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后期中国丝绸纹样设计的观念变迁研究
2024-04-25邹晓琴
摘要:20世纪中期,中国正处于剧烈变革的阶段,举世闻名的中国丝绸业也随之经历兴衰。以历史文献与现存的设计样本调查为主,不难发现,中国丝绸业始终面临古今、中西、新旧之争。为了使丝绸业摆脱困境,花样设计的观念随着社会变迁不断发生变化:20世纪50年代初期,根据国民经济的需求,我国确立了外贸促生产的方针,以贸易指导设计的观念开始兴起;20世纪中期,“以我为主”的设计观念盛行;再到20世纪中后期,转变为“古为今用,外为中用”的观念。这一时期,丝绸纹样设计的观念变迁研究是当时我国丝绸业逐步向现代化与国际化靠拢的有力证明,也为当代丝绸设计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启发与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20世纪中期;丝绸;纹样设计;观念变迁
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历史发展与思想观念的进步从来都是如影随形。观念作为当时政治、文化、经济的直观反映,指导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丝绸纹样因其在技术、社会、文化等多领域变革而呈现出诸多复杂关系,又因丝绸纹样在中国历史变迁过程中具有的特殊地位和独特文化属性,具有非比寻常的划时代变革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丝绸业一改新中国成立前的颓靡之姿,国家以外销的形式带领丝绸业逐步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五”计划、“二五”计划的实施,出口贸易对象的转变促使丝绸纹样设计的观念发生巨变,相应的,在这些观念指导下的丝绸花样设计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风格面貌。
一、以贸易指导设计的观念兴起
(一)“以贸易指导设计”的设计观念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正面临着百废待兴的局面,对外贸易成为获得国家急需的物资与外汇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丝绸自古以来都是我国与各国贸易交往、文化交流的利器,在出口创汇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内朴素节俭的服饰消费观以及经济条件的制约,丝绸的内销严重受限。因此,丝绸业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以外贸促生产,以外贸促内贸”的设计方针,强调将设计、生产、贸易三者相结合的设计原则[1]。当时的丝绸设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艺术创作,转而服从对外贸易的需求,在更大程度上为消费者服务。丝绸设计人员肩负出口创匯的艰巨任务,设计纹样时必须在服从出口贸易需要的同时,兼顾经济、实用与审美的基本准则。
观念作为现实的直接反映,不是无凭所依,而是依赖于经验。正如马克思所言:“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受政治因素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早中期,丝绸对外出口贸易的对象主要是苏联、民主德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与此同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供应、销售明确分工,企业只管设计生产,不负责市场。产、供、销三者在追求国家与行业利益的前提下统一起来,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符合时代背景的报样、选样制度,具体来讲就是设计人员将设计好的新花样报送给公司,层层递交最后由外贸部门统一对外选样并发布新的生产任务、反馈市场信息[1]。在这种制度下,设计师不直接与市场接触,只需完成生产任务即可。这极大地提升了设计师自由创作的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了促进了丝绸花色品种的多样化,使新中国成立以来低迷不振的丝绸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二)注重传统、保守的丝绸纹样设计
在以贸易指导设计的观念下,丝绸花色品种带有浓郁的时代特色,考虑到丝绸具有出口贸易的商品属性,如何创作出既符合新中国积极、朴素、实用风格的花样品种,又能迎合出口贸易对象的爱好和需求。丝绸业面临着以下难题:(1)民族风格与外来风格相结合的问题;(2)丝绸设计的艺术性与商品的实用性问题;(3)大胆创新的革命浪漫主义与反映现实生活的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的问题[2]。由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与人们意识形态的影响,丝绸花样品种设计以我国传统的民族风格为主,借鉴外来风格为辅,整体呈现出相对保守、单一的风格特点。
二、“以我为主”的设计观念盛行
(一)“以我为主”的设计观念
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我国采取孤立策略,在经济上实行贸易封锁。在这样的被动局面下,中国积极开展了与社会主义国家的交流,确立了“先保证苏新国家的出口贸易,再积极开展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3]的对外贸易政策。苏新国家成为我国丝绸贸易出口的首要对象,由于当时苏新国家对于丝绸的需求量大且稳定,对花色品种的艺术性不作过多要求,追求物美价廉的设计。因此,我国在销往苏新国家的丝绸花样设计上有更加广泛自由的空间,在保证生产任务的前提下,偏向于我国传统风格的审美习惯。“以我为主”的设计观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逐渐盛行起来并始终影响着这一时期的丝绸花样设计。这一时期的丝绸花样传统题材丰富多样,经过设计师的重新演绎,被赋予了浓郁且极具民族特色的设计风格。
(二)兼具民族性与时代性的丝绸纹样设计
这一阶段,花样品种在整体风格上呈现出一种积极、活泼的特点,从现存的丝绸样本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设计人员大多从传统元素与日常生活中获取灵感。纹样多为写实元素以及含有吉祥寓意的元素,如福禄寿、岁寒三友(图1)、缠枝牡丹、亭台楼阁等。当时远渡重洋而来的“西风”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丝绸花样设计也不例外。在保有本民族风格的基础上,这一时期的丝绸设计采用一些几何图形作底,创作手法更加自由奔放。除了从传统遗产中获取灵感,设计人员更是将当时的时代生活作为元素进行创作,作品透露出质朴的艺术气息。例如农民劳作、牧羊等展现社会主义农村新面貌的题材(图2)。“以我为主”的设计思想在“大跃进”时期更是深入人心,在纹样上出现了“新八宝”纹,就是在传统八宝的形式中加入钢铁、粮食、机械、水电、采煤等元素。此外,“以我为主”的设计观念也并非固执己见,而是通过吐故纳新的手段吸收借鉴外来纹样中优秀的题材与形式,例如将苏新国家的民间装饰纹样、建筑装饰纹样与中国传统纹样相结合。
在“以我为主”观念指导下的丝绸设计,一方面获得了相对自由的设计空间,丝绸花样的品种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对于国际市场的流行趋势并没有深入调查与研究,过于主观自我,导致花样品种的色彩和风格不够多元、活泼。虽然在与苏新国家的丝绸贸易中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成果,但是整体的设计依旧存在保守、单一的问题。
三、“古为今用,外为中用”的观念转变
(一)“古为今用,外为中用”的设计观念
20世纪中后期,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主要贸易对象由原先的苏联转为欧美、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在“以我为主”观念指导下的丝绸花样设计太过保守、自我,而资本主义国家对花样品种的流行性要求高。受到消费主义影响,贸易出口对象对花色品种的多样性需求远远高于每个花样的数量需求。在西方流行观念的冲击下,原来大受苏新国家推崇的传统民族风格显得不合时宜。因此,我国丝绸业不得不调整原先的设计思路。然而当时国内受“左”倾思想的影响,在设计方面多呈现保守的特点,人们普遍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设计归根结底是利益至上,丝绸图案则是西方国家颓废杂乱的现实生活的写照[4]。
在这种现实的矛盾冲击下,如何做到真正的适销对路成为当时丝绸界面临的一大难题。1963年,浙江美术学院与浙江省轻工业厅丝绸管理局联合举办了“浙江丝绸博览会”并对此展开了一系列有关如何处理好民族风格与迎合西方需求的讨论。通过前期讨论,丝绸界设计人员一致认为:在实践中要合理运用传统的设计元素,吸取传统设计中积极向上的元素,舍弃传统封建糟粕,如“五子登科”“禄”等题材,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在色彩的搭配上,要结合国际市场流行趋势,不再一味追求传统的“万紫千红”的色彩搭配,真正做到“外为中用”[5]。这一观念的转变,为处于艰难困境中的丝绸业谋求了出路,花样设计较之以前有了崭新的面貌,开创了丝绸对外贸易的新局面。
(二)充满抽象意味与写意感的丝绸纹样设计
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国内设计人员与国际市场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我国是如何掌握国际流行趋势,学习与吸收外来纹样的优势并获得消费者认同的呢?在这种困难处境下,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定期向资本主义国家购买样本以及杂志,确保国内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不中断;将香港设立为对资贸易的重要通商口岸,作为收集信息与反馈意见的“中间环节”;积极开展广交会,为设計人员提供在国际市场交流的机会。这一系列措施使丝绸行业不至与国际市场脱轨。丝绸花样设计在国际流行趋势的影响下,题材多以写意花草为主,采用泥点、撇丝等多种表现技法,并结合夸张、变形的创作手法(图3、图4)丝绸花样逐渐从传统写实、明亮鲜艳的设计风格转变为抽象写意、明朗文静的风格。
四、结语
20世纪中后期,中国丝绸业在困顿中谋求新出路,始终贯彻设计、生产、贸易三结合的设计方针。这一时期的丝绸花样多服务于出口贸易,其设计观念不断随着社会发展而变迁,以实现适销对路的目标。纵观这一时期的丝绸花样品种,可以明晰不同阶段设计观念的变迁对设计的影响,不难发现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外来风格与民族风格的问题始贯穿于近现代丝绸设计发展中。通过研究这一时期丝绸纹样设计的观念变迁,我们不仅可以清晰地梳理近现代丝绸花样从保守传统的风格逐步向现代国际靠拢的脉络,也为当代丝绸设计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了诸多启发。
基金项目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图像学视域下风景古香缎的意象表达研究”(项目编号:SJCX23-1149)。
作者简介
邹晓琴,女,浙江丽水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纤维艺术与纺织品设计。
注释
[1]赵丰.中国丝绸通史[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750.
[2]龚建培.新中国初期(1949~1965年)外销丝绸设计的策略与范式特征研究[J].服饰导刊,2020(1):77-84.
[3]中国丝绸协会历史研究委员会,浙江丝绸工学院丝绸史研究室.新中国丝绸大事记(1949~1988)[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92:40.
[4]佚名.丝绸图案设计[J].浙江丝绸,1960(11):60.
[5]温润.二十世纪中国丝绸纹样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