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效管护让和美乡村“美丽常驻”

2024-04-15钱宏光汤广贝

群众 2024年6期
关键词:人居管护机制

钱宏光 汤广贝

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背景下,完善长效管护机制意义重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要求到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江苏高度重视乡村建设长效管护工作,先后出台《关于建立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的意见》《关于印发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对长效管护作了系列部署。2022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十四五”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要求持续健全常治长管体制机制,推动高水平管护。2020—2023年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分别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落实情况、行政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占比等纳入年度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推动长效管护落地见效。

自2018年、2021年先后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和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以来,江苏各地因地制宜开展长效管护工作,管護内容从农村人居环境的生活垃圾治理、公厕管护、生态河道维护、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方面,逐步拓展到村庄绿化、村庄风貌、水环境、道路、路灯等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管护,并逐步探索形成三种主要管护模式。

县域统筹为主的一体化综合管护模式。为巩固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成果,一些地区以县域为主体,协同部门、统筹资源、强化监督,综合推动长效管护工作。扬中市探索建立集农村垃圾收运、河道保洁、绿化管护、道路管养、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村容村貌、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文体活动设施“八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每年投入1200余万元用于管护工作,并按照每300名村民至少配备1名管护人员的标准实行网格化管理。沛县成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构建“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广泛参与,镇街抓好落实,百姓成为主角”的治理格局。按照县级、镇级、村民“三个1块钱”筹资模式,保障垃圾治理经费,确保开展垃圾分类的镇、行政村比例均达100%。响水县成立由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的管护工作领导小组,全县教育、民政、水务、农业农村等16个行业主管部门和13个镇分别制定管护实施细则和管护清单。靖江市推行农村河道管护、公路养护、村庄保洁等环境“八位一体”综合管护,市、镇、村三级建立由主要领导负总责的组织网络和工作网络,明确各镇街责任主体,取得较好成效。

第三方为主体的市场化运营模式。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较高的地区更多地采取市场化方式,引入第三方专业管护团队,着力解决管护内容多、技术要求高、管护人才匮乏等问题。该模式常见于南京、无锡、苏州及苏中、苏北少部分地区。南京市江宁区以“街企结对、市场运营”为思路,创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实现全区1437个自然村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常熟市委托第三方物业公司负责农村人居环境保洁的占比达89%,由村级直接发包的占86%。江阴市171个行政村2282个自然村实现村庄日常环境保洁与长效管护全覆盖,其中单独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占32.7%,购买第三方服务且村级配建队伍的占24.6%,合计配备保洁人员1931人。海安市推行专业公司市场化保洁模式,农村保洁员人数调增至2000人,月均报酬达2000元。扬州市邗江区探索水体管护市场化改革,初步形成主管部门定期考核、管护单位具体作业的水体管护模式。

村组织为主体的自主管护模式。由村两委自主组建劳务合作社或管护队伍来推动实施长效管护,管护内容根据集体经济收入情况自由确定,这种模式运用较为普遍。据测算,相较于市场化运营模式,该模式可减少15%—20%的长效管护投入,具有普适性。镇江市建立县、镇、村“三级书记抓管护”协调推进机制,将管护的着力点前移至党小组长和村民小组长,组建上百支“红色先锋队”,累计开展“红色志愿行动”1600余次。常熟市尚湖镇22个村实施自主管护,其中市场化保洁16个,年户均保洁费用1067元,劳务合作社6个,年户均保洁费用892元,管护投入减少16.4%。盐城市大丰区通过农村人居环境“积分制”“问题随手拍”“红黑榜”评比等方式,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常管长治。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世业村通过划分责任包干区、织密保洁管护网、设置专职督查员、实行考核奖罚制,推动农民群众由“要我打扫”向“我要打扫”转变。泰兴市曲霞镇戴窑村探索实施党建引领、群众自治的“红色物业”长效管护机制,村党总支书记担任红色物业“指挥长”,按照400∶1比例在全村招聘红色物业员工,农户每户每年缴纳“物业费”20元,激发农民群众参与热情。

省委省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建成100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把3000个以上行政村、200个以上乡镇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同时整合设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综合提升专项资金,视各地建设进展、投入情况、管护成效等进行差异化奖补,对运维管护费用给予补助。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还需坚持建管并重,配套建立符合实际的长效管护投入机制,持续激发村庄发展活力和农民内生动力,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一是深化整治提升,建立健全建管并重的长效管护体制机制。建强村庄规划编制队伍,构建完善“镇村布局规划+村庄规划”乡村规划体系,确保2025年前实现行政村规划编制全覆盖。省市持续完善长效管护制度体系、分行业管护评价体系和多元的经费保障机制。以县为主体,建立长效管护部门协同机制和项目清单公示制度,统筹推进城乡一体的长效管护改革。建立健全长效管护督查激励机制、监测评估机制和社会监管机制,确保长效管护队伍、责任、资金“三落实”。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加快建立县统筹的多元化长效管护投入机制。推动建立“省市奖补、县级统筹、乡镇配套、村级自筹、农民筹资筹劳、社会捐赠”的长效管护投入机制。建强县域长效管护组织领导体系,推动形成“村主抓、镇参与、县考核”的长效管护工作格局。继续依法有序开展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长效管护。推广自主管护模式,减轻村级投入压力。推动将专业化管护和群众监督有机融合,让农民群众参与长效管护。

三是坚持提质增效,着力推广科学化长效管护方式。对照到2025年乡村建设标准体系初步形成目标任务,鼓励地方分级分类开展长效管护标准化研究,逐步推动城乡管护标准统一并轨。对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公路养护等技术要求较高的管护项目,更多采取市场化模式,推动专业管护队伍和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管护。进一步发挥数字化改革阵地优势,推动数字化与村庄清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农村公厕管理等长效管护工作深度融合,有效实现数智建管。

四是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调动农民参与长效管护的积极性。厘清党委政府、基层组织和农民参与长效管护的责任和边界,合理划定“公事、共事、家事”,最大限度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发挥村级各类组织作用,在管护模式选择、管护设施布点等村级重大事项决策中实行“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农民生产生活习惯。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由党员率先垂范,组建自主管护队伍,设置长效管护公益性岗位,带动农民群众参与长效管护。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让农民群众由受益者转变为监督者、管理者,营造全民参与长效管护的浓厚氛围。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农办督查考核处)

责任编辑:张宁

猜你喜欢

人居管护机制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