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学习支架 助力古诗理解
2024-04-24朱永军刘颖
朱永军 刘颖
教师从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出发,依据学习内容为学生搭建相应的学习支架,不仅可以减缓学生学习的坡度,降低学生思维的难度,而且能够引领学生借“架”进阶,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古代诗歌所描写的内容距离现在的小学生生活很远,有些古诗中的景象甚至在当今社会中完全消失;其语言表达不仅高度凝练、跳跃性强,而且用语与现代汉语差异较大。对于小学生而言,古代诗歌的这些特点严重阻碍了他们对诗歌内容及其主旨思想的理解。因此,在古代诗歌的教学中,为学生搭建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架更为必要。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依据学情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
一、搭建知识性支架,降低理解难度
知识性支架就是由陈述、呈现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搭建起来的学习支架。搭建知识支架的对象主要有背景知识、专业知识、生活常识和通识知识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选择背景知识、专业知识和生活常识为学生搭建知识支架。
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理解古代诗歌的首要任务是打通语言文字关,因为古代诗歌是用古代汉语写作的,现代汉语虽然与古代汉语一脉相承,甚至很多古代汉语仍保留在现代汉语中,但也有部分古代汉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和用法迥然不同,这就是古今异义。鉴于此,笔者在教学《古诗三首》时,首先给学生搭建了专业知识支架,帮助学生读懂诗歌内容,疏通诗句关系。比如,在教学《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时,笔者先让学生结合诗歌注释理解“耘田”“绩麻”“解”“供”“傍”“阴”等词语,接着给学生搭建了包括古今汉语、古代农事活动和古代家庭关系的知识性支架:①“杂兴”是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篇;②“儿女”在古代汉语中既可指儿子和女儿,与现代汉语的男孩、女孩意义相似,也可指成年的男子和女子,诗歌中指后者;③中国古代的农事活动被劳动人民凝练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显然,诗中的“耘田”是农人于初夏时节在田间除草,诗歌的背景是初夏;④在中国古代,男子主要负责耕种,女子主要负责纺织,古代劳动人民心中的理想家庭关系“男耕女织”就是这个意思,可见,诗歌中的“耘田”“绩麻”反映了这种社会理想。借助这些支架,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诗歌描写的内容,并能通过想象描绘出诗歌景象,没有再出现把诗歌背景理解为“生机盎然的春天”,以及将“村庄儿女各当家”误解为“小男孩与小女孩在玩过家家的游戏”等情况了。
在其他两首诗歌的教学中,笔者也根据诗歌内容为学生搭建了相应的知识性支架,这些知识性支架降低了学习难度,开阔了学生视野,也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古代文化常识。
二、搭建情感性支架,助力主旨挖掘
《古诗三首》写的都是儿童生活。《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写初夏农忙时节,“童孙”学习大人种瓜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天真可爱、热爱劳动的孩子们的喜爱之情。《稚子弄冰》写寒冬时节的早晨,起床后的“稚子”玩弄冰块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儿童纯真天性的尊重和喜爱。《村晚》写春季黄昏时节“牧童”横骑牛背、信口吹笛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小学生受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所限,虽然能够通过具体诗句、注释、教师讲解和相关的知识支架读懂诗歌内容,但很难通过诗句挖掘、提炼出诗歌蕴含的情感。基于此,笔者在教學中为学生搭建了情感性支架。
所谓情感性支架,就是教师提供学生熟知的事物,并引导学生从情感上对该事物进行分析,再通过类比、对比等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熟知事物的情感迁移到新事物中。比如,在引导学生挖掘、提炼《村晚》的主旨思想时,笔者为学生搭建了如下的情感性支架:城市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也让人们远离了大自然,很多城市孩子甚至没有见过真实的牛羊和原生的草地、树木,所以城市的居民会在节假日到郊外踏青,到农村游玩,到山区旅游。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人们为什么要走出城市到郊外、乡村、山区呢?这一支架源于学生生活实际,很快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学生说“郊外有真实的自然景物,能让人心情舒畅”,有的学生说“乡村没有城市的喧嚣,能让人心情平静,忘却烦恼”,还有的学生说“山区空气清新,景色美丽,让人心旷神怡”。听了学生的回答,笔者追问:“如果你常年生活在远离大自然的城市中,你会不会喜欢并向往郊区真实的自然、乡村淳朴的生活、山区美丽的景色呢?”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喜欢”“向往”。教学至此,笔者趁热打铁:“作者雷震可能就生活在喧闹的城市,也可能心情压抑(真实的创作缘起是作者仕途失意,隐居乡村,但对小学生而言,不宜将此原因作为解读诗歌的钥匙)。当他看到山村黄昏时分的美好春景和一个牧童悠闲自在地横骑在牛背上信口吹笛的场景时,内心会产生什么情感?”学生稍加思考,就说出“喜爱”“向往”“热爱”“憧憬”之类的答案。这样教学,将学生对熟知事物的情感通过类比方式迁移到所学诗歌上,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生活实际,也能让学生真正地与诗歌作者共情。
三、搭建想象性支架,助力思维提升
想象性支架是一种借助具体事物、关键词等引发合理联想与丰富想象的学习支架。这种学习支架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价值。
从诗歌鉴赏的角度说,解读诗歌其实就是一种想象过程。因为我们既不可能与作者对话,也不可能完全复原诗歌内容,更不可能穿越时空,回到诗人生活的时代,要想理解诗歌内容,我们必须借助联想和想象逐一分析诗句甚至字词。因此,在教学古代诗歌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搭建符合学情特点的想象支架。
教学《稚子弄冰》时,为了让学生读出“稚子”的神态和心理变化,笔者精选了诗句中的“脱”“穿”“敲”“碎”四个关键词,引导学生想象“稚子弄冰”的过程。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通过模拟动作、揣摩心理、联系现实生活等方式,想象出这样的画面:“稚子”早晨起床后,看到家中铜盆里的水结成了冰,就小心翼翼地把冰剜出来,又用火棍在冰块上钻了一个小洞,再用丝线穿起来,当铜锣玩。(由此可见“稚子”的可爱和小心)他用一根木棍不断地敲击冰块,冰块发出清脆的声音。(“稚子”的得意由此可见一斑)敲着敲着,突然听见一声清脆的响声,像玉石掉在地上发出的破碎声一样,原来是他把冰块敲碎了。(“稚子”的懊恼让人忍俊不禁)。这样的想象支架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诗句内容,还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到了诗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村晚》时,笔者出示诗中的“满”“衔”“浸”三个关键词,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所表现的春日美景,并提示:“草满”“水满”说明了草和水的什么特点?“衔”是用嘴含的意思,在诗中是谁“衔”谁?“浸”本指泡在水里,诗中的“浸”是什么意思?根据笔者的提示,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说出了不同的答案。经过笔者纠偏、整合、归纳、概括,学生明确:“草满”说明了春天的青草非常茂盛,“水满”说明春天雨水充沛,写出了池水高涨的样子,“衔”字写出了远山与落日的关系,“浸”字描绘的是落日和青山倒映在水中的景象。这些关键词写出了春草茂盛、春水涣涣、落日与青山倒映水中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村晚”美景的喜爱。这样的想象支架紧扣关键词,将高度凝练、跳跃性强的诗句内容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
(作者单位: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
责任编辑 吴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