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突发事件结构张力对谣言异化的影响* 基于投射性解释与锚定启发视角

2024-04-25阳长征

情报杂志 2024年4期
关键词:锚定谣言异化

阳长征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青岛 266100)

0 引 言

谣言异化是指,在事件发生后,受到社会心理及各方反应和讨论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容易被谣言吸引和感染,谣言也往往因此被放大,导致其议题、形式及语义等发生变化,从最初较单一形式发展至之后的多元谣言形态[1]。一方面,谣言异化会导致谣言与真实信息相混淆,使人们难以辨别真假,从而影响谣言的及时处置及公众对事件的正确认知;另一方面,谣言异化可使谣言的传播速度和范围扩大,人们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查找和分析谣言的来源和真实性,从而增加相关部门追踪和谣言核实的难度,影响谣言处置效率。同时,因异化引起的谣言短时效性和反复性,也使得部门需要不断地跟进和处置,这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因此,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探索突发事件网络谣言信息异化的影响过程和机理,对网络谣言的治理和应对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1 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突发事件网络谣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谣言传播与认知行为的交互关系以及网络空间信息形态对谣言异化影响的两个向度。

突发事件中,受众认知会影响谣言阈值并导致谣言消耗,进而出现谣言异化。王丽丽等在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强关系社交网络谣言扩散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受众在风险感知和信任度作用下形成是否传播谣言的评断[2]。同时,人们对谣言的认知程度和反应行为也受到谣言传播状态的影响。Ding等学者构建社交媒体用户对谣言识别的影响因素模型,发现谣言越具有确定性和严重性,受众越容易投射主观规范,而主观规范在谣言中的投射又影响受众对谣言的识别[3]。根据Wang等人提出的谣言传播生命周期论,其中评估框架(公众对谣言涉及主体的态度)在此过程中占主导地位[4],公众与谣言所涉及的主体共同形成博弈双方,从而左右谣言传播的进程[5]。

另一部分研究则关注网络信息形态如何导致谣言信息异化。突发事件网络谣言异化的过程,主要涉及信息传递方式、信息来源、信息质量和个体认知等方面[6]。Chen等则通过构建微分方程,发现相较于异质性网络,谣言在同质性网络中传播更广[7]。而社交媒体的平台机制通过影响用户行为从而使谣言的传播呈现复杂的变异,Wang等发现,用户在转发时往往表现出多样化,但在评论时则表现出一定的议题倾向和针对性[8]。一些个体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和传播谣言,可引起公众的恐慌和不安,从而进一步加剧谣言的传播和异化[9]。张广利等从网络空间结构张力的角度探讨了谣言的生成和传播机制,从群体情感疏导、双向主体信息交互、受众思维惯习以及舆论边界治理等方面提出抑制谣言异化的可能性构想[10]。

综上文献梳理,过去相关研究已取得诸多成果,但仍存在可提升之处:一方面,研究视角上,过去研究视角较为宽泛,从特定角度对谣言异化机制的研究仍然不足;另一方面,研究方法上,定量研究主要集中于建构参数与结构较复杂的数量模型,难以避免产生系统性偏差及可操作性实践指导意义不强等现象。结构张力是指网络空间中由不同节点之间的联结和互动所形成的紧张程度,这种紧张程度来源于多种因素,包括信源时间差序、圈层空间距离、社交关系强度和节点可达幅度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影响着网络结构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进而对信息的传播和互动产生影响。在突发事件中,信息与受众认知行为所形成的交互关系,借助事件议题,在网络空间结构张力的作用下使得谣言与真相在信源时序及层次结构上出现非协同性,从而导致谣言传播出现异化。

2 研究假设

2.1 结构张力对投射解释与锚定启发的影响

投射性解释是指个体在接收信息时,将自己的感受、欲望或特质投射到他人身上,形成对信息进行主观性地加工和解释,并认为这些感受、欲望或特质是由他人而非自己所拥有。在信息传播和交流中,个体的投射性解释对于信息的理解和传播具有重要影响作用[11]。

解释水平理论(CLT)描述了心理距离与人们思维抽象或具体程度之间的关系,将心理构念分为高水平和低水平两个层次。CLT核心思想是,一个事物离个体的心理距离越远,人们越可能采用抽象性思维,其解释水平就越高;而离事物的心理距离越近,人们越可能采用具体性思维,其解释水平就越低。在CLT中,心理距离通常受到时间、空间、社会和假设距离的影响[12],信源时间差序、圈层空间距离、社交关系强度和节点可达幅度分别体现了人们在时间、空间及社会层面上的距离,这些距离影响了人们之间心理距离的感知,从而影响人们在接收信息时,将自己的感受、欲望或特质投射到他人身上,形成对信息进行主观性地加工和解释,进而出现人们对事物形成不同程度的投射性解释水平。

基于此,可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a:网络谣言异化中,信源时间差序对投射解释水平具有正向影响;

H2a:网络谣言异化中,圈层空间距离对投射解释水平具有正向影响;

H3a:网络谣言异化中,社交关系强度对投射解释水平具有负向影响;

H4a:网络谣言异化中,节点可达幅度对投射解释水平具有负向影响。

网络空间中的锚定诱导启发是指个体在接受信息时,往往会将先前接收的信息作为锚定点,而后接收到的信息则易于被认为是对锚定点的确认或加强,从而对信息进行诱导性加工和解读。网络空间中的谣言往往由多个信源同时扩散,这些信源之间存在着时间差序。由于在不同的信源时间点,其信息内容可能存在矛盾和不一致,从而不易出现锚定诱导启发[13]。

网络空间中,不同的受众可能存在不同的圈层或社交空间,而圈层空间距离则可能导致信息传播出现局限性。某些信息可能只在特定的圈层中传播,而无法跨越不同圈层进行传播,从而阻碍了受众对不同圈层信息的接触。同时,不同圈层或社交空间可能有不同的文化、语言和价值观,这会引起受众对同一信息存在差异性加工和解读,从而难以对其进行锚定和诱导启发。

网络空间中,社交关系可以增强受众对信息的信任。如果受众与信源用户之间存在社交关系,那么受众则更容易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目的,受众会更相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同时,社交关系可以使信息在社交网络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曝光,这可以增加受众接触到信息的机会,从而促进受众对信息的锚定和诱导启发。

网络空间中,节点可达幅度的大小直接影响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和影响范围,当某一节点的可达幅度较大时,信息可以通过该节点扩散到更多的节点和社交网络中进行传播,增加了受众接触到信息的机会,也提高了信息的曝光率,从而促进受众对信息的锚定和诱导启发。

基于此,可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b:网络谣言异化中,信源时间差序对锚定诱导启发具有负向影响;

H2b:网络谣言异化中,圈层空间距离对锚定诱导启发具有负向影响;

H3b:网络谣言异化中,社交关系强度对锚定诱导启发具有正向影响;

H4b:网络谣言异化中,节点可达幅度对锚定诱导启发具有正向影响。

2.2 投射解释和锚定启发对谣言信息异化的影响

信息异化在谣言传播中按照新信息与已有认知相互作用的先后顺序,分别呈现出两种机理:前摄性异化与后摄性异化。信息的前摄性异化是指在信息传播中,接收者在接收信息之前,就已经对信息进行了某种程度的解读和评价,如果信息与接收者已有认知和经验相符,那么接收者可能会更容易接受信息;反之,接收者可能会对信息进行异化和排斥[14]。信息的后摄性异化是指接收者在接收信息之后,受当前信息的影响而对先前信息进行某种程度新的解读和评价,如果接收者对信息持有积极的态度和情感,那么接收者可能会更容易包容之前的信息;如果接收者对信息持有消极的态度和情感,那么接收者可能会对之前的信息进行异化和排斥,影响信息的传播效果[15]。

投射性解释是建立在个体自身的认知框架、价值观和经验等基础上,可能会受到个体主观意识、情感和态度等因素的影响。当这种投射性解释水平越低时,主体则倾向于更具体地思考,更注重细节或从属的思维过程,人们更关注的是外围的、次要的特征,从而更容易出现信息异化。基于此,可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5a:网络谣言扩散中,投射解释水平对前摄性异化具有负向影响;

H5b:网络谣言扩散中,投射解释水平对后摄性异化具有负向影响。

锚定诱导的观点指出,一旦设置了锚,人们就会根据所设定的锚来调整对事物的认知,以获得最终答案。锚定诱导启发可能会使个体对信息进行过度加工和解读,或选择性加工和解读。由于锚定效应的作用,个体在接受信息时,可能会受到已有信息、认知和情境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对信息进行过度加工和解读,或选择性加工和解读[16]。如果个体已有信息、认知和情境与当前信息不一致,那么个体可能会对信息进行异化,甚至将其解释为与自己的观点相反的信息。如果个体已有信息、认知和情境与当前信息相符,那么个体可能会对信息进行过度认同和信任,易于形成选择性解读,从而也促进谣言信息的异化和传播。

基于此,可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6a:网络谣言扩散中,锚定诱导启发对前摄性异化具有正向影响;

H6b:网络谣言扩散中,锚定诱导启发对后摄性异化具有正向影响。

基于上述研究假设,可构建网络环境下突发事件谣言异化的影响机制模型,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理论框架图

3 量表设计与数据收集

3.1 量表设计

因变量:包含前摄性异化、后摄性异化,主要参考Sandler的研究成果[17]。前摄性异化,主要测量接收者在接收信息之前已对信息进行了某种程度的解读和评价,从而导致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的现象,共设5个测项。后摄性异化,主要测量指接收者在接收信息之后对先前信息进行某种程度新的解读和评价,从而导致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的现象,共设5个测项。

自变量:包含信源时间差序、圈层空间距离、社交关系强度、节点可达幅度,主要参考Lewis的研究成果[18]。时间差序指,主要测量在信息传播时出现信息源头与该信息的其它节点之间存在时间先后顺序,共设3个题项。圈层空间距离,主要测量在网络节点所形成的不同圈层之间存在差异化距离和联系等,共设3个题项。社交关系强度,主要测量网络中不同用户节点之间的社会交往及联系的紧密程度,共设3个题项。节点可达幅度,主要测量某一节点通过网络连接可以到达其他节点的数量和范围等,共设3个题项。

中介变量:包括投射解释水平、锚定诱导启发,主要参考Hussain的研究成果[18]。投射性解释,主要测量个体将自己的感受、欲望或特质投射到他人身上,形成对信息进行主观性地加工和解释等情况,共设3个题项。锚定诱导启发,主要测量个体将先前接收的信息作为锚定点,从而对后接收的信息进行诱导性加工和解读等情况,共设3个题项。

3.2 数据收集

在开展正式调查前先对调查问卷进行预测试,在现实环境随机发放问卷80份,收回并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69份合格问卷。对预调研的有效问卷数据进行CITC分析。结果显示,除Q28的CITC指数为0.22外,其余题项的CITC指数均大于参考值0.50。同时,对相关数据开展主成分分析,除题项Q23的因子载荷为0.47外,其余题项因子载荷均大于参考值0.70。

Q23题项为“你在接收信息之前,就已经对事件进行了某种程度的解读和评价,从而引起对事件的态度发生改变”,Q28题项为“你在接收信息之后,对事件先前信息进行了某种程度新的解读和评价,从而引起对事件的态度发生改变”。Q23和Q28未达到统计标准可能的原因在于,由于两题项分别测量的是前摄性异化与后摄性异化在受众对事物态度层面的异化程度,而态度的产生和形成通常基于前期相对较稳定的认知,而突发事件传播中前后期信息间隔时间较短,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较稳固的新认知,从而不易在态度上发生变化。基于该分析及预测试统计结果,需要删除问卷中的Q23与Q28题项,其余题项均保留,并以此进行正式调查。

在具体研究设计及抽样操作上,采用滚雪球抽样、分层抽样及多阶段抽样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样本框与调查样本。在正式调查中,采用以网络问卷调查系统为主,累计发放700份问卷,在有效期限内共回收668份问卷。在回收的样本问卷中,含有无效问卷89份,将其剔除后获得579份合格问卷。其中,有效样本数据的相关属性及分布特征表明,样本数据具有较好的合理性,不同人口统计学用户群体的分布及对应的极端或奇异值检验中未见异样,即可采用该问卷调查数据作进一步研究分析。

4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4.1 信度与效度分析

进行数据信度分析,Cronbach'sα值估计结果显示,整个量表的Cronbach'sα值为0.89,大于参考值0.70,且各分量表的Cronbach'sα值均高于参考值0.70,则表明问卷题项的设置及采集的数据信度较好。

4.2 路径分析及假设检验

4.2.1路径分析

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拟合估计,结果显示,p(χ2)值为0.000,小于0.05的显著水平,未达到统计标准,则需要修正模型。基于指标修正提示,若在量表题项Q5与题项Q7的误差项间建立起共生关系,则至少能有效减少模型拟合结果中的卡方值28.04。通过在题项Q5与题项Q7的误差变量间建立共生关系,对修正后的模型进行拟合估计,其拟合结果显示,p(χ2)值为0.12,同时,除RMSEA值(0.15)低于标准适配值0.9外,其余指标χ2/df值(2.45)、GFI值(0.97)、AGFI值(0.92)、RMR值(0.02)、NFI值(0.95)、CFI值(0.91)、CN值(227)均高于适配度参考值,则说明修正后的模型估计结果可用于相关研究分析。估计结果如图2与表1所示。

表1 修正模型拟合结果

图2 修正模型拟合结果路径图

图2与表1结果显示,在0.05显著水平下,除假设H4a未获实证支持外,其余各研究假设均已获得实证支持。根据各路径系数值,网络结构张力的不同维度对投射解释水平的影响路径系数大小依次为:社交关系强度、节点可达幅度、圈层空间距离、信源时间差序,而对锚定诱导启发的影响路径系数大小依次为:社交关系强度、节点可达幅度、信源时间差序、圈层空间距离。同时,投射解释水平对前摄性异化的影响效应大于对后摄性异化的影响效应,锚定诱导启发对前摄性异化的影响效应大于对后摄性异化的影响效应。

4.2.2中介效应

基于Hayes等提出的Bootstrap中介效应的方法理念,采用Process程序中的预设模型,在95%的显著性区间内对样本重复1000次抽取并进行检验,其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表2显示,除了包含“节点可达幅度→投射解释水平”的两条路径外,各路径效应均显著。结构张力各维度对前摄性异化的影响效应的大小顺序为社交关系强度、信源时间差序、圈层空间距离、节点可达幅度;对后摄性异化影响效应的大小顺序为社交关系强度、信源时间差序、圈层空间距离、节点可达幅度,且投射解释水平的总体中介效应大于锚定诱导启发的总体中介效应。

4.3 群组分析

为了更深入了解网络结构张力对谣言信息异化的影响在不同群组间的差异性,对不同性别、年龄及学历受众群组间的影响效应差异作进一步比较和分析。其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群组分析结果

根据表3相关结果,在性别群组中,女性群组的影响效应大于男性群组;在年龄群组中,30岁以下群组的各路径影响效应最强,30~50岁群组各路径影响效应较强,而50岁及以上群组的各路径影响效应较弱;在学历群组中,小学及以下学历群组的各路径影响效应最强,其次为初中~高中学历群组,而大学及以上学历群组的各路径影响效应较弱。

5 结论与讨论

网络结构张力中的四个维度通过作用于受众投射性解释和锚定启发行为,对谣言信息的异化产生显著影响。其中,信源时间差序与圈层空间距离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社交关系强度和节点可达幅度则对其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投射解释水平和锚定诱导启发对前摄性异化的影响效应均大于对后摄性异化的影响效应。投射解释水平与锚定诱导启发在对应的影响路径中存在中介效应,且投射解释水平的中介效应大于锚定诱导启发的中介效应。

针对网络突发事件的结构张力对谣言异化存在显著影响,精细可能性模型认为,信息加工过程中包含了对信息的选择、编码和存储等多个阶段,并且在每个阶段都存在着信息加工的精细度差异性。网络空间结构张力体现了网络空间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所形成的紧张状态,如网络拓扑结构、节点联结关系、信息传播速度和范围等。结构张力的大小与网络空间中信息传播的速度、范围、强度等有着密切关系,它可产生不同的信息加工精细度,从而影响谣言信息在传播和加工过程中出现偏差异化。

针对投射性解释和锚定诱导启发对前摄性异化的影响效应大于对后摄性异化影响效应的结论,突发事件发生时,信息传播具有瞬时性、高密度的特质。短时间内,受众对事件和信息的判断往往依赖于原先认知框架基础,尤其是事件发展初期,受众过往的经历、价值观则呈现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在对谣言的判断和传播行为上会表现出更强的前摄性异化。而只有当信息的体量积累或严重性到达一定程度时,才会扭转受众的先前认知,发生谣言传播的后摄性异化。

针对投射性解释对谣言信息异化的中介效应大于锚定诱导启发中介效应的结论,情感事件理论指出,情感性行为可以通过人们的情感和情绪来解释。基于心理投射的解释行为通常受当下情感波动影响较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网络空间结构张力发生变化,受众的感受在面对信息的多元涌入时,易出现极端情况,其对谣言的投射性解释行为也会出现更大程度的异化反应。而锚定性启发更多来源于先前积累的信息和认知框架,其虽然也受当下情境的影响,但整个过程机制更多是新信息对锚定信息的影响,更着重于信息判断的效率,这也解释了网络空间结构张力通过投射性解释对谣言的异化作用大于锚定诱导启发对谣言异化作用的原因。

关于研究假设H4a未获实证支持,即节点可达幅度对投射性解释水平不存在显著影响效应。该情况存在两种可能性解释,一方面,在网络空间中,个体往往会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包括搜索引擎、社交网络、媒体等。即使节点可达幅度较小,个体仍有可能通过其他途径获取到相关信息,从而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认知。另一方面,个体的投射性认同是受众通过投射他人认知而对事物进行解释,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作用。除了节点可达幅度外,个体的文化背景、社会经验、性格特征等也会对投射性认同产生影响。例如,在文化背景和社会经验相似的情况下,即使节点可达幅度较小,个体仍然有可能产生投射性认同[19]。

在实践上,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网络谣言的异化,可以通过信源时间差序、圈层空间距离、社交关系强度和节点可达幅度的监控和管理来实现。首先,建立可信的信息发布机构和平台,及时发布真相信息,缩小谣言与真相信息的时间差序,防止谣言信息的传播。其次,识别和分析网络中不同圈层和社区,确定信息传播的范围和影响力,及时发现和处理涉及不同圈层和地域的网络谣言信息。再次,建立网络拓扑结构分析模式,确定存在恶意传播行为的节点,对社交关系强度进行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恶意传播行为的节点。

猜你喜欢

锚定谣言异化
锚定目标任务 谱写崭新篇章
锚定三个聚焦 深化专项整治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南京浦口区锚定消险除患 强化两个根本
COF-42:一种理想的锂硫电池锚定材料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