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专业阅读的价值

2024-04-16鲁小凡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专业老师设计

鲁小凡

教师专业阅读的动力在什么地方?从北京市十一学校王春易老师主编的《学以致用的教师阅读》中我们能找到答案。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进入常态化,一线老师若想直接参与改革实践,探索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方式的转变,具体落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路径、课程建设、教学样态、学习样态、教育评价等方面,就需要通过专业的阅读,与作者进行思维的碰撞,在反思、自省、重构的过程中“见专业,见思想,见自我”。

这样,教师才能从更专业的视角理解教育、认识教学、了解学生,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教学的实践创新,让自己的教育真实发生,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实现学以致用、理实相生的阅读目标。

要跟上新课改的步伐,教师就需要专业阅读,这也是许多教师阅读的动力之源。事实上,很多老师都有强烈的阅读愿望,但是不知道读什么书。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在教师的阅读活动中,读什么比怎么读更重要。《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专业发展)》指出:中小学教师要掌握专业阅读方法,根据自身专业发展需要选择阅读书籍,熟练运用读思结合、读写结合、读用结合等专业阅读方法,养成专业阅读习惯。

对教师来说,无论你是否有自己的专业阅读方法、阅读习惯,我都建议读一读《学以致用的教师阅读》这本书。因为它至少为我们提供了四种阅读范式,引领我们选择自己的专业阅读书籍,启发我们设计自己的专业阅读活动,指导我们实现自己的专业阅读价值。

范式一:系统梳理阅读脉络,形成与教育教学工作平行的主题阅读,让教师的读、思、用、创和谐统一

在专业阅读上,成熟的教师一般都能够建立自己的阅读体系。所谓阅读体系,就是根据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梳理自己专业阅读的脉络,选择适当的书籍,制订阅读计划,并检视自己阅读的状况,视情况加以调整,以启发自己对工作的思考。

王春易老师领导的团队,他们阅读的脉络是“学习习惯—学习过程—学习目标—学习指导—学习评价”。这条脉络正是教师在落实新课程方案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改革要点:教育理念、学生学习、教学方式、教育评价。这就是一个主题阅读,即为了“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的阅读。

他们的阅读呈现两个特点,一是系统性。在阅读主题的指引下,教师选择了《培育智慧才能——学习的维度教师手册》,以引导教师自觉地反思教学设计是否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选择了《可见的学习(教师版)——最大程度地促进学习》,以引导教师从学习的视角思考教学设计能否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选择了《聚焦学习目标:帮助学生看见每天学习的意义》,以引导教师从学习目的实现的过程性思考教学设计能否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可见性;选择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以引导教师掌握逆向教学设计的结构要素和设计要点,思考能否构建学生需求的学习场;选择了《如何编制和使用量规:面向形成性评估与评分》,以引导教师理解和掌握评价量规的设计,思考评价能否助力学生学习。这五本书的内容与新课程改革需要开展的教学方式变革的要求基本吻合,体现了系统性。二是具象化。《学以致用的教师阅读》全书共五辑,如果分开来看,每一辑又是一个个具体的主题,体现具体的领域,如第四辑聚焦在教学设计这一主题上。教师要在阅读中理解和掌握逆向设计的要义,在实践中探索“在大单元中实现可迁移的持久理解”“通向理解之门的基本问题”“站在评估员的角度看课堂教学”等教学设计的要点,从而进行实践解读,以书为媒,跟随书的思想,去发现,去分步解读,去拆解,最后再整体重组,实现理论的校本化和创新。

范式二:整体把握阅读意义,形成与学科教学实践匹配的阅读习惯,让教师的自检、优化、改进教学成为自觉

周国平说:“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对教师而言,教育是成人达己,以成己促进成人的过程。用心去读教育经典,是一种本源性的研修和充电。教师要围绕成己与成人选择阅读内容,并持续地去读,融入自己思考去读,融入自己实践去读。这样,由“经师”走向“人师”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以阅读《培育智慧才能——学习的维度教师手册》为例,北京市十一学校的老师在学校大的改变的背景下,思考“学习”究竟是什么,进而从“学习的维度”进行教学自检。阅读经典帮助老师完成“认识学习—自检教学—优化设计”的自我升華,实现有意义的阅读。在共同阅读的过程中,老师们形成了对学习的共同认识,形成了指导实践的理论矩阵。

范式三:强化阅读“变现”意识,形成“顶天”和“立地”相贯通的教育常态,让教师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实践共同升华

教师的专业阅读往往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即为了解决教育教学工作的困惑、痛点,抑或是期待在某个教育领域取得一定的成绩。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外乎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形成先进的教学观念,因此要读“顶天”的书;二是形成先进的教学技术,因此要读“立地”的书。在时间、经验等有限的情况下,教师选择阅读的往往是“顶天”与“立地”相融合的书,既为了可读通,又为了容易转化。其根本缘由是建立在教育情怀基础之上的“变现”意识,既想提升个人的教育情感,获得职业幸福,又想通过有效的教育技术改进,获得专业发展。

这样的专业阅读,从文本到实践,北京市十一学校的教师团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式。王爱丽、张琦等几名老师组建的《可见的学习(教师版)——最大程度地促进学习》阅读小组,他们阅读的起点是长期思考的问题——“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因素是什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哈蒂教授通过实证研究,建立了影响学生学业成就因素的“哈蒂排名”,以此构建了基于实证的学习理论,以及基于理论的教学技术实践模式。老师们在阅读、研讨中清晰地认识到,“教师”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根本的、关键的”因素。教师只有形成让学生的学习“可见”的教育理念,才能思考和寻找“哪些教学行为造成学生学习的差异”,才能创造性地设计更有效的教学环节、教学支架,让“学生的学对教师可见”,让“教学对学生可见”,并通过证据展示出来,从而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让学习变得切实可见”。于是,团队老师们在实践中尝试体现“可见的学习”。王树超老师提出“抛弃标签,帮助学生超越潜能”,强调做学情分析时要关注学生能力的成长性和学生个体的多元、多维性,通过积极的师生交流达到深入了解学生的目的。张琪老师提出“从备课开始,让学习过程可见”,强调集体备课的作用,备课要为学习顺利而有效地发生做准备,要帮助学生成为自我学习的支持者。刘柯含、赵楠老师提出设计有挑战的学习任务。周劢老师提出“热忱和灵慧:教师的新境界”,指出教师是学生情绪的调控者、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学习资源的连接者,要体现出教师在实现“可见的学习”中的作用。教师们在阅读中理解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在实践中实现原理的转化,相得益彰,形成教师专业阅读的“理论—实践”转化链。“变现”的读书意识决定了教师是为转化而读书的,体现了“为了教学现场、在教学现场中、回归教学现场”的读书特色。

范式四:有效营造阅读氛围,组建“1+N+X”的教育阅读协作体,让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心灵自由共同绽放

“教师是教育复苏的核心”是2021年世界教师日的主题。程红兵校长认为,读书、思考、实践是教师复苏的核心。在当今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教师如何适应改革,成为改革的“弄潮儿”?专业的阅读是重要的路径之一。专业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教育,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教学,还可以指导我们开展教学实践。“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专业阅读也是艰难的,理论的晦涩、案例的适切性、工作的忙乱、时间的碎片化……如何解决教师专业阅读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学校需要开展支持教师阅读的行动。王春易老师给出了有效的建议。

一是教师阅读要立足实践,根据课堂教学痛点开展定向阅读,解决教师为什么阅读的问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学校引导教师用阅读解决问题,其实质是在营造教师专业阅读的氛围。没有人能随时随地帮助你解决问题,没有人比你自己更清楚你的困惑究竟是什么。阅读能引导教师结合问题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答案,能引导教师在思考中书写答案,能引导教师在实践中优化答案。当学校形成了阅读的“一个场”,用阅读解决问题就会成为教师教学的组成部分。

二是教师阅读要组建团队,由阅读小组攻克难点开展引导阅读,解决教师如何阅读的问题。怎么实现读书的目的?读书是慢活、细活,也是一个长期的活。当下的教育教学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各类书籍 “爆炸式”增长,教师的个人素养也不一样,让一名教师长期通过个人自主阅读来系统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是不现实的。这需要学校构建阅读小组机制,坚持“教师阅读用为先”的读书原则,由学校统筹,学科组推荐,组建“N位教师”共读团队,让每一名老师成为阅读的主人,真正做到书为我读、书为我用。

三是教师阅读要输出成果,由实践老师提炼经验开展案例阅读,解决教师阅读的效果问题。华东师大李政涛教授倡导两种读书武器——“钉子”和“钩子”:“钉子”就是“身入”书中,与书“同频共振”,在阅读中与某种精神邂逅,力争真正读懂书;“钩子”就是把書中有用的资源“钩”出来,与书同行,将书中“超越世俗的清香”变成“人间烟火味”,解决自己的问题。如北京市十一学校的老师由“老问题”走进教育经典书籍,获得“新认知”,产出“新做法”,形成了涉及13个学科的29个典型案例,用“钉子”精神、“钩子”行动回答了阅读的效果。

理实相生,教师用专业阅读铸就自己教育的灵魂。从“经师”到“人师”再到“经师、人师”融合的“大先生”,是每一名教师成为“真正的教师”的必经之路。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专业老师设计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