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向世界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

2024-04-21徐豪陈珂

中国报道 2024年4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文明

徐豪 陈珂

杜占元: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外文局局长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更加错综复杂的背景下,怎样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向世界讲充分、讲生动、讲到位,关乎我国的外部发展环境和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要讲好鲜活生动的中国式现代化故事,以人文交流和民间交往促进民心相通、增强交流互鉴,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国与世界“双向奔赴”。

做好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科技创新、教育普及、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模式,并且从实践上证实了可行性和有效性,其所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选择。”杜占元表示。

杜占元表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是由其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发展条件、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国情不同,现代化途径也会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因此,“要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特质”。

“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选择,对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第二次现代化具有借鉴意义,也为转型中的世界提供了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在开放中不断推进,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和平发展,为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提供了强大力量。”杜占元说,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重要且必要。

那么,如何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杜占元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生动、鲜活、充满活力的发展实践。我们要通过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让世界看到中国人民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智慧、创造和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国际传播理论和实践创新。

“必须充分认识国际传播在推动中华文明传承创新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的特殊重要作用,系统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杜占元表示,要用好多元化传播渠道,利用多种媒体形式,通过国际社交媒体、文学和艺术等渠道,适应不同文化和语境的受众,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方面面。

全國政协常委、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左二)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分组讨论。 摄影/段葳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文明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力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才能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

“我们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我们要建立开放、透明的对话平台,通过国际会议、学术研讨会、文化交流活动等途径,鼓励各方分享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和看法。”杜占元告诉记者,中国外文局作为专业的国际传播机构,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不懈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式现代化是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现代化。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价值追求,是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人文交流和民间交往的作用非常重要。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文明共存能够架起交流交融的友好之桥,文明交流能够筑牢相知相亲的价值根基,文明互鉴则能构建共生共荣的美好世界。”杜占元说。

杜占元认为,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也更加重要。推动双方友好的社会民意基础更加稳固,是增进国家间相互理解和信任的重要纽带。“作为专业的国际传播机构,中国外文局长期致力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未来也将持续不懈推进相关工作”。

如何更好地推动中外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

杜占元表示,要以文明共存架起交流交融的友好之桥。文明交流互鉴不应该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低某一种文明为前提。只有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人类文明的色彩才会更加丰富,人类发展的前景才会开阔光明。“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基于不同历史、国情、习俗等因素孕育出不同文明,共同绘就了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画卷。”他说。

“要以文明交流筑牢相知相亲的价值根基。任何一种文明都是流动的、开放的,这是文明传播和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杜占元告诉记者,今天,科技发展为各国文明交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共同发展的愿望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尽管各国历史、文化、制度、发展水平还不尽相同,但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是相通的。

当今时代,世界正处于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之中,逆全球化、脱钩断链、科技和贸易壁垒等因素加剧了各国经济复苏的困难,发展鸿沟不断拉大,地区冲突和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加,全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人类正在面临的各种共同挑战的应对,需要文明互鉴的坚实基础。”杜占元表示,我们应当秉持开放态度,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聚焦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中,广泛汲取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互利共赢的发展智慧、和谐共生的发展方式、团结合作的相处之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寻求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弥合海外受众对中国了解的信息差

当前,国际上影响力较大的全球涉华民意调查项目仍由西方国家的民调公司、研究机构、媒体组织和行业组织等主导;英文信息在全球互联网上的占比超过70%,大部分国际受众借助西方媒体了解中国。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又普遍期待中国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变革中发挥更大作用,期待在重大问题上更多听到中国声音。

对此,杜占元表示,要用好多元形态、多种平台开展国际传播,满足国际受众对中国多方面信息的需求。

首先,要创新国际传播内容,既要讲好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宏大的中国故事,也要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宏大的世界故事,聚焦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全球治理、经济复苏、气候变化、环境保护、技术进步、人工智能、人道主义等领域,开展精准化、分众化传播。

其次,要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遵循精準传播、分众传播的原则,根据国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使中国故事更多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所认同。

再次,要创新国际传播的手段方法,国际传播产品形态向移动化、可视化、社交化、数据化、智能化转变,不断扩大传播受众覆盖面,提高面向国际受众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最后,要将中华文明置于人类文明的百花园中,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华文明、中国道路、中国主张的广泛理解认同,帮助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形成同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023年12月,“熊猫杯”日本青年感知中国征文大赛获奖者访华团参观大福自动搬送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