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

2024-04-18谌红桃农春仕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4年1期
关键词:实验室考核评价

谌红桃, 农春仕

(南京林业大学a.党委宣传部;b.实验室与基地建设管理处,南京 210037)

0 引 言

新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型人才,实验教学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高校实验室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是展现高校学科建设与科研水平、展示其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1]。实验室也是人财物密集的场所,是高校安全事故频发之地。在目前全国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背景之下,高校实验室承载了更多的使命,成为开展创新教育的主战场、支撑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2]。

高校实验室教学和科研在大学职能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国内高校实验室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实验室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高校实验室安全意识淡薄与安全知识缺乏情况比较普遍,据统计,88%以上的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由人为因素造成[3]。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系统性工程,开展科学、系统、有效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是目前我国高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需要学校主管部门、学院、实验室齐抓共管、共同参与、各司其职。

1 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现状

相较而言,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更为成熟,开展得早,也非常重视这一项工作[4]。进入新世纪,随着高校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需要,国内不少高校开展了较为专业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如清华大学构建较为科学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其安全教育目标立体化、教育内容结构化、教学资源多元化、教学效果可视化,成为国内实验室安全教育的一个典范。国内大多高校实验室主管部门对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强化顶层设计,不仅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保障人财物的投入,还在每年国家安全生产月及新生入学教育等特定时期组织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已全面展开,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5]。

1.1 实验室安全教育意识不强,缺乏顶层设计

尽管目前国内高校均已不同程度地展开了实验室安全教育,但如果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国内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的现状普遍滞后于国内高等教育发展水平[6]。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高校两大主要职能。传授专业知识和提升实践创新能力一直以来都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而这都离不开扎实有效的实验室教学[7]。不少高校实验室管理缺乏系统的安全教育,未对大学生应具备的安全知识和素质提出严格要求,学校常规性教育体系里实验室安全教育往往缺位,相应的课程和学分也未纳入学校和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里。从条件保障上也凸显高校对实验室安全教育重视不够。近年来,尽管高校对实验室安全设施投入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对实验室安全教育投入比例过低。

缺乏校级层面的顶层设计。①不少高校实验室主管部门并未对安全教育进行科学系统地谋划,未建立出分工明确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运行机制,仅停留在出台一些安全管理制度上,导致学校、学院、实验室三级在安全教育上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②因为缺乏全校性的统筹规划,目前不少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内容存在交叉重复的现象,通用知识较少,课程方案校院间差异较小,且流于形式,内容碎片化[8]。

1.2 教育内容滞后,教育手段单一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高校教学内容和科研手段也随之变化,导致实验室教学内容和手段不断更新,实验室仪器设备也不断更新换代。但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内容却未做相应调整,大多停留在消防安全知识等通识性教育上,没有传授与时俱进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内容,并且教育手段比较单一,主要以口头传授和讲座为主,知识性教育居多,体验式的实践性教育偏少[9]。部分高校尽管安全教育手段较多,但安全教育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不强,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1.3 安全教育监管不到位,缺乏评价机制

目前,大多高校对实验室安全教育考核和监督重视不够,只将实验室安全教育纳入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范畴。不少高校尚未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评价考核机制。①未建立科学系统的考核指标体系,对实验室安全教育手段、内容、效果未作出明确的要求[10],缺乏对实验室安全培训、考试实施情况及效果跟踪监督并考核的程序和内容。②对实施实验室安全教育的责任人及对受教育的学生,均缺乏相应的考核评价,相关职能部门及其管理人员也未把实验室安全教育纳入其绩效考核体系内,呈现出无监督、无考核、无保障的局面。

2 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原则

高校有效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要建立其教育体系,健全体制机制,科学分层次系统化推进,创新教育形式和内容,建立科学评价保障机制,确保实验室安全教育取得实效。

2.1 分层分类原则

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根据教育主体不同,构建分层分类的科学化教育工作体系。根据高校管理的特点,从学校、学院、实验室三级出发,科学谋划三级安全教育的职责分工,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一体化教育工作体系[11]。要优化三级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明确各级教育内容和手段,避免教育内容交叉重复,形成科学化教育工作体系。

2.2 实践性原则

实验室安全教育事关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考查学生基本安全知识的基础上,还应根据专业类别,对实验环节进行实践性操作,尤其是关键环节。实践性教学不仅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而且可将学生掌握的基本安全知识内化,指导学生的实验安全行为,做到知行合一。

2.3 评价保障原则

评价与保障机制的建立是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闭环管理的重要一环,也是教育系统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有力的保障是实验室安全教育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执行不到位,监督管理不到位,都是缺乏教育评价保障机制的结果。

高校应从各部门和学院的不同职责出发,统筹规划相应的考核评价保障体系。学校根据考核评价保障体系对部门和学院的安全教育工作情况组织考核与评价。考核评价是打通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可有效促进学校内部安全监控体系的完善,树立安全教育意识与责任,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12]。

3 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对策

根据当今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现状及实施原则,提出以下对策。

3.1 构建一体化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体系

构建一体化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体系的主体原则是对安全教育实施分层分类。根据教育主体不同,分学校、学院、实验室3 级。校级层面由实验室管理职能部门牵头组织,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协同配合;院级层面应设专门的实验室管理机构或专职人员负责;实验室层面则由各实验室责任教师具体负责。如上海交通大学为了落实三级实验室安全教育机制,从实验室管理角度出发,设置校级、院级、课题组三级管理员,并赋予相应的管理权限,有效提升了该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管理水平。

实验室安全教育根据内容不同分通识性安全教育、专业特色安全教育、实践性安全教育3 类。如图1所示,通识性教育包括国家及学校相关法律法规、安全基础知识、危化品及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知识等,一般由校级层面和院级层面实施;专业特色教育根据学科特点、专业课程及专业实验室特色进行的安全教育培训和指导,一般由学院和实验室组织实施;实践性教育则主要通过应急演练、实验基本操作等方式进行,一般由学院和实验室组织进行[13]。

图1 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体系

3.2 建立多元化实验室安全教育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设置全面系统的评价指标,实行多主体评价。成立校级安全教育考核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实验室管理职能部门统筹协调,并把考核评价指标纳入学院或部门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实行重大实验室安全事故一票否决机制。评价指标包括组织领导、制度建设、宣传教育、安全防范措施、应急预案5 个1 级指标,1 级指标下分设详细的2 级指标。2 级指标分别为1 级指标下辖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并附相应分值,利于学院或部门对照实施。

评价方式要以客观事实评价为主,年终评价要给出明确考核结果,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还要实行重大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除校级职能部门组织考核评价外,实验室安全管理员,授课老师、实验员、学生等作为评价主体应参与到评价过程中。

加强保障体系建设。实验室安全教育保障包括制度保障和经费保障。学校应根据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反复论证,建立较为完善系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的规章制度体系。该体系应涵盖组织架构、人员安排、实施细则、考核监督等内容。高校应每年为学校职能部门、学院和实验室设立实验室安全教育专项经费项目,并确保专款专用。

3.3 强化体验式教学

实验室安全教育有别于其他知识性教育,它注重知行合一,并最终贯彻在实践操作上,尤其涉及生命财产安全的教育,需要反复演练操作,确保实验过程万无一失。而体验式教学能较好地弥补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手段单一、知识不能内化和实践操作不足等缺点,可反复实践操作,有效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

体验式学习也被称为情境学习或经验学习[14]。这种沉浸式学习的方式可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效提升学习效果。在体验式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可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根据角色要求,通过体验、想象、思考、创造等活动,提升自己对这个角色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对于危险性较高的实验操作,可采用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如今,虚拟仿真技术在高校蓬勃发展,许多高校建立了各级各类虚拟仿真实验室。虚拟仿真技术可作为体验式教学的主要手段,与其他体验式教学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可用生动逼真的画面来表达抽象枯燥的安全操作理论,可视化的视听场景,使理论知识学习具体化,促进培训更生动、逼真、立体[15]。如传统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周期长、操作繁琐、技术要求高,高校实验室的课时无法满足学生认知植物培养的动态全过程,而通过3D仿真、动画技术、WebGL 技术等虚拟仿真实验,学生可在4 个学时内完成整个实验操作流程[16]。不仅如此,一些高校实验室安全准入平台还可模拟危险性安全操作演示实验,避免在真实安全学习中因操作不当而发生危险。

3.4 建立专业化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师资队伍

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核心是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高校要树立安全教育专业化理念,选齐配足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师资队伍。

实验室安全教育授课教师不是“万金油”,仅仅做过相关工作、无相关专业背景或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培训的人员,不能担任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此外,授课教师要始终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多参加学习培训和交流研讨,不断丰富实验室安全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养。

高校要建立实验室安全教育授课教师任职标准,把好上岗“入口关”,对授课教师的学历和专业应有明确要求,硕士以上学位者优先选聘,这样可在一定程度确保授课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从而保障他们的专业化水平[17]。

4 结 语

实验室安全事关师生生命和重大财产安全,其重要性不容小觑。根据当今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高校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顶层设计,构建一体化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不管是从组织架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式,还是考核与评价、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相关主管部门均应从全局系统角度,科学统筹组织分层分类式的一体化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并实行指导、保障与监督考核并行不悖、多管齐下,确保实验室安全教育行之有效,避免流于形式。

猜你喜欢

实验室考核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