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启职称评审改革,促进人才队伍建设

2024-04-17屈红军

人力资源 2024年2期
关键词:研究馆员文博职称

屈红军

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化机构,通过展览、教育活动和互动体验等方式,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和文化价值观,在科普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国家相继出台《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2016)、《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2020)等相关文件的背景下,图书文博系列也出台了职称改革的指导意见,高校图书文博系列开启新一轮的职称制度改革,这对提高科普工作者能力、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博职称制度的改革实践

●改革基本原则

改革遵循坚持师德为先、坚持服务发展、坚持遵循规律、坚持科学评价和坚持开放创新的基本原则。充分体现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明确高校图书文博的服务定位和行业特点;引导评价更加科学客观,评价体系多元,重实际业绩,重服务贡献。

●业绩条件设定

立德树人方面: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品德高尚,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人师表,师德高尚,在本职工作中积极发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作用;秉承“以人为本”服务宗旨,爱岗敬业,努力工作,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甘为人梯、无私奉献,在本职岗位上成绩突出;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乐于奉献,无教育、管理、服务、安全等方面的负面事件发生且无服务对象有效投诉等。此方面条件的设定,充分体现了师德为先的原则,同时,对重大责任事件和读者或观众投诉零容忍,相当于一票否决。

科学研究方面:晋升副研究馆员要求发表高质量研究论文3篇,研究馆员要求发表高质量研究论文5篇。论文数量上降低了以前要求副高核心期刊(北大版)发表4篇论文、正高核心期刊发表6篇(其中1篇必须武大版A+)论文的标准。虽然不要求论文必须发表在核心期刊上,但不等于对论文质量降低要求,在评审中要加大对论文内容和质量的考察力度,同时还规定,在行业顶级期刊发表具有重要价值论文的,可酌情降低研究论文数量要求,改变过去看数量、看刊物的一刀切做法,因为并非所有有价值的优秀论文都发表在核心期刊上。这充分体现了不唯论文,但又不是不要求论文的科学评价原则。

服务贡献方面:立足本职岗位,为校内外读者提供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优质服务;参与图书文博公共事务管理,能够沟通、协调、解决图书馆、博物馆或学校的重大问题;能够承担本单位急难险重任务,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对图书文博管理、服务、发展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在完善管理模式、创新服务模式、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在国内外重要会议上交流发言,或相关行业协会担任职务并发挥积极作用,提高学校声誉和知名度。此方面条件的设定,鼓励馆员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拓展职称评定学术论文和科研项目以外的业绩条件,充分体现了全面评价、综合评价的原则,有利于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对过去唯论文、唯项目的否定。

●申报材料撰写

申报材料方面,改变了过去填写任现职以来的业务自传,罗列相关科研成果的简单方式,申报人可以围绕立德树人、科学研究、服务贡献三方面撰写代表性案例,也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自行选择符合规范的代表性案例,每个方面案例不超过3项,案例总数不超过9项。每个案例要有代表性成果作为支撑材料,不允许空泛表述。代表性成果除了研究论文、科研项目、出版著作等传统形式外,本次改革予以扩展,可以支撑案例的成果均认定有效,如工作研究(调研)报告、工作技术方案、组织或筹备重要会议、应邀重要会议报告(讲座)、会议论文、相关新闻报道、荣誉证书、聘任证书等。这些形式的成果在以往的职称评审中是不被考虑的。

文博职称制度的改革成效

●评价标准呈多元化

过去评价标准主要侧重科研业绩,论文多者占优势。新的评价标准把立德树人、服务贡献与科学研究看成同等重要,并列考察,要求立德树人、服务贡献必须有相关案例,从而改变专心写论文才是硬道理的认识,引导馆员自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关心图书文博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参与单位公共事务管理,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对推动馆员为广大师生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起到积极的作用。

●成果认定更加客观

新的评价标准对论文等科研成果的认定不仅限于图书文博专业,馆员依托自己的专业背景撰写的相关学术论文、从事的相关研究视为有效成果,改变了过去图书文博专业以外的成果无效的苛刻限制。同时,成果认定形式的扩展也更加客观合理,调研报告、党政材料、会议论文、技术方案等也可以纳入服务贡献案例中作为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成果,使无暇忙于更多论文的馆员也有相应的业绩提交。国外大学馆员的学术成果认定形式不拘一格,除发表论文、出版著作外,还包括书评、专利、书目索引、视听资料、讲稿教案等。

●激励作用明显增强

由于改革前图书文博系列高级职称评审科研业绩条件同教师、实验等系列一样,由学校统一制定,馆员普遍感觉论文要求偏高,图书文博相关学会类科研项目和奖项视为无效成果,导致连续多年没有馆员符合申报条件。改革后的评审条件,业绩成果多元,成果内容不再局限于图书文博专业,以前发表的非核心期刊论文也视为有效,够入门条件的馆员明显增多。执行新的职称评审标准的三年中,图书文博晋升研究馆员1名,副研究馆员7名。图书文博馆员们由此看到了希望,工作中有了干劲,科研上有了信心,职称制度改革的激励作用十分明显。

不断完善文博职称制度

●签订续聘协议

职称终身制使晋完高级职称的馆员在工作上、科研上熱情降低,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不利于职业生涯发展。通过对10名副研究馆员的调查发现,晋职称前5年发表的论文数为121篇,晋职称后3年发表的论文数仅为6篇,只有2名副研究馆员晋职后有论文发表。根据人社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与聘任管理的指导意见》中“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相关精神,学校要求自2022年起组织开展新晋升的高级职称人员称签订聘期协议,并按照协议进行考核。按照学校要求,图书文博系列研究制定新晋升高级职称岗位协议,设立合理聘期,从立德树人、科学研究、服务贡献三方面规定聘期内的任务,明确量化指标,并在聘期内进行期中和期末考核。期中考核认定为完成质量差、预期不能完成聘期任务的人员,或期末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取消聘任资格,调整相应岗位的待遇。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相关部门发布的图书文博职称改革指导意见均体现了分类评价原则。例如,“操作型”图书馆员,着重考察其工作业绩,突出其实际操作水平和解决问题、创新方法的能力;“学术型”图书馆员,着重考察其学术水平、学术影响、研究能力及应用效果;长期在基层一线从事文博工作的馆员,可适当放宽对学历的要求,而从事的工作实践性、操作性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文博馆员,可淡化或不作论文要求。本次职称制度改革没有深入思考细化此方面的内容,还存在用一套标准评价不同岗位馆员的情况,在后续实施中需要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并且建立同行学术评价、用户评价、社会评价和单位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

●实施评聘分离

高校图书文博职称评聘不分是普遍现象,职称与待遇结合过于密切,形成职称与岗位职责分离、低职高配、高职低配的倒挂局面。职称的评聘分离,让“评”作为学术水平的认证,“聘”作为岗位能力的体现,岗位聘任以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为标准,职称级别可以作为岗位聘任的一个参考条件,不同岗位享有不同的薪酬待遇标准,而不完全取决于职称的高低。例如山东省明确在2021年提出高校教师职称实行聘期管理,按照“以岗定职、岗变职变”的原则开展自主评聘。对于高校图书文博系列而言,实行职称评聘分离不能以一己之力,要依托学校综合改革逐步完善实施。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博物馆 副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

研究馆员文博职称
北京鲁迅博物馆黄乔生研究馆员
《广州文博》征稿启事
李开岭
《广州文博》征稿启事
文博扬帆起航
文博学院
勘误
李开岭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