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卸甲潭
2024-04-20雷大毕
雷大毕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十月,虽已初冬,但对于东海之滨的霞浦来说,还是“小阳春”。天公作美,天空依旧是那样湛蓝,云朵依然是那样洁白,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还是那么温暖!于是,与朋友相约去杨家溪游卸甲潭。
我们乘牙城到赤溪的公交车,当我们在杨家溪站下车时,被眼前的景色征服了,远处是“一带青峦失旧青,荻花枫叶夕阳明”,而近处是溪水潺潺,清凌凌的水面上还笼罩着一层薄雾,在晨风的吹拂下,那雾如冉冉升起的袅袅轻纱,飘逸曼妙。把我们带到那“门拥千峰翠,溪无一点尘。松风清入耳,山月白随人”的诗情画意之中。
杨家溪流域的诸多深潭,一般很少人涉及,它们与其他景点相比并不逊色。假如从高处俯瞰的话,杨家溪犹如一条白色玉练,诸潭就像玉珠子串在一条玉练之上,构筑杨家溪的别样景色。人们把不同的潭赋予它个性化的名字及优美的传说。什么猪头潭、七线潭、龙鳗潭、文广沉船潭、杨金花望夫潭、卸甲潭等,在这众多深潭中,我大多领略过它们的真容,唯独卸甲潭还未身临其境!
卸甲潭俗称“血丝潭”,距主村南面约二十米。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杨家溪流域发生了一次特大洪水,洪水漫过溪岸,十多米高的洪峰把村南的低洼园地撕破出一个大大的缺口,潭水由溪主流渗透进来,形成“猪腿”形的堰塞湖,让人感觉不到水源来自何方。人们为了让潭水能流动,便在潭尾挖出一个大约两米的潭口,但始终无法排干潭水,潭中深不可测……
当我们来到潭边时,只见潭边一棵棵溪榉,好似少女的披肩长发,溪风习习,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好像在唱一曲动听的歌谣,这特有的歌声给潭面增加了几分美的韵律。还未散去的晨雾像轻纱笼罩在水面上,看上去是那么温柔。潭面上碧波荡漾,一层盖一層,碧绿的潭水像绸缎在飘动着。微风吹来,潭面上漾起一圈圈圆晕。数只鸭子和几只大白鹅,在水面上尽情地嬉戏,潭边几只白鹭和鸥鸟正专心觅食,一群鱼儿正兴致勃勃地追咬着浅黄的鹅掌,习以为常的白鹅们时而潜入水中,时而展翅飞跑,与鱼群来个“老鹰抓小鸡”。也许我们的到来打破了它们的雅趣,大白鹅们曲颈向天高歌,是欢迎,是警报,还是驱赶我们?只见白鹭忘却了吞食,嘴里还叼着小鱼,抬头四处张望,鱼儿们哗一声,全部隐入深水之中,水面只留下一串串的泡泡……
为了不打扰它们嬉戏,我们选择在岸边的制高点俯视潭面,潭里的水红得犹如姑娘的胭脂,一抹丹彤,宛如“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真实境界,潭边的碧绿白茶园与潭水相映照,要不是几位茶农在修剪茶枝,怎能分得清是潭水还是茶园呢?随着太阳照射角度的变化,潭水也渐渐地和红光融合在一起,清亮透底的水倒映着天上变幻多姿的云彩,在习习凉风的吹拂下,时而像险峻的山峰,时而像成簇的映山红,时而像仙女飘逸的连衣裙、白纱巾……呈现出一幅幅醉人的画面,让人回味无穷。
相传北宋年间,杨文广平南蛮途经此地,听说盘踞在杨家溪龙鳗洞的龙鳗精,凭借着自己高超的神功,常年危害驿道上来来往往的客商,杨文广准备降伏这只鳗精。一日晚上,已是三更时分,皓月西悬,龙鳗精乘夜深人静之时出逃,而值守士兵,突然发现卸甲潭边洪水滚滚,觉得有不祥之兆,便迅速向杨文广禀报敌情,当杨文广赶来察看时,龙鳗精正伸出头东张西望,为了镇住龙鳗精,杨文广在情急之下,卸下皇帝赐予着身十八年的盔甲,抛向洞口,因盔甲已嵌入肌肤,导致卸甲时鲜血淋淋。杨文广在卸甲间谶语道:“后代若有福人家育十男齐十亲者,便可得钓也!”当杨文广将血甲抛入潭中时,潭中的水被染个通红,千古不褪。自此成为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
时间已到晌午,我们乘车返回,心中带着些许遗憾,也有些许期待。卸甲潭的魅力,让我们心生向往,它的静谧,它的活力,都让我们深深着迷。我与朋友击掌相约:“下次我们一定再来!”
我们期待再次来到这里,感受卸甲潭的宁静与活力,聆听生命的旋律,享受大自然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