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不足与未来路向
2024-04-17孙建欣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西部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式现代化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兼顾好效率与公平、注重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应坚持的方向,即提升协同创新发展能力、推动产城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也明确指出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发展重点和前进方向。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占有独特而重要战略地位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当顺应时势,主动作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以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就经验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历程
享有“扬一益二”美誉的成渝地区,其商业经济素来比较发达。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先后成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全国计划单列城市,成都紧随其后成为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的全国计划单列城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西部地区的“双核”引领作用不断凸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雏形基本形成。随着“撤县设区”“扩权强县”等政策的相继实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推进,重庆和成都中心城市的地位得到不断强化。1997年重庆市升格为直辖市。从2003年到2023年的二十年间,国家相继出台《中国西部大开发重点区域规划前期研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等政策性文件,成渝地区加强合作共谋发展成为共识。在中国区域发展的板块上,成渝地区一直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
(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取得的成就经验
成渝地区为履行好重要使命和历史责任,进行了一系列系统性、协同性、一体化改革发展创新,取得了显著成就。
1、发挥独特优势,促进产业共建共兴
一是共建优势产业链条。汽车和电子信息等产业是川渝地区的优势产业,两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自身发展优势与特色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打破了长久以来单打独斗的局面,推动了细分行业差异化以及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
二是共建联合招商机制。为破解招商引资各自为政以及地理空间隔离等行政壁垒,川渝两地达成共识,建立起协同招商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和协调联络工作机制,不仅能够避免由于竞争带来的不必要损失,还可以放大川渝两地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探索分离改革机制。高竹新区是川渝两地合作共建的全国首个跨省的省级新区,在行政区和经济区适度分离上率先进行改革,成立全国首个跨省税费征管服务中心,探索建立“小管委会+大公司”运行管理模式,在建设用地指标、收储和出让等方面试运行统一管理机制。
2、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协同推动对外开放
一方面,统一运营,共创中欧班列合作品牌“中欧班列(成渝)”。由于客户资源有限、班列计划信息不透明等原因,开行的中欧班列存在恶意竞争、资源浪费等问题。为更好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中欧班列价值最大化,川渝两地树立阶梯式发展目标,统筹整合客户资源,建立起常态化会商制度和信息共享机制,共创全国首个中欧班列合作品牌,共同拓展国际大通道。另一方面,一体化办理,建立跨省市推进“关银一KEY通”模式。为打破办理“电子口岸卡”业务的局限(只能在本地办理、只能在电子口岸数据分中心办理以及只能办理海关业务),川渝两地创新實现“电子口岸卡”跨海关关区通办、丰富业务网点办理、扩展业务金融属性。
3、深化联防联治机制,促进生态环境治理
一是开展跨界河流联防联控联治。川渝两地联合绘制川渝跨界河流水系图,实行实体化办公,建立9项合作机制,包括跨界河流联合巡查、联合执法、信息共享等。
二是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协同立法。为统一法律法规,明确保护目标,两地不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决定》等政策性文件,还共同成立川渝环境资源司法协作巡回法庭,共同建设司法协作生态保护基地、生态修复司法实践基地。
三是共建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制度。长期以来,企业对跨省市转移危险废物手续复杂、程序繁琐、办理时间长等问题意见较大,为此,川渝两地签订《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合作机制》,既降低了危险废物贮存的环境风险,也帮助企业促进了生产。
4、完善协调协商机制,共建共享公共服务
一是建立健全系列工作机制,确保双城经济圈建设顺利推进。两地建立健全各级机构常态化工作机制,成立联合办公室,并且两地互派工作人员到岗到位,推动联合办公室进行实体化运营,确保双城经济圈建设顺利推进。
二是建立健全联合调度服务机制,促进重大项目加速建设。为更好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项目建设,两地制定阶段式联合服务机制,共同开展“按月调度、按季通报、按年复查”等系列活动,统筹项目要素保障。
三是建立健全协同立法机制,促进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为在立法领域实现项目协商确定、文本协商起草以及程序同步推进、成果共同运用等,两地联合出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协同立法工作办法》。
5、共建统一大市场,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一是推进市场准入“异地同标”。由于川渝两地在营业执照的办理上没有统一的标准,两地企业在跨市场流动方面存在诸多困难。为使企业要素可以自由流动,避免其在市场准入时遇到困难、遭遇阻碍,两地联合构建一体化“互办互发”服务平台,设立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认证体系。
二是推动企业跨省市“一键迁移”。针对企业跨省市迁移耗时长、资料多、程序复杂的问题,川渝两地联合印发企业跨省市“一键迁移”操作流程,实现企业跨省市线上迁移——“即时办”“零跑路”,推动企业在川渝地区可以自由流动。
三是建立跨省市审查协作机制。由于不同地区之间都存在保护主义,为打破这种壁垒,川渝两地联合建立跨省市公平竞争审查协作机制,统一评估的原则、方法、内容,互通互认裁量标准、评估结果等。
6、实行一体化发展,推动社会共建共融
一是推进政务服务“川渝通办”。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行一站式服务。共发布“川渝通办”事项311项,“免证办”服务34项,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20项,推动小学服务、创业服务、员工录用等“一件事”川渝通办7个。
二是推进跨省通信一体化发展。针对群众反应两地通信成本比较高的问题,川渝两地联合三大运营商对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调整相关计费方式、结算方式,共同推进跨省通信一体化发展。
三是推进毗邻地区警情处置一体化发展。川渝两地所有的毗邻区县公安机关,均签订了110报警可达性合作机制协议,以及建立起突出治安问题联合整治机制。
中国式现代化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指出要高标准、高质量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要求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中排名在第一位,是最鲜明特征,也是需要克服的关键挑战。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社会密切相关,人们渴望建立幸福美满的社会主义伦理关系,在高雅的人文社会环境中生产生活。当前,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整体迈入现代化的人口数量比世界上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数还多。2019年,成渝地区常住人口9600万,总面积为18.5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519人,人口密度较大,这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高质量发展,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导向作用,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指导下,打造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和高尚的社会道德风尚,形成幸福美满的社会主义伦理关系,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谐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求兼顾好效率与公平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的本质区别在于能够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既需要做大“蛋糕”,也需要分好“蛋糕”,即兼顾好效率与公平。虽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也得到了迅速提高,但由于经济发展中诸多关联要素的力量不均、层次不齐、速度快慢不一、节奏不统一,使各要素间的发展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显著。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6135.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225.6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4,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仍存在巨大差距,城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普遍高于农村居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注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原则,构建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要建立健全城乡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和利益分享机制,构建多层次、多领域的城乡区域合作体系,加强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体系等的全方位对接,促进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
(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求更加注重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实现社会主義现代化不仅要有富足的物质基础,也要有充足的精神财富,这就要求注重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就要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要注重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重视科教文明事业的发展。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对创新、人才、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扶持力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方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对关键领域的创新人才和文化领域的高端人才缺乏协同激励机制。另一方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等教育体系也有待进一步优化。马克思指出,高等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因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亟需协同构建高层次人才培育体系,培养满足大众需要的社会人才、满足高端需求的精英人才以及具备文化知识储备和深层次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高级人才。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对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发展是新时代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不仅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生活的期盼,也是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根本之策。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生态价值,也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社会价值和源源不断的经济价值,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要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长期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载的限度内进行经济社会活动,统筹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绿色发展,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特色的绿色发展道路,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使自然生态环境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修养生息,使绿水青山能够持续发挥金山银山的经济社会效益,使良好的生态环境能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良好的国际形象、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人民的美好生活添砖加瓦。
(五)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求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范围内的秩序和格局调整成为大趋势。尽管国际政治环境复杂多变,逆全球化社会思潮日益抬头,“单边主义、霸权主义、保护主义”盛行,这些都对世界的和平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但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将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这就要求我们要以更加主动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当前,成渝地区国际友好城市和国际友好合作关系城市增至158个,外贸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2万亿元,运输网络覆盖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的39个港口,中欧班列(成渝)运输能力全国领先,但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国际合作中仍面临较大挑战。例如,高端创新资源相对较少,创新资源集聚度不够;研发投入不足,国际合作研发投入占比较低;高端人才及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数量不足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亟需以成都市和重庆市为主城市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优化国际贸易服务。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路向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面对中国式现代化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成渝地区可以从提升创协同新发展能力、推动产城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度等方面着手,推动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一)提升协同创新发展能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协同创新有利于促进创新要素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创新效率提高、创新风险规避,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合作不断进化的高级形态,也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两地联手提升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明确企业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推进重点项目协同和研发活动一体化,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开展以企业为主体协同创新,不仅能够促进创新资源优化配置,还能够减少交易成本,提高创新绩效。
二是明确科技创新与知识创新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中的同等地位。要深刻認识创新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机结合,要促进科技创新与知识创新协同发展,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三是明确创新要素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创新要素具有非常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由于成都市和重庆市所在的地区不同,两者之间的创新要素具有一定的差距。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发展能力提升,要打破行政壁垒,降低制度成本,推动区域一体化联动式创新要素网络的快速构建,提升区域间创新要素的配置效率和创新效率。
(二)推动产城深度融合发展,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优化是同向同行的。推动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融合发展有助于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一是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成都市和重庆市为中心的极点发展模式,对周边城区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城融合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成都和重庆两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与周边地区共建共享基础设施、产业分工和共同市场,联手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二是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作用。新型城镇化战略有利于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向城市集聚,对实现人口、资源和产业集聚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提供优质的“土壤”;同样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也能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内在的“力量”,他们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是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等国家政策的叠加优势。城镇化能够促进人口等资源要素集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生产资料,是工业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够提供就业机会,提高消费水平,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充分发挥“1+1>2”的政策叠加优势,有利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融合发展,增强两地的综合承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开放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两地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是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的重要途径。
一是联手共建世界级机场群。两地要以重庆、成都国际航空的枢纽功能建设为引领,推动两地机场集团交叉持股,加快构建高校协同的航空发展体系,提升空域资源配置使用效率,提高与全球主要城市之间的通达性,推动民航建设智慧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为打造西部对外开放空中大通道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联手共建对外开放大通道。两地要立足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顺应“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的发展规律。一方面,加快建设更加紧密的省级合作机制;另一方面,通过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和宣传推介。在扩张国际市场和整合国内资源方面协同发力,联合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积极推进中欧互认地理标志品牌出海工程,对中欧班列(成渝)双城线路和运输能力进行统筹优化,加强协调联动,着力推动中欧班列(成渝)信息资源等共建共享与高质量发展。
三是共建“一带一路”对外交往中心。共建国际交往中心,是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手段。两地可以以支持举办重要国际会议和各种国际赛事为依托,联合共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中心,共同举办中国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国际大型会展,共同支持川剧、彩灯等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走向国际,深化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高质量推动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页。
[2]孙建欣、李成勋:《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探论——基于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全面剖析》,载《理论导刊》,2021(08):80-85页。
[3]孙建欣、唐魏、王伟:《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视域下推动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探析》,载《桂海论从》,2022,38(04):61-65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530页。
[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3页。
[6]《习近平著作选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470-471页。
[7]马立平、张沛祺:《以协同创新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载《光明日报》,2021-8-24(11)。
[8]张道刚:《“产城融合”的新理念》,载《决策》,2011(01):1页。
作者简介
孙建欣 重庆开放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2023-2024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CQGJ23248C)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十四五”成人继续教育科研规划2023年度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23-388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