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主流媒体关于中国-南亚减贫合作相关报道媒介议程设置分析
2024-04-20杨臻,泽玉
杨 臻,泽 玉
(1.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2.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
引 言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与中国签订协议的南亚国家中有相当一部分面临着严峻的减贫和发展挑战,中国特色反贫经验可以助力“一带一路”南亚低收入国家减贫事业发展[1]。2021 年2 月25 日,习近平向世界宣布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2]。2021年7月“中国-南亚国家减贫与发展合作中心”成立[3],旨在支持和帮助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等南亚国家发展经济及改善民生,共同推进减贫事业发展。
议程设置(Agenda Setting)是政治传播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是指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塑造拟态环境,根据自身价值态度与情感倾向,对事实进行筛选,并用不同程度的报道影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认知[4](P37)。南亚几国处在多种语言共存的媒介环境中,受众群体、传播内容和媒体形式处于复杂态势[5]。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南亚各国主流媒体对中国脱贫攻坚战,以及中国-南亚减贫合作相关报道的议程设置会形成拟态环境,影响民众对中国的态度,从而进一步左右当地民众对中国-南亚减贫与发展合作的参与意愿。在这种媒介生态下,基于英语媒体更加关注国际新闻的缘故,本研究确定了南亚几国英文主流媒体报纸作为研究对象,所研究的英文主流媒体其议程设置多由政治精英和社会上层人士操控,创造出的拟态环境会直接影响和左右普通民众的意愿,由此能进一步分析出中国-南亚减贫合作过程中的困难及阻力。同时,通过南亚各国外媒报道议程设置内容的分析,为我国及时调整在南亚地区对外减贫合作的方针政策提供参考。进一步增强中国反贫经验的对外传播声音,以期实现与南亚国家的全方位合作[6],对接“一带一路”倡议。
一、南亚国家主流媒体对中国脱贫攻坚及中国-南亚减贫合作的报道议题
本文选取的南亚主流英文报纸分别为《印度时报》《加德满都邮报》《每日太阳报》《黎明报》。在电子数据库中,按照关键词输入条件进行检索:在日期范围框内(Date Range)键入“01/01/2013-31/12/2021”(时间范围:党的十八大到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到“中国-南亚国家减贫与发展合作中心”成立),在关键词框内分别键入“China Poverty Alleviation/China South Asia Poverty Reduction Cooperation”进行检索,梳理出南亚各国在2013-2021 年间关于中国脱贫攻坚战,以及中国-南亚减贫合作的相关报道,针对南亚几国主流媒体报道以篇为单位进行筛选,对篇目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归纳出南亚几国主流媒体报道的相关议题设置(如表1)。
表1:南亚各国关于中国脱贫攻坚与中国-南亚减贫合作议题设置(2013-2021年)
如表1 所示,南亚各国主流媒体针对中国脱贫攻坚与中国-南亚减贫合作相关报道的议题设置各不相同。《印度时报》关注度最高的两个议题分别是中巴经济议题(“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脱贫攻坚(“西藏问题”)。尼泊尔《加德满都邮报》更加关注南亚经济合作(中尼印关系视角)及中国对尼减贫合作(“一带一路”倡议)两个议题。孟加拉国《每日太阳报》在相关报道中则更加关注孟加拉国减贫(“一带一路”倡议)与孟加拉国减贫(借鉴中国经验)两个议题。巴基斯坦《黎明报》则聚焦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与学习中国脱贫经验(中巴关系视角)两个议题。每个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南亚减贫合作中受益程度不同,受制于不同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驱动,南亚各国英文主流媒体看待中国基于自身反贫经验的对外减贫合作存在差异性,不同议程设置对南亚各国民众产生的舆论导向也各不相同。
(一)《印度时报》相关报道的议程设置分析
《印度时报》(英文:TheTimesofIndia)隶属于时报集团,创办于1838 年,是印度最早创办且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纸。该报风格较为严肃,稿源除了印度的萨马查尔通讯社之外,也会采用美联社、法新社等西方媒体的稿件。《印度时报》在印度国内声誉较高,主要读者群为印度的中产阶级。
2013-2021年间《印度时报》关于中国脱贫攻坚与中国-南亚减贫合作相关议题报道,共计90 篇。其中,中巴经济议题与中国脱贫攻坚(“西藏问题”)是印媒关注度最高的两个议题,印媒对这两个议题进行了消极议程设置。相比之下,印媒对印太地区减贫问题(中印关系视角)、“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脱贫攻坚议题关注度较低。对中国脱贫攻坚(中美关系视角)和中国脱贫攻坚战(意识形态)的议题报道一直不温不火。印媒报道承认印度在减贫、就业以及与饥饿作斗争等方面有很多向中国学习的地方,然而,印媒始终怀疑中国在南亚有所企图[7]。
在2013-2021 年间《印度时报》持续关注的一个议题是我国西藏的脱贫攻坚报道。印媒诟病我国把西藏旅游业作为扶贫方式进行推广的做法,认为这一举措是对西藏传统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侵蚀,并冠以“文化商品化”的曲解[8]。印媒斥责我国以修筑铁路与公路的方式援助西藏发展,认为这是对西藏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且指责修筑公路及铁路的目的是为了攫取西藏的资源。用于改善西藏地区教育、扶贫等方面的资金也被视为“殖民化”的手段与方法。易地搬迁、劳动技能培训等用于巩固我国西藏脱贫攻坚成果的方式更是被打上了“人权”问题的烙印[9]。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喜马拉雅边境村的修建也被印媒解读为我国正在进行军事基地建设,并伴有领土扩张的意图[10]。印媒在以上报道中大量转载路透社、法新社等西方媒体对我国西藏脱贫攻坚的相关报道,议程设置十分消极。印度一直将西藏作为印度和中国之间的缓冲区,边界问题及跨境水资源问题等中印结构性矛盾[11][12]都是其关注西藏发展的动因。在美国印太战略的助推下,印度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成为了遏制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个楔子,这也是印媒在报道中国脱贫攻坚战相关报道时,大量转载西方媒体涉藏负面报道,议程设置十分消极的原因所在。
《印度时报》持续关注的另外一个议题则是中巴经济合作议题。巴基斯坦作为南亚区域第二大国家,在区域内与印度进行着战略博弈。2013 年开始,巴基斯坦加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巴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始终被印度视为是所谓“中国威胁”的一部分,中巴经济走廊经过克什米尔地区,触碰了印巴冲突的历史遗留问题,这是导致印媒对其进行消极议程设置的主要原因。
(二)尼泊尔、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主流媒体相关报道的议程设置分析
相比《印度时报》而言,南亚其他国家,如:尼泊尔、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英文主流媒体对中国脱贫攻坚及中国-南亚减贫合作的相关媒体报道议程设置呈现出相对积极或中立化态度。
1.尼泊尔《加德满都邮报》相关报道的议程设置分析
《加德满都邮报》(英文:TheKathmanduPost)日发行量为95,000 份,是尼泊尔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纸。2013-2021 年间,尼泊尔《加德满都邮报》关于中国脱贫攻坚及中国-南亚减贫合作的相关报道共有36 篇,整体而言,各议题报道呈现出中立化态度。
首先,《加德满都邮报》持续关注的议题是南亚经济合作(中尼印关系视角)。虽然,受到新冠疫情影响,2020 年相关报道呈现下降趋势,但就总趋势而言,它是尼媒关注度最高的议题。尼媒指出在亚洲甚至全球范围内,中国和印度的作用与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印对尼泊尔地缘政治的影响力更是不言而喻[13]。尼媒认为中国与印度的博弈分别会对尼泊尔北部和南部的经济发展造成影响[14]。在2016年金砖国家峰会期间,尼媒报道了中、尼、印三国首脑计划外会晤,尼方表示愿意在两个亚洲大国之间充当“动态桥梁”。如果在经济方面有三边合作机会,那么尼泊尔可以从中受益匪浅[15]。基于自身利益考虑,尼媒对南亚经济合作(中尼印关系视角)这一议题的报道持中立态度。
其次,出于中国西藏与尼泊尔接壤之故,《加德满都邮报》持续关注度较高的另外两个方面的议题分别是中国对尼泊尔的援助,以及西藏视角下的中尼经济关系。2015-2017 年间,尼媒主要关注中国扶贫基金会对尼泊尔灾后重建的援助。自2017 年与中国签订“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尼媒报道了西藏自治区政府对尼泊尔北部15 个地区开展的援助,就如何通过卫生、教育和道路修缮等方式提高尼泊尔居民生活水平进行了相关报道[16]。同时,尼媒对西藏自治区政府积极修缮中尼边境公路,便利尼泊尔村民通过边境市场运送日常必需品[17],以及西藏自治区根据自身脱贫经验,增加对尼泊尔旅游业投资的相关报道,均进行了积极的议程设置。与此同时,为了平衡中印两国关系,尼媒在对中尼铁路援建进行报道时,进行了中立的议程设置,将其定义为中国通过尼泊尔打入南亚市场的途径与方式[18]。2020 年伊始新冠疫情暴发,尼主流媒体针对中国关闭中尼边境口岸,导致尼方贸易逆差激增的行为作出了消极的议程设置[19]。与此同时,尼媒指出中国的目标是在南亚建立一个替代南联盟的区域性集团[20]。针对“一带一路”倡议下推进中尼铁路建设的议题,尼媒强调比起贷款尼泊尔更喜欢捐款[21]。这种议程设置导向的变化与2022 年伊始尼泊尔接受美国“千禧年挑战公司”(MCC 协议)5 亿美元捐款,间接加入美国推行的印太战略有关。
总体来讲,《加德满都邮报》持续报道且关注度最高的议题是南亚经济合作(中尼印关系视角)以及中尼经济关系(西藏视角)。受制于各大国之间地缘政治的“博弈”,尼媒对中国脱贫攻坚战及中国-南亚减贫合作相关报道的议程设置导向趋于中立态度。
2.孟加拉国《每日太阳报》相关报道的议程设置分析
《每日太阳报》(英文:DailySun)是孟加拉国一份主流英文日报。该报纸的出版商是东西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位于达卡。2013-2021 年间,该报有关中国脱贫攻坚以及中国-南亚减贫合作的相关报道共有30 篇。总体而言,孟加拉国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对外减贫合作中受益良多,孟媒相关报道的议程设置较为积极。
中孟在2016 年签订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谅解备忘录,推动中孟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互利合作,积极促进了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22]。孟媒对中国脱贫攻坚以及对外减贫合作相关报道的议题设置以2020 年为界,体现出了阶段性。2020年之前孟媒主要关注的是孟加拉国脱贫(“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孟加拉国脱贫(中印合作视角)相关议题。2020 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孟媒视角转向了孟加拉国脱贫(借鉴中国经验)与中国脱贫攻坚战胜利(全球减贫贡献)两个议题的相关报道。2021 年“中国-南亚国家减贫与发展合作中心”成立后,孟媒进一步聚焦该中心对南亚五国减贫合作的相关议题报道。
就孟加拉国脱贫(“一带一路”倡议)这个议题而言,孟媒针对中孟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相关报道进行了积极的议程设置。孟加拉国凭借地缘政治地理优势,在中孟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中对加强各成员国之间互联互通、经济合作等方面起到积极的“黏合剂”作用[23][24]。尤其在经贸合作方面,孟媒指出孟加拉国与中国存在着巨大的合作潜力[25]。由此,孟媒肯定了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对孟加拉国进行的诸多投资,例如:多元化产品投资[26]、数字经济引入[27]以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28]。
然而,孟媒针对孟加拉国脱贫(中印合作视角)这个议题的议程设置导向趋于中立,孟媒强调鉴于中国和印度在南亚的“竞争”关系,孟加拉国并不避讳承认必须在中国和印度之间保持平衡,以便在任何时候都能保证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29]。
同时,孟媒针对中国脱贫攻坚战胜利(全球减贫贡献)这一议题进行了积极议程设置。孟媒强调中国过去四十年间的脱贫人口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70%以上的力量[30]。同时,对中国在国际减贫合作中主动承担起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责任,以及对中国树立起的减贫典范进行了积极报道[31]。在孟加拉国减贫(借鉴中国经验)这个议题上,孟媒积极报道了如何学习借鉴中国脱贫攻坚战经验,并指出孟加拉国将会学习借鉴中国经验,在农村开展在线数字经济,将其作为扶贫新引擎[32]。尤其强调孟加拉国应该学习中国精准扶贫战略,避免在农村扶贫时产生资金挪用等问题[33]。孟媒积极关注“中国-南亚国家减贫与发展合作中心”,并进行了积极议程设置。孟媒高度评价中国支持和帮助孟加拉国、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南亚国家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共同推进减贫事业的壮举[34]。
综上所述,孟加拉国《每日太阳报》对中国脱贫攻坚以及“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南亚减贫合作相关议题报道进行了积极的议程设置。
3.巴基斯坦《黎明报》相关报道的议程设置分析
巴基斯坦《黎明报》(英语:Dawn)是巴基斯坦历史最悠久的英文报纸,由黎明传媒集团出版发行。2013-2021 年间,该报关于中国脱贫攻坚及中国-南亚减贫合作相关议题报道共计89篇,巴媒针对相关议题进行了积极的议程设置。
中巴具有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2017 年中巴在伊斯兰堡签订了《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规划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巴基斯坦“2025 发展愿景”计划深入对接,推动两国协同发展。《黎明报》关注最多的报道议题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巴媒认为建设中巴经济走廊,能够帮助南亚地区国家减少贫困,并带来持久和平[35]。中巴经济走廊是能够改变南亚地区命运和游戏规则的项目,对南亚地区减贫至关重要[36]。巴媒指出中巴经济走廊在帮助巴基斯坦实现“2025 发展愿景”计划目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帮扶巴基斯坦减少多维贫困人口,实现2013-2025 年间将贫困人口从40.8%减少至一半的目标[37]。巴媒认为受益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巴基斯坦将成为新兴“大南亚”的中心[38]。巴媒报道关注度较高的另外一个议题是学习中国脱贫攻坚经验(中巴关系视角)。巴媒指出中国正以自身的脱贫经验和理念回馈人类减贫事业,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经验及借鉴[39],巴基斯坦表示希望学习中国在扶贫和遏制腐败方面的经验[40]。
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印巴关系视角)议题方面,巴媒指出北京正在试图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打破印巴两国历史障碍,在确保区域经济、社会和民生安全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三方联合合作机制,促进该地区繁荣[41]。
鉴于中巴全天候伙伴关系以及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实质性推进,巴媒《黎明报》对中国脱贫攻坚以及中国-南亚减贫合作相关议题报道进行了积极的议程设置。
(三)南亚各国主流媒体议程设置导向的两大阵营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南亚域内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英文主流媒体对相关议题的设置完全不同,出于对自身国家利益的考量,议程设置突显出不同的导向需求。由于历史积淀及经济落后等原因,南亚区域内各国在政治上难以取得高度互信,许多区域内事务难以协调统一[42],南亚不同国家英文主流媒体针对中国通过自身反贫经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广对外减贫合作报道的媒体议程设置导向,呈现出两大阵营态势。
如图1所示,印度与中国存在结构性矛盾[12],导致印媒对中国-南亚减贫合作议题报道进行了消极的议程设置。相比之下,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在“一带一路”倡议共建项目中受益匪浅,对相关议题报道进行了积极的议程设置。尼泊尔为了在中、印(美)各大国“博弈”之间取得平衡,在中国-南亚减贫合作相关议程设置导向方面,选择了中立的态度。
图1:南亚主流媒体对中国脱贫攻坚与中国-南亚减贫合作发展的议程设置示意图
南亚域内各国主流媒体针对相关议题的设置各有立场,议程设置导向呈现出两大阵营。我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在南亚区域建设东、中、西三条经济走廊过程中的对外减贫合作,得到了除印度以外其他南亚各国的积极响应。中国对尼泊尔、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的直接投资额已经远超印度在当地的投资,南亚各国对中国保持了较高的经济预期。“中国-南亚国家减贫与发展合作中心”的成立更是中国对南亚各国开展减贫示范合作项目的实质性帮扶。在低威胁认知的前提下,南亚各小国更倾向于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借此与印度形成战略对冲[43]。在南亚各国英文主流媒体中,关于中国-南亚减贫合作对外传播的最大阻力来自于以《印度时报》为代表的西方叙事体系下,针对中国脱贫攻坚战中“人权”问题的一贯指责,以及对中国-南亚减贫合作过程中“中国威胁论”的妖魔化。究其原因,印度在南亚凭借一家独大的姿态,基于战略视角而不是经济视角来解读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南亚减贫合作[44]。
二、提升中国反贫经验推广与中国-南亚减贫合作国际传播效果的思考
硬实力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基础,是增强国家话语权的前提,是进一步增强中国故事国际认同感的力量源泉[45]。中国推广自身反贫经验,加强对外减贫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模块及组成部分。“中国-南亚国家减贫与发展合作中心”的成立正是中国用硬实力在说话。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南亚各国主流媒体对中国-南亚减贫合作相关报道的议程设置会影响南亚各国民众对中国-南亚国家减贫与发展合作的认同度。中国要凭借硬实力来提升软实力,把握中国的话语权,建立有效的中国话语传播体系。然而,相比“一带一路”倡议对外减贫合作的硬实力而言,中国-南亚减贫合作对外传播软实力明显滞后。在南亚各国英文主流媒体相关议题报道中,中国稿源缺失。我们亟须提升和发展软实力,通过传媒手段,宣传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减贫合作,树立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大国担当形象。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建立中国-南亚减贫合作对外传播的有效路径:一方面,亟须构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减贫合作机制的中国叙事体系[46]。摆脱以印媒为首的南亚主流媒体采用西方媒介框架报道中国对外减贫合作的叙事手段,思考如何采用共通话语,将中国脱贫攻坚的好故事传播出去,进一步摆脱将中国脱贫攻坚及中国对外减贫合作视为“中国威胁论”的惯常叙事手段;另一方面,我国在建立中国对外减贫合作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时,需要具备将话语能力转化为国际议题设置的能力[47]。针对南亚域内不同国家的话语主体特点,结合话语对象愿景,提出符合话语对象需求的议题设置,例如:印太地区减贫议题(中印关系视角)、中国-南亚国家减贫与发展合作中心等都是具有国际视野的议题设置。我们可以进一步运用南亚各国不同话语对象和国际社会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行使话语权,达到南亚各国话语主体所期待的话语效果,产生话题共振与话语共情,找到中国-南亚对外减贫合作话语传播体系行之有效的方法及路径。
结 语
“一带一路”国家减贫合作是当代构建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南亚山水相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当前,无论是我国取得的脱贫攻坚成绩还是我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对南亚区域内各国的减贫合作均取得了重大成就。然而,与之不相称的是中国对外减贫合作传播声音一直非常滞后,南亚各国英文主流媒体相关报道缺少中国声音,议程设置受制于南亚域内大国或西方媒体意识形态操控。我们应逐步形成中国话语传播体系,有效服务于中国-南亚减贫合作发展战略,进一步致力于提升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维护中国国际形象,夯实“一带一路”在南亚各国合作的民意基础,推动中国-南亚命运共同体的形成,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实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