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产业与非遗保护融合发展的策略
2024-04-22孟芳
孟芳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时代发展遗留的珍贵财富,同样是文创产业的主要来源。积极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其传承与保护,并带来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促进文创产业与非遗保护融合发展就显得愈发重要。基于此,本文将从文创产业与非遗保护融合发展的重要性着手,对二者融合发展的有效策略进行简略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会被称为无形文化遗产,其主要特点就在于“活态流变”,注重的是以人为核心的精神、技艺与经验,属于一种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通常依托于人的声音、技艺以及形象而存在,并借助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样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外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促進文创产业与非遗保护的融合发展已成为必然。
文创产业与非遗保护传承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一、非遗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2001年我国首次非遗申请成功至今,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受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国人对非遗魅力有了新的认识。至今,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名册位居世界第一。在获得傲人成绩的情况下,许多人都发现非遗保护与传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以及衍生早已成为热点话题,在此现况下,非遗发展就需要找到有效的传播路径,与文创产业的融合发展就成为非遗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非遗的经济效应
非遗是人类发展中遗留的珍宝,然而现如今正处于随时消失的局面,而文创产业可以融合非物质文化资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应用于有关活动内,结合创作、复制以及创新等措施,可以让非遗的经济效应得以实现。反之,经济效应的产生可以让非遗的受重视程度有所提升,让更多人看到与了解非物质文化,以此对非遗进行更好的保护。
三、文创产业的使命
就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而言,外国文化受到国人追捧与青睐,我国作为现今仅存的文化古国,历史发展源远流长,每部作品与技艺都弥足珍贵,然而因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时间较短,受到外国文化的入侵,市场经济占比较小。文化产业承担着民族文化崛起的艰巨任务,每一步都必须走得小心谨慎,而文创产业可以对非遗进行深度挖掘,让文化产品中蕴含非遗元素,促使文化产品更具有民族特色。把非遗转换成文创产业资源,不仅是文创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样是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使命。
文创产业与非遗保护融合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对传承人的重视程度
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与文化产业对非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的现况下,传承人这一概念的受重视程度随之提升。传承人的使命就在于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在历史发展中。近些年以来,随着大众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其更注重经济效益的增长与行业发展节奏的加快,但是非遗行业的发展节奏相比其他行业较慢,致使一些人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而放弃投入非遗行业。因此,就必须不断提高对传承人的重视程度,激发现有传承人的积极性,并采取有效手段吸引更多人投身到非遗行业中,只有这样才能够让非遗不断传承下去。
二、促进商业文化和非遗传承的融合发展
不置可否,当代社会许多人做事都有许多目的性,若是单纯的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变成一种缺少积极性的硬性规定和责任,自然无法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到非遗行业中。而把行业和非遗予以有机结合,一些商业人士为了取得更多利益会积极、主动地投入非遗保护与开发的队伍中。随着时代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更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这同样是文化产业得以蓬勃发展的主要诱因。文化产业是集文化和商业于一体的产业,在发展文化的过程中,能够取得一定的利益。因此,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促进商业文化与非遗传承的融合发展,能够吸引更多人主动了解与保护非遗文化。受到文化产业商业化运作的影响,在文化消费时,受众能够对这些非遗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使非遗文化进入人们视野,让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各种非遗文化,以此实现非遗保护、传承以及发展的目的。
三、积极开发非遗衍生品
一直以来,在对传统非遗产品进行售卖时,因为一些产品较为小众,加上价格较为昂贵,导致受众群体有限,销量并不高,传承人依托于非遗文创产品售卖所赚取的利益较低,这不仅会加大非遗保护难度,同样会对传承人保护、传承以及发展非遗文化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使其对非遗文化失去信心。对传统非遗产品对比发现,非遗衍生更强调产品创新性与实用性,极易受到受众喜爱,其是以传统非遗产品作为基点衍生而来的,是一种富含非遗元素、内容、符号以及情节等多种特性的创意性产品,主要涉及生活用品、动漫动画、工艺礼品、文学作品与家居饰品等多个领域。
就国家《非遗法》与各地《非遗条例》而言,都鼓励与支持非遗技艺创新与适当开发,这同样为非遗衍生品的研发带来了新的机遇。非遗衍生品慢慢步入市场,不但是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需要,同样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对非遗衍生品进行研发时,需要对非遗内涵进行全面挖掘,尤其是针对传统技艺或传统美术等种类的非遗项目,需要在保留技艺精髓的同时,在设计理念、设计风格以及造型款式等多个层面添加适量当代的时尚气息与创意元素,并对非遗产品的功能性与实用性予以足够重视,借助有效手段,提高非遗衍生品的市场性、实用性、美观性以及艺术性。整体来讲,不但要把控好传统和时尚的融合点,还应该注重受众的实际需求,同时赋予非遗衍生品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情感。以非遗项目“王氏刺绣”为例,一直以来其借助家族传承的形式保护、传承以及发展刺绣技艺,即使推出了有关云肩、服饰以及团扇等一系列生活用品,同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利益,但是在开发与设计非遗衍生品的过程中,必须将非遗保护当作重点,应确保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而非割裂开来,应注重非遗内涵的精华部分,借助创新方法来实现非遗精神与产品的协调发展。
四、推出非遗体验式旅游
旅游是一个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过程,可以为受众提供商品与服务,让其可以获得一段难忘的经历。现如今,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以文化促进旅游、以旅游传播文化逐渐变成新产业形态。基于此种现况,借助非遗资源带动旅游业,建设非遗体验旅游路线就凸显得愈发重要,有利于促进文创产业与非遗保护的融合发展。我国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其中有许多和旅游景点相关的非遗项目,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黑鱼湖景区的“黑鱼湖故事”、鹤鸣湖景区的“鹤鸣湖传说”以及莲花湖景区的“莲花湖传说”等都蕴含着许多历史文化。因此,肇州县丰乐镇就利用本地非遗项目,建设非遗小镇,实现了非遗保护传承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这些景点内的非遗项目不但留有民间传说的本真性与原生态,还蕴含着当地独有的历史文化与人文情怀。对于这些优势资源,应全面整合非遗项目,积极推出非遗体验旅游线路。在设计线路时,需要将非遗当作内涵,将创意当做亮点,将体验旅游当做具体形式,让消费者能够真切地感受与认识到城市文化,以此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与价值上的认可,并借此来加强文化的互动性,从而取得可观的项目收益。若是条件允许,还应积极组织曲艺、传统音乐以及传统舞蹈等能够进行展演的非遗项目深入景点展开展演,以此在扩大非遗影响力的基础上,提高景点吸引力。简而言之,应在旅游线路的所有环节添加形态各异、种类各异的互动性体验模块,借此减小消费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距离,增强消费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验感,以此增强其消费欲望。在设计非遗体验旅游线路时,还需要注意创意的适宜性,避免对非遗文化内涵造成破坏,我们之所以要促进文创产业与非遗的融合发展,其主要目的就在于保护、传承以及发展非遗项目,若是无法达到保护、传承以及发展的作用,就无法展现出这项工作的实质意义。
五、借助新媒体技术传播非遗文化
在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传播形式也随之创新,不但传播方式更为简便、传播速度加快,传播路径也更加多元化。对于非遗项目的传播而言,往往会借助非遗公众号与官方网站的方式实现网络宣传与推广。除此之外,还有较为复杂却更高效的传播方式,例如,借助新媒体App展开宣传,具有标志性的有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手机App“每日游故宫”,把经典藏品利用动态交互设计的方式,制作为App供人们免费下载使用。借助此种互动形式,不但能够让人们了解藏品的文化知识背景,还能够使其更直观地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技艺。一些地区虽然已经采取新媒体技术对传统技艺与传统美术等部分类型的非遗项目进行宣传推广,并取得了良好成效,然而在传播形式与力度方面依旧有上升空间。因此,为了能够对非遗进行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就需要积极学习与运用先进技术,借助数字化技术进行宣传与推广。首先,就传承人培训方面而言,应积极引导其与时俱进,对非遗保护与传承方式进行升级与优化,让非遗宣传与推广的方式更具有创新性,以增强非遗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其次,就宣传推广形式方面而言,应多点开花。需要借助跨媒体、混合式互动等方法,把非遗文化产品通过微信、QQ、抖音、微博、游戏、小说以及微电影等多种载体的形式进行宣传推广,开展“非遗+新媒体”活动,以此扩大非遗传播范围。
六、促进文创兴镇与非遗小镇的融合发展
我国台湾地区之前进行过“社区营造”、日本曾经也有“文创造镇”的经验,因此,我国可参考二者的经验,利用“文创兴镇”的创新手段对文化资源型乡镇进行全面改造,或是拿这一视角评价特色小镇建设,并找寻非遗小镇创新发展方法。“文创兴镇”从溯源上打破了以往依托于物质经济促进城市化建设的局限,将“文化及其活态传承、创新利用”当作重点。因此,在打造非遗小镇时,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才可以从容应对“文创兴镇”与非遗小镇融合发展问题:第一,展现小镇居民与其他社会机构的主体地位;第二,把文创要素当作小镇发展的第一驱动力;第三,注重小镇建设的科技性与创意性;第四,全面优化小镇文化、旅游、产业以及社区等各种功能体系。
无论是“社区营造”,还是“文创造镇”都十分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强调生活传统与空间延续,把社区共同的历史文化当作生态建设、凝聚民众、旅游开发以及从事经营的先決条件,而这同样是“文创兴镇”的实质意义。由于“文创兴镇”注重小镇群众共有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经营以及发展,利用特色非遗资源促进小镇建设,打造出别具一格的城市形象,以此避免由于大量非遗引入,致使文脉中断的情况发生。在此期间必须注意的是,“文创兴镇”的发展应满足内外部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政治等多方面的实际需求,将小镇居民当作主体对共有历史文化资源予以有效保护与科学开发,强调小镇建设和现代生活方式、大众消费观念、文化形式及娱乐形式的有机融合。因此,在打造非遗小镇时,就应该合理融入文化创意、文化科技以及现代设计等各种新生力量,并借助非遗类IP、知识产权以及文化创意符号等对非遗小镇的空间环境、文化生态以及产业形态进行优化。
总而言之,文创产业与非遗保护的融合发展能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创新路径,展现出新的时代意义,在实现持续发展的同时,获得更好的保护与传承。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包含旧的怀念,还包含新的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因此,把文创产业发展方向转移到非遗活化与创新方面,具有良好的时代意义。
作者简介:
孟芳,女,大专,群文馆员,研究方向:群文。作者单位:平凉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