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海外办学路径探究

2024-04-23胥航军辛太隆李玉倩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4年4期
关键词:经世学堂国际化

李 炜 胥航军 辛太隆 李玉倩

(1.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陕西 西安 710300;2.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发展中心,陕西西安 710300;3.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300)

1 研究背景

2016年,教育部印发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首次提到了关于推动区域教育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的发展思路,为 “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1]。在此政策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探索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方式,跟随中资企业“走出去”助力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近年来,国内对海外合作办学的研究与探索也相继展开。周京晶等[2]分析了海外办学的必要性和存在问题,从办学理念、国际化特色人才培养体系、信息化教学资源国际化相结合三个维度来探索海外办学人才培养实现路径。梁秀文等[3]从顶层设计、行业主导、校企协同、政策经费保障、多元多形式发展等方面研究高职院校海外办学策略。张舒等[4]基于全国82所高职院校实证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境外办学的实践路径分析,提出应注重顶层设计、发挥校际和校企协同效应、构建国家标准以更好地推进高职院校海外办学。李德义等[5]以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指出通过坚持国际化理念,从标准衔接、资源内化出发研究探索海外研修长效机制,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通过国际化产教融合助推海外办学,服务“一带一路”中方企业。

本研究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世学堂”为例,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中方当地企业迫切需求专业着手,从“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两个方面探索职业教育“走出去”的“内涵”发展,探索适合陕西高职院校海外办学深度合作机制,以提升服务“一带一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和改进国际交流合作机制,提升国际化办学质量,在海外办学评价方面给出了参考建议,为职业院校海外办学提供实践样板,以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需要。

2 “经世学堂”项目介绍

“经世学堂”取自中国哲学思想“经国济世”“经世致用”,是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人文交流经世项目”“走出去”的载体。项目通过“校—校—企”创新模式,以提升院校人文交流能力为出发点,以服务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为宗旨,以服务“走出去”中资企业人才培养为目标。通过在国内高校建设“经世国际学院”,在海外高校建设“经世学堂”为路径,围绕专业建设、专业标准输出,开展国际化人才协同培养,为“走出去”中资企业培养国际化人才。三年来,“人文交流经世项目”落地16个(其中“经世国际学院”建设6个,“经世学堂”建设10个),引进海外资源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专业9个,开展海外办学专业11个。“经世学堂”已发展成为共建国际合作高校与中国高校开展应用技术专业合作的重要学历平台和专业平台。

“经世学堂”采用“校—校—企”模式共商共建,合作专业选定标准为共建国家经济发展需求迫切、中国具备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的专业,建设地点为共建国家有意愿的高校。共建高校根据品牌建设要求提供场地和环境进行建设,中方企业根据专业建设要求投建教学平台和资助实验实训设备,中方高校则投入师资、教学资源等,三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成后在当地开展招生和本土化培养工作,同时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作为留学生来华开展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技术课程学习。“经世学堂”通过专业和课程的共建提高了共建国际合作高校专业发展水平,通过实验实训室建设快速提升共建国际合作专业的实训能力。

我校是教育部第一批“人文交流经世项目”建设院校,学校联合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泰国坦亚武里皇家理工大学,共同建立了海外“经世学堂”。2022年12月,举行了“经世学堂”项目的揭幕仪式,通过“校—校—企”模式创新、产教融合协同培养的内容创新、信息化、技术化的手段创新,为服务职业教育“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人才培养、促进人文交流做出了探索和尝试。

3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海外办学分析与研究

3.1 合作原则与思路

学校本着“平等互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谋发展”的原则与泰国坦亚武里皇家理工大学进行国际教育合作[6]。通过“技术创新+人文交流”模式加强人才培养,强化“专业+人文”的培养理念,加强在校生人文交流相关知识和理念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能够实现开展国际人文交流活动的使者。采用“技术+人文”的培养模式为学校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且高质量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体系,同时为“走出去”的中方企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中外法律法规、风俗礼仪、语言文化的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另外,学校将以“经世学堂”建设为契机,设立“中泰秦岭工坊”,探索工坊运行机制,聚焦“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机电一体化技术需求、“走出去”企业用人需求,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和技术技能培训,打造标准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资源。

3.2 具体实施路径

3.2.1 强化顶层设计

为进一步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学校不断完善国际交流体制机制建设,强化顶层设计,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为组长,国际交流处等部门及二级分院负责人为组员的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准确把握新时代下国际交流合作的新任务、新要求,研究存在的问题,持续纵深推进国际化战略。

3.2.2 深化人文交流

学校整合多方优质资源,深入推进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项目建设,组织实施相关人文交流活动。2019年12月,学校副院长、国际交流处负责人应邀出席了在泰国举行的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人文交流经世项目”第一所海外“经世学堂”的揭幕典礼,代表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同泰国坦亚武里皇家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并与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同打造“经世国际学院”合作备忘录。2023年学校副校长一行赴泰国坦亚武里皇家理工大学进行项目验收并举行“中泰秦岭工坊”“教师海外教学基地和创新教育基地”“中泰智能制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心”“人文交流联合研究中心”揭幕仪式。同年9月,泰国坦亚武里皇家理工大学副校长苏摩曼·妮亚姆朗带队回访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双方进行了合作洽谈与专业研讨。选派22名师生赴泰国参加“人文泰美丽”研学营活动,选派2名教师赴泰国开展2门课程的工业机器人教学任务。与泰方大学实施为期14天的“未来工程师夏令营”,我校选派14名学生参与该活动,泰方高校来校访问3批次。

3.2.3 完善合作机制

为了更好地完善国际化管理架构、优化高校海外办学的可持续运营[7-9],学校与泰国坦亚武里皇家理工大学、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签订《经世学堂建设实施协议》,成立联合管理委员会,协同制定国际化合作相关章程,依照章程对“经世学堂”进行管理,管理委员会由九名成员组成,其中三方各委派三人担任,在“经世学堂”建设合作有效期内,参与教务与教学管理,并按照联合管理委员会章程规定开展项目工作。

3.2.4 建设经世国际学院

经世国际学院是“人文交流经世项目”引进的重要内容,经世国际学院建立在中国高校,通过引进海外优质高校教育资源和课程开展针对中国学生的国际化培养,同时对接企业和行业先进教学资源,开展国际化专业建设、国际化教学实验实训环境建设以及国际化服务。具体建设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经世国际学院建设内容

3.2.5 建设“经世学堂”

“经世学堂”是建立在海外高校,依托海外高校的专业平台和学历平台,对接中国产业优势设备和先进技术,为中国高校提供优势专业输出和学历输出的重要平台。“经世学堂”通过“校—校—企”模式共建,建设内容包括海外办学环境建设、专业建设和运营管理。海外办学环境建设由企业和海外高校完成,专业建设和运营管理由“校—校—企”三方共同完成。具体而言,海外办学环境建设和专业建设以“校—校—企”模式在海外高校共建“经世学堂”,由泰国坦亚武里皇家理工大学完成基础环境建设,华晟经世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专业开设需要的海外实训平台建设,学校依托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师海外授课、专业研讨、海外培训等工作,共同开展国际化人才协同培养。“经世学堂”开展的专业合作类型包含3.5+0.5技术创新班、1+2+1双文凭班。

3.2.6 教学资源、标准建设与教学平台开发

学校将自身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标准输出到“经世学堂”,通过“经世学堂”的实践教学,在海外开展相应的专业授课,并开展标准研讨和修订,进而完成海外高校的标准认证,扩大学校课程标准和专业标准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依托华晟经世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经世优学”线上教学平台,开发“经世学堂”专属的双语国际化线上教学平台,所有海外学生可通过“经世优学”国际平台开展学习,包括线上授课、课程资源上线、作业提交、学习轨迹记录、线上视频回放等。依托专业教学,开展国际化教材、培训手册、实训手册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并完成上线和推广。

3.3 合作成效

3.3.1 提升了国际交流牵引动力

通过不断强化,形成了以延揽世界一流人才和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为总体目标,以支撑“双高建设”和服务学校发展大局为抓手,党政牵引推动,部门协调推进,分院具体落实,三级联动发力的国际交流工作新格局。同时为推动国际交流有效开展,学校先后制定修订国际交流相关制度,出台多项鼓励新政策,不断提高师生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3.2 创新中国高校海外办学路径

“人文交流经世项目”的设计以“安全”“合规”为前提,探索了“校—校—企”海外办学模式:按照基础环境建设、专业建设、运营管理确定海外办学三大基础建设内容,海外高校和企业负责基础环境建设、中外高校负责专业建设、三方共同负责运营管理。“校—校—企”模式的设计,一方面规避了中国高校对于海外办学可能出现的国有资产监管风险;另一方面,海外高校基于“经世学堂合作”,需进行资金和实体性投入,让“校—校—企”三方成为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为该项目的可持续性、稳定性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3.3.3 创新产教融合教育国际化的模式

依托教育部“经世学堂”打造教育国际化人文交流为抓手的发展新模式。以企业的先进技术平台为抓手撬动海外专业平台建设:开展海外办学和国际化人才协同培养,一方面加强了海外高校本身的专业评审和实训室建设,激发了海外高校的合作意愿;另一方面,将中国的专业技术优势通过教训和实训完成输出,通过国际化产教融合模式,为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提供了支持。同时,依托海外“经世学堂”,与海外中资企业合作,共同在“经世学堂”开展海外产教融合国际创新中心建设,开展企业培训、国际化人力资源服务、当地国家产业人文交流研究服务,为创新产教融合国际化模式、探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国际化手段提供了支持。

3.3.4 项目评价指标

为了方便评价项目的实施情况,此次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2个核心要素出发[10],结合“经世学堂”海外办学经验,凝合覆盖教学基础设施、课程资源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设计了6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每个指标都有特定的需求和性能指标,每个二级指标都有对应的赋值分数,以此来作为评价海外办学的参考依据。具体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海外办学国际化评价指标

4 问题与对策

4.1 问题

“经世学堂”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维度探索职业教育走出去的“内涵”发展,把高校国际化建设内容从“交流”引向“专业质量建设”,为促进中国职业教育世界话语权建设和“一带一路”国家相关专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在“经世学堂”实践探索和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针对海外办学的目标、成果缺乏明确要求和指导。当前职业教育海外办学,都以院校自行确定工作目标为主,办学要求、办学目标、办学资源、成果成效等缺乏统一指导[11]。在海外办学的实际操作中,各院校海外办学在质量内涵追求和形式追求上出现差异性,导致部分工作缺乏规范性。

(2)针对职业教育海外办学,因无前置的系统性研究及其指导,在实践中存在着对海外合作国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与海外本科教育衔接的问题,以及留学生招生和项目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缺乏前置研究和指导,从而造成一定的工作损失。现有师资和各类资源实际水平与高水平的国际化要求有差距,在海外教学中有一定难度。

4.2 对策

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咨询结合高职办学实际情况,文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1)就职业教育海外办学和国际化影响力提升等成立研究机构,组织国内外专业以及实质性开展过海外办学的院校开展研究,针对国别专业发展情况、资源和师资水平标准化建设、职业教育海外办学风险评估、成果和经验积累等,做系统性研究,输出指导文件,为职业教育海外办学提供支持。

(2)通过数字化技术和手段,提升职业教育海外办学水平。集中一批优秀的教学专家、教师,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发一批多语种专业课数字教学资源,通过虚拟仿真平台,开展真实教师与数字教师相结合的教学探索。

5 结语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跨国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更全面、深入。文章以海外“经世学堂”为契机,学校将不断完善国际化发展战略,找差距、补短板,系统设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为“一带一路”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为职业院校海外办学提供实践样板,以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需要。

猜你喜欢

经世学堂国际化
古稀之年上学堂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熊十力《儒行》诠释中的经世意蕴
曾国藩“以礼代理”的经世思想产生缘由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历史与记忆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