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天祝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调查
2024-04-16张积品
张积品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天祝县在和美乡村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显露出不少问题。在总结主要做法、分析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积极争取和美乡村建设资金来源和融资渠道,加大政策宣传、引导农牧民积极参与和美乡村建设,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和美乡村新蓝图,实施产业提质行动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智力保障,才能实现天祝县和美乡村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近年来,天祝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建设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甘肃省“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部署要求,纵深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在和美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显露出不少问题,需政府、干部、农牧民等多方高度重视,探寻有效的方式解决存在的问题,以高质量完成和美乡村建设。
主要做法
天祝藏族自治县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著名的白牦牛之乡。全县辖14镇5乡、178个行政村。截至2022年底,完成了18个乡镇79个村的和美乡村建设任务,建成率达44.3%。2023年建成52个和美乡村建设示范村。天祝县和美乡村建设,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曾经的深度贫困地区中具有代表性。
(一)坚持规划先行,因村施策
坚持规划引领,做到宽视野谋划、全覆盖推进。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多种因素,逐村分析、因村施策。秉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科学布局空间,精准设计,建设聚集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四大类示范村庄。确保了设计科学合理、投资值得,做到了道路硬化、广场绿化、村庄美化、庭院亮化、空气净化。同时还将马头墙、街门楼等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村庄建设,做到“一村一特色、千村千面貌”,全力打造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文化、留得住乡愁的和美乡村。
(二)坚持产业带动,凝心聚力
天祝县按照高原夏菜标准化、食用菌规模化、藜麦藏(中)药材精细化、牛羊养殖现代化思路,持续打造高原夏菜、食用菌、藜麦藏(中)药材、牛羊4个10亿级产业集群。高原夏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藜麦、藏(中)药材分别稳定在10万亩、5万亩,袋栽食用菌达到8000万袋以上,即将把南阳山片打造成西北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加工交易基地。推行“牧区繁育、农区育肥、农牧互补”模式,探索“牧草种植+牛羊养殖”草畜融合发展道路,争创天华美利奴肉羊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做优石门产业园孵化平台,锚定天津食品、福建新味食品等企业,做足“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大文章。
(三)坚持打造特色品牌,典型引路
天祝县在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打造了抓喜秀龙镇炭窑沟村、华藏寺镇红明村、打柴沟镇深沟村、天堂镇本康村、松山镇藜香村等一批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建设示范村。全县深入开展“两富一美”“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实践、树立100户“最美家庭”等活动,为推动和美乡村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厚的道德滋养。通过打造和美乡村建设特色品牌,典型引路的作用得以真正发挥。
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资金保障力度不足,融资渠道单一
一是和美乡村建设融资渠道单一,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每户建成标准化房屋政府补贴4-5万元,贴息贷款10万元。二是和美乡村建设融资渠道不畅,天祝县受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制约,投资成本高、回收周期长,缺乏个人资金、企业资金、机构资金等社会资金的融入渠道。三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2022年全县村集体经济虽然都达到5万元以上,但超过20万元的不多。导致天祝县和美乡村建设后备资金不足,内生动力不足。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乡村,基础設施薄弱,标准不高,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和美乡村建设达不到中国式现代化要求。
(二)政策宣传力度不足,农牧民参与度不高
群众是和美乡村建设的主体力量。调查中发现,天祝县和美乡村建设中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一是从资金筹措到乡村规划建设,大多是政府主推,农牧民参与的主动性不足。二是各级政府、群众对和美乡村建设的认知度不足,各级政府和群众在建设过程中的执行力度和响应程度有很大差异,导致“方向不一致、不能拧成一股劲”。三是农牧民经济能力不够,老旧思想根深蒂固,没钱修建、不愿搬迁等因素严重影响和美乡村建设的参与积极性。
(三)受地理条件限制,集中建设困难多,分散建设难度大
天祝县处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以山地为主,海拔在2040-4874米之间。受地形条件限制,村落规模小且较为分散。一方面人均耕地面积少,无法实现规模经营,耕地成本偏高。另一方面许多农牧民不愿意搬迁到集中安置点,造成了集中建设困难的问题。村庄过于分散,增加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机构及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的成本,一定程度上造成天祝县和美乡村建设比其他地区难度更大的问题。
(四)产业支撑不够,缺乏提升空间
天祝县绝大多数村落都是依靠旅游业建设和美乡村,产业支撑不够。一是农村产业结构低效,呈现出多低端、粗加工、传统型产业占比高的特点,群众创新能力较弱、受益不高,不利于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二是产业融合发展不理想,农村经济发展以单一种植业或畜牧业为主,投资金额少、技术水平低,难以融入城乡联动发展。三是农牧业、旅游业等产业项目投资回报周期长,较难吸引社会资本。
(五)缺少建设人才,缺乏智力保障
一是缺少坚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领导队伍;二是缺少懂农牧业、爱农牧业的农牧民带头人队伍;三是缺少农牧技术专业人才队伍。人才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天祝县和美乡村建设的进展,影响已建和美乡村的巩固提升。
对策建议
建设和美乡村,要立足高水平,瞄准现代化;要对标对表,明确短期任务和长期目标;要加大实施力度,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让群众共享和美乡村建设成果。
(一)争取和美乡村建设资金来源和融资渠道
1、利用地域优势,用好用活支持政策
紧抓“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甘肃省构建“一核三带”等契机,招商引资。积极争取易地扶贫搬迁、生态避险搬迁、示范性乡村建设等政策支持,持续推动天祝县和美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县域高质量发展,鼓励本土成功企业家、相关人士到乡村投资,形成多元化和美乡村建设新格局。
2、扩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
一要围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多村一景”理念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土地、草地、林地、自有资金入股等形式发展旅游产业、农牧业,打造村集体经济增长的载体。二要立足村情实际,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合理开发利用集体土地、充分利用闲置资产、大力培育特色产业,铺就一条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的发展之路。三要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村企联动、抱团发展”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深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三方利益联结机制,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拓宽增收渠道。
3、统筹整合各类资金
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做法,坚持“多个管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统筹整合有效衔接、对口帮扶、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和美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企业、村集体、个人等多方资金,让分散的资金“握指成拳”发挥最大效益,为和美乡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撑。
(二)加大政策宣传,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和美乡村建设
和美乡村建设需要把尊重群众意愿摆在首要位置,把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交给群众,让群众自主选择。引导群众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和美乡村建设。一要多渠道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马背上的宣讲小分队,“党委发动、党员带动”“乡贤顾问团出谋”“党群议事会献策”三驾马车带动等方式进行宣传,使群众真正明白和美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二要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和美乡村建设交流学习,引导规划师、设计师、建筑师等专业技术人才下沉到村,提供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全链条咨询服务;组织村“两委”干部及村民代表学习国家级、省级和美乡村建设示范村优秀案例。三要结合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壮大特色农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產业融合发展,促进群众增收,提升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与信心。
(三)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和美乡村新蓝图
因地制宜编制村庄发展规划,使不同类型乡村各展其长,展现乡村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一要打造一批示范样板,带动一方和美乡村建设。坚持县域统筹,加快打造国家级示范村、省级示范带和示范村。二要深挖细挖文化资源。立足乡土特征、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邀请专家学者与群众共同挖掘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家庭文化,将其贯穿于和美乡村建设的全过程,实现留得住文化、留得住乡愁、留得住人的目标。三要高标准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健全完善公共卫生间、健身场地、乡村大舞台等公共服务设施。高标准做好新建乡村道路、管道井、防洪工程、防泥石流墙等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完善后期维护机制,提升改造已建成的和美乡村。
(四)实施产业提质行动,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推进农业高效生态发展。一要做大做强做优农牧产品生产基地。通过科学化、精细化生产,促进产品提质增量,适应市场需求。二要实施农牧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家庭农场、牧场、农民合作社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牧产品产地初加工,引导大型农牧业企业发展农牧产品精深加工。三要全面提升县域商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县域集采集配中心,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共同配送、即时零售等新模式,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乡村下沉。四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继续支持创建农牧业产业强镇、现代农牧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五要提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现途径,依托天祝县本地特色资源,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增强生态经济“造血”功能,促进和美乡村建设和全域旅游深度融合。
(五)加快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智力保障
“人才是第一资源”。一要强化村“两委”班子建设。贯彻“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培育一批对党忠诚,懂农业、爱农村,能够静下心来长期为农牧民服务的村干部,充分发挥“两委”班子“领头雁”作用。二要培养一批党员队伍。发挥党员“主心骨”作用,难事村干部带头、大事党员示范,引领群众建设幸福美好家园。三要招揽扶持一批专业人才。招收一批有志在农村创业的优秀青年,培养一批带头致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使他们成为一支“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带得动”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天祝县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打响了“青藏之眼·绿色天祝”的旅游品牌,为全面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天祝县和美乡村建设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距离农牧民“获得感、幸福感”要求甚远,只有不断探索和努力,才能进一步实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