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剧《二泉》 中的民间音乐元素应用与艺术价值研究
2024-04-15李顺玲翟庆玲
李顺玲 翟庆玲
中国歌剧在经历百年的探索与发展后日渐成熟, 在面对舶来文化的不断冲撞时, 仍保持着强烈的民族文化自信与文化的认同感, 使中国歌剧体裁在创作内容与表现形式等各个方面逐渐形成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中国的歌剧在实现民族化的创作同时, 也传递出中国的民族音乐精神。 随着国内观众对民族歌剧艺术的需求和审美层次的不断提升, 有效地推动了我国民族歌剧的良性发展期。
一、 民族歌剧 《二泉》 概述
(一) 创作背景
2017 年, 江苏省文旅厅积极响应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 的通知, 开始策划选题、 组建队伍以及排练演出, 最后创作出代表民族文化和吴文化的民族歌剧 《二泉》。 歌剧题材来源于著名的音乐学家杨荫浏先生对民间老艺人阿炳 (华彦钧) 的采访史实资料创作而来, 其中呈现了人物生平和故事资料的真实性。 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 创作团队进行了创意性的设计, 将阿炳从出生到晚年一生的坎坷命运通过民族歌剧的形式演绎呈现。 2017 年10 月4 日在无锡市人民大会堂, 举行了民族歌剧 《二泉》 的首演并获得了广大观众好评; 同年该歌剧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扶持下成功入选“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 2018 年获批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第三届中国歌剧参演剧目等活动; 2019 年作品登陆国家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国家大剧院进行剧目的展演, 并获得了现场观众的好评, 同时用优秀的歌剧作品向艺术家阿炳致敬。
(二) 剧情简介
原创民族歌剧 《二泉》 是首部以民间音乐家阿炳为原型, 采用西方歌剧体裁的艺术表演形式, 打造一部具有民族精神和当代审美价值的舞台作品。 剧情围绕主人公阿炳展开, 对杨荫浏先生采访阿炳的录音以及史料记录进行梳理和整合, 深度探索阿炳复杂的内心世界, 在描写阿炳经历的同时也谱写了他的生命之音。
民族歌剧 《二泉》 为七幕剧结构的大型歌剧。 首先是序幕 《心弦》, 舞台的中央出现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步履维艰地走进录音间, 顿时整个舞台一片安静, 连老人的拐杖碰击地面的声音都显得清晰。 民族歌剧 《二泉》 它所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 以回忆的形式来展示出民间艺人阿炳一生的过程。 伴随着 《二泉映月》 音乐的响起阿炳开始陷入回忆, 其亲人一一出现在阿炳的脑海中, 这也突出阿炳回忆过程中的主要角色。
第一幕 《斥父》, 继而随着道教音乐的响起, 画面瞬时转移到了道观之中, 只见有两个穿着道袍的道士正在争吵, 视野拉近原来是阿炳与他的父亲在争吵。 原因是在主持法事时阿炳的父亲见阿炳神色恍惚便追其缘由, 阿炳在其父亲的追问下便将自己心中的苦楚一一道来, 因此一度引起了父子之间的矛盾, 面对着阿炳对亲情的渴望, 父亲虽对阿炳有万千的宠爱但也只能无奈摇头, 对父亲的失望让阿炳的空间意识中出现了生母和养母的安慰和劝解阿炳能体谅父亲的苦心的画面。
第二幕 《交恶》, 此事发生于阿炳卖艺的茶馆内,与父亲争吵之后, 阿炳来到了一个茶馆里卖艺, 正在演奏时突然出现了呼救的声音, 原来是碰到了茶馆内一个纨绔子弟七爷在为难卖花女彩娣的情景, 阿炳看不惯便出手解救彩娣, 面对着强壮的恶霸恶语侮辱, 阿炳势单力薄敌不过, 便遭到了恶霸七爷的毒打。
第三幕 《失明》, 上次在茶馆中的遭遇, 让阿炳身体和心灵遭受了双重打击, 整日在颓废和堕落中度日,终有一日整日酗酒的阿炳失明于街头小巷之中。 而此时出现了一名女生将阿炳缓慢扶起, 原来是曾经阿炳帮助过的卖花女彩娣, 她是受阿炳的养母所托找他并带来了阿炳生父和生母的定情信物, 是无锡的瓷娃娃阿福和阿喜。 彩娣看见阿炳双眼已经失明, 同为苦命人的彩娣决定留下来照顾他, 而彩娣的出现无疑是阿炳黑暗生活中照进来的一道白月光, 在照亮阿炳的同时也温暖了自己的内心。
第四幕 《反日》, 一日阿炳正在茶馆里演唱反日歌曲, 突然两名伤兵出现, 后面还有日军的追赶, 阿炳为掩护两名伤兵便挺身而出, 阿炳用胡琴模仿鸡叫的声音, 来转移日军的注意力, 阿炳这一行为还有另一个寓意是杀鸡儆猴, 而愚蠢的日军没有意识到反而一直在笑, 阿炳的机智行为成功地解救了大家。
第五幕 《烧琴》, 有一日彩娣出去买米却无功而返,面对着家中无米下锅时, 阿炳发现自己二胡上的琴弦也被老鼠啃坏, 面对着接连不断的糟心事, 阿炳不顾彩娣的劝解执意将自己视为生命的二胡扔进锅里煮烧, 以此来发泄自己心中对命运的怒火和反抗。
第六幕 《重生》,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解放, 无锡城迎来往日的欢声笑语的声音, 而同时街头小巷也传唱着阿炳编唱的说唱新闻歌曲。 北京的教授杨荫浏先生和曹安和先生听说了阿炳的故事, 便决定来无锡为阿炳录音, 也让阿炳重拾二胡燃起了生命的希望, 因此便留下传世之作 《二泉映月》。
第七幕 《离世》, 本就虚弱的阿炳又经历多年的风雪相交的摧残使得他一病不起, 阿炳躺在床上脑海中回忆着一生走来的历程, 而亲人们好像有心灵感应般再一次出现在阿炳的内心世界, 阿炳虽然一生命运多舛却始终充满着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希望, 更是在离世前留下了生命之绝唱。 尾声 《天泉》, 是以江苏无锡惠山脚下的泉水为主题, 夜深人静, 泉清月冷的意境, 天泉涌动,人们将对阿炳内心的尊敬之意通过泉水发出最后的心灵咏叹。
二、 民族歌剧 《二泉》 中民间音乐元素应用
(一) 核心唱段中的应用
民族歌剧 《二泉》 力求运用民间音乐元素, 塑造出具有民族气节的民间音乐家。 因此, 在歌剧 《二泉》 的音乐创作中, 始终秉持着以展现民族性特征为核心的创作原则, 例如在序幕开场, 伴随着江南水乡背景的呈现, 女生合唱 《无锡景》 拉开帷幕, 其旋律改编于江南小调 “侉侉调”, 其中第一句唱词 “我有一段情啊, 唱……” 采用了无锡市本地方言演唱, 通过女生委婉细腻的声腔, 加上原汁原味的江南小调的创作手法; 合唱《无锡景》 以立体式音效呈现出民间音乐元素与西方音乐技法的完美融合, 增强了歌剧音乐的民族韵味和体验感。 在第三幕 “失明” 中的唱段 《月儿弯弯照九州》,改编于南宋时期流传于江苏地域的地方同名民歌, 在保持女生温婉柔和的声腔基础上, 增添了几许压抑和忧郁的情感色彩, 与 “月儿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喜几家愁”歌词相呼应, 更加贴合了阿炳那悲惨的命运主题; 《拔根芦柴花》 唱段源自江苏地区一首人人耳熟能详的民歌, 它的曲调大胆奔放再加上苏语方言特色, 将典型的江南曲风发挥得淋漓尽致。[1]活跃欢快的旋律, 谱写出新中国成立之时, 无锡城解放和人们欢声笑语的场景。 剧中阿炳的唱段多达二十多首, 每一首均对应着他不同阶段的人生遭遇和内心的愤懑之情。 又如第三幕 “失明”中, 阿炳失明颓废堕落地走在大街小巷中, 发自内心悲痛而演唱的片段 《何能解去这千愁》, 这首唱段的主题提炼于二胡曲 《二泉映月》 的曲调元素,[2]旋律宽广悠长令人倍感惆怅, 唱段的前半段, 阿炳在低沉的语调中夹杂哭腔的花音和摇音, 此段的创作运用了昆曲运腔的声腔和演唱技法, 这种借鉴传统戏曲的唱腔演唱特色形成了作品独特的韵味, 深刻的表达了此刻阿炳内心的苦痛; 在 “烧琴” 这场戏中, 阿炳和彩娣对唱的乐段表现情感十分激烈, 该唱段速度较快, 音乐更是借鉴了传统戏曲曲板唱腔, 充分展现了该片段中阿炳和彩娣的戏剧性情节。
作曲家们为了将阿炳的人物形象进行多维度、 立体的刻画和塑造, 广泛的采集了江南小调、 苏州评弹、 昆曲以及地方民歌作为基础音乐元素, 在追求民族化的同时兼顾当代音乐的审美情趣, 从而完满地呈现了传统音乐元素与西方歌剧体裁的融合, 展现了江南文化背景下民间传统音乐的艺术底蕴。
(二) 背景音乐中的应用
民间老艺人阿炳自出生便一直生活在江苏无锡, 因此在民族歌剧 《二泉》 的背景音乐表现上, 融入江苏地域的文化特点是背景音乐创作的关键, 这种融合并不是简单的摘抄, 而是在深入了解当地音乐文化特征的基础上, 将民间各类艺术品种如江南小调、 江南民歌和苏州评弹以及传统戏曲等曲调特色, 同西方的交响乐形式进行巧妙的结合, 从而形成民族歌剧 《二泉》 独有的背景音乐风格。 例如, 在第一场景缓缓拉开帷幕时, 伴随着江南韵味的背景音乐, 舞台上江南自然风景徐徐呈现,作曲家以江南小调为主题, 运用多种作曲技法, 在交响乐团的演奏中为现场观众营造出丰满而立体的视听效果, 令观众产生一种身临江南的意境之中, 增强了作品的代入感; 在道观阿炳和父亲争吵这场戏中, 背景音乐创作中突出了清晰的乐诵经文, 这是道教礼拜仪式中经常使用的形式, 其中传统道教音乐曲调的使用, 隐喻性的反映了在阿炳童年生活中, 深受其父亲道教文化思想影响的真实场景。 这首曲子多次留白, 演奏者使用二胡独奏的表演形式, 展现其旋律的优美、 质朴和雅韵, 充分体现了传统民乐的韵味。 作曲家杜鸣通过对二胡曲《二泉映月》 中旋律的多次提炼、 加工、 运用, 为民族歌剧 《二泉》 营造出了符合故事背景、 剧情发展的多段背景音乐。
(三) 在舞美设计中的应用
舞美设计是一部歌剧之中塑造艺术形象、 刻画审美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歌剧 《二泉》 舞美置景通过宏大的自然景观形态和舞美道具设计, 对应和营造出剧情发展中的不同场景空间。 例如, 在第一幕道观中的场景, 演员们身着道袍走在云雾缭绕的舞台上, 仙界般美轮美奂的飘纱世界, 配以道教音乐的清净、 幽远, 令现场观众如身临于仙山古刹之中, 甚是惟妙; 剧中一场女演员们穿着传统特色的旗袍服饰、 手持油纸伞、 边舞边唱, 其清脆甜美的江南唱腔和纤妙的身段成为该场中的一个亮点, 其中江南地域女子的温柔古朴和地域人文情怀, 推动着歌剧情节的大起大落, 配乐方面更是将当地的民间音乐加入其中, 与无锡风格的舞美设计融为一体, 灵活地展现出了地域风情和剧情的联动; 再如, 剧中为数不多的茶楼景象, 是真实性市井场面的呈现, 茶馆中的楼上楼下、 楼里楼外立体化的舞台设计, 将江南景象真实地高度还原, 其中各具特色的商贩叫卖声和茶楼中茶客斗茶、 艺人表演的声音萦绕交错, 生动地构建起了剧情中的现实场景。 阿炳人物形象设计方面, 服饰从出生到离世共五套, 均是具有江南特色的长款袍衣,整体的色调也跟随着命运的经历从明亮淡雅到浓墨晕染, 其中笔墨丹青的运笔元素更是江南独有的手法。 由此可见, 创作团队在道具设计、 服装配饰以及背景音乐多个维度, 力求呈现出最真实的江南风格的艺术效果,体现出民族歌剧 《二泉》 的真实性和戏剧性。
三、 民族歌剧 《二泉》 艺术价值
(一) 传统与当代审美性的统一
民族歌剧 《二泉》 选取当代历史题材, 采用西方歌剧体裁的艺术形式, 是目前较为真实还原阿炳生平经历的舞台艺术作品, 也是顺应时代发展和人民要求而产生的艺术产物。 阿炳是无锡的阿炳, 是中国的阿炳, 也是世界的阿炳, 他为民族民间音乐做出的艺术贡献值得被传颂。 在新时代弘扬民族文化、 推进文化自信的文化氛围中, 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更应秉承扎根于本土、 根植于民族的创作原则, 民族歌剧 《二泉》 创作选题定位于具有悠久的传统文化氛围感的无锡, 以青砖伴瓦漆、 屋檐洒雨滴、 袅袅炊烟的市井气息, 以及仙乐弥漫的道教场面, 同江南风韵的音乐元素 (小调、 民歌、 戏曲评弹以及道教音乐) 等融入合而为一, 专心的运用民间音乐元素讲好中国民间艺人的传奇故事, 深刻塑造立体化的音乐形象同时, 结合当下审美模式, 呈现出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民族歌剧 《二泉》 的创作团队创新的表现形式, 打造了具有专属于 《二泉》 的艺术风格, 也体现出了当代歌剧审美的创新思维。
(二) 多元化的艺术融合
歌剧这一艺术体裁起源于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 是汲取文学、 音乐、 舞蹈表演等多种形式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体裁, 经历多年的演变, 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屹立在世界的艺术舞台上长盛不衰。 中国民族歌剧 《二泉》是近年来创作的一部优秀民族歌剧作品, 创作中使用和借鉴了诸多西方歌剧创作的先进经验, 创新为主、 中西结合, 以民族歌剧形式传承华夏优秀传统文化, 是创作团队秉持的核心创作理念。
故事发生地是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江南地域, 剧中又融合了江南小调、 民歌、 评弹和传统戏剧等多种江南音乐元素并加以灵活应用; 舞美设计中, 创造性地将现代元素与中国传统写意风格相结合, 带领观众身临其境走进江南水乡之中。 于是, 民族歌剧 《二泉》 便承载着浓厚的江南文化, 通过歌剧这样国际化的艺术体裁, 以一种全新式的面貌, 将这样一个传奇的中国故事展现给了观众, 并将独特的江南民间音乐元素以歌剧的形式展现出其独有的艺术魅力。
结 语
整体而言, 民族歌剧 《二泉》 是体现当代人文精神和时代审美理念的艺术佳作, 通过当代艺术审美逻辑,创作出多元文化的叙事空间, 将现实与艺术完美的结合。 作品在民间音乐元素的应用上, 作曲家充分地将传统音乐素材和传统乐器的运用增添了音响的丰富性, 歌剧体裁的运用, 将艺术音乐与现实题材同频共振; 演唱表演上, 人物形象塑造得有声有色, 引得无数观众赞不绝口; 舞美设计上, 江南美学真实的展现, 在视觉上呈现出了气势恢宏、 身临其境的感觉。 民族歌剧 《二泉》的成功上演, 在塑造了当代民族歌剧审美效果的同时,展现了当代民族歌剧多元的创作理念, 为当代民族歌剧发展提供了优秀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