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守望者的心事/宏
2024-04-22宏
?宏
1989年至今,我已发表了600余篇(首)文学作品。作为一个老作者,已经过了为发表作品而激动的时期。然而,当一篇教育随笔被编辑老师接纳时,当一本散发着墨香的《云南教育》悄然而来时,我仍然会兴奋不已。朋友惊讶地问:“为什么你还这样啊?”我告诉她,《云南教育》是我成长的一个驿站,我是《云南教育》的一个守望者。
缘起
第一次知道《云南教育》时,她还是一份报纸,我刚上大学。教普通话的龚老师推荐同学的发言稿,没多久就发表在《云南教育报》。我十分羡慕,忍不住投了几次稿,可惜都没被选中。
真正接近《云南教育》,是1996年夏天了。那时正值暑假,我到昆明买书,看见《云南教育报(中学生)》招聘编辑。我就去翠湖边青云街应聘。得知我是中学语文教师、刚从鲁迅文学院进修回来,编辑部很是重视。总编放下手中工作,倾听我的应聘要求。我希望他直接把我调入编辑部,让我无后顾之忧地全身心投入工作。总编觉得困难,要我到编辑部边干边等编制。我不敢冒险——一个农村青年好不容易上了大学,跳出农门,端上公家饭碗,为一个没有保障的工作,一下子把铁饭碗摔掉,那是需要勇气的。总编的提议实在太冒险了。我当场表示不愿丢掉编制岗位。通过交谈,他觉得我是个可造之才,来不了编辑部,也可以与他和他的同事一起做些事。后来,编辑部聘我为特约编辑,寄给我一张采访证。
后来,我到红河州弥勒县巡检司镇下高地村考察崖画,到云南民族大学做自然文化景观采访,都用到了《云南教育报(中学生)》采访证。遗憾的是,我的作品没有在这份报纸上发表过。
相知
2016年5月,我把《京师悟道》投给《云南教育》(视界),获得编辑部老師们的肯定。主编矣勇老师告诉我,编辑部决定发表这篇文章,并邀请我参加7月举办的《云南教育》(视界)组稿会。
一篇文章,为我带来了走近编辑老师、“走进”《云南教育》的机遇!组稿会上,我作了题为《思考使文章出彩》的写作发言,认识了《云南教育》(视界)编辑部的老师们,认识了各地州的写作高手。我向大家学习了不少东西,也交了几个至今还往来的朋友。
2016年8月、10月,《云南教育》(视界)先后发表了我的《京师悟道》《以爱为魂,以苦为路》。也就在这一年,我开始应邀参加云南教育报刊社举办的年会。
《云南教育》(视界)编辑部的老师们给了我很多鼓励,促使我不断挖掘教育素材,写出了一篇又一篇教育随笔。迄今,我的《烛光闪亮照彝乡》《老师说我是个“包子”》《你是个伟大的人》《初为人师的际遇》等已刊发在《云南教育》(视界);《从昆明师专到鲁迅文学院》先后被今日头条、中国作家网推介,《小美老师》等在《昭通日报》“少年”版作为“名家新作”推出。
承担文字秘书工作时,我收集有关教育发展、教育改革的材料,捕捉教育热点难点资讯,撰写宣传石林教育的信息。通过走访,撰写先进人物,为底层教师立传。或许因为这些成绩吧,我还被省教育厅云南教育报刊社(云南省教育宣传中心)聘为通讯员,负责石林县域的教育宣传工作。
现在回头去看,《云南教育》激励了我写作,拓展了我写作的路径,拓宽我文学创作的领域。业余时间,我潜心文学创作,从校园到校外,从家乡到远方,写自己,亦写别人,写老师,也写农民……诗歌、散文、小说时有在省内外报刊发表,部分作品或获奖或入选文学选本。
2022年2月,我从秘书岗调到教研员岗,承担初中政史地教研工作。我是一边阅读《云南教育》(中学教师),一边转变工作角色的。“教学方圆”“新课标与中考改革”“聚焦中高考”“专题研究”及“课堂实践”等栏目,对标新课标,关注新高考、新中考,聚焦课堂,体现新理念,传递教学实践的新方法新经验。我深深感到跟着《云南教育》开展教研、组织教学,方向清晰,思路活泛,成效良好。
因为受益匪浅,所以一直以来,我不断向石林的教育管理者、教研员、中小学教师推荐云南教育报刊社系列刊物。当然,也少不了鼓励身边的人多动笔、多投稿。
展望
多年来,《云南教育》(视界)编辑部紧盯教育发展与改革办刊,为读者开启了瞭望中外教育的窗口。一期接一期推出世界的、中国的教育发展新动态,不断引领着全省教育发展,不断推动着全省教育改革。
多年来,《云南教育》(视界)及云南教育报刊社系列报刊编辑部,为各州市搭建了交流平台,不断推出全省各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好做法好经验。
多年来,无数的云南教育管理者,通过阅读《云南教育》(视界)及云南教育报刊社系列报刊,把握教育前进的方向,提升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无数的云南教育人,通过阅读《云南教育》(视界)及云南教育报刊社系列报刊,学习教书育人的做法,学习教育改革的经验,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多年来,《云南教育》(视界)及云南教育报刊社系列报刊以纸刊方式积累了厚实而丰富的文化底蕴、办刊底蕴,与时俱进推出网刊、建立微信公众号等,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多样的阅读方式。
昨天,我们与《云南教育》相伴而行,收获满满。今天,我们与《云南教育》相伴而行,幸福快乐。明天呢,我们与《云南教育》一起上路,希望美好,前景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