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浪费变消费,二手闲置成为新时尚
2024-04-23
在物资匮乏的时期,“二手交易”是极其常见的消费模式。旧货市场、跳蚤市场等传统线下消费场景不仅让闲置物品得到了再利用,同时也为那些经济条件有限的人提供了低价获取生活必需品的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度消费和冲动消费一度成为主流。以服装为例,在快时尚消费文化影响下,自2000年以来,全球服装销量翻了一番,从每年1000亿件增加到2000亿件。与此同时,一件服装的平均穿戴次数却减少了36%。大量服装被购买并短暂使用后便被丢弃,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引发了环境恶化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
今天,消费者开始认识到,理性消费和绿色消费才是更为健康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古老而富有节俭精神的“二手交易”因而不但重获青睐,更乘上了数字经济时代的东风。从线下网红中古店到闲鱼、转转等線上电商平台,各种形式、定位的二手交易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跃成为最火热的消费场景之一。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和转售平台Vestiaire Collective的联合报告显示,当前,全球仅服装、鞋类和配饰转售市场的估计价值就已达到1200 亿美元。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是,现如今二手交易已经告别了“穷”的偏见标签,转而成为“潮”的象征。在二手交易市场的“淘货大军”中,Y世代和Z世代消费者的身影最为活跃。追求个性、关注环保的年轻一代淘换个性、复古的服装,并以自己的方式重新穿搭,这种购物体验不仅给他们机会以更低的经济成本诠释个性审美,也满足了他们对可持续消费价值观的支持与认可。而在消费者行为变化的倒逼之下,许多服装品牌也开始转型,推出相应的二手服务、回收服务,以适应新一代消费群体的需求。
不光是服装,奢侈品、化妆品、古玩书籍、母婴用品、玩偶模型、汽车、家具、运动器械……二手交易平台几乎覆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被越来越多的人纳入消费选择。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等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25年,仅中国二手闲置物品交易市场的交易规模将突破3万亿元。在不断繁荣壮大的二手交易市场中,无数原本被闲置或丢弃的物品正在重新流通起来,释放未尽价值,为构建绿色、可持续的未来社会注入新的“时尚力量”。
编辑|朱琳zhulin@sdg-chin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