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良万
2024-04-26孙良万
走 进 西 安
作者 - 孙良万
西安味道
1 月 21 日中午,我们乘坐的飞机降落到咸
阳机场,然后云南“小菌主 3 8 团” (这是研 学导师丁花花取的团名)乘坐大巴车抵达西安古城,云雾迷蒙中,云南“小菌主 3 8 团”勇 士们,张着好奇的眼眸,开始揭开壮美西安的神秘面纱。
呼儿嗨哟,西安的雪花像西安的油泼辣子一样热情。
大家穿上和服在丹凤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营仪式。雪花如约而至,似乎在欢迎 3 8 团的 云南“小菌主” 。丁花花研学导师给我们介绍了西安的风土人情,唱起了悠长邈远的民歌号
很纯很高, 同学们似乎对这里的泥墙片瓦都充满着青涩向往,仿佛自愿化身成“考古学家”, 去触摸西安十三朝的灵魂;穿透五千年历史长河,去吹一吹西安的风。丁花花研学导师名如其人,是扎根在厚重的历史上绽放的鲜艳的花。
呼儿嗨哟,西安的寒风像西安的灌汤包子一样包容。
陈绚丽校长情纯礼真, 从礼说起, 给同学们握手示礼,告诫孩子们不是换个地方来玩手机的。她说西安这本书有几千年的厚土,需要孩子们认真地去一点一点的丈量,未来几天只是翻开她的几页而已。读西安,读一个民族的风云涤荡,读它的明月清风,读她的美篇,读她的痛殇。学生代表不甘示弱,进行了表态发言,他们才是此行的主角,表达了研学西安的心声。有梦想有目标的孩子们,似乎也承示着西安人包容的情怀,品着灌汤包子,感悟西安的暮鼓晨钟。
呼儿嗨哟, 君不见,西凤酒飒飒醇香。不临天子居, 不知帝王尊。晚上丁花花老
师给我们讲解了西安周秦汉唐的有趣历史。秦岭和淮河把中华版图分成两大区域,北雨南风, 古迹今颜,一段活史一段风华,一席谈话一席
沧桑。西安不同于春城,春城的冬天现在街道上是似锦繁花。看着西安冬天的鸟窝长愿,眼眸里不禁对“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诗人渐生疑问,叩问古诗人,长安冬见使人愁,那花也许是其它的季节吧。西安的树经过了寒风腊雪的洗礼,它不需要像云南的樹根上涂上生石灰。西安的树它不娇气,它有它自己的顽强和坚毅,抵御自然风寒,酿成了自己的模样,像西凤酒。
初到西安的第一天,飞雪飘零,我们这些扁平的人,在人山人海的古都街市中穿行,和孩子们初遇西安,感受着冬季西安的味道。
新的一天来临,我们研学导师将和可爱的小菌主们,走向新的乐章。
西安雄风
半坡遗踪美
“一朝入长安,一眼望千年” 。西安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远山覆雪,沿途的地上虽然雪迹斑斑,但天上阳光依然灿烂,给零下六至八度的严冬留下了些许的温暖,仿佛是西安用最友好的方式欢迎南方的菌主们。
西安是古老的。早上的大巴车载着我们来到了六千多年前的半坡遗址,研学导师带着菌主们沿着先祖留下的印迹,翻译远古先人生存的密码。
半坡先祖居民十分勤劳和聪明。这里地处黄河流域,气候干燥,相对寒冷,多风沙,河姆渡地处长江流域,潮湿炎热,地势低洼, 河姆渡居民是怎么生存繁衍的呢? 带着研学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体验课程。
我们从地上遗址、模拟图、博物陈列浮想连篇。半坡先祖属母系氏族,先祖群居部落的“豪宅”是用石器时代的能力建造出来的。先祖像今人一样,设计的门道可供进出,餐厅或圆或方,灶可以使先祖告别先祖的先祖吃生食的传统。在寒冷的天气里烘上一炉火,烘烤一家老小的美好情愿。看到先祖们创造的连通灶,我们不禁对先祖啧啧称赞,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富有大智慧,敬畏不已。这里的卧室既温暖,又安全。干栏式房屋,有利于通风换气,
防止野兽入侵。这里的地窑可储存食物,地窑有点像现代的冰厢。屋内,光线不好,先祖们就想出了半边盖草半边露光的屋顶,先祖们在自己的屋子里白天可见天光云影,夜晚可览明月星辰。屋外,正当我们尽力展开思力追寻, 追寻先祖怎样用简易的猎具狩猎的图景时,一幅 3 D 图跃入视野,我们一下子穿越到 6 0 0 0 年前的部落,无比震撼。
半坡先民是多情的。先祖善待夭折的孩子, 每个瓮棺都寄托着父母的期待,瓮棺顶部那个小洞是留给孩童灵魂归家的口,家就在不远处,灵魂随时可以回家,父母永远在家里等着孩子。这份传递 6 0 0 0 年的爱,在孩子们心灵深处播下家文化爱的种子。深处在医疗水平极低和生存不易环境下,先祖遗婴的墓穴也是有等级的,家底大的会给自己的孩子放一些陪葬品,我也感悟着先祖的伤情。先祖们也很讨厌犯罪的人,从墓土残骸堆的“蛛丝马迹”中去触摸那根充满恨意恼情的弦。
半坡先民是抗争的,在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研究出钻木取火的伟迹。我们小菌团研学队伍也模拟了钻木,真正地像先祖学习着原始的取火技法,每组都经过九牛二虎之力,中途多次失败,历经 4 0 多分钟鼎力合作,最终采取到了火种。虽然过程很艰辛,但是结果很美好。
卓越的先民哟,吃穿住行样样自我解决, 自我发展,她们用陶埙通迅,传情达意,甚至演奏原生态自然语言,创造出了许多美妙的乐境。我们虽然头脑中不能一一复活出更多的生存生活图景,但从沧海一粟中却看到先祖创造了一部宏伟浩大、浸入我们灵魂里的生命史诗。
千古一帝情
午饭后,我们来到了临潼兵马俑博物馆, 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十分拥挤。因此,海洲研学领导陈绚丽校长临时调整了方案,让我们体验了复活的兵团 V R ,于是我们戴上了了时空镜,跟着“玄鸟“一起灵动地飞翔,穿越到了大秦王朝去观瞻激战,感受千古风光, V R中既有排兵布阵,六国激战的场景;也有桃花灿烂,举国欢愉的场面;更有秦国街道纵横,大国统一的盛况……全程菌主们都在“哇塞”。之后,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观了世
界八大奇迹兵马俑一、二、三号坑,感受到了秦规法制。千古一帝秦始皇,活着一统山河, 死后率千军万马。纵使长眠地下,我们也读出了他的雄奇阔大,伟烈丰功,生死一致的梦想。
夕阳西沉,走出兵马佣博物馆,师生们在园区内打了一翻友好的小雪仗,欢声笑语不断,追逐嬉戏不停,真的没辜负西安的雪,更没有辜负家长的信任。旅途开心有意义,研学沿途的风景别具特色。
夜幕渐渐降临,大家兴致勃勃地学习制作各种各样的俑,复了一回古,每个娃娃兴奋不已,制作了生命中第一个可以带回家的兵马俑。满满一天的课程在 1 9 点结束,菌主们开心地踏上了归程。
今日云南的小“菌主们”化身为“考古学家” ,追寻了两个历史遗迹,从远古到先秦, 苍生不易,盛世长风,仰望半坡,敬畏大秦, 史韵悠悠,西安雄风注心头。冰轮耀眼,新的一天破晓,我们将吹着西安的风,继续探寻。
西安拾萃
黄土高歌
早上,我们沿着零下八度的青石板路,走进了全国集体经济示范村— —中国第一村袁家村。袁家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是一座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村落,也是中国传统建筑四合院的代表之一,号称“关中第一村” 。袁家村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大将袁绍的故乡,袁家村也因此得名。 进入村落后, 研学导师丁花花老师带领同学们在毛主席雕塑前學唱起了《东方红》,大家齐声唱着“东方红, 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 呼尔海哟,他是人民大救星… … ”接着读了几家门楣上的家训后,便参观了村史馆。沿着馆内史记,我们发现袁家村 2 0 世纪一穷二白, 后来众人在郭裕禄、郭占武书记的带领下,大家合力拔穷根,黄土才变成了金。最后大家在千年古墓前听我讲解护国公秦琼的历史功绩以及门神的由来,引来了当地人驻足观听。
吃过早饭,大巴车使向了距离袁家村仅几公里路的张家山。在黄土高原上, “日头从坡上走过,太阳照我窑洞,晒着我的胳膊,还有我的牛跟着我… … ”丁花花教同学们唱起了
《黄土高坡》,当唱到上面这几句时,我一下子对黄土高坡的风、窑洞、牛和胳膊产生了特有的理解,这理解与原唱 1 9 8 7 年的安雯的浑厚的歌韵是那么契合。看着黄土,吹着风,响晴的下午,师生们深情地唱着——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
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
到了窑洞,大家观看简朴的农具,体验几十人同睡大炕,感受同床同起的艰难岁月。钻地洞前,在丁花花的引导下,大家一句一句唱起了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保卫黄河》——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
没想到,在张家山窑洞里,看到了仿制的马,进门设计十分巧妙,这个地道的门居然是衣柜的门,令人想不到吧。大家走过高低起伏、蜿蜒曲折的窑洞,活捉了几个“小鬼子” ,开心得不得了。
出了窑洞,大家滑了滑梯,学习了安塞腰鼓,舞起了中国龙。将下午的热情彻底释放。鼓点激昂,金龙狂舞。同学们双手上挥,步履交错有致,跳起了动人的“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南方的学子体验着写入小学课本上的安塞腰 鼓。师生们即学即打,有模有样地打起了安塞腰鼓,左一腾,右一舞,云南小菌主 3 8 团有节奏地敲起了鼓点,舞出了喜洋洋的乐章。
我們在黄土高原上,唱着醉人的歌。在歌声中告别了黄土和高坡,驶向了“大唐不夜城”。
梦回唐朝
入夜,已是万家灯火,大唐不夜城火树银花不夜天,我们走进古都唐街,观看了模拟诗仙的李白醉解《将进酒》,浏览了唐朝一系列名人雕塑:茶圣、药王、白居易、王维、杜甫, 还有书法家,政治家等。孩子们想找高适,但没看见。过街后,看了看大雁塔前广场上的取经人唐玄奘。这是万邦敬贺的唐朝,盛世如歌, 繁华似织,一幕幕,一段段,陈列在街市上。拥挤的游人,似乎也回到了那个世界经济文化中心的唐都。再往前走,就来到了诗歌灿烂的街市,树上挂着一街数不胜数、千象千意的诗句,大家边走边吟——
非琴不是筝还弹乐府曲
三月三日天气新王褒赋雅音 井甘源起异
…………
空山凝云颓不流搜索动人心 日宫开万仞 月殿耸千寻
一曲乾鸣两杖轻
…………
诗句天降,步入诗海,诗歌繁华,看得人眼花缭乱,吟不过来,简直吟不过来。这是诗歌的高度,也是诗歌的深度;既有骚人的风度, 更有迁客的气度。读诗悟人,令人钦敬,神往; 品神论魂,令人敬畏,颂赞。
明天,我们将去秦岭走走,访访名校,再去古城墙上看看。夜已深,枕着长安圆圆的月亮,同学们进入了梦乡……
敬畏西安
拜访西北工业大学
1 月 2 4 日艳阳高照, 这是我们到西安的第四天。我们来到了位于秦岭山脚的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坐落在钟南山脚下不远处,这里松柏长青,湖面上还结着冰。
我们从图书馆里进去, 听接待我们的老师介绍,这里是亚洲最大的水上图书馆。在这里面,我们观看了西北工业大学校区模拟图,师生围着指指点点,老师说西北工业大学是国防七子之一,我们看了模拟图后就出了图书馆去看何尊组雕。这雕鼎高 9. 米,象征九五之尊。高鼎的对面的人头雕像匍匐于地,手持宝剑, 虔诚地献剑礼。
老师带我们观看了西北工业大学最具特色的机组。这些飞机各式各样,有歼击机、轰炸机等。当老师骄傲地说歼 2 0 就是从这所学校毕业的学子研究出来的后,我们不禁对这所学校越来越敬畏了,也感受到了祖国航空航天航海事业的强大。看完飞机以后,我们在西北工业大学的真飞机面前合影留念。
敬观明代长城
下午,烈阳偏空。我们品尝了西安回味无穷的牛羊肉泡馍后,登上了明代城墙。明代城墙有 13 . 74 公里,“13 ” 代表十三朝古都,〞7 4 ”表明这里有 7 4 位皇帝。丁花花老师耐心地给我们介绍了长城的门,正东长乐门,正西
安定门,正北安远门,正南永宁门,加上其它的门一共 1 8 座。然后重点介绍了东门。东门 的城墙很有特色。上面有高大巍峨的箭楼和将军楼。箭楼长乐阁上写着“旭日东升” ,将军楼上刻有“紫气东来” 。摸着这里的城门和城墙,我们不禁敬畏先人的建城墙的智慧和防御能力。渊博的老师给我们讲解了“瓮中捉鳖”、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等成语的由来,我们真正懂得“纸上得来终觉浅” ,行走的课堂十分生动,理解也深刻。踩着城墙的石块老师也启发我们看脚下的“户大王守” ,这是 1 9 8 4 年修缮的。然后我们看了城墙的瞭望口,老师问了我们两座楼之间的距离是多远?“120 米。”没想到韩溢谦同学回答出来了,老师高兴地奖励他一个唐僧的皮影戏道具。
叹赏西安千古情
我们观看了西安千古情,这是一场经历了六千年的文化盛宴。西安千古情剧组从半坡人类演起,再现了远古之火,活现了先祖半坡人类多姿多彩的生存面貌,令人惊讶不已。苍海横流,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华夏,建立了中华民族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令人十分震撼。苍茫大漠,驼铃聲声,张骞率军队出使西域。离开古都十三年,他穿着破破烂烂的衣衫,拖着伤痕累累的老迈之躯,拄着棍子,一步一颤地回到了久违的长安,他陈述了坎坷经历,将士们长眠在异国他乡,眼望边塞,无限悲凉。他跪在长安城下与汉皇深情地对话,充溢着家国愁思,往事越千年,苍茫边塞,几许欣喜,也多了几分悲壮。物是人非,一寸山河一寸血,汉武帝誓言将英雄的将士们的名字刻在这城墙上,看罢令人伤感不已。盛世昌隆, 唐朝长安城发展成为了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 万邦来朝,景象恢宏。一幕幕舞剧演出了盛世的繁华,令人赞叹万千。
“一朝入长安,一眼望千年。”看了西安千古情,我们不禁对“西安千古情”的设计者肃然起敬,她既演绎了中国历史的宏观,也演绎了生动历史的微观。一幕幕剧情勾陈往事, 真的是令人叹为观止。
晚上分享时刻,我们的同学就自己学习西安各抒己见,认真地分享了西安印象,真是仁
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最小的二年级八岁小朋友栗婉彤说大家待她如亲人,她分享了“百姓要和百姓比,皇帝要和皇帝比”的观念。她年纪虽小,却有不平常的眼光,令陈校长和大家都鼓起了赞扬的掌声。
皓月长空,星辰灿烂。我们检查完宿舍, 同学们经历了一天的疲倦,进入了梦乡。
西安精神
入登机口之前,陈校长吩咐孩子们认真读
三遍父母的信,几个孩子看得热泪盈眶。
登记后,飞机升上了高空。云南“小郡主 3 8 团” 孩子们提笔给父母回信, 我不知道菌主们会说些什么,是初到丹凤广场欢迎我们的鹅毛大雪,还是临潼气势非凡的兵马俑?是西安古老的城墙,还是新生的西北工业大学?是百年交大的饮水思源,还是张学良公馆里呈现出的民族大义?是父亲的希望,还是母亲的叮咛?
回顾新的一天,仰望西安,西安精神也应该是孩子们书写的吧。
早上,踩着铺着梧桐叶的街道,我们有序进入了西安交通大学。1 9 8 6 年建校的交大发 展了一百多年,看上去古朴深邃。广场的四角陈列着四大文明的石雕,北面是钱学森图书 馆。在耸立的高塔前,同学们看到了好学的女子抱着书,而它的上面有一支大笔,这雕塑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是读万卷书还是当好时代书写员?在饮水思源石碑前,陈校长反复地给孩子们普及西迁精神,西迁精神是“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陈校长强调:西迁精神是大学中学小学生必须学习的精神,也是世世代代各行各业的人必须弘扬的精神。阶梯教室里,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给“小
菌主 3 8 团”的孩子们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的百年发展,百年辉煌。百年来,它至少将五代耕耘时代、播种文明的人输送到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大哥哥大姐們给同学们介绍了传承百年梦想、播种灿烂文明的名校梦。跟小朋友们讲学习方法及大学生活,教学子们手工制作台 灯。不久,同学们在室内亮起了一盏盏小明灯。几个孩子分享今后要考的大学是西北工业大学
或西安交通大学类似的大学。“不种梧桐树, 安引凤凰来? ”走出西安交通大学,梧桐树似乎在夹道欢迎莘莘学子。我想,新春来时,它将焕发出盎然的生机迎接更多的“金凤凰” 。西安精神是自强不息、年年相承的精神。
中午,同学们吃了网红打卡的“长安大排档”后,就前往张学良公馆。进入公馆后看了一系列与张学良有关的历史事迹图片展。我们不禁对他肃然起敬。特别是看到了周恩来、杨虎诚、张学良当年为中华人民谋福祉力挽狂澜的室内饰景后,我觉得一个人只有将自己与国家民族大义融在一起,才会得到历史的认可。西安精神是爱国至上的革命精神。
下午三点后,同学们进入西安博物馆,丁花花老师睹物说史,这馆似乎是她家开的,她说起来如数家珍一般,半坡生活,周秦汉唐, 什么兵器、农具、酒器、书画等一桩桩一件件, 说得一清二楚,滔滔不绝。西安精神是忆往思源的精神。
在开往咸阳的大巴车上,丁花花老师给我们唱了一段秦腔。告别依然要来,到咸阳机场前的气氛也多了几分凝重。丁花花老师深情地告诉孩子们,西安人像油泼辣子一样热情,像B ián gB ián g 面( 陕西方言, 面食名) 一样厚重,像臊子面一样温馨,像灌汤包子一样包容。云南小菌团的友友们到这里几天了,看得多学得多,要学会理解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每天学习丰富多彩,希望回家后讲好在西安这几天的故事,学习西安人热情、厚重、温馨、包容的精神。学习上要突飞猛进,生活上要互相关心,情感上要互相包容,做懂感恩的时代新人。西安精神是谆谆教诲的精神。
古往今来,西安传承下来的精神说不尽道不完。我不知道,十年后二十年后的孩子们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但我知道短短五天的时间我们手牵手,一起向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在旅途中发生了很多可圈可点的小故事,同学们遇见新的环境会互相告诫,遇见疑难问题会真诚交流。很多同学们都善待了彼此的相遇, 生病时给对方倒点水,遗忘时帮对方拿东西, 口渴时为对方补补水,大的牵着小的往前走。在研学的旅途中,同学们一边学习,一边思考,不断体验,不断成长。我发现西安的精神
正在同学们的身上生根发芽。西安精神是爱心助力、与时俱进的精神。
生命是一次又一次的出发,是一次又一次的体验,是一次又一次的感染,是一次又一次的互补,是一次又一次的进取。西安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精神。我们穿越了时空, 触摸到了古人的灵魂,看到了惊人的壮举。西安精神是探索不息的精神。
飞机半小时后将抵达云南长水机场,此时此刻,五天的研学生活即将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我们也要将孩子们“完璧归赵”了。归航途中,飞机正载着孩子们的精神梦想降落潜航。归航的路上,我心中祝愿大家在数千年朗月的照耀下,在数千年文明的滋养下,沿着现代化中国梦的康庄大道,勇毅前行,互助互爱, 迈向新的征程!
(孙良万 1 月 2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