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人的“字幕情结”

2024-04-24于米

记者观察 2024年3期
关键词:异义港片同音

于米

纵观世界各地的影视作品,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绝大多数国家的影视剧,在面向本国观众时,都是不带字幕的,即便带字幕,也是有其他特殊的用处,比如专门给听障人士观看的版本。而中国以及华语地区的影视作品大部分都是带字幕的,中国观众对于字幕的依赖似乎比其他国家更为显著。在普通话已经相当普及的今天,为什么我们仍然需要遮挡画面的字幕?这背后折射出了怎样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离不开字幕,因为汉语太独特吗

关于为什么中国观众似乎格外需要字幕,流传较广的一个观点是,相比其他语言,汉语拥有更多的同音异义现象,所以我们才这么需要字幕辅助,对台词加以区分。

没有字幕,我们可能会把“妈已经走十年了”听成“蚂蚁竞走十年了”,把“好自为之”听成“耗子尾汁”。

但这个说法无法解释的是,无论是我们日常的对话,还是电台、播客等音频节目,同样从不缺少那些可能造成混淆的同音异义词,但我们却总能不太费力地对其内容进行理解,也不需要字幕的帮忙。

而且,虽然汉语中同音异义的字很多,但在现代汉语中,表达意义的基本单位通常是由两个及以上汉字组成的词语。在这一层面上,同音異义的现象大大减少。

根据此前的研究统计,在全世界的各种语言中,同音异义现象所占的比例平均值大约在4%左右,汉语估计在7%~12%之间,与英语相当。而书写系统与汉语相近,同样包含了大量同音异义现象的日语,并没有催生出“字幕文化”。

还有一种解释是,作为中文这一表意文字的使用者,中国观众更能够从字幕这一视觉载体中获取信息,而对于英文等表音文字的使用者来说,要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跟上字幕则较为困难。

然而事实是,研究表明,英文读者同样能够从文字中迅速地提取出相关的语义信息,而且他们的阅读速度也并不比中文读者慢多少。

如果将看字幕视作是一种阅读行为,以英语为母语的观众从字幕中提取信息的效率未必就比中国观众差,也就不会出现因为“跟不上字幕”转而放弃字幕而强调音效的情况了。

由于中文信息熵更高(可以理解为单个字所传递的信息量更大),所以能够通过较短的文本传达出更丰富涵义的说法,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弹幕网站在中国的流行。

但考虑到同样流行弹幕的日本却并没有像中国这样大规模使用字幕,这种说法的可靠性似乎又打了折扣。

看字幕,新时代的文化习惯

与其说汉语和汉字的特性带来了字幕这一刚需,恐怕更多的是因为新一代观众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了看字幕这一文化习惯。

实际上,大多数内地影视剧标配字幕,仅仅是对广大的90后、00后来说,才算是“与生俱来”的现象。

在中国内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也是没有字幕的,比如老版的《三国演义》《西游记》的字幕栏都是空白的,而偶有出现的字幕,大多也集中在出场人物所吟诵的诗词歌赋上。

在这方面,香港则要比内地早得多。上世纪的经典港片,为了打开市场,往往不仅配有中文字幕,同时还有相应的英文翻译字幕。也就是说,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粤语对白、中英字幕就成了香港影视剧的“出厂设置”。这样做既方便了海外发行,也为不谙粤语的内地观众扫除了观看障碍。

而这其实也体现了字幕对于影视作品传播所发挥的一大作用——降低语言门槛。在疆域辽阔、方言众多的中国,这一文化桥梁的存在更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中期,港片步入鼎盛时期。这一时期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港片开始在内地引领潮流。与此同时,香港与内地也进入了一段合拍影片的“蜜月期”,两地的合拍片开始成为内地票房的“主力军”,如何让不同方言地区的人都能理解影片内容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字幕的使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于是,随着港片的流行,字幕成了不少人心中电影的“标配”。

此外,在2005年左右,视频网站开始在中国兴起。在引进国外影视剧时,为了让观众理解剧情,字幕便成了必不可少的工具,国人的视听习惯随之又一次被塑造和固化。

在港片、日韩剧、英美剧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在看到“光秃秃”不带字幕的影视作品时,自然会感到不适应。

技术在进步

实际上,虽然许多国家并不像国内那样会为大多数影视作品配上内嵌字幕,但国外观众们对于字幕这一事物也并不陌生。在日本、美国等国家,无论是通过流媒体还是通过电视观看视频,观众都会看到打开“隐藏字幕”的选项。

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可以按照观众的喜好开启或关闭字幕的选项,它通常显示在屏幕的底部,可以满足听障人士观看视频的需求。除了显示对话和旁白内容以外,隐藏字幕有时还会对声音所指向的场景加以描述,如“音乐弹奏声”“脚步声”等等。

不过,那些听力完全正常的外国观众也逐渐发现,字幕越来越成为一种必需品。美国新闻网站VOX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有多达57%的被调查者会因为“听不清”而使用字幕,只有12%的被调查者表示“基本不使用字幕”。

全世界的观众都变得日渐离不开字幕,主要是因为影视作品里的声音本身确实有了一些变化。

首先,演员们说话的方式在发生改变。在有声电影诞生的初期,影片录制现场的麦克风往往体型巨大,而且只能被摆在固定的位置。

受到收音设备限制,演员必须把握好说话的音量,方向甚至腔调,冲着麦克风“喊话”,才能保证良好的收音效果。这样一来,那些被收录进去的声音都清晰响亮,能够被轻松辨别。

在收音技术更加先进的当下,演员们不用刻意“讲台词”,可以用更自然的方式、在环境声更为嗜杂纷乱的场景中说话,而不用担心声音录不进去,但这样也导致声音可能会更加模糊。

此外,技术的发展使得现在的影视作品制作越来越精密、复杂,声效也是如此。音效师结合人声、音乐声、背景声等多个声道的声音制作的“混音”,在扬声器密布的电影院里可能会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在电脑、平板、手机等设备上播放时可能就并非如此。

尤其是在场面复杂、时不时就传来一声巨响的“大片”中,演员说话的声音就更可能会被盖掉。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换上音质更好的设备(比如耳机、有环绕声音效的条形音响),会感觉对话骤然清晰了许多。有时开启“人声增强模式”,也能起到类似的效果。

一些影视公司会在其作品中以对话的声音为“锚点”,对其他声音的“响度”进行调整,但这并不是一条能够约束到所有影视内容制作方的行业规范。

于是在声音嘈杂的影视片中,字幕成了一种质量保证,确保即使在声音不佳的情况下,观众也不会错过重要内容。换句话说,在混乱的声音世界里,字幕是帮助我们找回秩序的一种方式。

中国观众在观看电影时依赖字幕的现象,是由语言多样性、文化习惯、影视产业发展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中国观众而言,字幕不仅是理解电影的工具,也成为了一种习惯和文化的一部分。在某些情况下,观众甚至会通过对比字幕和听觉上的差异来享受语言的乐趣。

未来,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地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和融合,观众的观影习惯可能会有所变化,但不管时代如何发展、技术如何进步,字幕作为连接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桥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消失。

摘自微信公众号“浪潮工作室”

猜你喜欢

异义港片同音
韩汉同形完全异义词略考
古今异义词
老面孔成为港片最后防线?
康有为藏西夏字书《同音》残叶版本考
港媒:贺岁港片怎么了?
《同音》二字格探析
重映影片能否再掀怀旧热潮?
English Jokes: Homonyms
简析韩国电影对港产电影的借鉴
论音同异义隐喻认知与大学英语词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