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辑的路上修行
2024-04-17莫结胜
莫结胜
做编辑,已二十年有余。在编辑的路上修行,最大的快乐,是自己在不断地成长。而回首看看来时的路,很多或顿悟、或温暖的片段,已经成为漫漫岁月长河中的珍珠。
2000年我初入一家出版社做学术著作责任编辑。从看书稿开始,到组稿,到宣传推广,我渐渐熟悉了编辑的业务流程,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做了四五年编辑,忽然发觉自己已变成一个疯狂旋转的陀螺。
2005年的一天中午,正是休息时间,办公室里来了一位作者谈稿件的事情。不一会儿,美术编辑过来了。她是专程来会一会作者的,想了解作者对封面设计的想法、要求。
她设计封面一向如此,有一个预热的过程。从责任编辑手里拿到一本书的封面设计通知,她总要问一问,这本书究竟是讲什么的,希望用些什么样的图片,想表达出什么感觉;如果方便,她更希望可以和作者直接沟通。
我很佩服这位美术编辑,在出书任务繁重、大家都在以尽快完成任务为终极目标的情况下,她还始终认真地对待每一本书的封面,尽管她也面对无数的封面。也正因如此,这个美术编辑吸引了我的注意,让我对她的敬业精神很有感触,愿意把很多书、很多系列的封面都交给她。
2008年9月,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天津举办。我们一行好些同事都坐和谐号列车去看书展。那时京津城铁动车已经提速,半个小时就能到天津。就在短短的半小时里,有一位同事一直在认真看、读英语文章。那时他入社已有十来年,大家都知道他喜欢钻研,但是,目睹他这样抓住点滴时间学习,我还是相当惊讶。参观书展归来,那位同事通过看资料很快发现了一家大出版社的新动态——Springer(施普林格)在兼并 Humana Press(休玛纳出版社)之后,将其实验方法系列图书的资源进行整合,开发了Springer Protocols平台。他立即考虑我们部门的同类书能否借鉴这家出版社的做法,并且想出了初步方案。姑且不论成效如何,至少是在积极主动思考,不断寻找新路,把图书的宣传、推广,以及知识的传播做到“无孔不入”“一切皆有可能”。
出版社基本上都得面对市场经济的压力,竞争激烈,为了速度和效益,有些东西就不得不被牺牲。作为编辑,面对这种情况有时难免有点茫然。幸好,身边有这么一些编辑,他们一直在努力——不管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尽量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尽量做有意义的事。他们是悄悄的一线光,照亮了我的心。
2011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转到另一家出版社做了一本英文学术期刊的编辑。在新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交流的气氛依旧很浓。
记得初入职时经历的第一次业务交流,就是两位同事讲如何做好期刊编辑工作。一位同事先从期刊的生产讲起,从组稿到同行评议,再到文章的编辑加工及二、三审要求,以及组刊和封面制作的注意事项,在不同生产环节的合作中如何互动、如何实现质量控制的细节,都一一道来。另一位同事介绍了自己多年工作经历,把自己处理各种问题的原则和办法毫无保留地告诉大家:怎么与主编和编委会交流解决问题,期刊出版流程中组稿、审稿、校样、排版等环节怎样提高效率,编辑工作中有哪些禁忌等。这次的业务交流,对我来说,简直就是期刊编辑启蒙课,说是雪中送炭也不为过。很多年过去了,我现在有时还会在电脑里查看他们的讲座资料,依旧觉得很有帮助。
在后来的业务交流里,有同事讲如何与学术机构合作把刊办好,有同事讲自己办刊过程中经历的一些转折点以及相关心得,也有同事讲一个新刊如何从艰难创刊到经历成长烦恼的过程。听完以后,感觉醍醐灌顶。
光明在前方,且先一路同行。
我现在做的英文医学期刊,知名度不大,处于较为艰难的拓展期,必须多做宣传推广。平时,我会在同老作者、新作者的邮件来往中请他们帮忙向同行、向图书馆推荐。
有一位老作者是以前做学术著作编辑时认识的。他收到邮件后就向图书馆推荐我们的刊,收到样刊后又给图书馆送去,但图书馆老师告诉他有关期刊电子数据库的采购需要联系学校的某部门,他又跑去那个部门问询,被告知还需要找图书馆某部门……其实,之所以寄样刊给这位老师,是因为我想他可能没看到过我们的印刷版期刊,就寄去了两本,顺便说了一句:“要是方便,就请您顺便推荐一下。”没想到,他为推广和介绍我们的期刊花费了这样多的时间和精力,我给他添了这么多麻烦。看着他描述这番周折的邮件,我很感动,而且,非常感激。
西安的一位作者,上班的医院和校图书馆分别在两个校区,他收到样刊后,特意找时间专门把样刊送给图书馆。北京的一位朋友,我们只是在某个会议上结识,交流了一些期刊投稿和发表方面的信息,后来,我给他寄去样刊,他在研究所了解到应该推荐给院图书馆后,又专门去了一趟院图书馆。
无论是在刊还是在人的前行路上,总有一些人,他们支持你,信任你,哪怕给自己添麻烦也愿意给你一些帮助。
有些事情,结果不是最重要的(尽管有些时候不是不重要)。在这个过程中,那些信任,那些友谊,还有那些人不辞辛劳付出的那许多努力,让人感到格外温暖,也格外感动。
记得在刚当编辑参加培训时,就听人说编辑的工作是“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单从工作内容来讲,“作嫁衣裳”还真是编辑工作的主旋律。但为什么大家这么执着?
我想,編辑虽然一直“作嫁衣裳”,却直接服务于知识和文化的传播。在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在具体工作中,编辑有更多的机会满足自己的求知需求和审美需求。这份文字工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
做好一名编辑,也算是成功的一种吧。
责编: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