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䍩闲草堂 又一座『贵潘』老宅

2024-04-24丁云

现代苏州 2024年7期
关键词:百花海棠苏州

记者 丁云

西百花巷4号的原苏州剧装戏具厂,曾经非常有名,当年国内大制作的电视剧剧装戏服,很多出自这里。殊不知,这里还是清代状元潘世恩第四子潘曾玮的故居。

仅从今天修复后的东西堂楼样貌来看,当年的老宅也是相当明媚。西百花巷地块拟由名城保护集团下属苏州古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整体打造成主题性产业园,这座留存潘曾玮当年“长期居家不出”时光的宅子将向世人展示。

又一个“贵潘”与他的朋友圈

西百花巷4号䍩闲草堂的气度,无需赘言,清代学者何绍基、冯桂芬、俞樾均有记载。李鸿章为这里题写过匾额“状元宰辅祖孙父子伯侄兄弟翰林之家”。从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1958年出版的《苏州旧住宅参考图录》中记录的平面图和局部照片剪影来看,䍩闲草堂低调、克制,但又不失精致。

潘曾玮(1819—1886),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字宝臣,号玉泉、季玉、䍩闲居士。同治年间曾任李鸿章幕僚,官至刑部郎中,其与冯桂芬一起操办团练,在清军收复苏州城的战事中居功甚伟。

1864年辞官后,潘曾玮就闲居在苏州西百花巷,与苏地文化名流在其府邸进行收藏、雅集、唱酬、诗画等文化活动,又与韩崇、吴大澂、吴云、顾文彬、沈秉成、任道镕、俞樾、冯桂芬、曹载奎、汪鸣銮、何绍基等人来往密切,同时积极参与救灾济赈事务,是苏州士绅中的头面人物,留下了《正学编》《自镜斋诗钞》《自镜斋文钞》等十多本著作。

潘宅始建于清代。负责修缮工作的苏州古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相关人士介绍,原两路五进的潘曾玮故居,是一座具有清代风格的中等规模民居建筑。结合历史资料及现存东西堂楼布局来看,其东路应为建筑主路,东堂楼南侧原应存门厅、大厅等建筑,各路建筑沿中轴线布置;其西路南部原为花园、北部为现存的西堂楼,东西两路间隔以备弄。此种建筑布局手法正是典型的吴地民居布局。

一段分岔的历史,两个出走的局部

潘宅花园内,有一座“海棠亭”。民国《香山小志》记载,海棠亭为清代香山帮巧匠徐正明建造。民国《吴县志》又载:海棠亭檐角展开如海棠盛开,四面窗槛也根据海棠造型而设。勾心、圆角雕镂精细。亭的东西两门都能自动开合,进去时相距一步,门豁然洞开,进入后又砰然自动闭合,不用人力,出去时也如此。后来因年久机坏,竟然找不到工匠能修,还有说其机关埋于假山,反正恢复不了从前的样子了。

潘曾玮逝后,家道渐中落。民国十二年(1923),潘家将宅子卖给“福源钱庄”创办人程笏庭。因而,有将西百花巷4号称为“程氏园”,《苏州旧住宅参考图录》里,将其记述为“西百花巷旧程宅”。

20世纪50年代,在此成立了苏州剧装戏具厂,原建筑被逐步拆除改建。七八十年代改建厂房时,海棠亭被移建至环秀山庄;桂花厅或称四面厅搬迁到刺绣研究所,90年代初又移至石湖渔庄西花园。

两座堂楼,留存一段城市历史文化剪影

历经多次更新、改建的潘宅,现存五开间东、西堂楼两栋,东西两路建筑间以备弄的主要格局尚存,是研究苏州地区清末住宅建筑的典型实例。

2020年,为了更好地“延续苏州贵潘家族文脉、复兴姑苏文人宅第文化、弘扬剧装戏剧制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潘曾玮故居地块保护更新工作启动。

现存东、西两栋五开间堂楼,总建筑面积1115.76m2。东堂楼为坐北朝南的两层木结构楼厅,面阔五间18米,进深十一界11米,总建筑面积为424.92m2。西堂楼为坐北朝南两层木结构楼厅,总建筑面积为690.84m2,由主楼、厢楼以及北侧附楼组成。主楼二层为内四界前后附船篷轩形制(前轩施扁作雕花),一层前为扁作船篷轩形制(外挑砖细平台)、后施扁作雕花梁。其南北两侧均设两层厢楼,北侧设二层附楼。主楼及厢楼多为花式木长短窗,内侧设通长海棠棱角式木栏杆。

苏州古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相关人士介绍说,西堂楼的梁架较好地保留原雕饰图案,其雕刻刀法细腻刚柔,构图法度疏密严整,展示了吴地“香山帮古建筑”艺术文化的精湛技艺,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雕饰题材多为祥云、花草、如意等图案,清新典雅,既是主人淡泊心志的体现,又是其审美趣味、个人喜好、理想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潘曾玮故居是苏州悠久城市历史文化的记录点之一,它本身作为城市的一段历史文化记忆,不仅承载了真实的历史环境信息,传承了历史地段的文脉,也极大地丰富着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作为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宝贵财富。

猜你喜欢

百花海棠苏州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读《明天要远足》,写“我要去远足”
橘子花
百花绽放
《大嘴狗》
找春天①
春来了
苏州一光
苏州十二忆
海棠酒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