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CL语料库的“兵”字研究

2024-04-15李雪蓉

雨露风 2024年1期
关键词:武力兵器义项

“兵”最早指兵器,《说文》云:“兵,械也。”后又引申出士卒、战争、战略、伤害等义,本文拟对周代至春秋期间“兵”字的使用情况进行一个分析说明。本文语料来自CCL语料库,通过对语料库中周至春秋时期“兵”字的统计数据进行词义分析,以说明“兵”字的词义在这时期的发展状况。

一、“兵”的研究现状

闫顺英在《释“兵”》一文中从字形角度对“兵”的本义进行了论述,认为“兵”字原本是一个动词,意为“手持兵器”[1]。周大军在《从“兵”看军语语义扩展》一文中,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通过运用隐喻理论和转喻理论,并以认知机制为切入点分析了“兵”字的语义扩展,发现在语义扩展的过程中,该字的主要语义扩展途径呈现辐射型变化与连锁型变化,二者相互交织,并伴随着隐喻和转喻两个理论的共同作用。从词语分类的角度看,由于“兵”字属于军语类词,因而通过揭示“兵”的语义扩展,推而广之能够一窥军语类词的语义扩展规律[2]。杜娟在《〈老子·七十六章〉“兵”字考释》一文中,从语言学理论和文献学知识两个不同层面考释了《老子·七十六章》中“兵”字的含义,否认了世所公认的“军事战争”义,认为其中的“兵”字应训为“兵器”[3]。上述文章分别从字形、使用领域和专书几个角度对“兵”的字义进行了考释,为后来者研究“兵”字的词义情况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但是目前尚未从时期视角对“兵”字进行考察,本文将从该角度对“兵”的词义在周至春秋时期的发展情况进行考证。

二、“兵”的词义使用情况

据CCL语料库统计,“兵”在周至春秋的典籍中共出现了156次,其中属于周代的语料有6条,其词义使用的具体情况如下:

(一)表示“军队”义

如:

(1)其克诘尔戎兵,以陟禹之迹,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尚书·周书》)

(2)甲午,治兵。(《春秋》)

(二)表示“兵器”义

如:

(3)击鼓其镗,踊跃用兵。(《诗经·邶风·击鼓》)

(4)兴于王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

(5)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周易》)

(6)修尔车马,弓矢戎兵,用戒用作,用逷蛮方。(《诗经·大雅·抑》)

属于春秋时期的语料有150条,其词义使用的具体情况如下:

(一)表示“武力”义

如:

(7)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国语·周语上》)

(8)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国语·周语上》)

(二)表示“兵器”义

如:

(9)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筰,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国语·鲁语上》)

(10)君若正卒伍,修甲兵,则大国亦将正卒伍,修甲兵,则难以速得志矣。(《国语·齐语》)

(三)表示“军队”义

如:

(11)春以搜振旅,秋以狝治兵。(《国语·齐语》)

(12)若以君之灵,得复晋国,晋、楚治兵,会于中原,其避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国语·晋语四》)

(四)表示“戰争、军事”义

如:

(13)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计篇第一》)

(14)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孙子·九地篇第十一》)

(15)夫兵,犹火也。(《左传·隐公四年》)

(五)表示“士兵”义

如:

(16)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谋攻篇第三》)

(17)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孙子·谋攻篇第三》)

(六)表示“用兵策略、战略”义

如:

(18)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孙子·谋攻篇第三》)

(19)故兵无常势。(《孙子·虚实篇第六》)

(七)表示“用兵器攻击、伤害”义

如:

(20)兵其从兄,不养亲也。(《左传·昭公元年》)

(21)士兵之。(《左传·定公十年》)

由上文所述可知,在CCL语料库搜集的语料中,周代的“兵”字词义主要有两个:军队和兵器。“军队”义出现了两次,“兵器”义出现了四次,可见“兵器”义是周代“兵”字的主要义项。而到了春秋时期,除“兵器”和“军队”义继续使用外,还新增了“武力”“士兵”“战争、军事”“用兵策略、战略”等名词义项,以及“用武器攻击、伤害”的动词义项。经过统计发现,“兵器”义出现了29次;“军队”义出现了25次;“武力”义出现了30次;“士兵”义出现了28次;“战争、军事”义出现了34次;“用兵策略、战略”义出现了2次;动词义“用武器攻击、伤害”出现了2次。下面以表格形式说明“兵”字各项词义出现频次(表1)。

“兵器”“军队”“武力”“士兵”“战争、军事”这几个义项使用频率相差不大,而“用兵策略、战略”和“用武器攻击、伤害”两个义项出现次数较少。由此可见,前几个义项在这一时期成为“兵”的主要义项,而“用兵策略、战略”和“用武器攻击、伤害”这两个义项则作为补充义项,使用不多。

三、“兵”字的词义演变路径

字的不同意义主要通过引申的方式出现,“兵”字亦是如此。“兵,从廾,从斤”,像双手持斤,“斤”在古代指一种斧子,因此“兵”的本义历来解为“兵器”。由“兵器”联想到持兵器的人,由此引申出“士兵”义;由“士兵”联想到“士兵”组合的群体,引申出“军队”义;有军队就有威慑他人的力量,由此引申出“武力”义;有武力便易引起纷争,由此引申出“战争、军事”义;打仗需要指挥军队的策略,讲究使用计谋,由此引申出“用兵策略、战略”义;有了武器就可以伤害别人,由此又引申出动词义“用武器攻击、伤害”。

综上所述,“兵”字的词义演变路径从词性上讲是朝着原本的“名词性”(如指“武器”)和后来出现的“动词性”(如指“用武器攻击”)方向发展;从指示的角度看,则是朝着原有的“指物”(如指“武器”)和后来出现的“指人”(如指“士兵”)及“指事”(如指“战争”)方向发展。

四、“兵”字的词义演变反映出的文化心理

词义引申由词的原义出发,以词的原义表现出来的特点为发展导向,同时将之与本族文化紧密相连,并遵循着本族文化的演变启示,从而派生出新义[4]。因此,词义引申也反映出一定的民族文化心理。而我们中国的文化反映出来的心理是喜欢想象和联想,特别是善于从自身或身边的事物出发进行联想从而创造新词或新义。比如由人的“头顶”“腰身”“脚”联想到将山体的不同部分划分为“山顶”“山腰”和“山脚”;还有由眉毛的长度联想到人的寿命长度,因此《诗经》有云“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而“兵”的词义演变也遵循着这一原则。“兵”字的一部分“斤”指的是斧头,斧头用起来很有力量,是一种强大的象征,使人联想到具有威慑力的“武力”;而另一部分“廾”像人的双手,由此联想到拿武器的人“士兵”,进而又联想到其他由“武器”引起的事物“战争、军事”“用兵策略”等。

五、“兵”字的词义演变原因

(一)时局的变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兵”字的词义演变亦不外如是。由前文所述可知,周代有关“兵”的语料只有寥寥数条,词的义项也只有本义“兵器”和一个引申义“军队”。纵观历史可知,周代分封诸侯于各地,拱卫王畿。此时周天子对诸侯约束力较强,“兵器”和“军队”都做保卫之用,有关军事的讨论并不如后世频繁。因此,有关“兵”的语料不多,“兵”的词义演变活动也不剧烈。而到了春秋时期,周王室式微,天子对诸侯约束力大大减弱,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军事冲突激烈。大部分诸侯都积极寻求军事上的改革,以图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此时有关“兵”的讨论增多,因此“兵”的语料在此时多了起来,“兵”的词义演变剧烈。

(二)词类活用

由前文可知,在春秋时期,“兵”字出现了动词义,如“士兵之!”这是一个典型的词类活用例子,“兵”本是名词,在该句中活用为了动词,使其具有了“用武器攻击、伤害”义。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一个常用的语法手段,是指某一个词在语境的衬托下,短暂改变词性。虽然该时期“兵”字活用的语料不多,但足以见得词类活用也是“兵”的词义演变的原因之一。

(三)语言的经济原则

人类社会有一种普遍规律,即讲究经济和效益,在语言方面亦是如此。社会劳动的经济原则讲究省时省力,语言的经济原则则是讲究以较少的词句表达较多的意义。这一点在“兵”的词义演变上也有所体现。从周代到春秋,有关军事的讨论增多,但出于经济考虑,使用者并不想再另造新词,于是早就出现的“兵”字便成为新义的承载者。正如前文所说,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便是喜联想。“兵”本身的形象就代表着力量,也代表着“破坏”,其在使用者心里有一种负面印象,而与军事有关的人、事、物树立的也是不好的形象,于是通过联想,便将“兵”这个带有负面形象的词与军事这一负面事件及其有关的一切联系起来。由此,“兵”承担了“武力”“战争”等诸多与军事有关的词义。这既是语言的经济原则的体现,同时也暗合了民族的文化心理。

(四)为了表达的准确

随着社会的出现,为了适应交流的需要,语言便应运而生。并且,它的发展演变也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原有的事物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在表达时用词要更加精准。而先秦以单音节词为主,对用词做精准度的要求即是对词义的准确度提出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思维的深化,“兵”字的本义“武器”义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生活和人们日常表达的需要了。因此,“士兵”和“用武器攻击”等意义便应时而生。

(五)语境的影响

新的词义并非“平地起高楼”似的突然出现,而是在与其他的词组合成句并形成一个语境后产生的。例如“兵”的“用武器攻击”这一动词义,我们单看“兵”字并不能认识到这个意义,但放入像“士兵之!”这样的具体語境中便能理解。又如“兵”的“战争、军事”义,我们唯有放入“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样的具体句子所构成的语境中方能察觉。由此可见,语境对“兵”字词义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推而广之,我们在考察词的意义时要重视语境的作用。

六、结语

“兵”的本义指兵器,本文通过梳理CCL语料库周至春秋时期有关“兵”的语料,对这段时期的“兵”字的词义情况进行了一个整理,发现其在“兵器”这一本义的基础上引申出“士兵”“军队”“战争、军事”“武力”“战略”“用武器攻击、伤害”等诸多义项。一词表多义也反映出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的特点。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音的变化,词逐渐双音化,但从“兵”字的词义演变也可一窥古人的语言智慧。此外,通过分析“兵”字词义演变的文化心理,发现其引申词义的方式暗合了中华民族喜欢“联想”的文化心理。而“兵”字词义演变的原因:时局的变化;词类活用;语言的经济原则。即使放到现在,对语言研究也很具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李雪蓉(1997—),女,汉族,四川德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注释:

〔1〕闫顺英.释“兵”[J].现代语文,2008(24):145.

〔2〕周大军.从“兵”看军语语义扩展[J].中国科技术语,2009,11(1):33-37.

〔3〕杜娟.《老子·七十六章》“兵”字考释[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6):132-133.

〔4〕周光庆.汉语词义引申中的文化心理[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5):120-126.

猜你喜欢

武力兵器义项
论新时代“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政策的辩证意蕴
兵器图解
兵器图解
国际法上的禁止使用武力
汪精卫“七一五”政变“武力清党”之商榷
兵器重要编译报告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Enhanced Precision
网上“兵器”大检阅
从未承诺放弃对台使用武力——中共三代领导集体解决台湾问题方针的历史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