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巫氏医药的源流与特色※
2024-04-26巫祯来黄泽豪
巫祯来,黄泽豪
(1.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大芙田门诊部,福建厦门 361009;2.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 350122)
客家民系是中国广东、福建、江西等省当地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南迁汉族移民群体中的一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较为广阔、影响较为深远的汉族民系之一[1]。古代客家先民的历史开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历经西晋永嘉之乱、东晋五胡乱华、唐末黄巢之乱、宋室南渡,中原汉族大举南迁,陆续迁入南方各省,至南宋已逐渐形成一支具有独特方言、风俗习惯及文化形态的汉族民系[2]。客家人以闽、粤、赣(如三明、龙岩、惠州、梅州、深圳、赣州、河源、韶关等)为基地,大量外迁到中国各地及南洋(今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客家文化既继承了汉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如闽西、闽中、岭南)土著文化,有古代汉文化活化石之誉[3]。
中医在《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时期已经奠定了完整的理论基石,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至东汉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时期达到高峰。此后,历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各代的传承和发展,但在传承过程中,古代中医的一些独特理论和独门技艺逐渐消失,特别是近现代西学东渐,西医盛行,传统中医理、法、方、药甚至出现濒临消亡的危险境地[4]。而客家医药与客家方言、客家民俗一样,在客家人南迁过程中被带到南方乃至世界各地,使一些古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得以保存至今,形成颇具当地民间特色且疗效显著的治病方法与用药习惯[5]。
1 客家医药概况
1.1 客家医药的分布 客家医药主要分布在闽西(闽北)、粤东、赣南、浙南、湘南、桂东、四川等地,其中闽、粤、赣为相对集中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客家医药比较发达[6-7]。以福建为例,福建有闽西客家(含闽中客家)、闽北客家之分,闽西客家以长汀县、宁化县为核心,两县在古代均为汀州府所辖[8]。汀州自古至今,医学均较发达。明代以前,福建客家地区的知名医家有聂尚恒、陈道修、叶仲化等;明代以后,福建客家医家明显增多,主要有清流医家赖用贤、宁化的伊元复、连城的沈叔瑶等[9]。汀州辖下连城县四堡雕版印刷兴起后,大量刻印医学书籍,将客家医药推向了一个高峰[10]。旧时汀州的医馆、药店很多,有不少汀州客家人到漳州、厦门、泉州等地行医。三明市大田县桃源镇东坂村巫氏就是清代自汀州行医至此定居的医师,并且家中保存着较多连城四堡雕版印刷的木刻本医药书籍,出自客家名医之手的代表性著作有《活幼心法》《奇效医述》等。《活幼心法》总结了治疗麻疹四忌,即忌食生冷荤腥、忌骤然用寒凉、忌误用辛热、忌用补涩等[11]。而《奇效医述》中,作者在自序中提到:“余穷究于斯术数十年来,博取而精研之,深思而透悟之,自觉有入于神妙者。因病制方、不胶于古方;得心应手,不拘成说……因取前医而效,效而奇者详述而录之。”所以此书结合当地实际,并不拘泥于历代中医学说,具有客家的地方特色。
1.2 客家医药的特点 客家医药是客家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客家医药既继承了古代中医的理、法、方、药理论,又融合了南方土著医药,包括畲族等少数民族医药,从而形成独特的传统医药流派。客家医药有以下4个方面的特点。①以祝由十三科为医学分科。这种分科法直接明了,简单易别,适合传播学习。祝由之术存在已久,可远溯至上古时期。《古今医统大全》云:“上古神医,以菅为席,以刍为狗。人有疾求医,但北面而咒,十言即愈。古祝由科,此其由也。”唐·王焘《外台秘要》收载“祝由科”。②以《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等古代中医典籍为医学的根本大法,尤其强调易为医源、天人合一,与客家人的民俗信仰相契合,使客家人更容易接受,也能有效解决病痛。③客家人南迁定居后,与越族、畲族、苗族、彝族等当地少数民族混居,客家医药也吸收了少数民族医药理论和方法。④经典医学与民间草药、方技并重,取长补短,注重疗效与临床。
1.3 客家医药的现状
(1)客家祝由术等秘术逐渐失传 客家地区流行的祝由术随着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农村的年轻人大量迁往城市,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难以用现代自然科学原理阐述的祝由术失去了生存空间。
(2)客家医药典籍流失严重 客家地区民间收藏有许多医药典籍,或为木刻本,或为手抄本。由于民间收藏热的盛行,客家医药典籍大多流入古董商贩或少数收藏家手中。连城县四堡虽建有雕版印刷博物馆,但收藏的四堡木刻印刷的古医籍寥寥无几。
(3)客家医药文物保存困难 客家医药文物包括行医牌匾、脉枕、串铃、药臼、医药古籍等流失严重。福建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研究所曾组织考察队走遍长汀、上杭、永定、大田、宁化等客家县区,探访客家医药遗存文物,但结果不乐观。应呼吁各级政府引起重视,予以保护、发掘和传承客家医药文物。
(4)客家医药传承人稀缺 《黄帝内经》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古中医也属于“术数”范畴,必须有较深的文化底蕴和一定的悟性才能学得进去,而且学习时间相对较长,不能速成。因此,要传承古中医,学习并掌握客家医药的理、法、方、药是比较困难的。客家医药传承人稀缺是阻碍客家医药传承的首要问题。
(5)客家青草药的传承、整理不足 20世纪60至70年代,各地兴起草药热,客家青草药也得以系统挖掘整理,并出版了一些与客家医药密切相关的地方青草药书籍,如《福建青草药》《三明青草药》《广东青草药》《赣州青草药》《潮阳青草药》等。近年来的中医热又点燃了青草药书籍整理出版的热潮,陆续出版了《武平草药养生辑录》《三明畲药彩色图谱》《客家中草药图鉴及民间验方》等,使部分客家医药得以整理与传承,但仍有很多具有客家特色的青草药有待整理和挖掘。
2 客家巫氏医药
巫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远古有“巫常氏”。巫姓也是一个典型的客家姓氏。巫姓发源于山西平阳郡(今山西省夏县一带),东晋末年,刘渊攻占平阳,巫家人被迫南迁,由巫暹(字恪端)带领,于308 年经山东兖州、江苏、剑津(福建南平),抵达闽西。巫暹之孙巫罗俊(582—664 年)于隋大业年间(605—618 年)迁居黄连峒(今福建三明市宁化县)开疆辟土,唐太宗封其为“威武侯”,后世裔孙迁徙闽西、粤东、赣南和广西、湖南、四川等地,巫罗俊被尊为南方客家巫氏始祖[12]。
巫罗俊27世裔孙巫官宝以医为业,世代相承,至今已传承19代,形成客家巫氏医药流派,其医学理论、处方用药、针砭艾灸等,既与传统中医理论有相同之处,又有民间医药的特色,理、法、方、药皆备,简、便、效、廉独到,是客家医药中较有代表性的流派。
2.1 客家巫氏医药与古中医的渊源 客家巫氏医药的源头是巫术医学。巫术医学既是原始社会巫术文化的一个重要产物,也是中国传统医学早期发展的一个历史形态。巫术医学在中国传统医学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贡献,这从殷墟卜辞中也得到充分佐证。《广雅·释诂》曰:“医,巫也。”清·王念孙注释:“巫与医皆所以除疾,故医字或从巫作毉。”清·俞樾的《群经平议·孟子一》记载:“是巫、医古得通称,盖医之先亦巫也。”表明巫氏先人与古中医有一定的渊源。《吕氏春秋》记载:“巫彭作医,巫咸作筮,此十二官者,圣人之所以治天下也。”汉·许慎《说文·酉部》记载:“医者,治病工也……古者巫彭初作医。”因此,黄帝时期的巫彭被尊为中国医学的发明人之一[13]。
在战国以前,医、巫不分,故“医”字从“巫”而作“毉”者,又以巫医为称。巫掌握有医药知识,并常采药以用,以“舞姿降神”的形态祈福消灾,为人治病。因此,对古代巫祝治病应该客观看待,其在某种情况下,也可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逸周史》载:“巫彭初作医,周官曰:五谷五药养其病,五气五声五色视其生,观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五脏之动,遂有五毒,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气,养之以五味,节之以祛百病。”
商代太戊帝时期,有巫咸为相,精通星相、医学。又《楚辞》记有“巫咸将夕降兮”。在古代,巫是一个崇高的职业。相传黄帝出战时要请巫咸作筮,巫峡之名便来源于巫师巫咸。一作巫戊,传说巫医为尧之臣子,“以鸿术为尧之医,能祝延人之福,愈人之病,祝树树枯,祝鸟鸟坠”。巫妨(又作巫方),传为尧帝之臣,精于医道,能别生死,著有《颅囟经》,但书未见传世。现传《颅囟经》为后人托名所撰。古时巫、医不分,巫人以职业为姓,既擅长天文星相、易卦命卜,又通医道药理。医之繁体字有二,一为“酉”字底(醫),一为“巫”字底(毉)。汉武帝时有巫炎,为中医养生专家,著有《养性经》,被《神仙传》和《太平广记》所载。
2.2 客家巫氏医药的形成 巫氏作为客家一族,自中原南迁后又定居于偏远之地,既传承上古医道,又重视当地草药,形成独特的客家医药体系。客家祖地宁化县,旧属闽西汀州八县之一。宁化县是客家巫氏南迁定基拓土的第1站,也是客家巫氏医药第1个传承地。隋大业年间(605—618年),巫氏迁徙到福建黄连峒定居。唐乾封二年(667年)以黄连峒置黄连镇,开元十三年(725年)升为县,天宝元年(742年)改名宁化县。巫罗俊迁居宁化后,巫氏在宁化、清流、长汀、上杭、永定、连城定居繁衍。巫氏定居之地均有巫氏医药流传。客家巫氏医药经过1 300多年的流传、传承、发展,成为中国民间传统医药的一个流派。
巫罗俊14 世裔孙巫光一郎,于后晋天福年间(936—944年)由宁化迁往上杭,后又迁往永定。巫罗俊25世裔孙巫宗智从永定迁至粤东大埔县,后又由粤东大埔县回迁至汀州府长汀县平原里三都大埔乡(今属上杭县南阳镇),清代又外迁至宁洋县聚贤里东坂村(今大田县桃源镇东坂村)。巫罗俊27 世裔孙巫官宝出生于粤东大埔县,他自幼勤奋读书,精研医道,在粤东、闽西地区行医,以巫氏医药治病济世,明洪武年间,溯汀江而上,定居于闽西汀州府长汀县平原里三都大埔乡(今属上杭县南阳镇)。巫官宝以中医经典为准绳,结合客家秘传医药,融合闽西畲族医药,创立客家巫氏医学流派。客家巫氏医学流派理论体系完整,理、法、方、药详备,诊疗效果显著,巫官宝为客家巫氏医药的创始人,其后代子孙多有传承家业者,至今已传承19 世,其中不乏一些在民间知名度较高且对家学传承有突出贡献的代表。例如,7世传人巫登珆承前启后,发扬客家巫氏医学;10世传人巫德章,迁徙至宁洋县聚贤里东坂村(现属大田县桃源镇东坂村)行医,其后世子孙多娶毗邻之青水乡畲族钟姓女子为妻,一切风俗从畲族,学习融会畲族医药秘法,使客家巫氏医药更具特色;15世传人巫光清著有《巫氏本草验方》(清代汀州两仪堂刻印);16世传人巫朝顺以医闻名,清光绪年间御授其为五品顶戴奉直大夫;17 世传人巫泰裕以易、医、武传世;18世传人巫盛美担任赤脚医生40 余年,传承客家巫氏医药;19 世传人巫祯来在桃源镇开办巫氏诊所,执业20 余年,整理客家巫氏医药理、法、方、药,著有《易医》《巫祯来中医经验集》《巫氏易学》《治癌初探》《巫氏本草验方》等著作。
2018年7月,“客家巫氏医药”列入三明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第5 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3 客家巫氏医药的特色 客家巫氏医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尤其以古代传统医药理、法、方、药传承为特色,对《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及张仲景六经学说等具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客家巫氏医药历来倡导“易为医源”,认为医药本原在于易经八卦,以易经学说为指导,并认为易道与医道皆为时空学说,中国古医学是时空医学,十天干、十二地支、阴阳五行皆为时空。客家巫氏医药医不分科,药不分内外,必须各科兼擅,融会贯通;同时重视经典医药与民间草药,汉传医药与畲族医药同传。客家巫氏医药讲究“精、专、妙、易”的理论和实践,所谓“精”:从大自然无数药物中选取精品;所谓“专”:专病专药,有的放矢;所谓“妙”:以有效、速效、大效为妙;所谓“易”:药物简单易取,取材简便,配方简单,简而易学,简而易用,四味为尊,不离易学之“不易、变易、简易”。客家巫氏医药传承人对药物的要求极高,草必亲采亲种,药必亲研亲制,方必亲尝亲配,用草药必求其鲜,配方药必求其真。如伤科要药蓝叶子草,要现采、现捣、现用,才能迅速止血、止痛生肌;外科要药拔毒膏,以芙蓉叶为主药,且采药、配药、研粉、熬膏、收贮有完整的工序,具有清热解毒、拔毒排脓之效。火灸治疗要求施灸者必须胆大心细,猛、快、准进行火疗,使患者尽可能不受伤、不受痛而疗效迅捷。
客家巫氏医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如在医药理论方面,巫氏的“神农药性说”以阴阳五行立根本,以五气(中药有寒、热、温、凉四性,巫氏加平性,以合五气)、五味为用,纲举目张。《神农本草经》记载茵陈“久服轻身,益气耐老”,柴胡“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等,这些独特的功用在后代临床实践中较少被应用,而客家巫氏医药秉承“神农药性说”,始终依法用之,屡见奇功。在用药方面,巫氏医药讲究“四大天王药法”,即每科、每证注重4 味典型药物,或以4 味组方,取材简、便、易、廉。巫氏医药的“八卦组方法”依据“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理论,以四君子汤、四物汤、大承气汤、二陈汤、平胃散、四逆散、麻黄汤、白虎汤为先天八方,以桂枝汤、小柴胡汤、六味地黄丸、真武汤、五苓散、葛根汤、桂枝茯苓丸、泻心汤为后天八方,通过化裁应用于临床。在疗法方面,巫氏火灸法采用灯心草蘸茶油点灸治带状疱疹、草纸捻灸关元治腹痛、艾炷灸疮疡托里透脓等,其法方便、效捷,颇具特色。
2.4 客家巫氏医药传承、保护情况 东坂村作为客家巫氏医药的传承地,完整保留了客家特色的传统医药,同时融合畲族医药理论与医技。客家巫氏医药具有完整的医药理论系统,保存有上万卷明、清、民国时期的医药古籍和手抄本,保存医疗制药器械文物1 000余件。客家巫氏医药理、法、方、药承传19代,谱系完整,流传有序。东坂村青草药野生资源丰富,在世代传承人的保护、采种、研究下,形成独特的青草药应用系统。东坂村现已成功申报并成为中国传统保护村落、中国休闲旅游乡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如今,客家巫氏医药传人仍然以行医为业。19世传人巫祯来在桃源镇自建客家巫氏医药博物馆,保存文物近万件,自建平阳书院,作为客家巫氏医药传承的展示、宣传、教学场所,客家巫氏医药书籍、资料已整理、印刷、出版10余种。东坂村现建有药博园,占地20余亩,种植客家草药数百种。桃源镇客家巫氏医药博物馆配套有百草园,占地200 m2,种植客家草药100余种。
客家巫氏医药传承人已走出客家地区,开展传统医药文化活动。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客家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贡献力量。
3 小结
客家医药是从古中医衍化而来的一个中医流派,其中在福建三明市大田县的客家巫氏医药是客家传统医药的代表之一,在当地世代传承,谱系完整,资料保存完善。本文通过梳理客家巫氏医药的形成、源流、特色与传承现状,可增进人们对此中医流派的认识,也为中医流派的研究与传承保护提供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