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地理环境影响下的车辆造型设计

2024-04-23辛凤鸣张舸

时代汽车 2024年7期
关键词:车辆设计

辛凤鸣 张舸

摘 要:“车辆”这一流动的艺术品,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从最初的古代木造轮车 直至今天的新能源车,其形态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随着人们需求的改变而不断演变的,不同的需求就会产生不同的设计目的,不同的目的又为我们带来了不同的车型和造型样式。影响车辆造型的演变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在这众多的影响因素里,地理环境因素是设计前期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这一因素从不同的角度决定着车辆造型设计的取向。本文从古代、近代、现代车辆的演变过程,结合地理环境中的道路建设、技术程度、政策因素、自然资源等条件分析地理环境与汽车造型设计的关系。从车辆造型设计入手,探讨在地理环境约束下车辆造型设计的演进动因,得出“合理的车辆造型设计必须满足特定地域下由地理环境产生的功能性需求”这一结论,显示出当地的地域特色,进而有针对性的去做出车辆造型设计,从整体和局部上给出车辆造型设计方法,给未来的设计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理环境 车辆造型 设计 需求 发展

1 地理环境与车辆造型设计的概述

1.1 地理环境的概念

地理环境指的是地球表面上的各种地理要素和自然条件所组成的环境。它由地理要素、自然条件和人文因素、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构成,对人类和其他生物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地理要素包括地形地貌、水域、自然气候、植物植被和土壤等;自然条件包括地理要素所带来的一系列自然现象和物理要素,如地震、海啸等自然现象,以及辐射、重力、气候等物理要素;人文因素则包括人类社会活动所产生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城市规划、工业布局等;社会环境对地理环境产生相应的影响,例如人口密度、城市化程度等。

总之,地理环境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然和人文条件的综合体,它对自然和人类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也是一个地理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1.2 车辆造型设计的概念

车辆造型设计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外观设计方面:外观设计是车辆造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车辆外部的整体线条、灯光设计、车轮造型等。外观设计旨在使车辆在外观上具有美感、独特性和辨识度。

功能性设计方面:车辆造型设计要考虑车辆的功能性需求,包括车身结构、车门设计等。功能性设计也就是在满足使用者需求之外,保持良好的外观和比例。

空气动力学设计方面:因为车辆在行驶的时候会与空气形成一定的阻力,對车辆行驶的燃油效率和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外部造型的改善,然后来削减空气阻力,提高车辆的基础性能。

品牌识别方面:车辆造型设计的情况下,我们也应该考虑品牌形象和识别,使品牌与车辆之间形成一定的关联,在增加品牌价值的同时,也可以提升车辆市场的竞争力。

总结来看,设计师在进行车辆造型设计中,需要考虑需其他行业的密切合作,比如工程方面、材料方面、制造方面等。为了给试用用户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行业也要满足设计目标和用户需求的平衡。

1.3 地理环境与车辆设计造型的关系

地理环境是车辆造型设计的一个关键因素,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对车辆的性能和外观造型产生影响。

1.3.1 气候和气温

中国气候类型广泛,在比较寒冷的气候下,车辆造型的设计就需要考虑到防冻和保暖问题;而在炎热的气候中,车辆造型的设计就需要考虑通风和隔热问题。比如,在严寒的北极地区不仅要考虑车辆的保暖性能,还需考虑到地域下,车辆在雪地里的抓地力和车身抗震能力。

1.3.2 地形和路况

中国地域广阔,地理条件复杂。有平原、山区、河谷等不同地形,此时设计的车辆就需要应该有较低的底盘,在丘陵和山区的这种曲折山路中,以增加车辆的通过性;针对不同的路况,设计出具有更强的耐用性。

1.3.3 社会需求

从古代的整体趋势来看,如起初的车辆造型仅仅就是为了满足运输货物和承载带人的需求,可后来的古代宫廷和马车,那时候的车辆造型外观就会设计一些精美的装饰和雕刻,这样做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展示权力的大小和地位的尊贵。

1.3.4 文化和社会角色

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角色的影响下,车辆设计通常会被赋予不同的形状和功能。比如在工业发达的城市中,大型卡车的占比就会比其他城市高。而比如一些庆典型的社会活动上,那就会用到专门设计的花车。综上我认为车辆的造型设计还需要满足不同庆典以及场地的要求。

1.3.5 城市规划和交通政策

当然,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不同的城市规划和交通政策也会影响到车辆的造型设计。比如,一些城市会限制行驶车辆的尺寸,以及设定尾气排放标准等相关政策。那在这种情况下,符合规定的车辆设计,才可以获得许可证和使用权。

从古至今,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和地域差异影响了车辆的设计和使用方式地理环境对车辆造型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针对具体的地理环境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将实用性、安全性和美感相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车辆文化设计。

2 地理环境下车辆造型设计的历史进程

2.1 古代下的车辆造型设计

在远古时期的时候,当时已经有运输工具的使用了,也就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木棒,后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另一种重要的运输工具也诞生了,也就是撬,相传,后来的车就是从这种最初的运输工具通过演变而得来的。除了人的双脚,中国当时还发明了独轮车,这在当时是很新颖的出行方式。也是中国早期交通的一个重要载体。整体来看,不同的古代文明的设计风格都是独特的,从设计风格、到材料的选取,都可以反映出当时的时代和该地区的地域特点。

2.2 马车时代下的车辆造型设计

马车起源于公元前30世纪中期,直到19世纪,当时的马车是城市里非常重要的一种交通工具。马车的车身结构通常由车架和车厢组成。车架是支撑整车的骨架,通常由木材或金属构成,强调轻便和坚固。车厢是乘客或货物搭乘的区域,通常布满柔软的坐垫和靠背,以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在马车时代,受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车轮的形状和尺寸也根据乘坐需求和地形条件进行设计,例如,用于草地和泥泞地的车轮可能会更宽大

2.3 蒸汽下的车辆造型设计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蒸汽时代是指以蒸汽机作为动力的时代,在这个时期,蒸汽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车辆交通。随着蒸汽技術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蒸汽动力驱动的汽车。1769年,法国人N.J.居纽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驱动的三轮汽车。蒸汽汽车的造型设计与传统的马车有所不同,更加注重机械结构和相应的烟囱排气管等设计。这些车辆通常有大型车身和圆润的轮廓,车身装饰简洁大方,注重机械和科技感。而在后来的1825年,英国公爵古涅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最早的蒸汽公共汽车。蒸汽时代的车辆造型设计受到工业化进程的影响。车辆设计更加注重实用性、高效性和机械化。大量采用金属构造和机械部件,减少对手工制作的依赖。设计上也注重工业美学,如曲线和对称性等。

总体而言,蒸汽时代下的车辆造型充满了工业化的特点。这个时代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技术的可能性,增加了很多新的设计机会。蒸汽时代的发展,推动了车辆的造型和技术的进步,为后面交通工具的替代和更迭,奠定了一定的工业基础。

2.4 近现代环境下的车辆造型设计

近现代环境下的车辆造型设计呈现出多样化和创新性。根据阅读和了解,总结了以下几个近现代环境下常见的车辆造型设计的特点:

2.4.1 动力系统和燃料效率

近现代车辆造型设计考虑到了动力系统和燃料效率。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车辆采用电动动力系统,车辆造型设计更加注重空气动力学和车辆轻量化,以提高续航里程和降低能耗。

2.4.2 流线型设计

流线型设计在近现代车辆中越来越常见。车身采用流畅的曲线和优化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以减少空气阻力,提高车辆的运行效率。这种设计风格不仅增加了车辆的运动感和科技感,还有助于减少噪音和燃油消耗。

2.4.3 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特征

技术水平的提高,近现代的车辆设计慢慢的采取一些智能化技术,比如有的车辆的内部设计就会采取触摸屏、语音识别、以及GPS导航系统等,是驾驶员可以更方便的操控车辆及获取信息。即便,车辆的灯光系统也有一定的智能化动态效果,在夜晚行驶的时候,也能为车辆的行驶,增添了安全性,扩大了道路视野。

2.4.4 环保和可持续性意识

近现代车辆设计也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车辆使用环保材料和可再生能源,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此外,许多车辆设计还考虑到废弃物的减少和再利用,以实现环保和可持续的循环经济。

总的来说,近现代环境下的车辆造型设计注重动力系统效率、流线型外观、灵活多用途、数字化智能和环保可持续性。这些设计特点反映了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以提供更高效、便捷、安全和环保的出行方式。

3 地理环境影响下的车辆造型设计

3.1 地理环境与车辆形态设计

地理环境对车辆形态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地理环境下的道路条件、气候条件和交通需求都会对车辆形态设计提出特殊要求。

倘若在崎岖的山区地形中,车辆形态设计需要考虑良好的通过性能和抗震能力;此外,若在沙漠地区的车辆形态设计需要考虑防尘、防沙和高温等特殊环境因素。车辆外部需要有良好的防尘装置和密封设计,以防止沙尘进入车内和机械部件;而在海滨地区,车辆形态设计需要防止海洋环境的侵蚀和腐蚀。车辆外部需要有防锈和防腐蚀的涂层,并且需要耐盐雾和潮湿的材料;在拥挤的城市环境中,车辆形态设计需要考虑操控性和停车便利性,以适应狭窄的道路和拥挤的交通条件。

由此看出,地理环境对车辆形态设计会有不同的要求,包括通过性能、防护性能、适应性和操控便利性等方面。在之后的车辆形态设计里需要结合具体的地理环境,以满足特定地区的交通需求和行驶条件。

3.2 地理环境与车辆色彩设计

地理环境对车辆色彩设计有一定的影响。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气候、景观和文化背景会对车辆色彩产生影响,以适应环境和符合当地的审美习惯。

在热带地区,气候比较炎热湿润,阳光照射比较强。而在这种地域环境下,通常会选择明亮、鲜艳的颜色,比如明黄、橙色等,不仅符合热带地区的热情和活力,还提供一定的清爽感。可以减少暴晒下的热吸收;在寒冷地区,气候干燥寒冷。这种情况下的车辆色彩设计通常会选择暖色调,如深红色、棕色等,可以增添温暖感;在沙漠地区,气候通常炎热干燥。车辆色彩设计常常选择中性色调,如棕色、土黄色等,融入当地的地貌和风景,也能减少对热量的吸收。同时,深色调颜色也被用来增加车辆的豪华感;当在繁忙复杂的城市环境中,车辆色彩设计通常考虑到城市的视觉效果和商业形象。亮色调和金属质感的颜色,如银灰色、黑色、白色等,通常被选用,这种可以展现现代感和美感的颜色。

总的来说,地理环境对车辆色彩设计提供着启发和指导,以使车辆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并满足当地的审美和文化背景。车辆色彩设计需要结合具体的地理环境和当地文化,以打造独特的视觉效果和与环境相协调的形象。

3.3 地理环境与车辆材质设计

地理环境对车辆材质设计也有一定的影响,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气候、道路条件和使用需求会对车辆材质的选择和设计。以下是地理环境与车辆材质设计的几个方面:

在高温地区,车辆需要选择能够抵御高温环境的材质。例如,车身板材宜选择具有良好耐热性的铝合金或复合材料,可以有效防止车辆因高温而产生变形或褪色;在寒冷地区上,车辆材质设计需要考虑到极寒天气的影响。车身钢板应具备良好的防锈性能,以抵御寒冷环境下的腐蚀。一些车辆还可以选择安装加热装置,以防止雨水、雪和冰冻对车辆造成损害;在湿润地区,车辆材质设计则需要考虑到潮湿环境对车辆的影响。车身材料应选择防锈性能好的材质,防止潮湿空气引起的腐蚀;在崎岖的地区,就需要考虑到车身的耐震性能。悬挂系统应采用强度高、抗震性好的材料以保证提供稳定的悬挂效果,抵御碰撞和颠簸对车身的挤压和变形;在高海拔地区,车辆材质设计需要考虑到低氧环境的影响。车辆引擎和排放系统应选择适应高海拔环境的设计和材料,以保证在稀薄的氧气条件下能够正常工作和排放。

4 结论与展望

本课题探讨的研究总结如下:

(1)分析影响车辆造型设计的地理环境因素,提出未来车辆造型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以上概念,并应与工程、材料和制造等方面密切合作,以实现设计目标和用户需求的平衡。通过创新的造型设计,把他们相结合,谈论其中的关联。

(2)探讨不同时期车辆造型设计中,具体分析古代、马车、蒸汽、近现代时期的车辆变化,并总结归纳了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背景下的车辆造型设计独特风格和特点。

(3)结合具体情况论述地理环境影响下的车辆造型设计,把地理环境与车辆形态设计、车辆色彩设计、车辆材质设计结合起来,具体阐述通过地理环境因素影响该如何提高车辆的设计品质。通过对车辆造型演变研究提供了一个参考方法,为以后车辆造型的设计时提供了一个思路。

总而言之,从传统的古代交通发展到现代机动车,古代交通方式全面演变,也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车辆造型设计相比于其他产品设计,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本文其中把地理环境与车辆设计有机的联系到一起,对未来的设计创新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随着今后人们继续在地理环境与车辆造型设计的不断探索和研究,我国车辆行业也会持续快速的健康发展,为经济和社会效益带来巨大提升。

参考文献:

[1] 万丽荣,曾庆良.现代汽车造型设计分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 董濡悦.基于当代风格的SUV造型研究与设计. [M].长沙,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2013,1-7.

[3]刘惟信.汽车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曲晓锋.汽车造型的演变[J].中国机电工业,2002,(1):53-55

[5] 蘭巍.理性化汽车造型的设计方法研究 [D].长春,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2010.4-64.

[6] 程鹏.从汽车造型的发展演变看未来汽车造型设计[M].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1,1-7.

[7]陈宪涛.汽车造型设计的领域任务与应用. [D].长沙,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2009,4-30.

[8]陈鸿源.汽车轮廓形态意向与区分特征关系之研究:[台湾成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台北:成功大学,1990,1-83.

[9]王龙.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23-25.

[10]张云,陈牧吟.浅谈新能源技术对汽车外观造型设计的影响[J].内燃机与配件,2023,(20):108-110.

猜你喜欢

车辆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车辆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冬天路滑 远离车辆
车辆出没,请注意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