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经典考题 弘扬中华文化
2024-04-18仇亿
仇亿
从2022年冬奥会到2023年的杭州亚运会,富于想象的中国人,以各种形式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历久弥新融入体育竞技之中,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之美和文化自信。在2022年、2023年全国各地道德与法治中考中涌现出了不少考查有关中华文化知识的试题,这些试题也启示我们在复习时要紧扣教材知识,联系时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涉及的中华文化知识较多,有中华文化的价值、文化自信、中华文化的內容及特点、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多样性等。下面笔者结合这两年各地市的几道典型的中考题,与同学们一起来分析中考是如何考查这些知识点的。
考查知识一:延续文化价值,弘扬传统美德
1.(2023·江苏泰州)“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融合特征更加明显,文博看展、文艺演出、国风国潮热成为旅游新时尚。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A.薪火相传,历久弥新B.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C.包罗万象,无可挑剔D.和而不同,世界一流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华文化的特点。题干中提到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和创新性的旅游新模式,其实都体现了中华文化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而这种新的活力是一代又一代中华人民不断进行创新而来的。因此材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特点。B项题干没有体现出来,C、D项中“无可挑剔”“世界一流”的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2.(2023·辽宁营口)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下列古语能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有( )
①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②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进行了学科之间的联动,着重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以及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掌握情况。①表达的是辩证看待问题,②表达的是要用整体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③表达的是要自强不息,④表达的是要尊老爱幼,因此本题选D。
考查知识二:凝聚价值追求,高扬民族精神
3.(2023·浙江舟山)舟山有一“红色根脉”——蚂蚁岛精神。上世纪50年代以来,蚂蚁岛人民依靠“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精神改天换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这一精神( )
①是激励舟山人民奋进新征程的不竭精神动力 ②是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③有利于增添舟山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④将成为当代舟山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了有关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蚂蚁岛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因此蚂蚁岛人民弘扬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故②错误。由教材知识可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民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故④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本题答案为A。
4.(2022·江苏无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中我们可以领会到( )
①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 ②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 ③以改
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 ④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了有关民族精神的知识。由题干可知,这些诗句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这些精神由古至今影响着中华儿女,是我们的强大精神支柱。题目没有涉及时代精神,③不选。综合以上分析,本题选B。
考查知识三:共享多样文化,积极推动文化创新
5.(2023·浙江丽水)2023年4月,由丽水市委宣传部、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共同出品的越剧《绿水青山》在北京上演。该剧将诗意浙南、诗情瓯江、诗画丽水等元素融入舞台,以越剧的形式讲述当代丽水的故事。这一事例生动地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A.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
B.善于吸收与借鉴优秀外来文化
C.促进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
D.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题干中明确提到多元素的融合,以传统越剧来讲述当代故事,这生动地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A、B、C项均与题意无关。本题选D。
6.(2023·内蒙古兴安盟)2023年兔年春晚节目《一带繁花一路歌》编曲既有琵琶、二胡、笛子等能代表中国特色的传统乐器,又加入钢琴和手风琴等,中西合璧交流的方式展现了文明交流互鉴带给各国人民的喜悦与欢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要学会欣赏不同的文明,加强文明交流互鉴 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世界文化的作用 ③正确认识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多样性 ④努力消除文化差异,推动多元文化一体化发展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该题考查了有关文化多样性的知识。由题干可知,中西合璧交流体现了要正确对待多样的文化,正确认识文化差异,加强交流合作,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①③表述正确。②④表述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引领世界文化的作用,文化差异不能消除,要百花齐放。故本题选A。
7.(2023·四川攀枝花·节选)材料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小华认为:“只要充分肯定自身文化的价值,就能坚定文化自信,不需要借鉴外来文化。”
你是否赞同小华的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观点评析类试题的解法以及中华文化的价值、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多样性等知识点。首先,要判断表态。小华的观点不正确,因此不赞同小华的观点。然后,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这里的“自身文化的价值”可以用中华文化的价值去表述: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文化自信就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所以充分肯定自身文化的价值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不是一味固守老旧,还要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和吸收借鉴,肯定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面对多样的文化,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的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国家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强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人民的主体地位。作为新一代建设者,我们中学生更要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迸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