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有春风最相惜:古人的春游之趣

2024-04-16彭勇

人民论坛 2024年6期
关键词:春游

彭勇

【关键词】春游 旅游史 时令节日 【中图分类号】F592.9 【文献标识码】A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中国人春游的历史非常悠久。中国人的四季生活各有风景和情趣,若论一年出游的时节,春游毫无疑问占据了重要位置。无论是传世文献所记,还是民风民俗传承,甚至是看今天人们的出游,春游总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春游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春游文化。

春游体现了人类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高度结合,自然属性决定了人对自然界的依赖和认知,春天对生命体的影响在人类不断摸索和探知中被赋予更多的意义;旅游既是生存的本能,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类对春、夏、秋、冬四季的感知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今天的春游在形式和内容上既有传承,又在不断创新,被赋予新的内涵。

春游源流:“最是一年春好处”

春游之“春”,依据中国古代农历岁时的传统,一年四季,每季有三月,农历的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传统文献通常记载为“春正月、春二月、春三月”,到四月入夏即夏四月,然后秋七月、冬十月,等等。春游的出现是伴随着人类历史而出现的。根据史料,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可靠的文献记载古人娱乐休闲性质的春游活动。“四季”的说法可追溯至春秋时期,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作品,反映了上古社会各阶层,尤其是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其中就有关于春游的记载。例如《诗经·国风·郑风》中有《溱洧》一篇,就描写了中原大地,春天来临,溱河、洧河之畔,绿波清澈,有许许多多的游人,青年男女有说有笑地在一起游玩的情景:“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诗中有美景,有欢乐,从自然界的春天延伸到人生的青春之景。

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以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时令气候为准创造的。中原是中华传统文明的核心区,传承到今天的中华文明,是在中原文明崛起后,充分吸收了其它民族的文化聚合而成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中原地区二十四节气基础上,各地区各民族结合本地的实际,创造了更加丰富的岁时农谚。比如“(二月)年过毕,种田去,选种备耕清淤……(三月)桃花紫,李花白,倾倒踏青游客”,等等。春游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盛。

南北朝时期,春游已经开始成为喜闻乐见的休闲娱乐活动。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沈约在《悲哉行》中开篇所写“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描写了人们留连在春天的美景里,春景也在取悦着游人。在他的笔下,已经把“春”和“游”融在了一起,春游逐渐演变成全民的休闲娱乐活动。在岁时节日、传统节庆里,春游是百姓之乐,从皇亲国戚到达官士绅,从庶民百姓到妇女儿童,都享受着春天带来的欢乐。

唐朝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鼎盛时期,唐代最风行的春游项目就是赏牡丹。清明时节,万物吐故纳新,在仲春暮春之交,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的牡丹就会悄然开放,诗人刘禹锡在《赏牡丹》中写道:“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再现了京城人赏花倾城而动之景。唐文学家李肇在《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宋朝的休假制度比较宽松,也带火了春游。据宋人庞元英《文昌杂录》记载,官吏休假,元旦、寒食、冬至各七日;上元、中元、夏至各三日;立春、清明各一日,每月例假三日,岁共六十八日。年假是从十二月二十日到次年的正月二十日,共三十天,全年98天假期,春假时间最长。官员放假,百姓也可以得到休息,官民同乐。

明清时期,春游时开展的休闲娱乐活动更为丰富。据明代作家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节令》记,“永乐七年,令元宵节赐百官假十日。今市十日,赐百家假五日……妇女相率宵行,以消疾病,曰走百病,又曰走桥”。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有一幅创作于明代、设色艳丽的宫廷画,叫作《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反映的是明宪宗成化皇帝当天在内廷观灯、看戏、放爆竹行乐的热闹场面。

春游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

广义上讲,春游的时间开始于传统的农历春节,结束于农历三月末。作为传统的农业国,春天和春季对中国人具有特别的意义,“一年之计在于春”,“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春季三月,集中了春节、元宵节、立春、“二月二”和清明节等重要的节日。节庆休闲和欣赏春色成为春季出游的两个主题。

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在城市或乡村经营的商客、游子,在春节前一定要赶回自己的家里过一个团圆年。节日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士民之家都要穿着新装,四处拜亲访友,互相庆贺新年,有来有回,互为主客。主人设酒招待宾客,“各为春酒召饮,迭为主宾”(《(嘉靖)尉氏县志》),“序拜尊长,男子则出拜宗族、亲戚、邻里,谓之贺岁”(《(嘉靖)宁波府志》)。春节期间有丰富的文娱表演,如北京厂甸庙会在春节期间举办,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吸引广大百姓游览观赏。

我国绝大部分的春节都是在一年最寒冷的时节度过的,当然也有例外。南方的人们在春节期间就可以徜徉在花的海洋,在四季如春的昆明、广州等地方可以游花市、逛花海。北方人过节的春联,又叫“春帖”,带有“春”字的春联比比皆是,体现了对春天的期盼。比如颇受欢迎的“上联:朱红春帖千门瑞;下联:翠绿柳风万户新;横批:春回大地”。

正月十五元宵节,在汉代时就已经形成,唐宋时已相当繁盛,明清时期春节与元宵节一起庆祝。元宵节燃灯,较为普遍的说法,认为是道教的三元节之首(上元)為天官赐福之辰,与佛教的燃灯礼佛仪式融合而志,元宵又称“灯节”,除观灯外,还有不少娱乐活动,其旅游色彩远盛于春节。据嘉靖《尉氏县志》,“十六日谓之残灯,其日士女遍游于东门外过石矼,其夜出南门过鲫鱼桥,谓之走百病”。元宵节期间,灯会上商家云集,游人如织,尽显春游盛况。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也被视为农历新春的开始。古人对立春节气很重视,立春当天,全国各地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各地有“鞭春”“打春”“开春”“迎春”等不同仪式。仪式由官府主办,又吸引了民间戏曲艺人表演节目,官员、士绅、商贾、僧道、妇女儿童等参与其中,沿途百姓积极配合,规模盛大,呈现出一幅全城春游图。

“二月二”龙抬头节。进入春季二月,冬去春回,阳气渐升,各地百姓虽然习俗各有差别,但都会迎春纳福。明人谢肇淛在《五杂组》中记载:“秦俗,以二月二日携鼓乐于郊外,朝往暮回,谓之迎富。”清人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说,清代北京的左安门有太阳宫,北京人结伴往游,来一场春天的旅行。

清明节是春季里又一隆重的节日,也是百姓春季出游赏春、踏青的好时节。清明节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谓,如祭祖节、寒食节、行清节、三月节、踏青节等,但禁火寒食和祭祖扫墓是各地普遍的风俗。上到皇族公卿、达官士绅,下到普通百姓,家家户户都要去祭祖扫墓。清明时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时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清明时节也是郊游踏青的好时节。至迟到唐代之后,宋元明清各朝,清明也都是春游的时节,节日里人们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等。据《如梦录·节令礼仪纪》记,明代河南开封的清明节,“轿马车辆载道,男妇携幼盈野,亦有提壶偕友郊外踏青。至晚方折柳攀花、桃红柳绿,街如软绣”。郊游踏青成为清明节最靓丽的风景。

春游中最吸引人的便是花红柳绿、百花盛开。比如柳树是早春里最早吐绿的树木之一,杨柳依依,成为文人表达情感的对象。因“柳”与“留”谐音,故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古时,长安灞桥两岸,十里长堤,一步一柳,因此,灞桥(今位于陕西西安灞桥区)成为赠别文化的象征,以春柳为题的纪游诗颇为丰富。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杨柳枝词》中写道,“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为此他在《青门柳》中感慨说,“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春天里,各种鲜花竞相开放,中原地区有歌谣说,“二月杏花,三月桃”,“桃花开,杏花败。芍药花开,牡丹败”。春天有赏不完的花,看不夠的景。

春游文化:古人春游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意涵

在古代中国,节庆春游被赋予尊祖敬宗、祈盼国泰民安的政治含义。春节除夕是一年的结束,而春节元日就是一年的开始,慎终追远是中华优秀传统。宋代王安石在《元日》诗中讲“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风之中,新桃换旧符,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追思先人、尊祖敬宗的郑重仪式。同样,端午节、立春节和清明节等,都有祈盼春和景明,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特定政治含义。

在古代,春游也是重要的经济活动。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在历朝历代均是放在首位的大事。从春节的喜庆到短暂的农闲,再到繁忙的春播备耕,农时不可违,“以农为本”成为我国古代历朝历代治国的基本理念。春季的一场节庆聚会,就是一场商品交易盛会,而物资交易中的休闲娱乐成分又居多,明代张岱在《岱志》中描写说,明末的山东泰山“东岳庙集会”春季游人最多,“合计入山者日八九千人,春初日满两万”,“货郎扇客,错杂其间,交易者多女人稚子”。

在社会生活方面,春季也是人们密集举办各种社交活动的好时节。诸如家族邻里的走亲访友,士人游子的友情互动等。河南省宝丰县的马街书会,史料推断起源于元代,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从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五,举行祈神、亮书、拜师收徒、说书听书、卖书买书以及其它民间艺术演出,聚集了来自河南和湖北、安徽等多地艺人数千人,观众数十万人,书会变成了社会各个阶层娱乐、交流、旅行和狂欢的春游盛会。

从古至今,春游创造了丰富的旅游文化。春游体现了祭祖祈福、团圆和美、积极进取、健康平安和身心愉悦的思想观念,围绕春游创作的大量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戏曲艺术等文艺作品,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及和平性,它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翻阅古诗词,春游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美好。早在先秦时期,孔子问弟子们各有什么志向,曾点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曾点所希望的是和人们一起在暮春里嬉戏,他的理想跃然纸上。公元823年,56岁的唐文学家韩愈在早春时节给他的朋友张籍写了一首传颂千年的诗,题名是《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以细腻的笔法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他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就在同时期,诗人杨巨源沐浴在春风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和练秀才杨柳》:“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这句诗让北宋杰出政治家和文学家王安石也深深地爱上,晚年的王安石在《集句诗·梅花》中直接借用这句诗,“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借以表达自己超越世俗的坚守和信心。

春天,万物吐故纳新,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春游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春游文化。今天的春游在形式和内容上既有传承,又在不断创新,但不变的是中国人心中那份传承至今的对于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憧憬,以及对于自然界的崇敬和依赖。

(作者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

责编/谷漩 美编/杨玲玲

猜你喜欢

春游
背着锅碗瓢盆去春游
春游
春游曲(其一)
春游
春游记
今天去春游
春游
春游桃花溪
我们来春游
小兔乐乐春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