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风景油画中传统山水画的意象表达方法

2024-04-21孙楠楠

天工 2024年5期

[摘 要]中国风景油画在发展的过程中既吸收了西方现代艺术的特点,也对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意象表达方式进行了借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西方现代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使中国风景油画不仅具有更加突出的表现力和艺术语言,也能够传递中国绘画的笔墨意趣和写意精神,使得中国风景油画独树一帜,充满审美情趣。立足于中国风景油画,探讨其中的传统山水画意象的表达方法。

[关键词]中国风景油画;传统山水画;意象表达

[中图分类号]J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5-0069-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孙楠楠.中国风景油画中传统山水画的意象表达方法[J].天工,2024(5):69-7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也在不断进步,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推动着各类艺术行业的创新与发展。经过漫长的探索,中国风景油画不断吸收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技巧和精神内涵,形成了个性的艺术表达方式更加多元、更加具有意韵。

一、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意象

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意象表达往往基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国文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中国文人超脱飘逸的风骨和精神内核。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许多画家往往会在作品中融入儒家思想,以此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而为人们描绘一个更加理想化的境界。

中国传统山水画最重要的文化基础便是亲近自然、效法自然,能够帮助人们抛却世俗的烦恼、获得身心的愉悦。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意象不仅体现了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同时也能够表达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因此,意象的表达不能简单地用绘画的工具或者材料来界定,也不是通过作品完成的时间长短来判断,而是通过蕴含在作品中的写意精神来体现的。绘画作品只有传递出具有实质性和价值的精神内涵,才能真正表现民族文化特有的意象。

二、中国风景油画中“山水意象”的形成

在时代潮流中,中国风景油画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融合是必然趋势。在油画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其发展一直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息息相关。一波又一波的艺术潮流对中国风景油画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风景油画几乎经历了文艺复兴后西方油画发展的各个艺术阶段。但是,如果仅仅是对西方油画艺术进行简单的模仿,并不能为中国风景油画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因此,中国许多优秀的油画家将创作的目光投向了传统绘画艺术,将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意象元素融入风景油画之中,使得这些作品脱颖而出,在当代绘画艺术中成为醒目的标志,在中国风景油画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中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要想凸显中国风景油画中的“中国味”,最关键的要素是“写意”精神。经过画家多年的尝试与探索,这种传统的意象表达方法已经成功地融入中国风景油画之中,并且展现出极强的发展势头。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意象传达的是作者的态度、心情,是心灵深处最真实的情感,是画家对自然、生活、社会的看法,体现了中国绘画独有的精神气质和情思。

三、中国风景油画中传统山水画的意象表达方法

(一)利用传统山水画的笔墨趣味,加强风景油画的笔触效果和书写性

中国传统山水画十分看重笔墨趣味,在南朝时,谢赫对山水画提出了“骨法用笔”的评价标准。当文人画逐渐兴起后,笔墨便成了最关键的评价内容。元代的赵孟頫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提出了“书画同源”的观点,突出“以书入画”这一独特的绘画形式。近代,吴昌硕在绘画的过程中形成了“以金石入画”的独特风格,这些都凸显了他们对绘画中书写性的重视,强调绘画中的笔墨趣味。在传统山水画中,笔法和墨法紧密相连,要求画家做到笔中有墨、墨中有笔,能够实现笔墨和空白画面的完美融合,以此来衬托画面中的物象,使画面虚实相生、相辅相成,充满韵味,表现山水画特有的气韵和神采,体现画家的精神与情思。

山水画独特的书写性能够使笔墨趣味更好地凸显出来,既可以实现整体性的欣赏,又能完成对笔墨局部、单独性的品评。在塑造形体时,西方传统油画往往是通过色彩块面来实现的,更加注重对对象的真实性表达,在用笔方面未有润色。同时,由于油画具有较高的覆盖率,可以在画面上进行反复的修改,因此并不是特别讲究笔触与笔法。除了库尔贝、伦勃朗、德拉克洛瓦等艺术大师对笔触较为讲究之外,许多油画家往往会刻意地模糊笔触,让人无法在画面中揣摩笔触、笔法。而中国风景油画家在吸收了传统山水画的笔墨趣味后,在绘画的过程中也加入了书写性的特色,更加注重油画中的笔触表现。

例如著名画家曹吉冈的作品《苍山如海》,画面中的山体形状借鉴了传统山水画中的水墨造型,构图也更接近于山水画,在山体下部通过对黑色油墨的有效处理,使其呈现出国画中泼墨的视觉效果。这幅作品虽然是一幅写实性的绘画,但是在创作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书写性。画家在塑造画面形体时,通过笔触来完成造型的描摹,以此达到强调画面效果的目的,使得虚实与厚薄的特色更加凸显。

又如,张冬峰在创作绘画的过程中,将南国风景作为自己的核心题材,用抒情的笔触来描摹画面,同样也凸显了传统山水画的笔墨趣味。在描绘南方的山林树木和水雾云彩时,除了使用油画的涂写技法,也加入了勾皴点染,比如在畫芭蕉叶时采用双勾法,在画水面的微波时采用轻松、灵动的小点,从这些绘画技巧中都能看到传统山水画的笔墨趣味。因此,他的作品展现出干脆利落的画面风格,很少出现反复涂抹和修改的痕迹,形成了一种偶然天成的表达效果,与国画的创作技法不谋而合。在创作传统山水画的过程中,由于工具和材料的特殊性,在绘画完成后往往不会过多地修改,因此,画家要做到胸有成竹、下笔如有神,这恰恰是张冬峰想要达到的境界。除此之外,他的绘画作品用色较少,且用色大多为邻近色,但能够让画面体现出丰富的色彩层次,凸显出画面含蓄、悠长的意味,这与传统山水画的用墨一脉相承。

(二)利用传统山水画的形式因素,加强风景油画的结构形式和现代性

近代以来,西方绘画对画面的形式构成格外重视。例如,被称为西方现代美术之父的塞尚在一生的艺术探索中将大多数精力花费在了绘画形式结构上,他对模仿外在世界三度空间透视技法的使用并不推崇,希望能够从自然秩序中找到一种表达结构形式的有效方式,并将其称作造型的本質。因此,他在创作的过程中描摹了大量的静物画,并将自己的创作理念融入其中。此后,许多现代派画家都对塞尚的创作展开了研究,并从中获得了启发,对油画中点、线、面的运用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力求通过色彩等增强画面的审美趣味和造型表达。塞尚在写生时,更加注重自己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并对客观事物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改变视角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独特的构图,让整个画面能够通过基本的几何体构建起来,从而达到他所期望的“坚实的结构”这一造型特点。在他众多的静物画中,描绘对象被自由组合,同时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对画面中的点、线、面和色彩进行处理,以此体现出他所推崇的独特的画面结构形式。

西方现代绘画中对结构形式的强调在一定程度上和中国古代传统绘画有相似之处。中国古代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注重画面布局,不仅要安排好各个具体物象,也要充分考量整个画面中点、线、面的组合关系和黑色、白色、灰色的合理搭配。尤其在山水画中,更加重视画面构图的起承转合,通过散点透视来凸显山水画自由、灵活的特点,使画面更具美感,也能更准确地传递绘画者的思想情感。在创作的过程中,吴冠中既吸收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形式特点,也将民间艺术和传统艺术融合,让中国绘画的意趣美和形式美在油画中凸显出来。

吴冠中结合形式美感和造型因素,从不同的角度对石涛的作品进行阐释,他认为石涛的造型观凸显了平面分割的重要性,正确处理画面和面积的关系,利用以白计黑或者以黑计白的方式来完成画面黑白的对照与协调,每一处留白都经过了细致考量,不存在可有可无的空白之处,题款的位置和形式都成为画面的重要元素。吴冠中认为石涛的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形式结构与塞尚强调的画面几何构图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他不仅极力推崇石涛,也在创作的过程中进行学习与模仿。在作品《黄山松》中,吴冠中对松树和山体进行了独特的造型塑造与概括,其画面和色彩构成不仅充满现代油画艺术的特点,还充满了中国山水画的意蕴和风趣。另外,他在江南水乡风景油画中,大量使用了银灰色调或者黑白布局的方式,并且根据现代油画艺术特有的结构形式来完成点、线、面的组合,同时呈现出一种中国江南水乡所特有的亮丽与明净及空灵、含蓄的东方意韵。他的作品吸收了西方油画的精髓和中国山水画的特色,构建了具有个人风格的结构形式,不仅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也传达了山水画的内涵与精神,受到人们的喜爱。

另外,中国传统山水画画家通过笔墨来塑造形象,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对画面的所有墨点、墨块和线条都进行了高度的提炼与概括,展现出一种抽象且超脱的形式美。画家王志平就是从这些抽象的形式美中获得了灵感。他在系列作品《山河》中将视野放在高空中,仿佛是从高空俯瞰广袤的大地山河,使作品更具抽象意味。画面中点、线、面巧妙组合,仿佛是一幅山水画放大后的局部呈现。作者结合山水画的抽象表达形式,用油画材质进行了局部加工,实现了画面结构的强化和突出,让整幅画面的形式美感进一步提升,凸显了中国山水画中的审美情趣和意象表达。

(三)利用传统山水画的山水意象,加强风景油画的意象表达和趣味性

在山水画的创作中,立意和意象塑造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强调运用大写意和小写意的手法,凸显出整个画面悠远的意境。这里所提到的“意”更强调主体的精神,与西方写实性较强的油画相比,中国传统山水画更加看重对“意”的表达。

由于绘画创作中对主体精神因素的重视,画家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对客观景象进行不同程度的夸张、变形,通过不同形式的艺术表达手法来对画面进行处理,使画面不仅能够体现出山水意境之美,也能够更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情思和精神。随着中国风景油画的不断成熟与进步,画坛中的写意油画越来越多,对意象表达方式的讨论也逐渐增加,这既体现了中国风景油画发展的创新之路,也体现了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传承与弘扬,是中华民族审美和精神气质的体现,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洪凌的意象油画很早就受到人们的关注,荣获国内的多项大奖,也受到了西方艺术界的赞扬和肯定。早年,他对中国山水画有较为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在使用油画材料进行创作时,自然而然地将中国山水画中的意象融入画面之中,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山水意象的油画作品。所谓“意象”,主要是根据作者的主观情思对客观画面进行创作与塑造,以此来丰富画面的精神内核。洪惠镇指出,意象性绘画并不是简单地对所见景物进行真实再现,而是需要通过主观艺术过滤构建“意象山水”的形象,凸显出作者在主观意识中对山水的理解,让画面的创作取舍与心中的真实想法相匹配,从而借助大写意的表现手法来凸显出画面的意境,这与中国传统山水画所特有的美学品格不谋而合。

近年来,许多优秀的风景油画家都在研究和学习中国传统山水画,力求在创作的过程中更好地融入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技法形式、文化品格和精神内涵,使创作出来的中国风景油画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与审美情趣。虽然他们的艺术作品风格迥异,但是在“意象”表达方面都吸收了传统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强调意象性因素的表达,通过写意的手法来营造意境,形成了丰富的实践成果,为中国风景油画的发展和传统山水画的传承开辟了新的道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风景油画中,传统山水画的意象表达通过笔墨趣味、形式结构等来实现,通过对传统笔法、传统精神的不断学习,创作出符合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风景油画作品,使其既具有现代艺术性又具有民族审美情趣,为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新鲜活力。

参考文献:

[1]段乾坤.传统山水画在中国风景油画中的意象表达[J].丝网印刷,2023(7):99-102.

[2]唐迪.论山水画的创作思维对中国当代风景油画的影响:以自己创作为例[D].成都:四川音乐学院,2023.

[3]胡凌昊.中国传统山水画与西方风景油画美学观念的差异性分析[J].美术文献,2021(10):42-43.

[4]乔有为.中国山水画艺术思想对风景油画的影响探析[J].美与时代(中),2021(6):30-31.

[5]王继伟.浅谈山水画对现代风景油画的影响[J].中国文艺家,2020(12):5-6.

[6]张阿芳.意象表现形式在当代中国风景油画中的研究与实践[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20.

[7]史希瑞.“山”在油画风景中的意象表达研究:兼谈《山境》系列创作实践[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3.

[8]刘精科.意象的诗意表达:杨三军的风景油画创作评析[J].美术观察,2023(2):126-127.

[9]邱实.当代江南意象风景油画表现语言的研究与应用[D].扬州:扬州大学,2022.

[10]周麟子.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画派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