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尽责献良策 弘农爱国创一流
——代表委员两会奏响河南农业大学“好声音”
2024-04-17整理本刊编辑部
整理/本刊编辑部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开好今年的全国两会,乘高质量发展之势、集攻坚克难之智、汇团结奋斗之力,必将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信心和力量。
2024年的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成伟教授,全国政协委员、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张改平教授,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院长范国强教授也参与其中,带来了河南农业大学“金点子”,发出了河南农业大学“好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李成伟:如何让“大国粮仓”装满“创新密码”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安全既是“国之大者”,也是“民生之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如何让“大国粮仓”装满“创新密码”?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成伟教授带来了“加快在河南建设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等建议。“希望能继续为河南建设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鼓与呼。”他深情表示。
创新发展在河南蔚然成风 持续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李成伟先后到河南省多个地市调研。除了参与结对帮扶、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还参与了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建设工作,受聘中原农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在这一过程中,李成伟说,印象最深刻的是河南省委、省政府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十大战略”,建设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前瞻布局和战略谋划。
“看到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和平台蓬勃发展,创新发展在河南蔚然成风,我的内心可以说是波涛汹涌。”李成伟认为,这是河南省委、省政府着眼未来,持续培育新质生产力,激发改革发展动力和活力,实现优势再造、换道领跑,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走深走实的务实之举。
“身处其中,我们也有很多收获。”李成伟介绍,比如,在河南省委、省政府支持“双一流”创建政策的激励下,河南农业大学在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院士等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玉米小麦等粮食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新型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体系建设以及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等方面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学校争创“双一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河南省委、省政府政策导向,是中原大地迸发创新活力的生动实践。”李成伟说。
让“大国粮仓”装满“创新密码” 打通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百米”
如何让“大国粮仓”装满“创新密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李成伟提出了“加快在河南建设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议。
小麦是最重要的口粮作物。中国是全世界第一小麦生产大国,常年麦播面积稳定在3.4亿亩以上。河南是全国第一小麦生产大省,常年麦播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在保障国家“口粮绝对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李成伟认为,在河南建设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对于满足小麦产业创新重大需求、加快实现小麦产业科技自立自强有着战略价值,对于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有着强力支撑,对于推进我国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率先进入世界领先行列有着重大意义。
“目前,类似河南这样的农业大省、粮食大省,还没有国字号科研机构,难以承担全国重大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任务。”为此,李成伟还建议,国家支持基础、关键领域国字号科研机构与中西部特色高校两步走融合发展,布局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科教融汇综合体,进而转型升级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并在此基础上布局更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高端平台,提升其引领中西部基础、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要始终坚持农业科技创新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强化政府支持力度。”李成伟认为,在加快自主创新、全力打赢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前提下,还要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打通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百米”,让最新的农业成果第一时间转化落地。
“树立大食物观”迫在眉睫 应架起节约减损“高压线”
根据日前发布的《2023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报告》,我国食物总体损耗浪费率为22.7%,应予以关注和解决。“树立大食物观”迫在眉睫。如何推进全社会、全链条的节约减损?李成伟提出,践行“大食物观”,大力推进全社会、全链条节约减损,是高质量保障以粮食安全为基础的食物安全的重要途径。
为此,李成伟建议,应强化法治建设,架起全方位节约减损的“高压线”。应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让每一位公民都深刻认识到节约粮食是法定义务,以法律手段促进全社会减少食物损耗和浪费。
同时,要强化技术投入,构筑全链条节约减损的“联动环”。比如,加大农业生产设备投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科学杜绝生产、收获中的浪费,减少运输、储存中的损耗和生产环节的消耗,促进“产收运储加”全产业链条节约减损。
此外,要强化大食物观,打造科技改善供给的“平衡器”。利用多种渠道,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开发新的食物资源,既实现食物多元供给平衡,又提升我国粮食生产的整体质量。强化结构调整,倡导科学健康饮食的“新日常”。强化宣传教育,厚植全民节约减损的“潜意识”。
争创世界一流大学进入快车道 河南农业大学将这样发力
2023年4月,河南省教育厅印发《河南农业大学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方案》;2023年5月上旬,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支持河南农业大学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若干意见》……争创世界一流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如何持续发力?
“得知这一消息时,师生们欢欣鼓舞,学校也出台了专项行动计划。”李成伟介绍,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河南省教育厅文件发布后,河南农业大学第一时间制订了三年专项行动计划。该专项行动计划对创建的路径、方法进行了分析,对具体任务进行了分解,压实了工作责任,制定了“五大战略”(特色引领战略、人才强校战略、创新驱动战略、集群发展战略、开放融合战略)。
李成伟表示,在“五大战略”的实施下,在河南省人民政府利好政策支持下,短短一年时间,河南农业大学成绩凸显。例如,康相涛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新增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3人。在学科方面,新增3个学科进入ESI前1%,使得学校总量达7个,位居全省高校前列。此外,河南农业大学获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3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7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科研经费超过4.2亿元,实现了大幅度增长。
“在双一流创建过程中,人才培养是重要一环。去年,河南农业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获得2项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在社会服务和成果转化方面,技术服务合同金额达1.7亿元,这些成果都为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创建步入快车道奠定了坚实基础。”李成伟表示,他对河南农业大学创建“双一流”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丁 浩]
全国政协委员张改平:建立兽医人才培养与成长的长效机制
认真履职,建言献策。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张改平带来了关于“建立兽医人才培养与成长的长效机制”的提案,建议强化执业兽医的继续教育,加大校企联合培养,充分发挥兽医专业教育教学的优势,促进兽医学内部学科间的融合。
关注兽医人才培养,夯实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基石
张改平表示,兽医公共卫生安全是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的基础,完善的兽医人才培养体系是保证兽医公共卫生安全的基石。近年来,随着畜牧产业的发展和生物安全要求的提高,兽医人才培养体系已不能满足当下实际需求。
从执业兽医总数来看,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官方兽医有13.6万人,执业兽医有16.5万人,乡村兽医有17.7万人。据统计,根据发达国家每千人对兽医服务的需求比例,我国执业兽医缺口为30万人。当前我国有145所兽医相关高等院校、86所本科院校,每年大约有3万名兽医毕业生,新农科兽医人才培养还有很大空间。
张改平指出了建立兽医人才培养与成长长效机制的必要性。一是兽医执业考核规则不完备。目前,各地兽医执业的监督管理主要依靠《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管理办法》,尽管其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由于缺少定量指标,各地难以直接参照落地执行。二是执业兽医受教育程度不平衡。兽医协会和相关单位未参与兽医执业考核工作。各地农业农村局人员不足,经费有限,难以有效落实兽医执业继续教育工作。单位经济效益较好、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执业兽医接受培训次数较多,反之则培训次数少。培训学习的成本较高,任务重、时间长,且无激励措施。这些原因导致部分兽医水平较低,无法应对养殖行业“新病不断,老病新发”的严峻形势与现状。三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综合国际竞争力不够强。目前,国内兽医教育现状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且绝大部分高校兽医学历学位还没有得到国际认可,主要原因是国内入学门槛低、学制短、考核指标不够高,校企联合培养时间短,多学科交叉培养程度低,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不够强、社会地位不够高,师资力量薄弱等。
建立长效机制,细化激励措施和考核标准
对此,张改平建议尽快制定《兽医执业年度考核规则》。该考核规则应分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两部分,并保障考核规则的配套。“目前,《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管理办法》只是鼓励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接受继续教育,没有具体激励措施,也没有考核标准。”他表示。
加强继续教育,实施兽医行业人才“供给侧改革”
张改平认为,应进一步强化执业兽医的继续教育,搭建执业兽医继续教育服务平台,对课程内容、师资力量、培训机构和学习过程等规范管理;遴选一批单位建设兽医专业国家级或省级实训培训基地;探索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确保培训质量。
在具体措施上,张改平建议实施兽医行业人才的“供给侧改革”。加大校企联合培养,充分发挥兽医专业教育教学的优势,促进兽医学内部学科间的融合,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促进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加强“政、产、学、研”多维融合培养,注重兽医学与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间相互倚重与交叉渗透。加大本硕博人才贯通培养力度,分类培养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兽医专业人才。
[责任编辑:丁 浩]
全国政协委员范国强:深入调研靶向建言 做优做活“林文章”
立足专业、为民发声。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院长范国强教授一直心系农林业发展。去年两会,他提交了“建议加强森林食品开发和利用”的提案,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重视和反馈。今年两会,他继续围绕主责主业建诤言、献良策,为农林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深入基层 将民意民声带上两会
作为从事林业科研工作的全国政协委员,在过去一年中,范国强去过很多地方的农村考察林业生态情况,广泛地了解了当地群众的想法和需求,将基层的民意民声带上全国两会。
今年,范国强提出了关于“进一步践行大食物观、让更多森林食品从林间走上餐桌”的提案。“经济林中不少植物的果实、种子、根等,都可以为人们直接提供食物,不仅能丰富百姓的餐桌,也能充实当地村民的钱袋子。我们可以以此丰富食物来源、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范国强说。
农林兼顾 保护耕地与生态
如何改善农村地区林业生态建设?范国强认为,要真正理解政策,才能做好政策的解读与宣传。
比如,“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取得了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的巨大综合效益。这项政策与近几年国家大力推行的“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并不矛盾。严格控制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并不是将之前退耕还林(草)的土地再还耕,而是将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植的苗木、草皮以及其他破坏耕作层的植物进行清理。
范国强建议,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的同时,要严格落实和不断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建立补充耕地立项、实施、验收、管护全程监管机制,确保补充可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实现补充耕地产能与所占耕地相当。
因地制宜 提升林业综合效益
在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提案中,范国强建议,加强林业的种质资源培育和保护工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选育选用树种,推动造林绿化,有效提高森林覆盖率,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加强对重点区域的生态监测与保护,利用建立监测站点和使用遥感技术等手段,及时掌握农村林区的生态状况。加大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宣传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采伐、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开展林木育种工作,培育高产、低耗、高抗林木的优质新品种树种。
“要提供多元化的农业转型政策支持。”范国强提出,相关部门可以采取提供技术培训、资金支持等方式,帮助农民转变原有的经营模式,拓宽收入来源。比如,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种植高附加值作物或发展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责任编辑:丁 浩]
两会声音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就“三农”问题建言献策,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添柴加薪”。兹摘录河南两位代表建议与读者共享。
全国人大代表郭桂义:发挥茶产业优势 助力老区振兴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信阳农林学院二级教授郭桂义自1983年进入当时的信阳农业学校(现在的信阳农林学院)任教至今,一直致力于茶学研究、茶文化传播,曾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今年两会,郭桂义提出“推动茶文化研究、保护、传承与弘扬”“加大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投入”“推动将茶艺项目列入世界技能大赛和评茶员项目列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项目”“组建茶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建议,希望为传承弘扬茶文化、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他建议,加大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投入,培育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新动能,支持大别山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加大大别山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投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绿色转型发展。同时,加大国家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等方面的支持,合力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他还建议,应加大对茶文化研究经费的投入,加强对茶文化的保护。同时,加大对茶文化宣传的经费投入,共同促进茶文化传承,助力茶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作为一名来自革命老区的人大代表,同时又是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郭桂义表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尤其是要根据茶产业和茶文化产业发展,不断调整优化茶学专业课程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陈保超:丰富农村养老载体,提高助老餐厅覆盖率
近年来,农村留守老人日益增多,农村老年人养老、就餐成为亟待破解的养老问题。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三义寨乡白云山村党支部书记陈保超带来了关于“深入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陈保超在工作中发现,农村养老服务场所多是利用空心院落、老旧村舍进行改造,适老化设施不够完善,后期维护运营费用不足。在实地调研中,他还发现,农村老年人大多无稳定收入,对入住机构养老还有一定经济压力。
在各类养老服务中,较为突出的是农村老年人就餐难问题。以白云山村为例,全村1 100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有193人,占全村人口的19.3%。由于年龄较大,行动不便,子女常年外出就业,留守老人长期无人陪伴,一日三餐成了他们的“老大难”。
为此,陈保超建议,一方面要丰富农村养老载体,加大对农村养老设施资金支持力度,倡导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兴建集体老年公寓,让老年人在村内或就近互助式养老;另一方面,要提高助老餐厅覆盖率和运营率,利用闲置的国有建筑资产,同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与品牌餐饮企业、连锁快餐企业合作,多渠道增加助老餐厅供给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