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式呼吸功能训练在食管癌根治术后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效果
2024-04-17秦思琪
秦思琪
(河南省胸科医院 胸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
食管癌是一个临床多发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年龄、缺乏蛋白质、真菌感染、长期吸烟、酗酒、不良生活或饮食习惯、家族遗传等均是引发此病的高危因素,患者会出现胸口疼痛、吞咽困难、哽噎等症状[1-2]。随着疾病进展,患者会出现食道痉挛,进而引发呕吐、恶心等特征,严重者还会出现营养不良、贫血等并发症,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多使用手术进行治疗,其能有效切除肿瘤,清除淋巴结,保证手术效果,但因手术属于有创操作,且患病部位较特殊,患者术后极易出现多种并发症,甚至会引发感染,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影响预后效果[3-4]。因此,临床需结合相关干预措施,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一种新型护理方式,其全面了解患者实际状况并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从而减少手术应激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尽快恢复。路径式呼吸功能训练是一种新型的呼吸康复训练,其为患者拟定科学性、针对性的呼吸功能恢复方案,其能指导患者进行高效呼吸,进而预防恶性循环的发生,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促使其尽快康复[5-6]。本研究选取80例行食管癌根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路径式呼吸功能训练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80例接受食管癌根治的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研究组(40例)和常规组(40例)。研究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0~75(47.41±4.74)岁;肿瘤部位:上段4例,中段23例,下段13例。常规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0~75(47.33±4.71)岁;肿瘤部位:上段7例,中段21例,下段12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取标准
(1)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内镜或病理等检查被诊断为食管癌;②伴有不同程度的胸口疼痛、吞咽困难、哽噎等症状;③接受食管癌根治术;④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胃、肺等器官功能异常;②以往伴有严重呼吸系统病变;③肿瘤出现远处转移,无法实施手术治疗。
1.3 干预方法
1.3.1常规组
接受ERAS引导下的康复干预。(1)术前干预,入院前发放健康宣教手册,并向患者讲解食管癌相关知识、手术环境、麻醉方式、手术大致过程等,以缓解患者恐惧、焦急等负面心理,清洁病房,保证病房空气清新。(2)术中干预,术中与患者交流沟通,使其维持乐观、积极的态度,且在术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若伴有情绪波动大、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呼吸急促等现象时,护士需与麻醉医生商讨给予患者镇静药物,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3)术后干预,护士在术后需告知患者术后疼痛的发生状况,结合患者需求给予适量的镇痛药物,告知家属药物的用量及用法。患者可维持少食多餐的原则摄入流质食物,确保机体营养,术后给予音乐、电视等方式缓解患者负面心理,指导家属按摩肌肉,防止长时间卧床导致血流速度减缓,家属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防止四肢出现肿胀及萎缩。
1.3.2研究组
在常规组的基础上接受路径式呼吸功能训练,术前辅助患者实施缩唇及腹式呼吸、雾化吸入、有效咳痰、散步慢跑、爬楼梯等呼吸功能锻炼,每项锻炼持续5~10 min,每日3~5次。术前1 d,告知患者有关根治术的基本知识,并评估患者呼吸状况。术后6 h,辅助患者实施缩唇、腹式呼吸锻炼,每项实施5次,辅助患者排痰1~2次,并告知家属按摩患者后背、肩部、四肢,每日3次,每次15 min。术后3 d,患者实施缩唇、腹式呼吸锻炼,每日3次,每次5 min,同时进行10 min雾化吸入,指导患者咳痰,每日3次,并引导患者使用呼吸训练器,每次10 min,每日3次。术后4~7 d,进行缩唇、腹式呼吸锻炼,每次10 min,每日3次,进行呼吸训练器锻炼,每次20 min,每日4次,辅助患者实施床边床下活动。术后6 d至出院前,辅助患者实施呼吸操,每次20 min,每日3次,并进行原地蹲起,每次20下,每日4次,在家属的协助下在病房外慢步行走300~400 m。依照患者肺功能分级状况进行针对性锻炼,若患者表现为Ⅰ级,可根据上述操作锻炼;若患者表现为Ⅱ级,则在康复到Ⅰ级前实施缩唇以外的锻炼;若患者表现为Ⅲ级,则在康复到Ⅱ级前实施慢走;若患者表现为Ⅳ级,则进行慢走,需注意慢走距离<50 m。出院当日应再次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告知患者出院后需结合自身状况持续锻炼或提高锻炼强度。
1.4 观察指标
(1)术后恢复状况,记录对照两组住院时间、胸管留置时间、术后输液时间。(2)肺功能,记录对照两组干预前后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变化。(3)血气指标,记录对照两组干预前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ial blood,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ial blood,PaO2)水平变化。(4)以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术后24、48、72 h疼痛程度,总计0~10分,分数越高疼痛感越重。(5)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术后恢复状况
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住院时间、术后输液时间、胸管留置时间较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恢复状况比较
2.2 肺功能
与常规组相比,干预后研究组MVV、FEV1水平较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肺功能比较
2.3 血气指标
与常规组相比,干预后研究组PaCO2、PaO2水平较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
2.4 VAS评分
与常规组相比,术后24、48、72 h研究组VAS评分较低(P<0.05)。见表4。
表4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
2.5 并发症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组低(P<0.05)。见表5。
表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黏膜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多因吸烟或食物过热、过硬等刺激食管引发炎症和创伤,使患者出现食管癌,该疾病患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进食,如不及时治疗还会引发癌细胞转移,导致周围器官被致癌因子破坏,增大后期治疗难度[7-8]。食管癌根治术是临床上治疗食管癌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其能在一定程度上清除病灶组织,减少术后局部复发率,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患者术后极易受到手术创伤、机械通气、炎症因子等因素的影响,引发肺功能降低,导致肺部并发症,且严重的肺部感染会引起呼吸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生命[9-10]。因此,临床需拟定科学的干预措施,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使患者尽快恢复。
ERAS可从术前、术中、术后3个阶段对患者实施全面的干预管理,以缓解患者负面心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且该方案可进行多种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患肢静脉回流,增强肌肉收缩力,消除患肢肿胀,促使患者恢复。路径式呼吸功能训练能将锻炼的具体内容直接显示给患者,以保证呼吸训练的有效性,其还能随着康复时间增加锻炼强度,满足患者不同阶段的康复需求,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且其还能通过重复的锻炼刺激呼吸肌群主动参与收缩,进而提高呼吸肌群耐力,缩短胸引管留置时间,促使患者尽快下床活动,有效缩短住院时间[11-12]。本研究对食管癌根治术后ERAS患者实施路径式呼吸训练,结果表明,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住院时间、术后输液时间、胸管留置时间较短,可见该方案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经进一步试验表明,与常规组相比,干预后研究组MVV、FEV1水平较高,可见该方案能提高肺功能。该方案能通过多种方式促使吸气肌群、呼气肌群参与收缩,以改善呼吸肌群的收缩及舒张功能,加快肺内残留气体的排出,有效改善患者通气功能,促使气体交换,改善患者肺功能。
本试验结果显示,与常规组相比,干预后研究组PaCO2、PaO2水平较高,可见该方案能改善血气指标。该方案可通过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方式防止小气道过早关闭,有效提高膈肌运动,其还能提高呼气肌对疲劳的耐受力,进而缓解呼吸肌紧张,降低呼吸频率,减少呼吸时的能量损耗,调整通气、血流的平衡,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现象。本试验数据还表明,与常规组相比,术后24、48、72 h研究组VAS评分较低,可见该方案能缓解疼痛。该方案能促使肺部充分复张,使胸腔积液被膨胀的肺部挤出胸腔,进而缩短胸管留置时间,防止长期置管对患者造成的损伤,缓解患者疼痛症状[13-14]。本试验结果还表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组低,可见该方案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4 结论
路径式呼吸功能训练应用于食管癌根治术后ERAS中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改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并能缓解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