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生猪产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对策

2024-04-16杨齐心吴玙彤何润霞郭小江杨红文

农技服务 2024年3期
关键词:规模贵州生猪

杨齐心 ,吴玙彤 ,何润霞 ,李 晨 ,熊 力 ,郭小江 ,杨红文 *

(1.贵州省畜禽遗传资源管理站,贵州 贵阳 550001;2.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5;3.道真县畜牧渔业发展中心,贵州 遵义 563500;4.贵州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8;5.贵州省草地技术试验推广站,贵州 贵阳 550001)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生猪生产和消费国[1]。21 世纪以来,我国生猪产业发展迅速,逐步实现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发展[2]。作为全国生猪重要产区,贵州拥有香猪、柯乐猪、黔北黑猪等7 个地方猪品种,数量排全国第4 位,全国前20 强生猪产业化龙头企业中有16 家落户贵州62 个县(市、区),全省生猪养殖产值占畜牧业产值比重长期保持在55%左右,在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发展方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效,是贵州农业中最具率先实现现代化潜力的重点产业。2020 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将生猪产业列为全省12 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3]。2022 年,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联合贵州省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出台《关于促进生猪产业稳健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从发展体系、机制和保障等方面综合施策,力争用5~10 年的时间,推动基本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调控有效、产销协调的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经过近几年发展,贵州生猪产业取得“两逆转一提升”,即仔猪、肥猪从净调入逆转为净调出,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比重大幅提升的明显成效,为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为科学把握贵州生猪产业发展定位和重点方向,推进贵州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基于贵州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贵州生猪产业在全国生猪产业中的竞争力水平,并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不足提出提升对策。

1 贵州生猪产业发展概况

“十二五”以来,贵州生猪产业规模总体呈现稳中有升趋势,生猪饲养量占全国3%左右,年均生猪存栏1 511.9 万头、出栏1 793.90 万头、猪肉产量159.70 万t,生产规模处于全国中上游位置。2022 年,全省生猪存栏1 542.70 万头、出栏1 984.70 万头、猪肉产量178.90 万t(表1);分区域看,遵义、毕节和铜仁3 个市生猪养殖规模排全省前3 位,生猪出栏量占全省总出栏量1/2(表2);威宁、七星关、播州、习水、开阳、盘州、思南、松桃、黔西、兴义等10 个县(市、区)生猪出栏量占全省总出栏量1/3(表2)。

表1 2011—2022 年贵州及全国生猪生产情况

表2 2022 年贵州省部分市(州)、县(市、区)生猪生产情况

2 贵州生猪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2.1 贵州生猪产业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计算

目前关于农业比较优势分析的方法较多,如潘丹等[4-5]利用资源禀赋系数法、概率优势分析法对全国蛋鸡生产布局、畜产品生产区域结构等进行研究;陈其兵等[6]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对特定市县经济作物比较优势进行分析;时延鑫等[7-10]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部分省份肉牛、粮食、生猪的生产优势进行分析。综合各类研究成果,考虑相关数据的收集难易程度和不同测算方法得出结果具有相似性,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分析法对贵州生猪产业比较优势情况进行分析。

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包括效率优势指数(EAI,Efficiency Advantage Indices)、规模优势指数(SAI,Scale Advantage Indices)和综合优势指数(AAI,Aggregated Advantage Indices)。针对生猪生产,效率优势指数指特定地区、特定时期生猪产量水平与该地区全部畜产品产量比值,与同一特定时期全国同一比值的比率。该指标从资源内涵生产力上反映特定地区生猪生产的效率比较优势,展现特定地区自然条件、科技水平及物质投入等对生猪生产能力的影响。计算公式:

式中,EAIij表示i省生猪产品的效率优势指数,Nij表示i省生猪的产量,Ni表示i省全部畜产品的产量,Nj表示全国生猪的产量,N表示全国畜产品的产量。若EAIij>1,说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i省生猪生产具有效率优势;若EAIij<1,说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i省生猪生产处于劣势。EAIij值越大,生猪生产的效率优势越明显。

规模优势指数指特定地区、特定时期生猪生产规模与该地区全部畜产品生产规模比值,与同一特定时期全国同一比值的比率。该指标从规模经济效益上反映特定地区生猪生产的规模比较优势,展现该地区养殖习惯、市场需求、养殖制度、资源禀赋等对生猪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影响。计算公式:

式中,SAIij表示i省生猪生产的规模优势指数,GSij表示i省生猪养殖规模,GSi表示i省全部畜禽的养殖规模,GSj表示全国生猪的养殖规模,GS表示全国全部畜禽的养殖规模。若SAIij>1,说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i省生猪生产具有规模比较优势;若SAIij<1,说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i省生猪生产规模处于劣势。SAIij值越大,生猪生产的规模优势越明显。式中畜禽主要指猪、牛、羊、家禽。为便于计算,统一将牛、羊、家禽折算为猪单位,参照《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11],其折算系数:1 头牛=3 个猪单位,1 只羊=0.25 个猪单位,1 只家禽=0.025 个猪单位。

综合优势指数是效率优势和规模优势综合作用的结果,全面反映特定地区、特定时期生猪生产的优势程度。效率优势和规模优势两者具有显著的相互制约关系,只要其中一方处于劣势,整体将不具备综合比较优势。计算公式为:

式中,AAIij表示i省生猪生产的综合优势指数,若AAIij>1,说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i省生猪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若AAIij<1,说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i省生猪生产没有综合比较优势。AAIij值越大,生猪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越明显。

2.2 贵州生猪产业的综合比较优势评价

从表3 可知,“十二五”以来,贵州省生猪生产的效率优势指数均大于1,平均为1.28,最高为1.33(2019 年、2020 年),最低为1.23(2017 年、2018 年),各年份间指数变化幅度不大;规模优势指数均大于1,平均为1.07,除2019 年提高到1.13 外,其他年份保持总体平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贵州省生猪生产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相对较小;综合优势指数均大于1,平均为1.17,其整体走势与规模优势指数的走势保持一致,说明贵州生猪产业在全国具有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与贵州生猪生产规模处于全国中上游位置的现状相对应,也说明贵州生猪产业具备作为区域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并可继续做大做强的基础条件。

表3 贵州省生猪产业比较优势指数

3 贵州生猪产业存在的不足

3.1 生猪种业核心竞争力不足

贵州地方猪品种多,具有耐粗饲、易早熟、肉香细嫩、肥而不腻、基因纯合等特点,但开发利用不充分不均衡,目前全省地方猪品种养殖量仅占生猪养殖总量的6%左右。同时,种猪企业自主创新意识总体不强,长期存在重引种、轻培育的倾向,陷入“引种—退化—再引种”的恶性循环,育种方面专业人才储备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饲养的常规品种中从国外引进的品种占90%以上[12]。

3.2 规模化养殖比例不高

贵州省生猪规模化养殖比例逐年提高,但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明显,生猪仍以小规模散养为主。2020 年,贵州生猪规模化(年出栏500 头以上)养殖比重为27.2%,而全国平均为57%[13]。

3.3 规模化养殖用地落实难

贵州山地特征明显,喀斯特地貌分布广,46%的土地为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和耕地,61%的土地坡度大于25°,加之猪场选址对粪污处理条件、交通、供水、供电、防疫等方面的要求较高,规模化集约化养殖项目选址受制约。

3.4 工业饲料原料成本高

贵州玉米主要通过自然晒干,含水量差异较大,不利于工业饲料标准化生产;玉米销售组织化程度不高,饲料生产企业倾向于从东北和西北地区集中统一和批次化采购。加之大部分豆粕从广东省阳江港、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等地购入,导致贵州工业饲料原料成本较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高190 元/t左右,比湖南省、四川省高150 元/t 左右,比云南省高60 元/t 左右。工业饲料原料成本高,制约生猪产业发展。

3.5 猪肉加工水平整体偏弱

全省集中定点屠宰加工生猪数量占总出栏数比例为32%,较全国平均水平低18 百分点左右。全省有猪肉制品加工企业70 家,但全年产量仅为1.5 万t,企业规模总体偏小,且产品以腌腊肉制品为主,占比95%。

4 提升贵州生猪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总体上,贵州生猪产业优势较为明显,发展潜力较大,但种源不足、成本较高等问题也不容忽视。为此,可从稳定养殖规模、做大产品加工、建强产业链条、助推三产融合等方面着力,通过以下措施提升贵州生猪产业竞争力。

4.1 升级标准化养殖基地

按照猪场规模大小,每年分类改造升级一批规模猪场,引导猪场强化防疫、粪污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自动化环境控制、饲喂和粪污处理系统应用水平。大力推广“大场带小场”模式,鼓励中小养殖场以设施、劳动力、产品等为纽带,与“大场”开展业务合作和联合经营,探索“小场贷款、大场担保、政府贴息”等资金筹措方式,每年新增培育一批家庭农场[14]。支持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及合作社根据发展需要创办企业[15],推动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快速提升。

4.2 打造良种繁育高地

加强常规品种选育,支持贵州省内的富之源、德康、温氏、智源、爱科欣等企业同步推进联合育种和企业集团育种,培育生长速度快、大体型、生产性能全国领先的“黔系”杜长大种猪。同时,加大柯乐猪、黔北黑猪、香猪等地方特色品种保护开发,支持科研院校持续开展以地方品种为育种素材的品种选育,培育肉香细嫩、生长速度较快、瘦肉率较高的特色种猪,满足多样化、中高端特色生猪产品消费需求。

4.3 壮大精深加工龙头企业

推动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在持续做好屠宰加工的基础上,加快建设猪肉制品精深加工生产线,推进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支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对贵州特色猪肉制品的生产工艺进行绿色化、工业化、智能化改造,扩大产品规模,提升产品品质,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加大产品研发,突破低盐腌制发酵、风味与营养协同重组等加工技术瓶颈,努力把西式产品注重营养、方便与中式产品注重色、香、味、形的饮食文化特点结合起来,提升传统肉制品市场竞争力。

4.4 建设种养循环绿地

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路径,以粪污就地就近还田利用为主攻方向,坚持生产环保统筹兼顾、养殖种植协调发展、分区分类精准施策、市场政府两手发力,全面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每年选择部分生猪养殖重点县开展整县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探索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整建制推进体制机制模式。大力推广猪—沼—菜(粮、果、茶)等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每年打造一批示范点,构建种养循环产业链。

4.5 构建特色生猪集聚地

充分发挥贵州地方猪品种资源丰富、肉质优良等资源优势,借鉴壹号土猪、湘村黑猪“引进一个龙头企业、打造一个产业链条、培育一个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鼓励并引导大型龙头企业参与地方猪选育和开发利用,引导特色猪种原产地市县发展“一县一特”“一片一特”,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猜你喜欢

规模贵州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贵州,有多美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沉醉贵州
规模之殇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生猪 广西生猪自成一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