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水平标准的层级
2024-04-24蔡伟王欢
蔡伟 王欢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国培计划”名师培养与名校长培养专家库入选专家、教育部“领航工程”首批名师培养浙师大基地首席专家、“国培计划”明星讲师,湖南省国培优秀导师,浙江省首届优秀培训教师、特级教师,浙江省写作学会副会长;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及其他作品集18本,主编丛书一套,执笔完成的《中学生语文水平标准研究》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成果二等奖。
蔡伟
一个完整的水平标准由要素与层级两个方面构成。要素规定标准的基本内容,层级是各要素达标与否的表达形式。也就是说,语文水平标准既然是标准,就一定要有层级上的差异与区分。
一、语文水平标准中的“层”与“级”
我们先采用词语拆分的方式解析概念。
“层”的词典义主要有三个:①重(chóng);②重复地;③级。“重”是一层层的意思,这层意思不在本次探讨所关注的范围内;“重复地”与层级无关,也不在我们关注之列;“级”是等级、等次,在这一点上,“层”与“级”同义,是本次探讨所要重点关注的义项。通常意义上,人们往往将“层”定位在“级”上,“层级”是同义复用。这导致了我们在理解与使用“层级”上的困难,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在流程中最不容易理解的概念是分层”,简单地想,只要有上下或者左右关系都可以叫作分层,如果这样理解,“分层”就与分级、分类这两个概念没有区别了(佚名,《流程的三大概念:分级、分类、分层》,搜狐,https://www.sohu.com/a/333052934_285919)。
在我们看来,“层”自身有两大要素,一个是层面,另一个是层次,也就是说语文水平标准层级之“层”是层面与层次的混合体,而层面相当于事物的类,即层面的划分相当于类别。一个具体的事物有多少个类别,就有多少个层面。不同的层面又会表现出先后与上下的次序性,反映为层次。这就像“宇宙”与“时空”这两个概念,有人认为“宇”即空间,“宙”即时间,宇宙即时空。事实上,宇宙属于层面,而时空属于层次,宇宙包含时空,但时空不一定能包含宇宙。当然,层面与层次不是固定不变的,层面下的层次,其下又有层次,相对于其下的层次,其又可成为层面。根据这一分析,我们可推知语文水平标准的各要素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以语文水平实施要素中听、说、读、写的“读”为例,它属于四大层面之一,而由“读”延伸出来的素读、朗读、诵读、乐(yuè)读等,则属于“读”这个要素下面的层次,其中的“乐读”相较于其下的吟读、歌读、R读(用RAP的方式阅读),则由层次上升为层面。弄清楚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知道,语文水平标准在语文要素之层上,分别可以划分为多个层面的要素和多个层次的要素,而多个层面与多个层次,又有其科学的合乎认知规律与语文教育目标的选择性。
“级”的词典义大致有五个:①层次;②等次;③学年的分段;④人头;⑤量词,用于台阶、楼梯。在水平标准层级中,“级”的含义更单纯。《说文解字》对“级”的解释是“丝次弟也。从糸,及声”(许慎撰,段玉裁注,许惟贤整理,《说文解字注》,凤凰出版社2015年版第1125页)。也就是说“级”的本义是丝的优劣次第,引申为等级,特指官阶爵位的品级。我们使用的水平标准层级之“级”,基本采用了它的本义,即优劣、高下的等次。制定语文水平标準的目的是衡量语文水平与能力的优劣、高下,而语文水平标准层级指语文水平与能力在某个层面上的等次,它既可以顺序表示,即序数在前的水平能力最高,序数越靠后水平能力越低,也可用倒序来说明。如此,“级”与“层”就可区分开来,各司其职。
二、语文水平标准中的“层级”
词典在对“层级”作界定时,经常将“层”与“级”结合起来,即采用“层”的第三个义项和“级”的第一、二个义项。例如《汉语大词典》(电子版)给出的义项有两个:①多级的石阶;②比喻人所处的社会地位,犹言阶级、阶层。第七版《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义项也是两个:①层次;②级别。这四个义项表达上有差异,但都将“层级”或作偏正结构,或作同义复用来理解。我们在2006年出版的《高中语文水平标准》中就采用了偏正结构的用法,即“层级”合用作一个表栏(下有举例)。
由于没有一个词能将类别与级差都包含进去,所以我们临时借用“层级”这个术语表示。也就是说,我们所谓的语文水平标准的层级,是将“层”与“级”作并列结构处理,即层为层,级为级,两者并列共存。这与通常所说的层次、等级、等次、级别密切相关,但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层次”是偏正结构,强调分层的先后次序,但缺乏级的区分;“等级”是同义复用,强调高低级差,但没有层的区别;“等次”是同义复用,强调高低次序,但无层差,级差也很弱;“级别”是偏正结构,强调级的差异,同样没有层的区别,与“等级”相比,它的表意更不明确。因此,我们没有使用对外汉语水平标准所使用的“等级”这个概念,也没有使用语文课程标准中所使用的“级别”这个词语,而使用了可涵盖类别与级差两个方面的“层级”这个术语。换言之,我们强调的语文水平标准既分层又分级,而所谓的高低次序均体现在层与级的差异中。
由此可见,我们要制定科学全面的语文水平标准,就必须从标准的层与级两个方面出发,二者缺一不可,因为有级无层将会陷入混乱,有层无级则分不出优劣、高下。需要指出的是,层与级在辞源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在实际使用时经常混用,因为无论层与级,它们都具有一定的上下、高低的意思,这就使得层与级存在着无法避免的交叉关系。因此,我们在使用层级这个概念之前,必须将层与级界定清楚,即弄清楚层与级的内涵与外延以及与它们相关的内容。
三、语文水平标准中“层级”的表达
不同的标准,其层级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示出来,以供人们在具体执行、结果评判时参照。语文水平标准层级的表达主要有图形式、图表式和纯文字式三种样式,三者不可能完全分割,因为没有文字,图形或表格就无实际内容,令人无所适从,而纯文字虽然可以独立表达出标准各要素的层与级等内容,但没有图形或表格往往显得混乱,使用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无论图形还是图表,都必须辅之以文字,但优质的标准,其文字往往借助更形象直观的图形或表格展示。
曾经的语文教学大纲与当下的语文课程标准只有对各学段学习目标、内容的提示性要求,每条要求虽然也有序列,但实际处于一种并列关系,没有呈现不同水平的标准。例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内容这一层下设立了学习任务群和学习要求两大板块,每个板块下又设立多个群与要求。然而,两大板块是并列的,两大板块下的各部分也是并列的,是对任何同一学段全体学生的共同要求。例如学习任务群7下面的学习目标与内容。
(1)学习多角度观察社会生活,掌握当代社会常用的实用文本, 善于学习并运用新的表达方式。
(2)学习运用简明生动的语言,介绍比较复杂的事物,说明比较复杂的事理。
(3)具体学习内容,可选择社会交往类的,如会谈、谈判、讨论及其纪要,活动策划书、计划、制度等常见文书,应聘面试的应对,面向大众的演讲、陈述和致辞;也可选择新闻传媒类的,如新闻、通讯、调查、访谈、述评,主持、电视演讲与讨论,网络新文体(包括比较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还可选择知识性读物类的,如复杂的说明文、科普读物、社会科学类通俗读物等。
这三点内容分别属于哪个层面、每一点区分为多少个级别、每个级别分别包括怎样的标准要求等,课程标准都没有交代。与其说这是标准,不如说它是教学指南,因为凭这些内容很难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作出标准的层次判断。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增加了“学业质量水平”一节,这是很大的进步,但其在表达上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其大框架确实呈现为一张表格,但这张表格很简单,只有水平与质量描述两大栏,水平栏里采用五等(以阿拉伯数字表示)倒序的形式表达(1的水平最低,5的水平最高),质量描述栏则分别从四个方面(大致對应四大核心素养)对每一级别的语文学业水平进行几乎纯文字的描述。也就是说,表格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存在。因此,人们对其判断出现了分歧,有人认为它属于图表式,也有人认为它属于纯文字式。为便于读者理解、判断,我们复制其中第一部分内容(如表1)。
这份表格设五级水平,每级水平又由四方面内容组成,每一水平的四个方面描述基本对应,只是在描述语言中有层次性差异。由于同一内容的不同层次不在同一栏中,所以比较性较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学业质量描述”一节为避免这种似文非文、似表非表的尴尬情况,直接采用了纯文字式表达,分别从一至二年级、三至四年级、五至六年级三个学段,对学业质量进行纯文字的描述。这虽然方便表述复杂的内容,但诸多内容交杂在一起,看上去混乱,使用起来也不方便。更重要的是,我们很难从这种纯文字表达中看出层的分类(体现在表格或图形上,我们可以用大层、中层、小层或上层、中层、下层表示),级的展示也不甚明确(体现在表格上,可以用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或天干地支等表示)。我们同样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学业质量描述”第一部分内容节选如下。
第一学段(1~2年级)
留心公共场所等真实社会场景中的文字,尝试认识标牌、图示、简单的说明性文字中的常用汉字……喜欢识字,有意识地梳理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汉字、词语,并尝试进行分类;愿意整理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向他人展示。
与人讨论交流,注意倾听,主动用礼貌用语回应……看图说话,能描述一幅图画的主要内容,说出多幅图画之间的内容关联。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对写话有兴趣。
喜欢阅读图画书、儿歌、童话、寓言等,在阅读过程中能根据提示提取文本的显性信息,通过关键词句说出事物的特点,作简单推测……喜欢积累优美的词句,并尝试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愿意为他人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朗读时能使用普通话,注意发音;注意用语气、语调和节奏表现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参加文学体验活动,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和发现,愿意用文字、图画等方式记录见闻、想法。
在跨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中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观察、提问,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所得。
这种纯文字表述,我们只能通过数自然段才能看出每一学段均由五个方面的内容组成,而同一内容的不同层次的比较性更差。课标组之所以这样安排,在于其四个学段语文学业质量水平描述的内容容量差距太大,如果采用表格式有可能增加五倍以上的篇幅,而且容量差距太大,制作出来的表格要么太挤,要么太空,形式上非常难看,所以只能牺牲比较性,采取纯文字罗列的方式。
我们在《中学语文水平标准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中采用了较为标准的图表式表达。以“中学生口说水平标准”为例,表头分别由类型、层级、因子、五等级成绩标准和分值组成,而五等级成绩标准则由优(10~9分)、良(9~7分)、中(7~5分)、合格(5~3分)、不合格(3~0分)组成,虽然每栏都需要文字说明,但显然表格是不可或缺的,或者说文字不能脱离表格而存在,否则就会出现混乱。表2是复制的“中学生口说水平标准”的第一部分内容。
这种表格式的表述比较功能较强,能使执行者一目了然,但要求五等级成绩标准的文字表述必须精练,而且各等次之间的容量要大致相等。另外,此表中的分值最好采用权重比表达。9年以后,我们又出版了论著《高中语文教学目标质量目标设定与标准监控研究》(语文出版社2012年版),在“教师课堂评价质量评估量表”中,我们对标准表格的设计作了适当的改进,表3是复制的第一部分内容。
这个表格的设计更清晰,比较性也更突出,虽然层与级仍合二为一作等次用,但其评价层面的设计与权重的安排显得较为合理。
需要说明的是,表2、表3虽然避免了课程标准呈现方式上的某些不足,但囿于当时的认知,表格和内容的设计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因在后续研究成果中将分别展示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水平标准更科学的样本,故本文不对此展开分析。
图形式表达不多见,我们只看到有研究者对语文要素采用思维导图表达,但将各要素的“层”与各层的“级”结合起来表达,目前还没看到相关研究成果,原因是这种表达很难将多层多级组合在一起,即使勉强组合在一起,读者也不容易看清楚。
总之,在语文水平标准层级的表达上,表格式是最适用的,通过表格制作的语文水平标准直观清楚,容易比较,便于理解,也易于识记。虽然表格式表达因各框内容多寡不一导致篇幅增加,但与其优点相比,这一不足可以忽略不计;纯文字表述容易呈现,也节省篇幅,但难辨、难记、难用。因此,在三个学段的语文水平标准研制中,除了阐述性的内容,具体的标准仍将采用表格式表达。
(王欢系枫叶教育集团教师)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