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水性材料在水彩画中的运用

2024-04-15金晓宇

艺术家 2024年2期
关键词:水彩画水彩水性

□金晓宇

当今,艺术发展相互融合,艺术观念和媒介材料运用在画种间的清晰边界已不明显。在寻求绘画语言和情感表达状态中,水彩画的传统艺术语言也紧跟时代脚步,其语言表达和创作形式等方面在与水性材料运用相结合中得到一定的延伸。水性材料在水彩画中的运用不仅丰富了水性材料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使水彩画由单纯强调传统技法变为多种材料组合的绘画,由单一形式进入多元化发展,使水彩画发展更具活力、更具时代性。

一、追溯水性材料的产生

在西方,水性材料的运用最早可以追溯到洞窟壁画时期,在法国拉斯科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的壁画中,绘制了动物图案及抽象符号。根据壁画可以判断出当时的绘画者已开始使用身边的天然材料并掌握了工具使用的技巧,寥寥数笔就将动物表现得栩栩如生。那时所产生的大部分颜料是水溶性的并且是完全从自然界获得的,如植物、动物、脂肪胶等,以及焚烧后的动物血、天然黏土和煤尘等。那时的绘画工具也取之于自然界,人们把枯草和羽毛当作工具来绘制各种动物。我们并不知道这些图案的意义,或许是原始人的信仰,或许是施法术以便狩猎,洞窟壁画原始而直接的表达方式形成了独特的绘画语言,这种形式语言在后来的绘画史上仍然具有高度的风格化和感染力。

在古埃及和古希腊时期,水性材料也广泛运用在图像的绘制中,如在壁画和陶瓶图案的绘制过程中都使用了水性材料。文艺复兴时期,水性坦培拉是较早发展的绘画语言。到了18 世纪,水彩画在英国成为独立画种,水彩颜料作为水溶性材料根据颜料中的胶粉比重不同又划分为透明水彩和不透明水彩,在19 世纪末期,逐渐构建起系统的语言体系。

在我国,最早的水性材料的使用是在新石器时期,当时的人们在陶瓶上绘制有象征意义的图案。春秋战国时期,盛行帛画,在《人物御龙图》中作者也使用了水溶性材料。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大量洞窟壁画,在敦煌莫高窟中,壁画多采用水性材料作为绘画媒介,使用的颜料也是水溶性的矿物。古人选择的材料取之于自然,还之于自然,以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效果。在中国画中,水性材料的运用更有浓墨重彩之处,绘画者把水性材料的应用与六法结合起来一一呈现,用水溶性材料作为媒介,展现了一批批传世经典。

二、水性材料与水彩的结合

从水彩向水性材料的演变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由水彩向水性材料过渡,绝非名称概念简单更替或材料技法的表面延展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传统水彩所具有的某些局限性对从事水性材料创作的画家造成了极大的限制,而这种所谓保持水彩纯洁性的思想又制约着水彩画发展的进程。但艺术家们却不甘于仅从透明性和水色韵味中获得单纯的刺激作用,于是开始有意识地探索水彩画的可能性。

(一)水墨与水彩

水彩画和水墨画从材料的特质和笔触上来看有许多相似之处,水的流动所带来的轻快和透明的效果更是相似。水彩画经过在中国百余年的发展,逐渐吸收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特点和审美趣味,形成了东方色彩水彩画。画家古元的水彩画(如图1)反映了浓重的中国画意蕴,具有水墨画独特的晕染效果,它的线条也与中国水墨画相似,并在画面下方盖有中国画特有的印章。

图1 古元 《井冈山梯田》40.5cm×28cm 纸本水彩1971年

(二)丙烯与水彩

丙烯颜料是相对较新的绘画材料,由于使用较为方便所以很受一些画家的喜爱,它可以使水彩画表现出轻盈的效果,也可以厚涂使水彩画表现出油画的效果。有些画家先以丙烯颜色在水彩纸上画出肌理,再以较干的笔厚涂于纸上,形成笔痕及肌理,再以水彩颜色作画。干透的丙烯底不吸收水分,水彩颜色漂浮在上面产生水痕效果,有些部分的颜料积存于笔触的凹槽,笔痕清晰可见。丙烯也可以与其他媒介相结合,如在基底上使用发泡剂、塑型膏、麻布或建筑材料,形成具有波纹效果的表面,随后在颜料干涸前用颜料粉覆盖,形成过渡。

丙烯画和水彩画的结合技术已非常成熟。当代水彩画家刘寿祥善于结合不同材料作画,在他的作品中最为出名的是以丙烯颜料和水彩颜料共同来表现画面。他在绘制风景时,常以干湿结合作画。在前期阶段,在水彩纸上用丙烯画出近景和中景;在中期阶段,用水彩绘制天空;在后期阶段,让丙烯干燥后再用水彩刻画细节。如在图2 中,房子和草地具有油画质感,天空有着透明流动的轻快之感,一幅画既有油画的细腻,又有水彩的清透。

图2 刘寿祥 《樱顶阳光》70cm×101cm 纸本水彩2014年

(三)水性坦培拉与水彩

水性坦培拉是欧洲传统绘画技术之一。水性坦培拉使用干色粉作为颜料,其制作过程中,使用了含有蛋的水溶液作为媒介,常绘制于墙壁或木板上。古埃及人使用红色、黄色、绿色、紫色绘制壁画,随后经过罗马时代画家的传播,坦培拉在欧洲广泛传播,并以多种方式进行制作。水性坦培拉在铺底色时一般水分较多,水的比例比蛋液的比例更高,因此具有透明的外观。随着画面不断深入,水的比例逐渐减少,颜色的厚度增加,最后某些部位接近油画的肌理效果。古典坦培拉绘画是一个苛刻的过程,需要很长的制作周期。当代画家简化了水性坦培拉的过程,材料技法上延续了传统又综合了其他材料进行创作。例如,水彩画家黄华兆运用水性坦培拉技法于水彩画中,其中,《天宇》系列作品以中国文化代表物件为元素,利用空间重构的方式表现,在虚拟空间中作平面组合,写实与写意相结合,构成了超现实的精神世界(如图3)。

图3 黄华兆 《天宇》113cm×170cm 纸本水彩2009年

(四)水彩与色粉

对于许多画家来说,将水彩与色粉结合起来的绘画语言并不陌生。水彩比较透明,而水粉则有较强的覆盖力,有时先用水彩做底色,再用水粉深入刻画,浸润的底色与反复厚涂结合下产生丰富的画面效果。色粉笔含有的胶质稀少,单独使用时粉质最为明显,在粗纹水彩纸上与水彩结合使用会出现厚重的肌理,画家常用它画带有锈迹的物品,在达到最佳效果的同时为画面增加层次感。

三、水性材料在水彩画中的表现价值

(一)水性材料突破水彩画的局限性

公众对艺术作品表现的认识通常与绘画的主题和形式有关,往往忽略了影响绘画的因素,如笔、纸、颜料、材料、媒介等。艺术形式与画面媒介之间的关系是相关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如果没有合适的材料和媒介,绘画的形式语言就不能充分表达作品的主要思想。由于水彩画以使用水性颜料为主导,那么水性颜料的固有局限性就是水彩画的局限性之一,以水为调和剂,画面流畅透明、水色交融、相互渗透是一种特有的材料肌理美,但当画面需要表现一定的饱和度及厚度时,水彩颜料就不足以表达。

水性材料的参与使得传统水彩画能够突破局限性,增强水彩画的表现力,在不失传统水彩风格的前提下,展现出更加浓郁的画面效果。一些画家通过运用媒介基底和颜料成功规避了水彩画固有的内在弊端,水性材料的表现语言结合水彩画内在语言特点,为水彩画创作提供了新的方向。例如,黄增炎不执拗于传统的水彩画模式,而是大胆地探索更宽广的艺术空间。他选择通过技术的创新,尝试在传统与现代中间寻求平衡,他认为一个画家不可或缺的就是个人艺术语言的磨砺与创造,而个性语言的表述与绘画材料的关系是最密切的。

以黄增炎的作品《同心协力》(如图4)为例,该作品在第九届全国美展中获得金奖。其创作画面气势磅礴,极富表现张力。与传统水彩纤细的表现不同,作者一改水彩作画的传统模式,作画前先在画纸上增加一层涂料,作画过程中除了加水为介质外还加入了胶水,画纸呈现出了多变且自然的点状肌理,在画面中展现出既具象又抽象的画面效果。可见,点状肌理对画面的生动具有重要作用。透明的水彩肌理凝固在画面上,形成造型夯实、坚实而透明的视觉冲击,很符合画中所刻画的惠安女勤劳的品格。

图4 黄增炎 《同心协力》 132cm×155cm 纸本水彩 1999年

(二)水性材料增强水彩画的情感表达

水性材料与水彩语言相结合的表达更加突出精神感受。在传统水彩艺术表现中,艺术创作更多的是模仿客观事物的表面特征。水彩作品要想做到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就需要艺术家对生活进行深入的观察和理解,再将自己的内心世界真实地再现于画面上。艺术家在面对大千世界时,应用眼睛仔细观察,用心灵真诚感悟,用真情实感与之交流,从而获取有价值的艺术感受。水性材料以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丰富了水彩的语言情调。

材料的表现力不仅仅是画家创造性运用的结果,更是精神表达的手段,在表达精神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精神是通过物质来反映生命力的。对于材料的感悟,不仅仅是用物质表现画面,更是用物质表现内在的精神世界。水性材料最突出的特征是多层次的颜色与多层次颜料共同营造出一个奇妙的世界。笔者认为,水性材料的最大优势应该体现在抒发内心的感受与想法上。这有别于写实油画超强烈的真实感和写意油画极强的表现力。水性材料以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丰富了水彩的语言情调,材料的介入使得水彩在创作时不再局限于客观描绘,而更在于形式感与精神情感的表达。

(三)水性材料拓展了水彩绘画语言

在水彩艺术尚未接触新媒介之前,人们获取绘画题材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实地考察写生或者速写,题材内容也多是偏传统写实风格。随着新媒介对水彩画影响的日益加深,国内水彩画发展迅速,作品不仅能够表达当代社会的精神内涵,而且在内容题材上也越来越丰富。在当代这个观念开放、媒介开放的时代,水彩艺术家的创作视角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大到国家建设、社会事件,小到日常生活、普通物件都成了艺术家们关注的对象。水彩艺术家可以从自身感受出发,不拘泥于创作材料及语言形式,去表达更丰富的画面。

综上所述,各种材料的运用创造出新的绘画语言和形式,对于创新水彩绘画艺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水性颜料与水彩结合不仅仅能给观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更重要的在情感的表达上能与观者产生共鸣,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在水彩语言中注入水性材料,符合当代艺术发展的要求,它丰富了水彩语言的形式表达,拓宽了水彩语言的新空间,打破了水彩的局限性,使艺术家的创作观念由单一走向多元化。绘画语言的拓展使水彩绘画的色彩变得更加浓郁丰富,使绘画语言向着精细写实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水彩画水彩水性
《樱云》水彩
《暖阳》水彩
《泊》水彩
我的水彩画
水彩的“干”与“湿”
说说我的水彩画
水性与常性
说说我的水彩画
漂亮的水彩画
新型鞋用水性聚氨酯胶研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