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预算管理策略探讨
2024-04-25侯文
侯文
业财融合为企业预算管理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其强调业务与财务的深度融合,以使企业预算管理更具前瞻性和戰略性。本文对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预算管理策略展开探讨。首先,本文探讨了业财融合下加强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如促进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有助于企业建设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帮助企业达成预期管理目标等。其次,本文探讨了企业预算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如预算目标缺乏战略意识、预算编制前瞻性不足、预算执行反馈不及时、预算考评体系不完善等。最后,针对上述常见问题本文提出了预算管理的一系列优化与改进策略,如树立良好的预算管理意识、增强全员参与意识、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提升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反馈工作质量、建立业财一体化平台、基于业财融合制定预算管理的差异化指标等。通过上述分析与研究,以期为业财融合背景下更好地优化与改进企业预算管理提供参考。
随着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预算管理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工具。预算管理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还可以帮助其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从而实现管理目标。然而,在实践中,许多企业的预算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如何优化和改进企业预算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者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业财融合下加强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企业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的完善性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通过加强预算管理,企业可以将其战略目标具体分解为各个部门或项目的预算目标,从而确保所有部门和员工的工作都朝着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前进。同时,预算管理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监控业务的运行情况。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定期审查,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管理的效率。此外,预算管理还可以促进企业内部信息的共享和沟通。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各部门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和协调,不仅可以提高预算的准确性,还可以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有助于帮助企业实现预期管理目标
预算作为企业活动中的一种重要规划工具,具有明确目标、预测未来、控制成本和提升效率等多重功能。通过制定合理的预算,企业可以明确各部门和个人的工作目标,从而引导员工朝着企业的总体目标努力。同时,预算管理也有助于企业预测未来的财务状况和业务发展趋势,使企业可以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把握主动权,更好地实现预定目标。在业财融合的背景下,预算管理与业务决策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预算不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也是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过程。
二、企业预算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一)预算目标缺乏战略意识
通常情况下,企业的预算目标过于集中于某些短期的、量化的财务指标,如营业收入、利润等,而忽视了与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相关的非财务性指标,如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等,导致企业的资源被过度地投入到短期的利润追求中,而对于实现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却缺乏足够的投入和关注。由于预算目标的偏向,企业往往会忽视一些必要的长期投资,例如产品研发、品牌建设等,这对企业的长期竞争力造成了潜在的影响。同时,这种缺乏战略意识的预算目标设定方式也可能造成企业内部为了实现短期的预算目标而牺牲长期的利益,这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并不相符。
(二)预算编制的前瞻性不够
预算编制应是一个前瞻性强、全面反映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和计划的过程。然而,许多企业在编制预算时大多倾向于依赖过去的数据和经验,过于重视历史成本和历史业绩,而忽视了未来的市场变化、行业趋势以及竞争环境,导致预算过于保守,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例如,如果预算只是基于过去的销售数据而编制,而没有考虑到市场中新的竞争者的出现或者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导致预算过于乐观或过于悲观,从而影响企业的决策质量。除此之外,由于缺乏前瞻性,预算无法有效地反映出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转变,也就无法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三)预算执行反馈不及时
准确且及时的反馈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调整计划,及时纠正偏差,从而确保企业的目标得以实现。然而,在实践中往往存在预算执行反馈不及时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预算执行的情况并未在第一时间反馈给预算决策者,导致决策者未能及时了解预算执行的真实情况,从而无法做出及时的调整决策。二是,预算执行的反馈信息并未完全反映出预算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业务运营的实际情况,导致决策者对企业的运营状态有所误解,从而影响决策的准确性。这种不及时的反馈机制会导致企业对预算目标的实现程度缺乏准确的了解,以至于无法及时调整战略方向或运营策略,从而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竞争力。
(四)预算考评体系不完善
预算考评体系是企业战略规划与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通过预算考评体系,企业能够对其财务与业务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估。然而,现实中的预算考评体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一,预算考评体系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公正性问题。在一些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对于考评体系的运用过于主观,导致考评结果的公信力降低,进而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企业文化的建设。其二,预算考评体系的反馈机制存在问题。许多企业在完成预算考评后,未能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致使考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挑战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和改进,无形之中影响到企业的持续发展。
三、业财融合下企业预算管理的优化及改进策略
(一)树立良好的预算管理理念,增强全员管理意识
在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要实现对预算管理的优化和改进,首先需要从树立良好的预算管理理念、增强全员参与意识开始。预算管理不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而是需要各部门、各层级的员工共同参与的过程。只有通过全员的积极参与,才能确保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和精确性。第一,企业需要提高员工对预算管理的认识,让他们理解预算管理与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之间的紧密联系。此外,企业还需要让员工理解,预算管理并不只是一种财务管理手段,而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机制。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鼓励各部门、各层级的员工积极参与到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来。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建立预算小组,邀请各部门的代表参与预算编制,让他们对预算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企业还应该建立反馈机制,让员工可以对预算管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此不断优化和改进预算管理工作。第三,企业还应当注重提升员工的预算管理能力。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预算管理的相关培训,以提高他们的预算编制、执行和控制能力。同时,企业还应将员工的预算管理表现纳入绩效考评,以此鼓励员工积极地参与到预算管理中来。
(二)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提升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反馈工作质量
预算管理制度是指导企业预算管理活动的一系列规则和程序。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应该能够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提高预算的执行效率,同时也能够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反馈和评价,持续优化预算管理的效果。首先,预算编制的规则和程序应科学、合理,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变化进行充分考虑,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第一步,其质量直接影响到预算执行的效果。预算编制不仅要考虑历史数据和经验,还需要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市场预测,以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其次,预算执行的监控和反馈需要及时、有效,只有这样才能够快速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中的问题。预算执行是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其效果直接决定着预算管理的成败。因此,企业需要建立实时的预算执行监控系统,定期或者实时生成预算执行报告,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的偏差和问题,并根据反馈结果调整预算或者改进预算执行的方法。
(三)建立业财一体化平台,为高效开展预算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建立跨部门的业财一体化平台可以提高预算管理的透明度,提升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效率,从而为高效开展预算管理提供有力支持。首先,企业需要搭建全方位的业财一体化平台。业财一体化平台通过打通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孤岛,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有效共享,这就需要企业投入一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例如购买和维护相关的软件系统等。其次,企业需要确保业财一体化平台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这就需要企业定期对其维护和更新,以解决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同时也需要定期培训员工,提高他们使用平台的技能和意愿。此外,企业还应该制定一套明确的规则和程序,规范员工使用平台的行为,防止信息的滥用和泄露。另外,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业财一体化平台,企业各部门能够实现协作和沟通。企业可以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发布报告等方式,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从而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最后,企业还需要利用业财一体化平台,让所有员工都能充分了解预算管理的情况,了解他们的责任和权利,进一步提升预算管理的效果,从而为企业运营管理及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四)基于业财融合制定预算管理的差异化指标
1.结合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对预算指标进行分解
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需要将预算目标分解为一系列具体、可衡量的预算管理指标,以便监控和衡量预算管理的效果。首先,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通常是长期的、宏观的,例如提高市场份额、增强竞争力等。然后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该目标进行分解,例如确定销售额、成本、毛利率等。企业通过监控和衡量这些指标,能够充分了解预算管理的效果,以及企业是否正在朝着战略目标的方向发展。其次,企业需要根据业财融合的理念,制定一系列结合业务和财务的预算管理指标。例如,企业可以制定一个结合销售额和成本的综合指标,以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效率,或者制定一个结合市场份额和投资回报率的综合指标,以衡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财务效益。结合业务和财务的预算管理指标,能够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帮助企业做出更科学、更合理的决策。最后,企业需要定期审查和调整预算管理指标,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企业的战略目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因此预算管理指标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可以定期对预算管理指标进行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对指标进行调整,以保证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2.将较为薄弱的预算指标下达到各个职责部门当中
在确定预算管理的差异化指标后,企业需要将较为薄弱的指标下达到各个职能部门中。这样做的目的是将整体的预算管理目标分解为各部门可以实施和监控的具体任务。例如,如果企业的总体预算管理目标是提高盈利能力,但通过分析发现成本控制是一个薄弱的环节,那么企业就可以将成本控制这个指标下达到各个职能部门中,让其在日常工作中对成本控制进行重点关注。将指标下达到各部门后,企业还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监控和反馈系统,以确保各部门能够按照设定的指标进行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要依托该系统定期开展报告和評估活动,对超标或者未达标的情况做出细致分析,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企业可以让各部门每月或者每季度递交一次预算管理报告,让各部门汇报他们在执行预算和改进薄弱指标方面的进展情况和成果。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将总体的预算管理目标和指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和个人,使他们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责任。同时,这也能够让企业的管理层更清楚地了解各部门的工作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预算管理效果。
3.根据不同部门的性质,科学制定指标
在业财融合的背景下,根据不同部门的性质科学地制定指标是优化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策略。每个部门都有其独特的运作方式和目标,因此,预算指标应该与其特性和目标相匹配,以确保预算的有效性和实用性。首先,各部门的预算目标应该与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相一致,这要求预算管理者对企业的战略和各部门的工作有着深入的了解。通过与各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可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从而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预算目标。其次,预算指标应该明确、可量化,并能够实现。明确的指标可以清晰地引导部门的工作方向,可量化的指标便于跟踪和评估部门的工作进度和效果。再次,预算指标应该包括财务和非财务两方面。财务指标,如收入、成本、利润等,能直接反映部门的经济效益;非财务指标,如顾客满意度、员工满意度、市场份额等,主要反映的是部门的非经济效益。通过这两方面的指标全面地评估部门的工作表现。最后,预算指标的制定应该是动态的,能够随着企业环境和战略的变化而变化,这就需要预算管理者定期对预算指标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其始终与实际情况相符。总之,在业财融合的背景下,依托不同部门的性质科学地制定指标,可以更好地实现企业预算管理的目标,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业财融合为企业预算管理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路。针对各部门的特性,基于业财融合制定预算管理的差异化指标,提升预算管理的精度和效率。然而,这需要企业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预算指标,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培养员工的预算管理意识,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驱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