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沉默者留下名字
2024-04-17杨本芬
杨本芬83岁了,她还在写,这不是奇迹,只是一个习惯了努力的人,在继续努力。她的第四本书《豆子芝麻茶》由广东人民出版社于2023年10月份正式推出。
“她写下的对这个世界或许只是豆子芝麻般的小事,但这些豆子、芝麻里有最疼的回忆和最温柔的告别,它们事关婚姻、事关生死、事关爱。”
《秋园》主要回忆母亲的一生,《浮木》写底层百姓在时代洪流里的浮沉,《我本芬芳》讲述自己60年的婚姻生活。这一次,她把目光转向了身边同代的普通女性。
——编者
在生活的洪流中挣扎无声息地来去
2020年,我出版了我的第一本书《秋园》,写的是我母亲的一生。我母亲是北方人,嫁给了湖南人父亲,湖南对她原本是异乡,但最后成了故乡。汨罗人李侃非常有心,他读完《秋园》后,专门和一些朋友一起探访了小说中提到的地点:黄泥冲、武昌庙、赐福山……它们都是我父母生活过的地方,也正是《秋园》这本小说的源起之地。在赐福山,我们家紧邻一个和尚庙,因此我们一直把那个地方称为庵洞里。
在那儿我母亲度过了大半生,我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如今土屋已经倒塌,四周荒草萋萋,母亲逝去多年,我深爱的兄长也在三年前离世。这些对我极其珍贵的人和事物都消失了,在时光中分化、瓦解。
我自己也在衰老中,留在人间的时间有限了。这是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自然规律,我们必须接受自己尘埃一般的命运。
但是,人真的不能做什么吗?这是我不能认命的。我开始在网上连载我妈妈故事的时候,有个网友留言,说普通人的历史没人有耐心看,只有名人、上层人物,他们的历史才有色彩,才能留存下来。
可是我不能同意这样的想法。我感兴趣的恰恰是普通人的事情,那些全然无名的芸芸众生,他们在生活的洪流中挣扎,无声无息地来去。他们是我的母亲,父亲,兄弟,乡邻,以及我自己。
出乎预料的是,我笨拙的笔触打动了无数读者,《秋园》在豆瓣的评分高达9分。当我看到很多读者为《秋园》流下泪水,看到很多年轻人留言,说“我也要去听外婆奶奶长辈们的故事”,我感到非常欣慰。我意识到,一个平凡的生命,当你如实呈现,也会焕发出感召他人的力量。
繼《秋园》之后,2021年我出版了《浮木》。《浮木》中最重要的一辑叫《乡》,写的是我在家乡的时候,那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们。
他们有的是我童年的玩伴,有的是上下屋场的邻居,有替妈妈看牙的和气的镇上医生,也有借了我们的江西柴刀,搞丢了却没有丝毫歉意的娭毑(āi jiě湖南方言)。我一直对人,对人的生活感兴趣,在妈妈还活着的时候,每次探亲,我都会向她打听我认识的湖南父老乡亲们的下落,妈妈也总是兴致勃勃地讲给我听。
他们的形象在我脑海中来了又去,我渴望记下这些平凡如草芥的人们。这就是我想做的事情,让无名者留下名字。
这就是文学的价值,文学意味着满含着悲悯的心思去关注小人物的命运。
她们是她们自己这个天空底下强韧的生命
2023年,我的第四本书问世,它的完整书名是《豆子芝麻茶——和妈妈最后的絮叨》。在家乡做这本新书的发布,是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在《秋园》里面,我已经写到了豆子芝麻茶。湖南人,就算饭不吃,豆子芝麻那是一定要备好的;有客人来家里,如果端不出豆子芝麻茶款待,那这个堂客就要被批评为不贤惠了。《秋园》得到很多读者喜爱,连同豆子芝麻茶也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正好第四本书,就算我为读者奉上的我们湖南人的一杯豆子芝麻茶吧。
这本书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过去的婚姻》是三个短篇小说,主题都与女性的婚姻生活有关,主人公都是底层小人物:一位捡破烂的老太太,一位想逃离家暴最终也没能逃得了的女工,一位得到爱情又过早失去丈夫的农妇……这些女性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被忽略,小说家也不怎么留意她们,但我想写她们,因为她们代表着中国普通女性的真实生活。她们是她们自己,是这个天空底下活跃强韧的生命。
这种强健与韧性是经过非常多的磨难造就的。我喜欢我笔下这三位女主人公,她们一点也不完美,但感染力就在这种不完美中。
第二部分《伤心的极限》由两篇长文组成,一篇是我陪伴妈妈度过她人生最后26天,每天在她病榻前的絮语。89岁那年,妈妈平地跌了一跤,髋骨骨折,卧床26天后去世。我赶去照料她,她神志清醒的时候,我们就不停地聊天,话语自然而然涌出来。死神已经在她床头侧立,而我们依然很有兴致地谈论人间种种鲜活的往事,我觉得这最后的絮叨是值得记录下来的。
另一篇长文是关于我的胞兄杨自衡。哥哥出生在南京,5岁和父母一起到了湖南乡下,一生都是乡镇中学的语文老师。他有深厚的古典文学根底,会吟诗作对,毛笔字写得好。哥哥是家中长子,我是长女,我们俩一起帮助妈妈撑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庭。我和哥哥有很深的感情,对我来说,他就是骨肉亲情的象征。他的离去,意味着我的一部分也离去了,并不是只有死亡会带走生命,当你爱的人离开,你自身的一部分也会死去。当我书写的时候,我是在不自量力地与命运抗争,因为我想挽留我所爱的人,我也想驱赶自身的绝望。
我终将穿越大海拖回只剩骨架的大鱼
第五本书我也在写作中,主题是《疼痛》。
疼痛跟随衰老而来,它们都是可怕的,漫长的,无奈的,必须忍受的。而写下疼痛的感觉,写下衰老的滋味,是一种与它们对抗的方式,这又是我不自量力地与命运抗争。这个抗争的结果,人注定是失败的那方,但人的价值,人的意志就体现在这抗争中。
我是《老人与海》中的那个渔夫,我最终将穿越我的大海,拖回只剩骨架的大鱼。
(源自“群学书院”)
责编:马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