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激励下针对性护理对肝癌术后患者的影响
2024-04-17马盼盼王玉芹
马盼盼,郭 莉,张 言,张 培,王玉芹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徐州221002)
肝癌是指肝内胆管或肝细胞上皮组织发生病理性恶性增生的疾病,以肝区疼痛、乏力、发热等症状为主要表现[1]。临床常使用腹腔镜下肝部癌肿及周围组织切除手术,有效控制病灶持续恶化与癌细胞转移扩散,提高患者生存率,但术后患者仍存在较多并发症,常规康复护理仅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给予相对应解决措施,忽视了患者自身心理、生理需求。目标激励下针对性康复护理是指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正性刺激,从而激发患者内心动机与需求,并引导协助其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自愿自觉地为实现疾病康复目标,进行努力的激励式护理形式。本研究对肝癌术后患者采取目标激励下针对性康复护理,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普外科2020年1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期间接收的肝癌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原发性肝癌放射治疗专家共识(2020年版)》[2]中肝癌诊断标准者;②年龄>18岁者;③全麻下腹腔镜肝癌切除术适应证者;④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手术麻醉不耐受者;②合并凝血机制障碍性疾病者;③合并心、脑、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④近6个月曾有胸腔、颅脑等大型手术既往史者。将纳入研究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干预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69.45±3.59)岁;病程(10.38±1.44)个月;TNM分期:Ⅱ期25例,Ⅲ期20例;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18例,大专及以上27例;Child-Pugh分级:A级26例,B级19例。参照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68.51±3.47)岁;病程(10.46±1.53)个月;TNM分期:Ⅱ期23例,Ⅲ期22例;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20例,大专及以上25例;Child-Pugh分级:A级24例,B级2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措施,观察时间为4周。患者入院1 d,护理人员将肝癌疾病发展、手术操作流程、术后康复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及家属。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并及时给予心理放松与引导,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细心、耐心讲解。术后指导患者以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高热量饮食为主,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严禁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摄入。关注患者疼痛情况,给予疼痛干预与管理。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并定期随访。
1.2.2 干预组 给予目标激励下针对性康复护理措施。在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设立激励目标,并据此实施针对性康复护理,观察时间为4周。
1.2.2.1 需求激励 ①疼痛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将肝癌切除术后疼痛的定义、类型、解决措施及镇痛解痉药物服用剂量、副作用、时间、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以视频影音、健康宣传手册等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讲解。指导患者以日记方式记录自身疼痛感知变化情况。②疼痛评估:护理人员运用疼痛护理知识,对患者疼痛范围、部位、程度等结合其自身认知,进行疼痛程度与耐受性综合评估,确保护理有效性。③镇痛护理: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询问患者疼痛感知情况,对存在疼痛但仍在承受范围内的患者,告知其属于正常现象,以轻柔力度对其切口周围肌肉进行放松按摩,每次20~25 min,加速切口周围血液循环。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避免抻拉切口,减小手术切口张力,降低疼痛刺激。使用无菌棉毛巾包裹冰袋进行局部冰敷,每次15 min,冰敷过程中密切关注皮肤颜色、弹性等情况,避免发生继发性冷冻损伤。同时,护理人员于乐曲库中挑选10~20首节奏舒缓、音律轻柔的音频,告知患者根据自身喜好从中选取5~8首音频作为背景音乐播放,如《江河山》《马兰开花》《高山流水》等角乐,音量控制在40~55 dB,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40~60 min。鼓励患者在闲暇时间主动交流。对疼痛明显且超过自我耐受阈值的患者,护理人员遵医嘱给予吗啡类、阿片类等药物。
1.2.2.2 情感激励 护理人员不仅对患者及家属普及肝癌手术相关健康知识,还对患者自身心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主动与患者建立有效沟通交流关系。护理人员在心理科医生协助下,对患者进行积极乐观人格干预,将乐观状态的重要性与意义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讲解,充分激发患者主观能动性。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每天睡前记录最少3件当天发生的开心事件,鼓励患者重温开心事件。邀请肝癌术后恢复较好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分享自我康复护理管理技巧,护理人员从旁加以补充引导,协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每周2~3次,每次15~20 min。
1.2.2.3 目标激励 ①饮食干预:于患者手术结束6 h后,给予口服温开水20 ml,如患者无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可继续每隔4 h给予口服20 ml温开水。手术结束24 h胃管拔除后,给予患者果汁、米汤、豆浆等流质饮食,每隔2 h给予1次,每次20~30 ml。手术结束48 h,给予患者稀粥、米汤、藕粉等流质饮食配合半流质饮食。术后3 d,给予瘦肉汤、蒸鸡蛋、鱼汤等半流质饮食和软质饮食,每次80 ml,随着患者胃肠功能逐渐恢复,逐渐过渡至软质饮食、普通饮食,并遵循少食多餐原则,每天3~5餐。同时,根据患者自身喜好、口味,依据补钾量+(4.5 mmol/L-血清钾浓度值)×0.3×体质量(kg)+尿排钾量,搭配适宜的标准化补钾食谱,例如鸡肉、芹菜、番茄汁等含钾食物。在饮食干预的同时,精准记录患者每日排尿量,见尿补钾。定期进行血气分析与血清钾浓度的复查,术前指导患者进行正确床上排尿,避免发生尿潴留。②康复训练:观察患者肌力变化情况,指导患者将双手置于胸前与上腹部,经鼻腔深吸气,扩展胸腔至膈肌,屏气3~5 s后,经口腔缓慢呼出,在此过程中,保持四肢、躯干、头颈等肌肉群组始终处于完全放松状态,缩短-放松交替式重复康复训练,每次20~25 min,3次/d。③关怀延续: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持续性服务与关心,告知其科室咨询电话、发放服药卡与科室教授门诊时间等。每周通过信息、电话或上门等形式进行随访,对患者自我护理管理完成情况与病情变化进行详细询问,适当调整护理策略。
1.3 评价标准 ①疼痛控制:责任护士于干预前、干预4周后,使用癌性疼痛控制障碍问卷(BQ)评估,主要包括镇痛药服用时间、镇痛药服用不良反应、镇痛药成瘾性、镇痛药耐药性、疼痛意义、抱怨疼痛影响医生注意力、不应忍受疼痛等7个维度,共21项条目,每项条目满分为5分,总得分0~105分,分数越高说明疼痛控制越差,Cronbach′s α为0.813~0.924。②心理应激:责任护士于干预前、干预4周后,使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估,主要包括屈服(5项条目)、面对(8项条目)、回避(7项条目)3个维度,共20项条目,每个条目满分4分,各维度分别计算,得分越高说明患者更倾向于该种应对方式,Cronbach′s α为0.875。③并发症:责任护士观察患者低钾血症、疼痛性休克、泌尿系统感染、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疼痛控制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疼痛控制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应激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应激水平比较(分,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3。
3 讨论
本研究分析发现,目标激励下针对性康复护理措施在提升肝癌腹腔镜切除术后患者自我疼痛控制能力中效果满意(P<0.05)。疼痛作为普外科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降低患者舒适程度,长时间疼痛刺激下,机体还会出现应激反应,延长机体恢复时间。护理人员通过将肝癌术后疼痛与镇痛等相关知识内容,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讲解,促进患者掌握相关内容,缓解患者因疼痛带来的焦躁与恐慌,提高其临床配合的主观性与积极性[3]。同时,联合音频干预,借助音乐对患者自我意识进行刺激,激发抑制性神经反射,利于减轻患者疼痛敏感度[4]。
本研究表明,联合实施目标激励下针对性康复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医学应对水平(P<0.05)。现阶段,腹腔镜下肝部癌肿切除手术作为治疗疾病的有效干预手段之一,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生命,但其在手术创伤应激刺激下,极易加重患者焦虑、抗拒、悲观等不良情绪。临床医护人员在给予患者生理需求满足的同时,心理需求仍不容忽视。通过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为患者及家属系统讲解乐观积极心态的重要性与价值,有助于激发患者自身潜在主观能动性,提高其临床配合依从性[5]。通过与患者建立和谐有效的护患关系,使患者自我尊重得到满足,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鼓励患者睡前回忆并记录开心事件,保证其心情舒畅,促使其始终保持积极情绪体验,树立正确且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提高自身心理应激水平与承受能力。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大部分肝癌患者以腹水、肝硬化、食欲缺乏等症状为典型临床表现,加上术后早期阶段禁食,不仅降低了肠道蠕动功能,还会导致机体营养物质吸收代谢障碍,增加术后低钾血症、感染及营养不良等并发症。护理人员于术后早期指导患者进食,对胃、食管进行适度刺激,提高迷走神经兴奋性,从而促使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维持机体营养始终处于均衡状态,强化自身免疫功能,有效预防术后感染、营养不良的发生。同时,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低钾症状,并给予相应补钾干预与纠正,从而有效避免术后低钾血症的发生,提高术后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联合采取目标激励下针对性护理措施,有助于肝癌术后患者疼痛控制水平的提高,强化医学应对方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提高患者康复效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