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一致性”:“2、3、5倍数的特征”的教学思考与建议

2024-04-15胥传翠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多位数倍数一致性

胥传翠

[摘 要]基于“一致性”的理论发现“2、3、5倍数的特征”的教学中存在不能做到“通性”且“通法”的问题。对此,教师应从知识的结构化、教学目标、判断方法、“教—学—评”一致性等维度设计和组织“2、3、5倍数的特征”的教学,以帮助学生建立能体现数学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知识体系。

[关键词]一致性;2、3、5倍数的特征;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08-0062-03

史宁中教授在解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时强调了数学的一致性对于知识整体建构和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作为一线教师,需要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从结構化和一致性的视角出发,在选择、组织和呈现课程内容时体现结构化的思维方式,以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和应用。针对“2、3、5倍数的特征”的教学,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如何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分析与思考。

一、“2、3、5倍数的特征”的教学现状及分析

(一)教学现状

“2、3、5倍数的特征”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单元中的内容,通常需要两个课时进行教学,有时也会从大单元的视角出发将其整合为一个课时。其中,“2、5倍数的特征”占一个课时,“3的倍数特征”占一个课时。大部分教师会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深入探究“2、3、5倍数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2、3、5的倍数具有这样的特征”。在解决“是什么”这个问题时,教师一般会引导学生通过“圈一圈”(在百数表里圈出2、3、5的倍数)、观察猜想、举例验证和归纳总结的方式进行探究。在探究“为什么”这个问题时,教师会通过几何直观的方式(如方块图或小棒图)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原理。通过可视化工具,学生可以看到2、3、5倍数的组成,从而理解它们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征。

(二)现状分析

1. 重视对探究方法的引导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空间和变化等概念的学科,其核心在于研究和探索数学规律和原理。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学习品格和学习能力,在探究“是什么”环节中,通过观察猜想、举例验证和归纳总结,可以使学生全面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积累探究经验,为后续独立研究一个数的倍数特征提供方法指导。

2. 重视理性思维的培养

理性思考是指建立在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考方法,是掌握数学及解决生活难题所必需的基本品格。如果学生仅限于思考“是什么”的层面,没有进一步思考一个数的倍数特征背后的原因,那么数学学科无法实现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育人价值。而在“为什么”环节,学生不仅能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倍数的本质,而且潜移默化地培养了理性思维。

3. 忽视知识内在的“一致性”

“一致性”指的是前后相关知识之间存在本质相通的原理,也指知识背后思想与方法的一致性。在教学中,对于“2、3、5倍数的特征”,其“一致性”主要体现在研究方法上,都是经历“观察猜想—举例验证—归纳总结”的探究过程,但没有打通知识之间的壁垒,将本质相同的知识点连起来,学生因此不能触类旁通。

二、基于“一致性”思考“2、3、5倍数的特征”教学

“一致性”在课程体系中强调各组成部分都要与共同的学习目标保持一致,并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交互,共同构建一个整体。只有当学习目标与课程目标一致,而课程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相符时,才能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

思考一: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教学目标具有统领作用,直接决定了“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如果我们将“2、3、5倍数的特征”的教学目标定位为让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那么在从观察发现“是什么”到直观分析“为什么”的教学中,目标已经基本达成。然而,根据《课程标准》素养立意的目标要求,除了探究“是什么”和“为什么”,还应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一个数的倍数特征,并研究或理解其他数(如4、7、9等)的特征,让他们感受到知识的“通性”与“通法”。

思考二:方法本质的一致性

个位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个位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的是3的倍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3或5的倍数,从表面上看,判断方法是不一致的,但本质是可以通过直观图打通的。

例如,用图分析47和248是不是2、3或5的倍数。从图1-1、图1-2中可以看出,无论是47还是248,在判断它们是不是2、3或5的倍数时,都是将一个多位数分成涂色和空白两部分,判断这个数是不是2、3、5的倍数只需看空格部分。

根据图1-1可知,无论多少个十都是2或5的倍数,所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关键看剩下的空格数,即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是2或5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2或5的倍数,反之则不是;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则将一个多位数里每个十、每个百里3的倍数涂色后,只需根据剩下的空格个数进行判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明白了3的倍数特征与2、5倍数的特征不同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理解了“各位上的数字之和”实质是几个一的和。

通过上面分析,发现“异中有同”,即都是对一个多位数进行整体分析后归纳出的规律,只不过整体分析所采用的方式是将一个数拆分成两部分来判断,其实这样一致的方法,并不局限于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3、5的倍数,判断4、7、11等其他数的倍数的方法亦是如此。

下面以4的倍数加以说明。

4的倍数:判断一个多位数abc是不是4的倍数,则把这个多位数abc分成100a和bc,即abc=100a+bc,100a是4的倍数,所以只要看bc,即后两位,后两位是4的倍数,这个多位数就是4的倍数。

判断4的倍数的过程同样是将一个多位数拆分成两部分进行分析,与前面2、3、5的倍数特征揭示的过程有相通之处。

思考三:“教—学—评”一致性

《课程标准》强调了育人导向,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学科育人的目标,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它明确了“为什么教”,并强调了“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提出了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要求。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科恩最早提出了“教學一致性”的概念,他用一致性来描述教学中设计条件、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之间的匹配程度,并且通过研究发现,教学目标与评价一致性越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就越好。

《课程标准》在“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中强调了“教—学—评”一致性。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设计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复习方式,还需要制订评价标准,即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检验教学目标达成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评价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匹配度非常重要。

对于2、3、5倍数的特征,可以设计以下评价内容:一是知识类评价,判断所给的数是否是2、3、5的倍数,以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这些倍数的特征;二是探究类评价,让学生独立探究9的倍数的特征,以检查他们是否能够将一个数拆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9的倍数)来研究问题;三是证明类评价,要求学生解释“为什么一个多位数的后两位是4的倍数,那么这个多位数就是4的倍数”,以检查他们是否能够建立起相关的知识体系并且触类旁通。

三、基于“一致性”对“2、3、5倍数的特征”教学建议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立意要高,不能局限于教碎片化知识,而是要制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全面把握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分析,将知识点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帮助学生建立起能够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并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数学知识体系。

围绕获得知识的同时习得探究方法、整体把握知识、建构知识体系等教学目标,对于“2、3、5倍数的特征”的教学,按教材编排的两个课时的教学远远不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依靠不断积累的活动经验,而这种活动经验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不是教师可以简单传授的。因此,教师的任务是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知识的一致性。

笔者建议将“2、3、5倍数的特征”的教学内容分为四个课时,具体安排见表1。

综上,教师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掌握新理念,在素养立意导向下,审视教学内容,着眼单元整体,合理设计单元或相关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掌握并运用学科的基本结构,实现数学学科的育人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李勤.一致性视角下数学主题统整式教学的内涵、价值与路径[J].江苏教育,2022(89):7-11.

[3] 崔允漷,夏雪梅.“教—学—评一致性”:意义与含义[J].中小学管理,2013(1):4-6.

[4] 章勤琼,邵蓓瑜.以“学教评一致性”落实数学课程核心素养:以“有余数除法”单元为例[J].小学数学教师,2023(4):63-69.

(责编 黄 露)

猜你喜欢

多位数倍数一致性
说说“倍数”
巧用“倍数的和”
同样是倍数,为啥还不同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多位数的组合
如何写好多位数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
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输入饱和一致性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