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里士多德的营养灵魂说及其与物理主义的互补

2024-04-24朱清华

关键词:质料生命体亚里士多德

朱清华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89]

一、营养灵魂——生命的标志

营养灵魂的基本功能是提供营养,保存生命体的存在。而生命体的生存或存在是生命的本质(DA 415b15 )。但营养灵魂是什么?灵魂首先表示某种机能或潜能。他称:“必须首先定义营养灵魂。营养灵魂通过营养这种潜能跟其他的潜能区分开来。(DA 416a20)”这种潜能的活动或功能是生长和使用营养以及繁殖跟自己类似的个体(DA 415a25)。按照亚里士多德的方法论,要探讨某种灵魂是什么,需要知道其活动或实现是什么,而要知道其活动,首先要探讨其对象(DA 415a16)。之所以是这个顺序,因为亚里士多德遵循的方法是从明显的东西开始到更加可知的东西(DA 413a11)。(3)Gill,Mary Louise,“Method and Nutritive Soul in Aristotle’s De Anima II,4”,In Nutrition and Nutritive Soul in Aristotle and Aristotelianism,eds.By Giouli Korobili &Roberto Lo Presti,De Gruyter,2020,pp.21-42.就如他在解释视觉的时候,就先从其对象——颜色开始。营养灵魂的对象是营养或食物。亚里士多德将营养过程分为三个部分:营养者,被营养者和营养物(食物)(DA 416b20)。灵魂是营养者,有灵魂的身体是被营养者(DA 416b9)。营养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食物,另一方面是消化食物的热。就像船夫需要手摇动橹开船(DA 416b26),灵魂需要热来变化食物,使之跟身体相似,由此身体被营养,从而生命得以保存并生长繁殖。亚里士多德又将营养分为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最初的营养,如植物的种子中和动物的胚胎中的冗余物质;另一种来自外部,如同植物的根系,动物的胚胎的脐带吸取外部的营养(GA 740b5)。两种营养各自有各自的作用,第一营养使得生物存在,而第二种营养使得生物生长,即体积的增长(GA 744b30)。最初的营养和外部营养中最纯净的部分供应生命体“支配本原”的部分,如动物的心脏,而其残余物则生成骨头,指甲,蹄子,角,鸟嘴等。“自然像一位优秀的管家”(GA 744b15),将营养的不同部分按照等级分给身体不同部分。营养也是分阶段的,如骨头最初由精液的剩余物构成,在后来的生长中,骨头由营养物的剩余物提供营养(GA 744b26)。

食物或营养如何使得生物生长?以肌肉为例,食物对肌肉的营养和增长不是直接添加质料到质料上去,也不是因为质料的增长。事实上肉的质料一方面在流失,一方面新的在流入(GC 321b27)。眼睛作为眼睛质料总是新的,虽然尺寸变大了,但并非简单的新的质料添加进来。肌肉的形式或形状每个部分都增长了(GC 321b22),如,手按比例增长,手的形式在各个方面都增长了。这里亚里士多德意思是说生物的生长是形式的生长而非质料的增长吗?其实并非如此。威廉姆斯(Williams)指出,亚里士多德在这里的表述似乎是说,在生物的生长中形式在生成和增长,但这只是一个漫不经心的说法。他在《形而上学》 Z.8中表达的才是他真正的观点。(4)Williams,C.J.F.,“Notes”,in:On Generation and Corrup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109.在《形而上学》 Z.8亚里士多德在论述质形论中称,形式跟质料都不是被生成的,“显然形式…不是生成的或被制作的,实体也不是;因为它是通过技艺或者自然或某种潜能而在别的某物中的。”(Meta.,1033b5ff.)就如在制作铜球的时候,被制作的不是球形,也不是铜,而是这个铜球。在《论生灭》中他又强调生长在于生命体的形式按比例增长,而不是质料的增长,他并非自相矛盾,而是这里所说的形式,比如手的形式,是指手的尺寸和比例,手的长大是按一定比例增长尺寸,而手的形式是指手作为手的本质或实体,是不生成的,这个实体也决定了一个动物的手的比例和最终尺寸的界限。生物的这个本质服从于一种目的论,即这种动物的手的功能。

在搞清楚营养灵魂的对象和功能与实现活动之后,按照亚里士多德的方法次序,就可以对营养灵魂的本质进一步描述了。亚里士多德从原因和本原出发对营养灵魂进行描述,因为“生命体的灵魂就是其原因和本原。”(DA415b7)作为原因和本原的灵魂有三重意义:实体因或形式因、目的因和动力因。灵魂是实体,使得生命体得以活着和存在。而实体因同时也贯穿在目的因和动力因中,共同发挥作用。通过对这三重本原的分析,展示出营养灵魂构成了生命体的最基本的同一性(Identity)和个体性。

二、营养灵魂对生命个体的构成功能

灵魂是生命体的实体。亚里士多德称,“一切事物存在的原因是其实体;生命体的存在就是活着;而灵魂是活着的原因和本原。”(DA 415b12)灵魂让物体活着,这是一个传统观念。柏拉图在对话中就多次提到,使得物体活着的是灵魂。(8)如柏拉图的《斐多篇》105c9Shields 指出亚里士多德在这里有一个论证:

(1)x的实体是x存在的原因;(415b12-13)

(2)在生命系统中,存在(或本质)就等于活着;(415b13)

(3)所以,一个生命系统的实体是其活着的原因;

(4)灵魂是活着的原因;(414a12)

(5)因此,灵魂是生命系统的实体。(415b13)

Shields 认为这里推论的每一步虽然都可商榷,但亚里士多德由此表明了他的结论,活着是生命体的存在,灵魂又是活着的原因,同时是生命体的实体,那么灵魂就自身既是活着的,又是活着的原因。(9)Aristotle,De Anima,trans.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 by Christopher Shields,Oxford:Clarendon Press,2016,p.204.如果首先将灵魂看作跟身体分离的另外的实体的话,亚里士多德的论证似乎显得草率。但如果以亚里士多德的方式理解灵魂,则他的这些论断的每一步都是自然的。

三、亚里士多德的生命学说跟当代自然主义的对立和互补

亚里士多德在对灵魂进行阐释的时候,显然排除了一种自然主义还原论立场。他用“本原和原因”来解释灵魂,将之归为形式、目的、运动的始点,但绝不将灵魂归为一种物理构造及其结果。营养能力的实现是“使用食物”以自我营养,以及生长,繁殖,这些功能共同保存了生命体。(12)Ronald Polansky,Aristotle De Anima:a Critical Commentary,p.201.亚里士多德的生命解释也没有忽略质料的因素。亚里士多德称,生物有的特征是具有目的的,必须用目的因来解释,而有的特征则跟动物本质的逻各斯没有关系,而必须诉诸质料进行说明。(13)亚里士多德在《动物的生成》 中提出“事实上,在某些情况中,这种条件跟动物的本质没有关系,我们必须诉诸质料因和动力因,这些东西是因为必然性而产生的。”(GA 778a34)如眼睛的存在和构成必须用目的因来解释,而眼睛的颜色则并非有目的的,仅仅出于质料。质料的某些属性导致一种必然性。必然性可以看作是质料因。动物和人的毛发的产生有其目的,但人会在产生大量精液的时候秃头则是出于一种必然性而非有目的的,因为精液带走了大量热量,使得脑周围的皮肤变冷,导致脱发(GA 783b9ff.)。

似乎质料因和必然性更能够解释事物的生成。人们经常用必然性来说明某物生成及其存在样式,这也是以前的自然哲学家经常用以解释宇宙和自然的方式。(PA 640b5)他们设定了基本元素的必然属性,如火是热的,干燥的,土是冷的,湿润的,前者是轻的,后者是重的,诸如此类。不但用这种带着特别的必然性的质料解释宇宙的生成,而且用来解释动物和植物的生成,如“水流进身体的时候,胃和其他进食和排泄的部分形成……”(14)《动物的部分》(PA640b10)提出“他们还研究了基底性的质料必然有哪些本性,如,火的本性是热的,土的本性是冷的事实上,他们甚至以这种方式产生宇宙。他们也以同样的方式谈论动物和植物的生成。”是什么使得生命生长?恩培多克勒诉诸质料,他说草木向下生根,是因为土性自然引导根向下伸展。而枝叶向上,是火性自然让它们向上。(DA 416a1)这些古代的自然哲学家用质料及其必然性来解释一切自然和生物过程,而亚里士多德却认为这是不充分的,“气和水是身体的质料;所有古代人都从这些事物构造了身体的自然。但是,如果人,动物及其部分是按照自然而存在,就要说到肉,骨头,血液,和所有同质的部分。……说出这些事物由什么构成,如由火或者土构成,是不够的。就像我们解释床或其他这类的东西;我们要力图规定其形式而非质料。(PA 640b10)”用四元素解释身体,就像用木头解释床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说过去的自然哲学家“只看到质料因和动力因。”(GA 778b8)这里所说的动力因是质料的本性导致的必然性运动,如火造成向上的运动。但火是无限定的,而自然构成的事物都有尺寸限度和逻各斯,限度属于灵魂,而非质料。(DA 416a11)来自质料的必然性的动力可以解释部分运动和形式,但决定生命的本质的,是其实体—灵魂。正如热和冷可以改变铁的软硬,但不能制成剑。“剑的制作是所使用的工具的运动,…技艺是产品的始点和形式。”( GA 735a1)同样,儿子产生的原因在父亲赋予的形式和生命运动的始点。从质料上来说,质料元素及其冷热等属性会决定骨头、肉的硬度,柔韧等性质,但肉作为肉,骨头作为骨头其本原不是质料及其必然性决定的。(GA 734b30)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的思路跟现代的很大部分自然主义者不谋而合,都试图以物理的方式来解释存在的事物及其运动,无论是生命体还是其他。现代的自然主义者认为,时空中的一切存在物都必须被等同于或在形而上学上由物理存在物构成。(15)Plato.standord.edu/entries/naturalism腾格义(Tengelyi)指出,自然主义通常是这样的立场,自然科学理论对决定什么实存什么不实存问题上具有优先性。这个立场经常跟还原论或者突现论、随附论捆绑在一起。(16)Tengelyi,Laszló,“Agonistic World Projects::Transcendentalism Versus Naturalism”,in:The Journal of Speculative Philosophy,(2013)27,No.3,Special Issue with the Society for Phenomenology and Existential Philosohy,pp.236-252,p.241.因此自然主义又依赖于自然科学的解释。而相当多的自然主义者又是还原论者。当代的还原论(reductionism)认为,生物系统由分子及其相互作用构成,这种形而上学上被称为物理主义。持这种理论的人认为,生物属性随附在物理属性之上,生物过程和变化乃是因为物理属性的变化。生物过程在形而上学上等同于物理—化学过程。(17)Plato.standord.edu/entries/reduction-biology彻底的物理主义者认为,从本体论上而言,唯有物理系统是实在地存在的,包括生命在内的每个存在的物理系统都是最大的物理系统——宇宙的子系统,跟其他物理系统具有时空、力的联系。不存在非物理的灵魂或心灵,人的心灵活动只是大脑的神经元活动。(18)Feng,Ye,Studies in No-Self Physicalism,Springer,2022,pp.535-536.

这种彻底的还原论物理主义跟当代另外几种试图解决身心关系的自然主义路径一样,都预设了笛卡尔式的身心分离难题,将灵魂看作分离于肉体的、性质完全不同的实体或主体。这些解决灵魂/心灵-身体/物理关系的路径之所以都难以成功,问题大概就出在这个预设上。(19)这种解决身心关系问题的路径有5种:1.还原主义唯物论;2.非还原的唯物论;3.功能主义的因果论证;4.泛心论;5.中性一元论。参:Charles,David,The Undivided Self:Aristotle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Oxfor University Press,2021,pp.1-2.查尔斯(David Charles)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解释心理或灵魂活动以及方式恰恰没有这个预设。他称亚里士多德的路径为心理—物理的“不可分割主义(inextricalilist)”,即无论心灵或心理活动,还是身体活动,都被定义为不可分割的心理—物理活动。(20)Charles,David,The Undivided Self:Aristotle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p.6.查尔斯的“不可分割主义”虽不能给出对灵魂现象令人满意的刻画,但却描述了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即,灵魂是不能用质料及其运动还原掉的。

当代的物理主义还原论以自然科学理论为依据,可以归为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理论知识。亚里士多德认为理论知识和自然知识是不同的。(PA 640a1)前者是以事物的现成的“是”为理论出发点,而自然知识以“将来是”为出发点。“事物现在是或者已经是,所以必然地另一物是或者将是。”而对自然来说,解释的方式却是,“因为健康或人类是这样的,所以(为此)必然地这个存在或生成。(PA640a7)”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根据现成的存在,机械地按照理论知识推出另外的事物的存在,这是不适合解释生命的。而他解释生命的出发点恰恰是更高阶的现象,即灵魂或生命的形式和目的。“生物的形式是灵魂,或灵魂的部分,或离开灵魂就不能存在的东西。……自然学者就应当关注灵魂,或者处理全部,或者其部分。”(PA 640a19)

但亚里士多德的灵魂也不是神秘的实体。他所说的营养灵魂并不外在于营养系统存在,恰恰就在生命体的生存活动中展现出来。灵魂作为目的因或形式因是解释生物构成的原则和出发点,而质料带着相应的特性,也共同参与生物的生成。生物的构造以及活动或者自身是目的,或者是为了某个目的,如果一些现象不能按照这种方式获得解释,则诉诸质料所带有的必然性进行解释。亚里士多德称,动物必然有眼睛,而各种动物也必然有特别的眼睛。但这两种必然性是不同的。(GA 778b10ff.)前一种必然性出自目的性,而后一种则是构成质料的特别性质导致的。再如,鹿角的位置和构造是为了攻击和防卫,这是其本质和目的。动物的骨骼由土性的质料构成,最大的动物有最多的土性质料,过剩的土性质料被自然转化为防卫手段,在一些动物那里就是牙齿和獠牙,在另一些动物那里就生成了角。在这里,鹿角的本质或实体是由它由以形成的目的来说明的,而质料作为必然性是生命体不可或缺的部分,“自然为了某种目的,根据逻各斯使用那些必然出现的东西”。(PA 663b23)这个原则也可以解释人的牙齿,并适用于所有动物的牙齿。牙齿之所以有三种,这并非自然的奢侈浪费,而是它们分别有不同的功能:前牙尖锐以便撕咬食物,臼齿宽阔以便研磨食物,而犬齿在二者中间分开两种牙齿,(PA 661b7)只不过人的牙齿的数目和样式又特别适合语言的发音(PA 661b14)。而有些动物长獠牙是作为进攻和防卫的武器,(PA 661b18)另外的动物的牙齿也各个根据其不同的存在状况而有不同。这种差别并非随意,因为“自然不为无目的之事或多余之事”。(PA 661b25)

事实上,亚里士多德对生命现象的解释提供了跟当代的自然主义不同的路径,让我们对现代意义上的物理主义还原论保持警惕。这样说是恰当的:亚里士多德拒绝对生命的任何还原论解释。这在他对古代的自然哲学家的批判可以看出。他拒绝诉诸非生命以解释生命。(21)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aristotle-psychology/JHJNutr就像他在对营养灵魂的分析中提出的,营养必须是对生命而言的营养,“没有生命的东西不被营养,被营养的是有灵魂的躯体,因此,营养(食物)并非偶然地是跟有灵魂相关的。(DA 416b9-11)”营养灵魂的能力可以通过机体的结构及其活动加以解释,这种解释之所以不够,是因为没有说出生命的本质。 当代的自然主义还原论的生命解释有其优点,它以自然科学为支撑,从低阶的物理现象出发,自下而上解释更高阶的现象。凯瑟(Marie Kaiser)指出还原论解释的三个特征:(1)从更低阶的现象出发;(2)内在的解释;(3)各个部分是孤立的。这种解释总是依赖于比要解释的现象更低阶的特征。解释只针对要解释现象的内在的物理部分,且将这些部分从其原始的复杂背景中孤立分离开来。(22)Plato.standord.edu/entries/reduction-biology Kaiser,M.I.,“The limits of reductionism in the life sciences”,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the life Sciences,(2011)33,pp.453-476.而亚里士多德的生命解释恰恰采取了相反的路径:自上而下从目的和实现出发,在生命体的统一性和个体性中,去解释生命。这两种路径并非必然相互排斥,而是应该成为互补的方式。事实上,自然主义的探讨也正在将“功能”、“目的”等概念包容进解释体系中,而非完全拒斥。亚里士多德的营养灵魂理论对生命现象的解释对自然主义的研究是有益的补充和提示。

猜你喜欢

质料生命体亚里士多德
电影叙事质料和形式与观众视点的选择
奇异的生命体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更 进 一 步
谢林与近现代思想中的质料主义
亚里士多德形式与质料的思想探微
生命科学(三)
从亚里士多德的质料观看定义与个体间的张力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