验收的标准,以及需要完成的必要手续工作。
三、加强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严格进行预算管理,合理配置固定资产
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都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强化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在当前尤其具有紧迫性。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这两个方面彼此依赖,并且在一起协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加强对这两个方面的管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现它们的有机融合。例如,对农业科学院的资产状态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其财务状态,并利用这些资源来优化其运营管理,更有效地管理资产,更加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使用先进的技术,能够更好地实现预算和资产的有效整合。
为了确保资产的有效利用,应该按照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资源,编制出一份完善的资产预算计划,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份有效的资产购置预算。为此,各部门应当积极开展市场调研,仔细审查预算计划,以确保资产的有效利用,同时也应当充分考量资产的实际价值,以确保资产的有效利用。为了确保财务安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需要对所有提交的采购请求进行审核,并确保没有任何非法手段。同时,为了避免盲目或者重复的采购[4],需要在源头处进一步加强对财务的控制。此外,还需要建立一个由专业人士组成的大型仪器评估机构,以确保所选择的设备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安全性、经济性以及适用性[4]。
(二)构建一套具体高效的财务内部管理体系
为了确保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安全,单位将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优化配置、综合运用”的方针,并根据该单位的具体情况,构建一套具体的、高效的财务内部管理体系,以确保财务安全。具体来说,单位将组织一个专门的财务审计小组,负责审计所涉及的财务项目。根据不同的资产专业,单位将其归入不同的主管机构。此外,还将根据其所承担的管理职能,将其归入不同的职能领域,并制定分级管理制度,以便更好地实施。通过这些措施,单位可以更好地控制固定资产的使用,并有效地实现其价值。为了有效地防止内部控制出现漏洞,单位必须将其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分解给各个负责的部门,并且每个负责的人都必须清楚地知道其负担的义务。此外,单位还需要在财务登记中清楚地列出所有的财务数据,并且当单位发生重大的财务事件或者其他财务状态发生改变的时候,也需要立即将其中的财务数据与原有的财务状态一一对比,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有利于单位发展的财务政策。为了确保科研设备的正确运作,严格控制其安装和操作流程,同时也会评估其可靠性、可持续性和经济实惠。此外,还会根据每个人的表现,给予适当的激励和处罚,以鼓励所有人积极关注和参与固定资产的管理[5]。为了更好地监督和控制单位的财务状况,应该在单位内部建立有力的财务监督体系,对单位的财务状况实施严格的监督,并建立有力的奖励和处罚措施,来促进单位财务的合法化和有序运营[5]。
(三)完善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
依据不同科研部门、不同用途、不同年限、不同使用频率、不同使用环境、不同分类的固定资产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盘点流程和制度。比如,园区绿化树木、办公建筑物,其稳定性较强,所以盘点的间隔时间可以相应延长;而办公设备如电脑、办公桌椅等固定资产是根据人员来变动的,应该最少每年盘点一次。农业机械根据科研任务进度安排时间盘点。完善资产清查盘点制度,要做到科学统一的精细化、分类化管理,并在时间上有针对性[5]。
(四)规范固定资产报废程序
对于固定资产报废程序复杂烦琐、没有统一的固定的标准、报废不及时等现象,应结合各个科研科室的实际情况,针对具体设备的使用频率、使用寿命、相关设备产品在市场上更新迭代的速度、操作难易程度、作业以及存放的环境要求等因素,详细划分其具体的报废标准,简化报废的程序;同时单位需要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内控制度,严格组建单位内部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小组,成员可由业务领导、科研专家、财务人员等共同组成,共同负责固定资产的报废评估、信息核对、审核签批等流程。对于已经超过报废年限但是还能正常使用的设备资产,可以经过专家检验后,资产管理部门下账并粘贴报废条码后方可继续使用,若后期不能使用尽快进行报废处理;对于还未达到报废年限却无法正常使用的设备仪器,由固定资产处置小组作出评估并给出审核意见确认同意后,进行统一报废处理[5]。
(五)建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
第一,打造一个全面的、多层次、完善的、符合标准的数据共享系统,为农业科研机构的固定资产和设施的使用者提供便捷的服务,能够在这里进行自我学习和沟通,从而更好地利用和调度资源,最大限度地提升机械和设施的利用效果。第二,开发仪器设备的使用潜能,做到试验仪器的共享使用,例如,通过调试调整岔口不同的作物小区播种机的株行距,可以用于多种作物的播种试验中,整合同一科研中心的PCR 扩增仪器、电泳仪、凝胶成像仪等基础实验仪器,几个科研团队共享使用,这样不仅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增进了不同科室的科研交流,更有利于试验的进行。第三,通过对不同科室现有的科研仪器设备资源进行摸底,结合有效的规划和管理,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优势,实现平台建设与科研项目的协同发展,从而获得更高的效益。第四,大力推进固定资产自查管理系统的网络化,打破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隔阂,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全面连接,建立统一的台账和数据中心,使得不同层级的固定资产管理能够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信息的流动和实物的流动能够同步,从而大幅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
综上所述,农业科研机构的固定资产对于保障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它们既可以支撑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可以为政府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尽管目前这些机构的固定资产还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账目记录混乱、数据模糊、利用效率较低、投资决策缺乏有力支持,但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这些状况,比如,明确机构的固定资产管理职能,构建有效的管理机构,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利用方式,以及优化运营模式,以期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优化固定资产管理,不仅可以确保农业科研机构的正常运营,而且还可以确保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为农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从而为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