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课外小组

2024-04-17张钟嵊

十月·少年文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小鹅小兔子小鸡

1

生物课外小组的六位成员是老师根据其兴趣与爱好确定的。每人都有栽种及饲养方面的经历。

比如我,小时候就很喜欢栽种。

曾经在院墙下种过葫芦、丝瓜和扁豆。它们先后爬上墙头,举着白色的、黄色的、紫色的花朵向行人致意。

院外的园子里,我栽下的小桃树三年就结桃子。栽下的小杏树四年就结杏。应验了“桃三杏四”的农谚。

那时候,我更喜欢饲养。

至今,我仍然记着那只头上挓挲着一撮羽毛,尾巴翘得老高的大黄鸡。它一向很管蛋(肯下蛋)。有一天它却趴在窝里不出来了。

母亲摸了摸说:“要抱窝了,就叫它抱吧,管蛋的鸡抱窝也不磨滑。”随即让我倒出圆条筐,垫上麦穰,拾上三十个鸡蛋。接着,把它抱到筐边,它乖乖地走了进去,展开翅膀,用嘴钩了钩鸡蛋,趴下。我把鸡筐搬到堂屋外间,我同母亲住在里间。

晚上,听见它哗啦哗啦的翻蛋声,我忍不住抬头看,只见它两条腿撑着,低头用嘴不停地把底下的鸡蛋钩上来,让鸡蛋受暖均匀。一会儿,又开始翻弄,担心刚才翻到底下的又凉了,再次翻上来。

清晨,我按母亲的嘱咐,把它从筐里抱出来,它马上到院子里拉一摊稀屎,或许体温升高烧坏了肚子吧。拉完后回来狼吞虎咽地吃上几口食,又急着回筐里去,怕“闪”了蛋。其实,每次把它抱出来后,我都将旁边的棉被盖上,但它还是不放心。

它的体重越来越轻了。

第二十二天夜里,我听见外间“叽叽”的小鸡叫,“有小鸡出壳了。”我高兴地告诉母亲。母亲说,行,不用管它。天亮后,当我将它抱出来放风时,里边似有几个黄色的、黑色的绒毛小球滚动着。把它放回去后,继续有小鸡出壳。第二天一早,除了两个后来知道是“石蛋”外,都出来了。

这次,大黄鸡不等我抱就“咯、咯、咯”地叫着走出来。小鸡们也都听它的话,跟着出来了。

我赶紧把已备好的小米抓了一把,用温水泡在碗里。然后,撩在盖顶上,想让小鸡们吃。

母亲说,都刚出壳,不急着喂,有下生带来的蛋黄养着。

两天后,大黄鸡开始领着小鸡们下地了。

大门外,来了卖小炕鸡的,经母亲同意,买了两只,凑个整数三十只,叫大黄鸡一块儿领着。谁知一放进鸡群,它就追着拧,走到哪里拧到哪里,弄得它俩无处躲藏,我感到好可怜,可是母亲说,不用管它,过两天就好了。晚上,我特意把它俩放在大黄鸡身边。第二天放出来,大黄鸡不再另眼看待了。

在大黄鸡的呵护下,一个半月后小鸡们都成了半大鸡了。

不再听大咕咕头的絮叨而自由行动了。但它却依然不厌其烦“咯、咯、咯”地叫着,企图把已长大的孩子们再唤回身边。

邻居见了,说,老母鸡到了这个时候,该把小鸡甩开才是,它倒好,没完没了,得想法治治它。

提出两个办法。

一是在它尾巴上绑上一块红纸,叫它看了害怕,拼命地跑,跑累了就改了。但 “尾巴上绑红纸”,如同打起了一面小红旗,它“咯咯,咯咯,咯咯”叫得更急了,跑着跑着,飞了起来,最后,拱到草垛底下才停下来。逮出来后,又叫,又飞,搅得四邻不安。

只好试用第二个办法:把它按在水里泡,使它变成“落汤鸡”。出来后,它只顾忙着择梳身上的毛,再也不叫了,连续泡了两次,体温降了下来。又过了些日子,它开始下蛋了,和以前一样管蛋。

我还养过一只大鹅。

一天,卖小鹅的挑来了两大筐毛茸茸的小鹅。宣布麦收后收钱,且只收母鹅钱,公鹅不收钱。

卖小鹅的挑子就在离我家不远的街口,看见这些黄茸茸的小家伙,我回家催母亲来买。母亲正在烙煎饼。让我赊一只,长大了好看门。

我挑了一只自认为最“旺相”的。

将它与小鸡一起喂食,但单独为它建了一个窝,因为它的个子高。

过了些日子,它长出了满身的白毛。喜欢戏水。我便在月台上放了一个大盆,里面盛满了挑来的井水,它非常高兴,虽然不能在里面“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但可以把长长的脖子伸进去挽来挽去,并用嘴向身上撩水,撩了一会儿不过瘾,它将一只脚踏在盆沿上,另一只脚迈进盆里,然后,“扑通”一声,双脚都落进水里,高兴地扇动着翅膀,弄得满地是水。

麦收之后,卖小鹅的按时来到家中收钱了,他先把小鹅捉住,看了看屁股,说是母的。我便把早就备好的钱交给他。

几个月后,它变成了一只头戴皇冠的大白鹅。一大步一大步地在院子里走着,有时用一条腿站着,把头插进翅膀里休息。不要以为它睡着了,我只要喊一声:“鹅!”它就立刻“嘎”的一声做出回答。有陌生人说话,它会一连大叫几声,发出警告,陌生人进来了,它立刻伸长脖子把头降得很低,进行阻止,若陌生人继续向前,它便昂头攻击。

下雨天是它最高兴的时候,它在雨中昂首不动,任凭雨水把它全身的羽毛冲刷得更加洁白。当雨特别大,以致院内积水时,它把翅膀尽力展开,在院内飞来飞去,只是爪子没有彻底离开地面。

大白鹅确实“大有大量”,它走起来昂首挺胸,却并不在乎足下小事,吃食时,它与鸡共用一个食盆子,从不见它以强凌弱去啄与它争食的鸡,鸡则不然,常发生大鸡啄小鸡的情况。

一天晚上,睡梦中的我被院子里“吧嗒、吧嗒”的声音惊醒,疑心大白鹅被什么东西咬住脖子了,急忙起来看,嗬,只见这个“斋公子”的嘴上叼了一只大老鼠,那“吧嗒、吧嗒”的声音,定是它在追老鼠时发出的。捉老鼠本是猫的事,它却接了过去。真是一只爱管闲事的鹅。

事后分析,一定是老鼠晚上出来偷吃鹅的粮食,惹怒了它。因为无论如何,鹅是不吃老鼠的。

2

第一学年,生物课学的是“植物学”。种小麦是“植物学”的实验课。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秋分前,教生物的张老师通知我们课外小组做好种麦前的准备。

大家走进那个用铁丝网围成的小园子,来到一小片曾种过玉米的空地。按老师的要求,先用头把地里早已干枯的玉米秸清理出去,之后,用旁边的水管将空地灌了一遍透水。

两天后,我们来到园子,准备种麦子了。

我们小组的几个,都是农村长大的。对种麦子并不陌生:送粪、耕地、耙地、耢地、耩地都经历过。

然而这次种麦只能听老师的。

老师先把小组的同学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整地,一部门备种。

考虑到男同学有用不完的力气,让张珍、王全、孙溪和我四个男生整地。女同学心灵手巧,老师让苗英、房月两个女生备种。

整地时,先将不远处已备好的绿肥用铁锨撒到地里。

然后,从地头开始,一块儿用铁锨把地深深地翻一遍。

接着,用头把翻出的大坷垃打碎。

再用铁耙把地耙一遍,让土壤更细,且更加平整。

备种的她们,从一大袋麦种中,一粒一粒地拣出颗粒饱满的,然后将每一百粒包成一小包,一共包成六小包。

整地和备种结束之后。老师指点着,让高个子的张珍用头贴边开出一条直的但不太深的小沟。接着第二个人按三十厘米的间距开出第二条。依此类推。

最后,由我开出第六条沟,沟边刚好是地的另一边。

然后,老师要求每人手持一包种子,一粒一粒地播种进沟中,要播得均匀,且刚好播到头。

大家心中有数:一百粒种子插进三米长的小沟,每粒相距三厘米。于是,一人挨一人,很快播完了。

最后,老师要大家用锨从垄上除土,覆盖在种子上,厚度不超过三厘米。

播种的活就算完成了。

一个星期后,种子发芽了。一根根细长的绿针悄悄地从土壤里扎出来。

我们问老师,它是小麦的子叶吗?

老师说,小麦是单子叶植物,它的子叶很小,只在胚芽基部附近。你们看到的这些针状的绿叶,实际是种子发芽后长出的第一片叶子,而不是子叶。

接着,老师要求每人认真记下种子发芽率。

这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播下了一百粒种子,数一数有多少颗发芽的,发芽率就是百分之几。

但孙溪和我播的那两垄发芽率都超过了百分之百,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这时苗英和房月主动承认了备种时的粗心。

几乎每个星期,我们都去看看自己亲手种下的小麦的长势。

叶片越长越大了,越来越多了。

寒露过后,老师提示大家注意观察麦苗的分蘖情况。我们发现,每棵小麦的基部都开始冒出了新的芽,有的一个,有的两个,还有三个的呢。

立冬了,但麦苗不怕冷,继续默默地分蘖、生长。只是慢了一些。

大雪节气刚过,真的降下了一场大雪,给小麦盖上了一床厚厚的被子。

我慢慢地扒了个雪洞,看见里面的麦苗格外嫩绿,原来,它们不是在被窝中睡觉,而是在养精蓄锐呢。

春节过后,开学了,积雪早已融去,我们的麦田已变成了一小片厚厚的绿地。

雨水过后,小麦开始拔节了,麦苗明显地变高了。我们主动地为小麦浇了拔节水。

“春雨惊春清谷天。”小麦们按着节拍一步不落地向前赶着。

立夏了,小麦开始打苞了,抽穗了,开花了。

小满之前,老师特别提醒我们,要注意给小麦浇灌浆水。

芒种就要到了,沉甸甸的麦穗随风摆动着,形成了小小的麦浪。

想到丰收在望,张珍站在麦地边上,算了一笔账:一粒种子,分蘖成墩,长出四个麦穗,每个麦穗二十五粒,就是说,一粒变成一百粒。增产一百倍呢。

此后,大家正忙着期中考试,一连几天都没有到园子里去。

考试一结束,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来到园子里,想迎接丰收的喜讯。

却只见一个个麦穗在轻飘飘地摇着头。

摘下麦穗就在手心中又搓又捏,却见不到一粒麦子。

“可恶的麻雀!”张珍愤愤地喊了一声。

“早该在麦地里扎上一个稻草人。”事后诸葛亮王全说。

3

第二学年生物课,学习“动物学”。活标本是家兔。

一天,有人给生物园送来了两只小白兔,说是教学用。张老师要我们课外小组先饲养着。

饲养小兔不同于种小麦,需要天天有人管。

我们便采取轮流值日的办法,除星期日外,刚好每人一天。至于星期日,可以让不回家的同学照料一下。

饲养小兔倒不累,反而有趣,打扫兔舍时,只要把兔屎扫出来,再换上晒干的草就可以了。添食更简单,旁边的菜畦子里有种的小白菜,薅几棵放进去,关上舍门就行了。

小兔子一天天长大了,且越来越有本事了。

那个星期一,又该我值班了,进园子一看兔舍大开,两只小兔子都不见了,我立即告诉了其他几个同学,大家都很着急,分头去找,苗英和房月顺着学校的院墙在校内找。孙溪和王全沿着院墙在校外找,看看是不是从排水道拱出去了。

我和张珍则专门到伙房里去。因为那儿有小兔子喜欢吃的菜。

在伙房遇见了来师傅。来师傅是炊事班中年龄最大的,又是领班的,大家都叫他来班长。

来班长正忙着做饭,没有和我们一起找。但他说:“等我见到,一定告诉你们。”

大家都空手而归。

孙溪说:“我俩在墙外看见有只黑狗。小兔子从排水道拱出去后,一准是被黑狗叼走了。”

大家只好把这事告诉了张老师。

老师听后,并没有生气。他说:“当初养家兔就是作为教学的活标本。现在《动物学》课本的扉页上已经印有家兔解剖的彩照,各个器官都非常清晰。我们没有必要用这个活标本进行解剖了。小兔子走了就走了吧,你们也可以轻松一下了。”

老师的话给了我们安慰,但我还是忘不了小白兔可爱的样子,红红的眼睛,瓣唇一动一动的。

春节后开学不久,去伙房打饭,来班长忽然问我:

“年前,是你和另一个同学来找过兔子吧!”

“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您还记着那事。”我说。

“哎,那兔子这会儿正在伙房后面的菜窨子里呢。我已看见好几天了,光想和你说,可是不知道你是哪个班的。现在正巧遇见你。快和你的同学把它逮回去吧。”来班长说。

“来班长,你不是在说笑话吧?”我笑着说。

“哪会!我这么大年纪了,还能哄学生?别忘了,要多叫几个人来,因为兔子已经成窝了,两只大的,四只小的。”来班长补充说。

我立即回去通知他们,大家都喜出望外。一起来见来班长,由他带着,来到窨子口,一个挨一个,下着腰,沿着台阶慢慢下去。

“啊呀,这里面真大呀,第一次进来。”我们都惊讶地说。

“是呀,要是不大,怎么能储备下一千多学生一冬天吃的菜?”来班长边说边指着前面的角落说,“你们的兔子就在那里。”

我们赶快跑过去,透过天窗,看见有两只大白兔子躺在地上,四只可爱的小白兔子正在旁边蹦来蹦去。

“看来,它们早就进来了。”孙溪说。

“是啊,要不是早进来,怎么还在这里生了小兔子呢,我估摸着,它们从窨子口进来后,就钻到里边去了。当时,窨子里几千斤白菜垛得满满的,伙房来取菜的师傅有好几个,谁也没有看见它们。一直到过了年,菜渐渐少了,这才看见地上有兔子屎,怀疑里边有兔子。”来班长说。

谢过来班长,大家分别把兔子抱回了生物园,重新打扫了兔舍,把它们放进去。再去弄一些新鲜的白菜喂它们。

接着,我们去告诉了张老师。

老师听了高兴地说:“这件事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动物们顽强的生存本能。它们以自己特有的生存方式演绎着生命的故事。”

猜你喜欢

小鹅小兔子小鸡
闪电小鸡
小鸡想飞
小兔子
阿健的小鹅
小兔子开关贴
小兔子的生日会
小鹅流行性感冒的综合防治
小兔子的1天
小鸡不见啦
小鸡雏遇见小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