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毛泽东家风故事赓续红色家风基因

2024-04-18刘艺廖梓伊

湘潮 2024年1期
关键词:毛岸英家风

刘艺 廖梓伊

编者按: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他强调:“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阅读共产党员的家风故事,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可以在这个行为规范的最小单元里,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凝聚踔厉奋发的磅礴力量。

家风是党风政风社风的风向标,红色家风是中国共产党永不褪色的传家宝。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非常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堪称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代典范。他率先垂范、言传身教树立良好家风,教育引导亲属坚定理想信念,严格教育子女,办事公私分明,带头勤俭持家,将共产党人的家教家风诠释得淋漓尽致。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言传身教铸就了共产党人良好家风的清正底色,毛家众多家庭成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

坚定理想信念:“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长期为革命事业奔走,但他依旧身体力行,注重家教家风。在毛泽东的熏陶引导下,他的弟弟、妹妹以及妻子纷纷投身革命,他们面对生死考验仍坚定理想信念,用生命谱写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壮歌。

1928年,毛泽东的妹妹毛泽建在一次战斗中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和残忍酷刑,她宁死不屈,始终没有透露组织的机密情报,说道:“我将毙命,不足为奇……人民总归要做主人,共产主义事业终究要胜利。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憾。”1929年8月,时年24岁的毛泽建英勇就义。1930年,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在长沙县被捕,敌人宣称只要她宣布与毛泽东脱离关系即可获得自由。杨开慧大义凛然地说道:“要我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牺牲我小,成功我大!”1930年11月,杨开慧在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刑场慷慨就义,时年29岁。噩耗传来,毛泽东悲痛不已,大呼“開慧之死,百身莫赎”。1935年4月,毛泽东的三弟毛泽覃在瑞金为掩护战友突围而不幸中弹,牺牲时未满30岁。1942年,毛泽东的大弟毛泽民在新疆被捕,反动军阀盛世才逼迫他招认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策划“暴动”、说出组织的秘密以及脱离共产党,但毛泽民的坚贞不屈打破了敌人的幻想。毛泽东一家为了革命牺牲的亲人,还有他的侄子毛楚雄、儿子毛岸英。他们挥洒一腔热血,将毛家的红色家风与争取民族独立、追求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融为一体,展现了共产党人对党的赤胆忠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新时代党员干部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其基础就在于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性修养。党员干部唯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掌握真理、心存正义,提升自身及亲属的道德意识与精神追求,带头树立良好的家风。

毛泽东前后共有过10个子女,然而从白色恐怖、战争洗礼中幸存下来的只有毛岸英、毛岸青两兄弟及李敏、李讷两姐妹。和天下众多父亲一样,毛泽东对于聚少离多的儿女们有着无限疼爱,但却更多了一份严格。毛泽东时常教导子女们“不要特殊,不要骄娇二气,不要自以为是”,要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看待自己,用一个普通人的眼光对待他人。

1941年,毛泽东曾给远在苏联的长子毛岸英和二子毛岸青写信:“人家恭维你抬举你,这有一样好处,就是鼓励你上进;但有一样坏处,就是易长自满之气,得意忘形,有不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危险。”他希望儿子们能够正确地对待他人的鼓励和赞扬,不可沾沾自喜,忘乎所以,以免在进步时滋长骄傲自满之气。1946年1月,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阔别十九年的父亲让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脱下洋装,换上布衣,到陕北去上“劳动大学”,拜乡村农民为师。后来,毛泽东又让他到西北农村参加土地改革工作团,新中国成立以后又让毛岸英到北京机器总厂一线工作,抗美援朝时又支持毛岸英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毛泽东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让毛岸英明白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要接地气,不能搞特殊。多年后,毛泽东同周士钊谈到为何把儿子毛岸英送上前线时说: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同样的原因,毛岸英不幸在朝鲜战场上牺牲后,毛泽东也没有接受将毛岸英迎接回国安葬的安排,而是让毛岸英同其他在朝鲜牺牲的烈士一起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

毛泽东给两个女儿取名李讷、李敏,也是希望女儿们能成为少说空话、多做实事的普通人。毛泽东从不允许子女们打着他的旗号享受特权。1959年8月,毛泽东长女李敏结婚当天,邀请的宾客仅三十多人,安排的饭菜也仅有三桌,没有大操大办。李讷是毛泽东最小的女儿,毛泽东对她疼爱有加,但也从未放低过对她的要求,甚至有一次李讷生病住院时也不能报出真名,而是使用的化名“沈娟”,为的就是避免得到“毛泽东女儿”的特殊照顾。上大学后,李讷和其他同学一样过着住学校、吃食堂的生活,每周六下课才回家。有一次,李讷离校晚,毛泽东的卫士李银桥出于安全考虑,便私自派车去接李讷。毛泽东得知此事后严厉地说:“不许接,说过就要照办。”

身为国家主席,毛泽东以身作则,不搞特权,坚决抵制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亲友谋利的不良风气。毛泽东厌恶并反对封建社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裙带关系,严格要求亲属遵纪守法,与广大劳动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不给党和人民增添负担。毛泽东曾立下“亲情规矩”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沉淀出铁骨铮铮、清廉自律的家风。

当韶山亲友来信请求毛泽东为其安排工作、学习时,毛泽东一概回绝。1915年到1958年,毛泽东给韶山亲友的书信有90多封,其中就有多封关于他拒绝为亲友解决工作、干扰土改等问题的。例如,“文凯先生宜在湖南就近解决工作问题,不宜远游,弟亦未便直接为他作介,尚乞谅之”“运昌兄的工作,不宜由我推荐,宜由他自己在人民中有所表现,取得信任,便有机会参加工作”“赵某求学事,我不便介绍”“吾兄出任工作极为赞成,其步骤似宜就群众利益方面有所赞助表现,为人所重,自然而然参加进去,不宜由弟推荐”等。

当亡妻杨开慧的胞兄杨开智来信请求毛泽东将其安排到北京工作时,也被毛泽东严词拒绝。1949年10月,毛泽东给杨开智回信:“希望你在湘听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湖南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同时,毛泽东还给当时的长沙市军管会副主任王首道发去电报:“杨开智等不要来京,在湘按其能力分配适当工作,任何无理要求不应允许。”收到毛泽东的信后,杨开智也领悟了毛泽东“一切按规矩办事”的教诲,不再提到北京工作的事,而是根据自己的专长,安心留在了湖南的农业部门工作,直到退休。

当得知来京探望自己的韶山亲友回乡后就觉得攀上了关系、产生了不好影響时,毛泽东立即写信批评教育。1954年4月,毛泽东专门给老家当地政府写了一封信,其中写道:“文家任何人,都要同乡里众人一样,服从党与政府的领导,勤耕守法,不应特殊。请你们不要因为文家是我的亲戚,觉得不好放手管理。我的态度是:第一、因为他们是劳动人民,又是我的亲戚,我是爱他们的。第二、因为我爱他们,我就希望他们进步,勤耕守法,参加互助合作组织,完全和众人一样,不能有任何特殊。如有落后行为,应受批评,不应因为他们是我的亲戚就不批评他们的缺点错误。”讲规矩,守纪律,这就是毛泽东在亲情面前做出的抉择。作为个人,毛泽东可以讲感情,讲故交,为亲戚们生活的改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作为一国领袖,毛泽东却不能用党和国家赋予的权力当亲戚们的靠山,不能成为他们犯错的依仗。

毛岸英以父亲为榜样,也自觉抵制以公权为私人谋利的行为。毛岸英的舅舅向三立曾托人给他写信请求他帮自己安排一个好的工作岗位,毛岸英一口回绝,回信说:“来信中提到舅父‘希望在长沙有厅长方面位置一事,我非常替他惭愧。新的时代,这种一步登高的‘做官思想已是极端落后的了,而尤以通过我父亲即能‘上任,更是要不得的想法……皇亲贵戚仗势发财,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靠自己的劳动和才能吃饭的时代已经来临了。”毛岸英之所以能有这样的认识和见解,也得益于毛泽东对他长期的严格要求和教育熏陶。

培育好家风,以身示范至关重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在毛泽东身上从来都不只是一句口号。毛泽东始终把自己看作是人民中普通的一员。在生活中,他不要求任何特殊待遇,终其一生厉行节约,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这也深深地影响着子女们。

毛泽东常说:“我看还是应该节省点,不要做新的,破了再补嘛。”毛泽东常常嘱咐工作人员,要注意勤俭节约,避免浪费。他的生活用品总是能跟随他很久,不到不能再用的地步绝不丢弃。现存于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毛泽东遗物,除了那件著名的打有73个补丁的睡衣外,还有破到鞋匠都不愿再修补的拖鞋、用旧毛巾拼接足有54个补丁的毛巾被、被刷坏的牙刷等,都生动呈现了毛泽东一生反奢倡俭的生活细节。

生活节俭的毛泽东,对日常生活需要都秉持着够用就好、能用就行的标准。李敏曾回忆,毛泽东经常要求子女们艰苦朴素。解放后,虽然生活条件改善了,但毛泽东仍要求他们不要穿得太讲究,穿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就行。李讷上大学时,毛泽东定下的粮食定量是每月21斤。如果说对子女的严格要求是为了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美德,那么毛泽东对家庭支出的控制就是将朴素节俭贯彻到底。李银桥曾为毛泽东家制定了一份《首长薪金使用范围、管理办法及计划》。毛泽东认为每天三元的伙食标准太高了。李银桥解释说:“这三块钱中还包括招待客人的费用。”毛泽东听后斟酌了半天才同意了这份计划。

在具体的饮食安排上,毛泽东始终奉行简单适合的原则。他很少按照保健医生的安排吃所谓的营养餐。每日三餐,他吃得很普通。只有在生日的时候,毛泽东才会同意多加几个菜,也不宴请宾客,只是叫上家人和工作人员一起吃顿便饭。公者千古,私者一时。毛泽东是培育良好家风的楷模,他的家风故事蕴含着忠于人民、忠于国家的初心情怀。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风端正,子女才能健康成长,社会才能健康发展。广大党员干部是红色家风传承的第一责任人,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要认真学习毛泽东家风故事,赓续共产党人的红色家风基因,以纯正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社风,带动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推进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猜你喜欢

毛岸英家风
勤劳是最好的家风
百年毛岸英
勤劳节俭传家风
家风伴我成长
幽默好家风(二)
家风
幽默好家风(一)
忆首次赴朝祭奠伯父毛岸英
与毛岸英同时牺牲的高瑞欣
彭德怀脱险与毛岸英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