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花开
2024-04-18李淮
李淮
“谁说冬天就没有花儿开放呢?这世界,不断有着结束,不断有着开始,多好呀!”
女友在朋友圈发了张她家葫芦开花的照片,两朵,白色花朵在绿色叶片的衬托下微微地泛着浅浅的淡淡的蓝色,毛茸茸的花朵在阳光下娇艳地舒展,好看。我感到惊讶,葫芦不应该在这个季节这么吐露芬芳花开四瓣,但图片上的葫芦花就是这样生机勃勃地招摇着。这让我想到最近听刀郎的《翩翩》,歌里唱道:“谁不是错过了四下报更的鼓声,总有人偷偷拨弄镜月的指针。”想来,今年天气暖和,葫芦错过了春种夏开花生长的最佳时辰,它自个儿在冬天开了花。又或许,在葫芦生命的年轮里,它已在适当的时节开过了花,现在,它想异军突起,自由自在又开一次花,谁能说不准它开花呢?
葫芦是葫芦科葫芦属,别名有点多,被称为壶卢、蒲芦、瓠子、扁蒲、夜开花,为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它从印度和非洲迁徙而来,在我们南方地区茁壮生长。儿时,大院子的墙根边,有人随意或特意撒了种,没有见到人刻意去浇水施肥,走过路过,不经意时,发现叶片与绿茎慢慢地在长,于是,有几根废弃的竹竿木条立在葫芦的茎叶旁,它自个儿攀缘爬升,又慢慢地长,开了花,结了果。
葫芦幼时青绿小巧,我们叫瓠瓜。再长大点白嫩修长,呈圆柱形,或一头大一头小。果肉可吃。但院子里陈婆婆李大爷看得紧,不准小娃娃糟践还没有成熟的瓠瓜。那几年秋天时,邻居陈婆婆见天就会用竹编筲箕给我们端两个来,让母亲留着做菜,喜得母亲眉开眼笑连连道谢。《诗经·卫风·硕人》中描写古代的美人,“齒如瓠犀”,用青春的瓠瓜肉来形容美人的皓齿,让人对这样的蔬菜无端生出好感,觉得它们比南瓜、冬瓜、西瓜、苦瓜都要高贵许多。瓠瓜可以剁碎包饺子,切条炒着吃,切薄片煮汤喝,那段时间,母亲不用去市场买菜,变着法子用瓠瓜做菜端上了饭桌。
爬到墙头的瓠瓜太高了,我们站在墙边仰头望着,陈婆婆伸长手臂,李大爷踮起脚尖都够不着,陈婆婆李大爷对一下眼神,仿佛在说:由着它们长吧。
风来了,雨来了,天凉了,云摇雨散,眼见着瓠瓜的藤蔓枯了,绿色的茎成了褐色的藤,瓠瓜藤蔓被扯了下来,上面结着的瓠瓜一个一个修成正果,成了上小下大或圆滚滚的葫芦,陈婆婆李大爷可能没有读过唐朝韦应物的“此瓢今已到,山瓢知已空。且饮寒塘水,遥将回也同”,但他们把葫芦分送到院子里各家各户的厨房,母亲用刀把葫芦剖成两半,取出内瓤丢了,半边葫芦放在有风避雨的地方阴干,十天半月后,一个实用的水瓢应运而生,躺在了水桶里或者土陶水缸的盖帘上,还有半边葫芦瓢里装了从粮店里买来的绿豆。
1986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13集的《葫芦娃》剪纸动画片播出,让葫芦兄弟成为中国动画作品的经典。那时,每天晚上播一集。只要听见“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个娃,风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啦”的歌声,娃们必定安静地坐在凳子上等着,大人也喜欢看,为七个葫芦娃和老爷爷与蛇精、蝎子精的精彩斗争而激动着,鼓着掌。如今回忆,还能想起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个大葫芦与七个葫芦娃头扎抓髻身穿彩衣的样子。
“葫芦”与国人崇尚的“福禄”同音,代表富贵圆满吉祥长寿,有人常年在衣襟上佩戴彩色小葫芦,还有年轻女子把葫芦做成耳环戴在耳朵上;有人在葫芦表面做文章,不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是面子工程,葫芦上雕刻精美图画成了艺术品,让人爱不释手;为吉祥辟邪,古代夫妻新婚入洞房饮“合卺”酒,“卺”即葫芦。葫芦与仙人与道士也有渊源:八仙过海里的铁拐李身上常年背着个大葫芦,虽然铁拐是他的护法,但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西游记》第五回为“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孙悟空在蟠桃宴上不仅仅是喝酒啖桃闹腾,还偷吃太上老君葫芦里的仙丹,被关在八卦炉里炼了七七四十九天,炼出火眼金睛。读书时我老是在想:如果没有葫芦里的仙丹,火眼金睛是不是炼不出来?或者齐天大圣的肉身会不会化成一摊肉泥?
“谁说冬天就没有花儿开放呢?这世界,不断有着结束,不断有着开始,多好呀!”用女友配葫芦花图的话语来结束这篇短文。愿葫芦花带给你、我、他新年的开始和龙年的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