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4-04-22朱晓琴覃家营文乾
朱晓琴,覃家营,文乾
(广西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广西柳州 545005)
2017 年12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家制定了多项具体政策助推职业教育,布点产教融合型城市,深化“引企入教”改革[1],支持应用型专业和行业特色类高校的建设紧密围绕产业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需求进行。在此背景下,选择与“双一流”高校不同的赛道,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深耕地方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紧扣产业发展需求实际,大力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为当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趋势。
1 地方高校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趋势
1.1 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贯穿培养全过程
近年来,不少地方本科高校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和调整,深化与政、企、行的深度合作,通过引企入校、人员互派、项目合作等方式,积极对接本土企业的人才缺口,进一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地方高校开展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逐步向“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建设、理论研究面向实践应用”的新办学模式转变,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对于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均要体现应用性,需要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理论课程体系和以动手能力为目标的实践课程体系。
1.2 OBE 理念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2],通过设立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形式、改革教法、强化实践。秉承OBE 理念,审视自身与专业类教学质量和认证标准的差距,很多地方高校以教育成果为导向,科学优化专业布局,审视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专业建设特色,改革人才培养方案,重构教育教学方法,创新高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OBE 理念下,未来经管类专业建设的方向应是创建以实践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践能力培养促进理论基础培养,建立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块、知识模块和实践项目模块,培养以激发学生实践潜能为目标的 “双师”[3]模式,推进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
1.3 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建设
在对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离不开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地方高校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应通过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实现。一方面,要聚焦产业转型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工作,加强内涵建设,制定顶层规划,统筹管理,形成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主动、多方联动的产教融合模式[4]。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具有可持续性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发挥企业的能动性。校企双方通过建立常态化的交流机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共享、共管课程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的产教协同育人平台,让人才培养更加匹配行业需求,提升专业布局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5],积极探索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6]。
2 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
2.1 办学理念困境:学术型培养导向还是应用型培养导向
地方高校隶属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大多数由地方财政提供资金。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地方输送高素质人才。但部分地方高校在办学理念上存在脱离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情况[7]。地方高校应根据当地特色产业结构调整学校定位、专业设置和资源分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型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发挥独特优势。
2.2 教学体系困境:理论教学导向还是实践教学导向
长期以来,部分地方高校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8],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经验不足,影响了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理论教学是学生打好基础的关键,是实践教学的来源和支撑,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成果的检验和提升,二者具有共同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一体两翼”[9]。新时代教育改革要求加强理论和实践教学融合体系设计,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此,地方高校亟须推动教学模式改革,面向行业应用型人才需求,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交叉融合,提炼实践案例,总结实践经验,做到理论教学有实践案例支撑、实践教学有理论教学指导,二者深度融合、螺旋式上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从根本上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的现实问题。
2.3 办学资源困境:校内实践平台导向还是校外实践平台导向
随着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日益重视,地方高校对实践平台的打造和建设也越来越重视。一方面,通过改革实践课程体系,加大实习实训学时学分,增设实习实训课程,增加实习实训课程内容,丰富实习实训形式;另一方面,通过扩大实验室面积、购买实训硬软件、联合大学生创业创新等方式构建校内实践平台。部分地方高校对校外教育创业实践平台建设重视不够,仅是与相关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内容也较简单,主要表现为分配学生去指定的企业实习一段时间,后期缺乏持续跟踪,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不密切,使得合作主体之间缺乏长期稳定的沟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降低了企业持续合作意愿,导致达成合作协议的企业数量不少,但真正提供校外实践机会的企业较少。
3 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3.1 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引导学生走向企业,面向市场
地方高校应该清晰明确地进行人才培养应用型定位,高屋建瓴地设计培养思路,以“全过程+多主体参与+全方位保障”方式引导学生走向企业,面向市场。其中,全过程是指从学生开学报名注册到毕业领取结业证书整个培养过程都贯穿应用型培养理念,而不仅在毕业环节进行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应从入学教育开始,到课程体系设计,再到实习实训操作,最后到毕业论文写作,将职业能力分解成多个指标融入上述过程中,帮助学生有计划分阶段地掌握基础知识。全员参与指的是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应以专业教师为主,融入教辅人员、行业企业专家、社会相关人士等多元化主体,制定课程体系、实践实训、毕业设计等,多层次、高效率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全方位保障是指首先从思想认识上统一,即地方高校从上至下统一思想,确保应用型定位能深入人心,作为教学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其次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机制,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建立常规运行机制,调动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改革,避免合作流于形式。最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通入企挂职通道,增加校企导师交流平台,引导应用技术性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促使专任教师与辅导员互通互助、 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互联互通,具体如图1 所示。
图1 地方高校“全过程+多主体参与+全方位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3.2 对接区域产业需求,打造实践教学新体系
在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应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结合企业发展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提出的具体要求,构建基于区域企业能力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10],深入分析经管类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综合实训、跨课程综合实训、校外实习实训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如何嵌入产教融合思路、融入合作企业应用场景,搭建“专业平台+方向模块”的可动态化调整的能力导向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11]。同时,探索采用企业应用案例演示验证、企业实习、校企共建校内仿真实训平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以及毕业设计(论文)项目等形式,让合作企业真正参与实践教学全过程,共同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和要求[12],以为地方产业培养高水平、高能力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3.3 打通人才培养供需关系,校企共建联合实践基地
经管类专业应关注需求变化,了解职业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经管类专业属于应用文科,受人工智能、大数据、 物联网、云计算等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影响较大,知识技术迭代较快[13],而高校在知识和技术更新速度上往往比企业滞后,特别是地方高校,受学科专业科研水平限制,无法及时了解社会对知识和技术的最新需求。校企共建联合实践基地是校企合作的一种新形式,既能为地方高校及时了解科技变化对产业提出的需求提供便捷通道,又能为企业精准培养和引进所需人才拓宽渠道。地方高校应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基础上,通过与企业共建联合培养基地,打通“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平台,与企业共商人才培养目标、共享课程资源、共研生产经营问题、共促产学研深度融合。
4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共同打造“校企实践夏令营”
4.1 “校企实践夏令营”模式
“校企实践夏令营”是高校和企业为了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探索出的一种实践形式。具体而言,高校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基地(平台)采用暑期夏令营形式,组织学生进入企业,进行为期两个月的专项任务实战训练,并以实际完成情况作为结业考核依据。以往高校开展的夏令营活动有多种,比如科研训练类夏令营、社会服务类夏令营、出国研学类夏令营等,但专业实践类夏令营非常少,是实践教学的一种创新方式。“校企实践夏令营”可由高校发起,也可由企业发起,根据企业提出的实际任务需求,校企双方共同商定实践形式和项目预期成果,双方各派人员成立导师团队,围绕职业能力,根据企业实际工作内容设置任务模块和考核标准,学生在导师团队带领下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规定任务,待结束之际导师团队进行验收,目的在于通过企业真实任务训练,让学生整合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提升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加职场真实体验,增强就业能力和职业能力。
4.2 “校企实践夏令营”模式典型做法
围绕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问题,针对地方高校在办学理念、教学体系、办学资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采用“校企实践夏令营”模式,达成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校企联合组织。由企业设计夏令营活动具体流程和任务,设置学生选拔条件和招生名额,面向高校发布招募信息,由高校负责选拔符合条件的学生,并推荐给合作企业。同时,双方指派人员组成导师团队,共同制定考核标准和流程,明确双方任务和责任。
第二步,企业发布真实任务。由企业根据真实项目设计训练内容,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正在进行的项目调查、产品开发、市场推广、渠道拓展等任务。实训开始前,把班级学生任意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位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围绕一项具体任务开展实践活动,每项任务均有具体的运行目标和考核标准,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理论、实践知识并结合市场需求,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在一次又一次的运行中寻求最佳方案。
第三步,校企导师提供过程指导。每个团队设置内部组织结构,团队负责人以企业导师为主、高校导师为辅,团队内部各角色由学生自行选择担任,团队负责人制定团队目标和进行任务分工,各成员在负责人的带领下明确工作目标和各项规范要求,根据导师安排完成既定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需要遵守企业纪律,服从导师安排,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善于总结和思考。
第四步,校企双方共同验收工作成效。经过一个月的实践工作,各团队完成了预期任务,由企业组织实践成果的验收。验收主体由校企双方共同组成,验收有多种形式,包括实际工作成果展示、个人工作报告、个人实践收获汇报等,每位学生的成绩由团队成绩和个人成绩构成,并由企业导师和专业导师共同评价。验收结果可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等,验收结果可作为学生专业认知实践的一部分,具体如图2 所示。
图2 “校企实践夏令营”模式流程图
4.3 “校企实践夏令营”实施效果
广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与合作企业正大集团(广西)从2020 年开始举办暑期夏令营活动,至今已举办2 期,每期都设置相应的活动主题,并由双方主要领导带领专业导师、企业导师、报名学生等共同参加启动仪式。启动仪式既是夏令营活动的开端,又是一次校企双方深入交流的契机,双方导师通过座谈不仅可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同时又能形成新的合作内容,帮助高校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方案。每期夏令营活动持续时间为1 个月,面向大三结束即将踏入大四的学生。第一期共招募了20 位学生,分成了5 个组,每组4 人,参与学生主要来自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专业,每组各有一名高校教师和企业导师负责指导。第二期共招募了15 位学生,分成3 个组,每组5 人,参与学生主要来自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工业工程等专业。两期夏令营活动由正大集团桂林正大有限公司承担实训任务,实训过程主要由企业导师带领、高校导师协助。实训任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正大集团桂林正大有限公司接受企业培训,包括公司经营情况、企业文化、基础业务技能、沟通技巧、公司规章制度等,为期一周,培训形式有授课制、角色扮演式、现场教学等方式,通过一周的培训,学生对基地企业有了比较直观的了解,对真实业务也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第二阶段为真实业务操作阶段,前期为师傅带徒弟形式,后期由学生作为主要完成人。实施效果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校企实践夏令营”是一种综合性、真实性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企业真实业务内容的训练,学生一方面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在团队合作中,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各项职业素养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对职业工作性质和岗位要求有了深刻的感性认识,对企业服务对象有了基本了解,大大缩短了岗位过渡时间,就业能力进一步提升。
(2)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能力提升。教师参与“校企实践夏令营”活动,在指导学生完成企业真实项目的过程中,既能全面了解企业的发展概况,将现实问题转化为研究问题,变成科研生产力,又能观摩企业导师的工作技能,在教学中用实践知识更新理论知识,促使理论与实践融合,进一步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能力。
(3)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清晰。通过“校企实践夏令营”的实施,学院收集企业的招募流程、真实任务、学生表现、企业反馈、导师反馈等信息,对比企业人才需求和学生能力之间的差距,反思目前的人才培养定位,进一步广泛收集多家单位的人才需求,将其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依据,使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培养主体更加多元、培养过程更有针对性。
5 结束语
新发展形势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掘并贯彻落实实践育人理念,是高等教育支撑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14]。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深耕地方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紧扣地方发展培养适应地方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当前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趋势。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实践教学来实现,实践出真知,实操长才干,高校要制定具有应用型特色的教学体系,从观念上重视实践教学,适当将学时学分向实践教学倾斜,逐步扩大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占比,不断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本文概括了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趋势,提出了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思路,并探索性地提出了“校企实践夏令营”模式,以广西科技大学为例,总结了“校企实践夏令营”的实践内容和实施效果,为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