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解剖性肺段切除、肺楔形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2024-04-18万伟张彬刘勇志井淼王晓栋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3期
关键词:肺段楔形肺叶

万伟 张彬 刘勇志 井淼 王晓栋

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位列于恶性肿瘤第一位[1],且趋于年轻化。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常见类型之一,约占肺癌的75%~85%[2]。开胸手术可有效切除NSCLC病人病变组织,但手术创伤较大,病人术后需长期卧床,且手术并发症较多[3]。近年来,胸腔镜手术以其外科微创化、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步应用于NSCLC治疗,其中以肺叶、肺段、肺楔形切除较为常见[4-6]。本文对81例NSCLC病人分别采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解剖性肺段切除、肺楔形切除手术治疗,探讨不同切除术式对病人围术期情况、肺功能、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的影响。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本研究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81例NSCLC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肺叶切除组、肺段切除组、肺楔形切除组,各27例。三组病人肿瘤直径、吸烟史、年龄等资料比较见表1。纳入标准:参照《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标准经病理确诊[7];TNM分期Ⅰ~Ⅱ期;肿瘤直径≤2 cm,肿瘤位于肺实质的外侧1/3,且局限于单一肺段内;符合NSCLC根治术和胸腔镜手术适应证;年龄20~82岁;无其他肺部疾病或其他肿瘤疾病;认知功能正常;心、肝、肾、脑功能正常;临床资料齐全;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肿瘤转移;依从性差;中途退出;妊娠期或者是处于哺乳期;凝血功能障碍;已接受抗肿瘤治疗。本研究已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三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二、方法

1.肺楔形切除组: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健侧卧位,全身麻醉,在腋中线第7肋间切一个1.5 cm长度的切口观察孔,置入胸腔镜探头,第4肋间切一个长度区间在3~5 cm范围内的操作孔,在肿瘤2 cm以上距离行切割吻合(腹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而后行肺楔形切除,经操作孔将切出的肿瘤标本取出;将纵隔胸膜打开探查其中的淋巴结,确认有淋巴结存在的病人将其切除后送检,若不确认有无淋巴结,则采少量脂肪组织送检。(2)肺段切除组: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健侧卧位,全身麻醉,在腋中线第7肋间切一个1.5 cm长度的切口作为观察孔,第4肋间切一个长度3~5 cm的操作孔,利用腔内型的切割闭合器处理器官及靶段动静脉,于肿瘤至少2 cm的距离切除目标肺段,邻近肺段组织在必要时考虑切除,并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若淋巴结冰冻检查为阳性,改为肺叶切除。(3)肺叶切除组: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健侧卧位,全身麻醉,在腋中线的第7肋间切一个1.5 cm长度的切口作为观察孔,置入胸腔镜探头,在第4肋间切一个长度为3~5 cm的操作孔,在监视器的指导情况下实施肺叶切除手术并清扫区域淋巴结。全部病人术后置引流管、缝合切口,并进行抗感染治疗,主要为头孢呋辛药物静脉输入治疗,剂量为每次1.5 g,每12小时1次,用药总时间不超过72小时。

2.观察指标:(1)围术期指标:包括引流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长、清扫淋巴结的数目、术中出血量;(2)肺功能:术前及术后4周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值、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值、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 、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3)炎症因子:采集术前及术后4周外周静脉血5 ml,室温静置2小时,3 000 r/min离心15 分钟,收集上清,-20 ℃保存。术前及术后4周,ELISA法测白细胞介素(IL)-6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4)免疫功能:术前及术后4周,测外周血内CD4+、CD8+、CD4+/CD8+值;(5)并发症:包括术后肺部出现感染、胸腔积液、肺漏气;(6)预后:包括肿瘤远处转移率、复发率。采用电话或是门诊复查的方式随访3年,随访截止2022年8月,第1年每隔3个月随访1次,以后每隔6个月随访1次。

三、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三组围术期情况比较见表2。与肺叶切除组比较,肺段切除组手术时长、引流量、住院时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肺段切除组比较,肺楔形切除组手术时长、引流量、住院时间减少,清扫淋巴结数目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三组围术期情况比较

2.三组肺功能比较见表3。术前,三组FVC值和FEV1值、MVV 、DLC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肺段切除组FVC值和FEV1值、MVV 、DLCO高于肺叶切除组,肺楔形切除组FVC值和FEV1值、MVV 、DLCO高于肺段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三组肺功能比较

3.三组炎症因子比较见表4。术前,三组各炎症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肺段切除组IL-6和CRP水平低于肺叶切除组,肺楔形切除组IL-6和CRP水平低于肺段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三组炎症因子比较

4.三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见表5。术前,三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肺段切除组CD4+、CD4+/CD8+高于肺叶切除组、CD8+低于肺叶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楔形切除组CD4+、CD4+/CD8+高于肺段切除组,CD8+低于肺段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5 三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5.三组术后并发症比较见表6。与肺叶切除组比较,肺楔形切除组与肺段切除组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6 三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6.三组预后情况比较:术后随访3年,78例病人获得随访。肺叶切除组、肺段切除组、肺楔形切除组复发率依次为11.54%(3/26)、16.00%(4/25)、18.52%(5/27),远处转移率依次为11.54%(3/26)、8.00%(2/25)、7.41%(2/27)。三组术后3年远处转移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讨论

NSCLC多见于老年人群,发病率呈攀升趋势[8]。随着影像学技术发展,肺癌早期诊断逐渐增多,病人获得手术根治的机会增多[9]。传统开胸手术可切除肿瘤病灶,但会给病人带来较大的创伤,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随之增加[10]。近年来,胸腔镜技术逐渐应用于肺癌根治,在术后疼痛、并发症、医源性创伤等方面体现出较好的临床疗效,尤其适用于耐受性较差或高龄病人[11]。胸腔镜手术类型较多,不同术式临床疗效及预后状况有一定差异[12]。

本研究显示,三组病人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段切除组手术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较肺叶切除组减少,肺楔形切除组手术时长、引流量、住院时间较肺段切除组减少,提示三种术式中肺楔形切除更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这可能是因为,肺楔形切除可减少手术操作对肿瘤病灶和肺组织的牵拉,操作相对简单,[13]。有研究显示,胸腔镜手术对病人肺功能有一定不良影响,主要因素可能为麻醉药物残留、手术过程中失血、手术创伤限制了病人呼吸活动等[14]。本研究结果表明,术后肺段切除组FVC值和FEV1值高于肺叶切除组,肺楔形切除组FVC值和FEV1值、MVV 、DLCO高于肺段切除组,提示肺楔形切除对NSCLC病人肺功能的不利影响相对较小。因此认为,肺楔形切除术为一种局限性肺切除手术,可最大程度地保留健康肺组织,对病人肺功能的影响降至最低[15]。手术后多种炎症介质大量释放,引发炎症反应,而炎症反应可影响病人肺功能恢复[16]。IL-6为一种多效炎症介质,能够介导机体炎症反应过程[17]。CRP为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机体损伤或者感染发生时可在外周血中急剧上升,可用于评估机体炎症程度[18]。术后肺段切除组IL-6和CRP水平低于肺叶切除组,肺楔形切除组IL-6和CRP水平低于肺段切除组,提示肺楔形切除对NSCLC病人机体造成炎症反应相对较轻,这可能与肺楔形切除导致的机体创伤较小有关。手术创伤所致的应激反应可对病人免疫系统造成破坏,引起免疫抑制,增加手术并发症风险,延迟或者术后恢复[19]。CD4+、CD8 +为体内关键的免疫细胞,其比值变化可反映免疫功能[20]。研究显示,术后肺段切除组CD4+、CD4+/CD8+显著高于肺叶切除组、CD8+显著低于肺叶切除组,肺楔形切除组CD4+、CD4+/CD8+显著高于肺段切除组、CD8+显著低于肺段切除组,提示肺楔形切除对NSCLC病人造成的免疫抑制相对较小,可能原因为肺楔形切除的手术损伤更小、应激反应更轻,进而对病人免疫系统造成的损伤更小。此外,三组病人术后3年远处转移率、复发率比较无差异,与肺叶切除组比较,肺段切除组和肺楔形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肺楔形切除术在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且使部分围手术期指标、肺功能指标、炎症指标、免疫指标获益的情况下,可获得与解剖性肺段切除、肺叶切除相似的远期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三种手术方式中肺楔形切除对NSCLC病人肺功能、炎症反应、免疫功能的不利影响相对较小,术后恢复相对较快,其次为解剖性肺段切除,最后为肺叶切除,并发症和远期预后方面无明显差异。本研究样本数较小且随访内容未包含病人生存情况,研究结果需要后续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肺段楔形肺叶
History of the Alphabet
钢丝绳楔形接头连接失效分析与预防
Eight Surprising Foods You’er Never Tried to Grill Before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腹腔镜下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30例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感染性病变
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对比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41例临床分析
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