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师范大学校级体育社团发展问题研究

2024-04-19黄毅群

运动精品 2024年1期
关键词:社联体育类会员

黄毅群

福建师范大学校级体育社团发展问题研究

黄毅群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社科公共部,福建 泉州 362000)

通过文献综述、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福建师大校级体育类社团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各个体育社团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入手,以社会体育学和体育教育学的知识为基础,对当前福建师范大学校级体育社团主要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为今后高校体育类社团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体育社团;问题;发展

高校社团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社团组织的发展与繁荣直接体现了高校校园文化的蓬勃生机。目前,福建师范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以下简称“校社联”)已发展为下设65个校级社团、182个院级社团的一个“航母式”的学生校园文化团体。社团的分类多种多样,根据体育社团的概念,体育社团是:“在高校专业性、学术性的背景下,青年学生为了适应体育生活化的趋势,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各方面的体育需求而成立的非正式群体,是有着既定目标和规范的‘互益性组织’,属于非营利组织范畴,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公民社会组织[1]。”目前学校校级体育社团主要包括校社联娱体部的篮球协会、排球协会、台球协会、健美协会、健美操协会、跆拳道协会、武术协会,以及校社联企划部的自行车协会、轮滑俱乐部、羽毛球协会、乒乓球协会、足球协会、网球协会、登山协会、钓鱼协会共计15个,占校级社团总数的23%,可见体育社团在福建师范大学社团文化的重要地位。然而根据三年来校社联评选的校“十佳社团”名单来看,仅自行车协会(3次)、轮滑俱乐部(1次)曾获奖,其他多为文艺类和爱心类社团。同是福建师范大学社团联合会组织,为何体育类社团总体发展现状不如其他类社团?这与体育类社团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是分不开的。体育社团发展过程中除了存在和其他类型社团一样的困难还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本文希望通过一定的调查研究发现体育社团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利于体育社团发展的对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现有的福建师范大学15个校级体育类社团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负责人和部分会员进行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参阅19篇省内外关于校园社团的研究以及查阅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的《论中国体育社团》。

1.2.2 访谈法

对校社团联合会的负责人与体育部部长、15个学生体育社团干部等进行访谈,了解本社团发展情况,寻求及解决共性问题。

1.2.3 问卷调查法

发放体育社团干事问卷150份,回收148份,有效回收率为98.6%。

1.2.4 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分析,将得出的数据进行资料录入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校社联与社团之间的纵向定位不够准确

通过与社团主要干部的交流,了解到我校社团基本管理模式是“校团委领导校社联,校社联指导各社团”。调查显示,部分社团干部认为校团委对社团“管理多、扶持少”,也有社团干部对社联繁琐的活动审批程序提出了尖锐批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社联的定位冲突主要表现在:第一,社联对社团更多的是管理缺少服务。社团联合会是福建师范大学的一种服务机构,服务于全校247个社团。但是从各个方面的情况了解到我校社联在为各个社团服务方面做得不够到位,比如协会每年都要上缴新会员的“人头税”,硬性要求组织一定会员观看讲座或晚会,加盖社联印章往往耗时很久,并没有深入地思考会员加入社团的实际需求。第二,社联与社团缺少主动性的交流。除了社联开会外,社联与社团之间沟通太少,且开会更多是上级下达一些文件要求各个社团配合,社联很少主动地和各个社团负责人交流过社团的近况以及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绝大部分是照搬往届社团的材料及活动,很少有新的突破。第三,社联主办的大型活动脱离社团,偏向于学生会组织活动类型,如“校十佳歌手赛”“校园四项全能赛”,举办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在校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但本质与社团的活动内容不够吻合,对社团的发展起不到良好、促进作用,背离会员加入社团的目的。

2.2 社团和社团之间的横向联系相对较少

目前,学校社团的内部联系仅仅在会员与会员、会员与干事之间,对外联系则多局限于寻求学校支持上,社团和社团之间的横向联系相对较少,和其他学校社团的联系更是凤毛麟角。在社团的活动中很少看到各个社团之间相互合作、交流,除了在社联开会时,各协会会长聚集开会,其余时间基本上没有交流。社团在发展过程中,本应有很多共性问题值得更多的探讨,如各自的优势和劣势,通过和其他社团的相互合作和交流有助于扬长避短,也有利于自己的会员和其他协会的会员进行交流、沟通。但是协会的活动也是各自举办,闭门造车,照搬以往套路,很少有各社团联合组织活动,没有形成互助协作的关系,反而存在着一种竞争的现象。

2.3 各个社团内部建设存在经费紧缺、设施不到位、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从表1可知,学校体育类社团发展过程中主要问题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资金短缺、协会活动时间冲突、日常管理薄弱,排在最后三位的分别是会员管理松散、规章制度不健全、同类社团竞争激励,说明各个校级体育类社团内部建设存在各种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各个体育社团的健康发展。

表1 体育社团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目前,从社团内部建设来看,许多社团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或制定章程不够完善,仅仅是用来应付社联的申请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会员组织框架不明,无法及时通知会员最近的活动,社团负责人经验和能力有限,内部分工不明确,社团内部的各部门机构不完善,缺乏严密的年度计划。另外学校社团的经费不外乎是通过收取有限而且微薄的会员费和极少数的商家赞助费来获得,从团委或社联获得的行政经费是微乎其微的。社团活动使用的场地、设施也是十分有限。一般社团举办活动都是事先向学校的有关部门租(借)用场地,如遇特殊情况冲突,就需要改地点、改时间甚至取消活动。虽然学校有“社团之家”,但仅供作社联的办公室,供各协会开会之用。特别是体育类社团开展活动需要场地和器材设施支持才能顺利完成,但学校的能申请到的活动场地的条件还远远不够。例如乒乓球协会在社团之家仅有一张乒乓球桌、羽毛球协会没有固定的场所。经费、场地的不健全直接导致了特色社团无法展现其特色。这些社团因素必然直接导致社团管理松散,缺乏凝聚力,号召力尽失,最后导致会员的不断流失。

2.4 体育类社团以单一活动为主,活动缺少灵活性

表2 大学生参与体育社团动机调查

从表2可以看出,同学们最初参加社团的主要动机是兴趣爱好和锻炼自己的处事能力,因此体育类社团仅靠体育单项活动的内容无法满足会员的需要。

体育运动项目的独立性,决定体育类社团活动内容的单一性。有些球类协会对会员的运动技能有一定要求,如篮球协会、足球协会、网球协会。这些球类体育社团的业余训练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无法统一安排阶段性训练,通常以比赛的方式进行,久而久之会员就会对该社团失去兴趣。加之场地、设施、天气以及训练指导的条件限制,即使学生参加的热情很高,也因为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很难顺利持久开展。体育类社团可以在活动安排过程中安排一两个符合协会会员需要的活动,如篮球协会可以偶尔与足球协会联谊举办一些晚会或出游活动,以便增加协会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2.5 体育社团缺少安全保障

体育社团的活动项目基本上都是以体育运动的方式进行,难免存在一定的风险,特别是户外运动类社团如自行车协会、登山协会以及轮滑俱乐部等的社团活动都是高风险的运动。北京大学山鹰社就曾经在登山活动中出现伤亡事件。学校各个领导都强调体育社团组织活动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因此安全因素也大大限制了某些体育类社团的活动范围和频率。

2.6 体育社团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表3 体育社团男女比例

表3显示体育类社团总体男、女生的比例是84:100,由于我校是师范类院校,女生比男生多很正常,但是由于各个社团的活动项目不同,出现了个别社团如表中的健美操全部是女生和足球协会全部是男生的情况。

我校是师范类院校,因此体育社团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女多男少。以自行车协会为例,2008级新会员总人数为85人,但是男生却只有15人,男、女比例才3:17。这种比例严重威胁着活动开展中的安全性,也增加了社团干部的管理活动的难度。而篮球协会却出现相反的局面,男生人数大大超过了女生人数。

2.7 体育社团存在太强的随意性和会员的流动性较强

高校内学生自发性的群众体育组织,具有组织结构松散的特点。大部分的体育社团是以娱乐性为主,除了刚开学期间积极性高,后期体育社团较为懒散,导致社团成员的态度过于随意,每次的锻炼内容、人数、频率、时间和强度均得不到有力的保证。健美操协会负责人一再强调统一时间训练,但会员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私事,无法到场。所以每次来参加培训的会员都不同,极少部分人坚持每次都来,导致每个人的学习进程不同,有的已经学到第四节,有的却第二节还没有学。体育社团活动毕竟不是上体育课,活动的自愿性原则决定了社团不能硬性要求其会员每次都要参加活动,这给社团开展活动带来极大的困难。

2.8 体育社团的负责人文字功底与管理能力相对比较低

表4 体育社团会长所在学院分布情况

表4显示,体育类社团会长人数中仅有3人是来自其他学院,其余的会长都来自体育科学学院。这些同学具有相对较强的专业技能,但是大多数同学的文字功底与管理能力不如其他学院的同学。每次十佳社团评比活动中都暴露这样一个事实:体育社团并不是没有活动,而是负责人在活动后缺少精彩的表述把整个活动展示给评委。另外体育科学学院的同学在处理事情和人际关系的时候多数太过于暴躁,容易产生激动的情绪,做事过于浮躁,这些都会直接影响一个领导者的凝聚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校社联与社团之间的纵向定位不够准确,社联对社团更多的是管理缺少服务,社联与社团缺少主动性的交流,社联主办的大型活动脱离社团,偏向于学生会组织活动类型。

3.1.2 社团和社团之间的横向联系相对较少,各个社团不但没有形成这种相互协作的关系,反而存在着一种相互竞争的现象。

3.1.3 我校体育类社团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资金短缺、协会活动时间冲突、会员组织框架不明,无法及时通知会员最近的活动,社团负责人入校时间皆为一两年,工作经验和能力有限,内部分工不明确,社团内部的各部门机构不完善,缺乏严密的年度计划等内部问题。

3.1.4 体育运动项目的独立性,决定了体育类社团活动内容的单调性,没有丰富多彩的活动能长久地吸引同学参加。以及体育社团的活动项目基本上是以体育运动的方式进行,难免存在一定的风险,严重影响了体育社团的活动范围和频率。

3.1.5 体育社团存在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调现象。

3.2 建议

针对以上各种影响体育社团发展的不利因素,从社会体育学和体育教育学角度出发,从以下几个综合的对策着手,对当前福建师大体育社团主要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为今后体育类社团的健康、稳定、可持续提供借鉴。

3.2.1 努力构建包含体育社团的体育教育框架体系

将体育社团纳入我校体育教育管理体系,体育社团可以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开课,教师、学生自主选择教和学、自主选择相应的社团,这样符合高校的教育特点。由于体育教师的专项能力比较强,新的教学形式应该是教师开课,学生以兴趣为主,自主选择教师,教师根据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制定符合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教学和活动内容,保持体育课与社团在主体内容上的延续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

3.2.2 构建社联与社团共同发展的和谐校园环境

社联要紧跟社团的发展的脚步,实现社联服务社团的宗旨,明确“两个基础”定位,即“社团联合会以社团为基础,社团以会员为基础”,树立服务意识,千方百计为社团争取资源,搭建平台展示社团精彩、展现会员风采,大力打造社团活动品牌。

3.2.3 加强体育社团与校外各种组织的互动联系

我校的体育社团应积极与校、内外的各种社团、企业甚至政府联合起来,组织一些大型的、有影响力的活动或比赛,如自行车协会与福州仓山区委在金山福州展览城联合主办的“海峡漆,两岸情”。这些大型的活动不但有利于提高社团的知名度,也有利于自己的社团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吸引企业的投资。此外在基层比赛中,我校体育社团应积极组织教练员和裁判员,以社团的名义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篮球赛,积极参与学校内部的体育活动。这样不但能提高负责人的管理组织能力,也有利于提高会员与同学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运动氛围,改变我校体育社团“各自为政”的局面。

3.2.4 培养社团干部、共创精品社团

社团干部的能力尤其是社团干部的凝聚力,直接决定了社团的发展情况。因此,我校体育社团骨干的选拔应本着“群众基础好、管理能力强、以会员为中心”等标准,在协会社团公开选举主要负责人,不宜采取面对全校的招募。另外,作为社团的领导核心不但本身要具备一定管理水平,还要善于发现人才、凝聚人才、培养人才。同时可以对社团干部进行必要的能力培训,经常和其他社团开展沙龙、论坛等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人才培养的相关讲座。值得注意的是社团干部的工作是无薪水的,仅因个人兴趣和责任心,所以容易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应付甚至反感的心理,因此要适时针对这个问题和社团干部进行交流,对他们的工作给予肯定和鼓励。

[1]林波,徐鑫镁.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特征与功能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1):124-126.

[2]韩尚洁,朱容霆,程洁,等.高校体育社团管理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武术研究,2023,8(6):123-125.

[3]张云瑞,李俊峰.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开展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以上海商学院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31):155-159.

[4]边挺.大学生体育社团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关联机制研究[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23,15(1):62-65.

[5]李飞,徐家林,王杰.学校社团活动对体育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影响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2,38(12):49-52.

[6]马勤,彭伟,彭国强.社会资本视域下我国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问题剖析与路径探骊[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2,21(11):31-38.

[7]张洪.高校社团健康发展之思考[EB/OL].http://www.bokee.net/newcirclemodule/article_viewEntry.do?id=208552&circleId=103538,2006-07-29.

An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Problems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Sports’ Associations

HUANG Yiqun

(Quanzhou Medical College, Quanzhou 362001, Fujian, China)

黄毅群(1983—),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社联体育类会员
2022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浅析体育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以抖音为例
2021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2020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全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智库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和理事长名单
全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智库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和理事长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