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大学老师

2024-04-20张凤英

青年文学家 2024年4期
关键词:大学老师讲义治学

作者简介:

张凤英,副教授,系回归文学社凤英分社社长、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出版《月亮湾小说散文集》等书籍,短篇作品主要发表于《青年文学家》《奔流》《草原》《荷花淀》《五台山》《河南文学》《枣花》《河南教育》《胶东文学》《齐鲁晚报》《燕赵都市报》《今晚报》《前卫文学》等报刊。

我有一张大学老师黄良文的照片,照片中的他正坐在图书馆旁边的阶梯上对着我慈祥地笑着。记得那天黄良文老师给我们上完课,我们和老师一起去图书馆借书,于是我用随身携带的海鸥120照相机给老师拍了这张照片。

一般来说,大学老师都是来去匆匆的,不会给同学们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他们卡着点儿走进教室,讲完课就走人,就连班主任老师也是有事才来,没事见不到人影。可是,我的大学老师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有的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有的传授给我治学的方法和精神,有的则教会了我怎样做人。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我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就拿教统计学原理的黄良文教授来说吧,他是中国统计界知名的教授。可他为人低调,没有一点儿教授的架子。他个头儿不高,稍微有点儿胖,脸上总是带着微笑,给我的印象是和蔼可亲的。当年,他讲课时根本没有铅字印成的教材,只有把每次讲课的内容按章节用刻蜡纸的方式,制作成油印的讲义。

由于时间紧迫,不能一次完成,他是边讲边刻,边刻边发。刻完了,印好了,讲完了,也发齐了。然后,老师又设计一个简单的封面,用牛皮纸印好了发给我们。我们自己装订成册,就成了我们用的“教科书”。

当时,能够得到上大学的机会是非常不易的,大家深感自己知识的贫乏。因此,对待这样的“教科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用“如饥似渴”形容我们的学习状态,一点儿也不过分。在大学读书时,我养成了一个习惯:上课听不明白的地方就记下来,下了课死缠着老师不让他走,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否则就会追到老师家里。

有一次,我对讲义中的一个问题不明白,上课听讲时,格外用心听仍然搞不清楚。下课时,由于内急没顾上问。于是,我就约了志鸿同学一起到黄良文老师家去求教。

当我们跨进黄老师那卧室兼书房的屋子时,我们吃惊了:真没想到他家这么窄小,简直可以说是一间放书的屋子,到处摆满了各种书籍和读书卡片。我们问老师问题时,他不时地翻出他的读书卡片给我们看,引经据典地讲给我们听。而且我发现他的读书卡片都是编了号的,还有目录,查找起来十分方便。难怪黄老师在讲义中可以准确无误地引用经典呢!

向黄良文老师求教后,我们又在关于治学方法上请教了黄良文老师。当时,黄良文老师还年轻,他就像我们的兄长一样,毫无保留地和我们谈了他的治学方法和治学精神,使我们很受感动。然后,我便用随身攜带的相机给老师照了相。至今,我还将老师的相片保存在我的影集里。从老师家走出来,我和志鸿同学几乎同时感叹道:“听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后来,我们用这样的方法编写了《马克思主义扩大再生产的理论》。这本小册子虽然没有正式出版,却让我们收获颇多。

回首往事,十分怀念我在厦门大学读书的日子,更加怀念我的大学老师们,是他们坚守老师的基本职业道德,兢兢业业地向我们传道、授业、解惑,使得我们树立了最初的职业道德观和世界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一位老师的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

我的大学老师们,感谢你们的教诲与培养,学生将永记你们的深恩。

猜你喜欢

大学老师讲义治学
“大将军”的治学之路
以道致君:程俱“经筵讲义”研究
萧公权的治学转向
一名大学老师的“扶贫时间”
我的大学老师羊春秋
高中老师和大学老师的区别
十八而志 初心讲义
十八而志 初心讲义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教育家朱九思的治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