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好师傅
2024-04-22尚书华
尚书华
十多年前的一个春天,我随一家企业赴西北做产品质量考察。车行驶到山西与陕西交界处,离黄河壶口瀑布只有五六公里远的吕梁山,雨天路滑,汽车意外地溜出路面,顺坡滚出30多米,跌翻在一堆乱石上。幸运的是,一车七人除一人轻伤外,其余的人安然无恙,可车却四爪朝天地躺在那儿动弹不了了。
天色渐渐暗下来,吕梁山像从天边扯过来的一幅巨大帷幔,遮得四周黑漆漆一片,寂静而荒凉。天傍黑时,路上来往的车辆并不少,可无论我们怎样拼命挥臂拦截,也没有一辆车停下来。
天愈来愈晚,大家截车的信心开始动摇了。从东北到西北,从长白山到吕梁山,遥遥数千里,异乡野地,风冷雨凉……正在绝望之中,远处又出现了两束光亮,众人顿时来了精神,扯着嗓子呼喊起来。那车果然减了速,在离我们三四十米远的地方慢慢停下来。师傅从驾驶室里探出脑袋,怯生生地问:
“啥事?”
“我们的车出事了,想求师傅帮帮忙。”
“车在哪儿?”
师傅顺着我们手指的方向看了看,幸好那辆出事的车电路还没有完全毁坏,苟延残喘地发出了一点微弱的光亮,足以证明我们的话是真实的。师傅放了心,同车上另外一个人下了车向我们走过来。大家充满了感激,你一句我一句忙着介绍出事的经过。师傅走到汽车近前仔细瞅了瞅说:“这车不行了,明天再想办法。这样吧,你们留下两个人夜里在这儿守着,其余的人坐我的车到山下壶口宾馆住下。”
听了这几句话,大伙儿感动得什么似的。带队的老曹当即点名留下两个年轻人看守,其余的人搭上师傅的卡车直奔山下的壶口宾馆。
到达宾馆,已是夜间11点多钟了。师傅看上去跟宾馆的人很熟,迅速帮我们安排好了住处。随后,他对老曹说:“你买瓶酒,再买点食品,我给山上那两个人送去。夜里山上风大阴冷,不吃点东西不行。”于是,师傅带着老曹又上了一趟山,12点多钟才回来。临睡前,他对老曹说:“明天我着急赶路,你早点起来,咱俩再给山上的人送点热水热饭。”
第二天一早,还没待我们起床,师傅已备好了热腾腾的豆浆油饼在等着我们。大家脸也没顾得上洗,匆匆跳上车又去了昨天出事的地方。一路上,师傅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告诉我们:可以去什么地方找人救援,离这里最近的修车铺有多远,路怎么走……生怕我们人生地不熟受到难为。
车到了地方,大家下车后,不知怎样感激师傅才好。这时,老曹一把拉住师傅的手,从兜里掏出200元钱硬塞给他,说这是我们大家的一点心意,劝他一定收下。师傅稍一迟疑,没做更多推辞把钱收下了。车开动了,大家静静地目送着,这时,师傅从车窗探出头,把200元钱撒手扔到了路上,朝我们微微一笑,说了句:“收钱就失去帮你们的意义了。”说完,一溜烟跑远了。
望着远去的车影,大家全傻了,谁也没有说话。过了好半天,不知谁由衷地感叹一句:“连个姓名都不留,好人,好人啊!”
(选自《人民日报》2012年9月12日,有删改)
◆技法借鉴
这篇文章在情节安排上有不少可以借鉴的地方:
一、开篇交代清楚事件的缘起。开篇,作者只用130多字便说清了故事的缘起,并设置悬念:车怎么办?能修理吗?七人的吃与住怎么解决?
二、述说事件的发展吸引读者。进入事件的发展阶段,读者的心悬着:谁来帮忙“解困”?文中主人公“师傅”的出场并不“爽快”——在离“我们”三四十米远的地方停车,神态“怯生生”,下车前连发两问……读到这里,读者心生疑窦:此人能慷慨“解困”吗?
三、呼应“好”字,推动情节发展。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展现师傅的“好”。一好:师傅没有借故脱身,而是迅速做出留人看守,其余的人搭车住宾馆的安排。师傅热心助人的精神初现。二好:师傅先安排好众人住处,再安排给留守人员送酒送食品,接着又安排翌日给留守人员送热水热饭。给留守人员送水送饭本是老曹他们的事,师傅却“多管闲事”,这就使读者进一步被师傅乐于助人的热心肠所感动。三次“安排”,推动情节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翌日一早师傅自己出钱买“热腾腾的豆浆油饼”这一细节,使标题中的“好”字落到实处。
四、再设“波澜”,情节见高潮。在师傅不厌其烦地一一告知“我们”怎么办之后,此时情节的最后一“波”又起——师傅竟然在“稍一迟疑”后收下了老曹的200元钱!读者正在疑惑时,文章戛然顿住,情节顿起高潮——一“撒”、一“扔”、一“笑”,一句话,还有汽車不容“我们”劝说“一溜烟跑远”,以致“大家全傻了”,连连“感叹”。
这些叙述使“师傅”助人为乐的高大形象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敬佩、仰望。同时,也体现了这篇文章情节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