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双元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探索

2024-04-14王敏李郁

知识文库 2024年6期
关键词:应用型校企育人

王敏 李郁

在新工科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双元制”理念应用于人才培养,西安明德理工学院与多家企业深度合作,在双元育人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企业专家从六个维度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包括面向国家需求修订培养方案、基于实际工程案例实施课堂教学、基于实际工程环境指导实习实训、基于实际工程问题指导毕业设计、指导学生简历制作及比赛、参与毕业生质量评价,解决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广度和深度问题。立足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分析校企合作双元育人的现状,给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校企合作双元育人方面的进一步合作和完善的方向。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科技革命的到来,我国的制造业迅猛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时代。自主创新、自主研发、合作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动力。制造业对熟练技术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中间层是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主要以一线工程师为主,负责工程设计、技术支持、技术改造、质量监控等工作,是一支不可或缺的技术队伍。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是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制造业领域的中间层人才,能够在生产企业的一线岗位熟练工作。具体要求是包括较强的综合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工程实践和动手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不能只局限于学校学习理论知识,或在实验室简单操作仪器设备。必须带领学生到企业去学习,实行将课堂内部和外部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生产实践和学习模式。特别是为了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应用技术人员,必须加强产学合作,使学生不仅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还掌握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相关知识,具备迅速进入市场的基础。

1 人才培养现存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学生缺乏实践经验

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学生在校期间,往往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缺乏参与实际项目的经验,实践活动能力较弱。大多数高校尽管已经意识到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但实践教学内容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尽管一些高校已经开展了校企合作,但合作层次较低,学生参与企业相关项目的机会较少。一些高校在实验室和设备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缺乏必要的设备和场地。这样,使得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效果不够理想。

1.2 学生职业素养欠缺

随着社会的迅猛进步和就业市场竞争的激烈加剧,职业道德素养已成为毕业生顺利踏入职场的关键要素。然而,许多学子在职业道德方面存在不足之处,这不仅对他们个人发展造成了影响,也给未来的职业生涯带来了挑战。

职业素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高等教育已开始强调要始终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教育手段却还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仍然是说教居多。虽然通過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一流课程的课堂改革能有所改善,可是,教育方式依然流于表面,难以产生优异的效果。一些学生缺乏对职业道德的认知和重视,工作后,他们无法融入公司文化,无形中增加了工作的不稳定性,这可以从我国学生的第一份工作的高短期流动率中看出。

1.3 教育培养企业参与度不高

一直以来,我国出台了许多鼓励校企联合培养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教育部一直在推进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但是,人才的培养需要大量资源和资金的投入,对企业的发展而言更注重效益,人才培养过程耗时长、投入高、效益低,所以,多数企业对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工作积极性不高。目前的产学合作,部分高校浮于表面,还是以共建实习基地、参观教学为主要的合作内容,企业依然没有和学校有较深入的人才培养合作,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质并没有凸显其优势,校企合作的桥梁仍需要进一步贯通。

学校培养企业所需应用型人才的最佳路径是校企联合培养,该培养方式也是发展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校企合作,可以有效避免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脱节的矛盾,避免产生学校培养的人才到企业不适用,而企业又招不到需要的实用人才的尴尬局面。目前,针对校企联合才能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这一观点,社会各界已经达成共识。所以,我院开启了“校企合作、双元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培养了一大批岗位适应能力强、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2 充分发挥校企“双元”资源,深入开展育人合作新模式

以新工科为背景,围绕“中国制造2025”先进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我院与北京精雕科技集团、苏州天准、中科航星科技有限公司、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实践训练中心、东岭集团、中航西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金宇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爱德华测量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30余家签订了实践教学基地和校企合作协议,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积极推动专业内涵建设、协同育人项目,利用先进教学设施设备,运用丰富和完善教学手段,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工程即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和新模式充分满足学生实验实训,重点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课程实践体系及其教学团队,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

与北京精雕科技集团、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爱德华测量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中科航星西安分公司、西安朋邦工贸有限公司、西安希佛隆阀门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继续深入合作探讨,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实践教学体系,重点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工程化教学内容、企业评价机制与标准、双师队伍及教材方面进行重点探讨研究,为后续工训实践体系全面改革奠定基础。

订单班的人才是直接面向用人单位,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使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有效地避免盲目性。我院先后与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订单班“天准班”,与中科航星签署订单班“动力新星班”,与西安朋邦工贸有限公司签署订单班“动力航星班”,推进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1 邀请企业专家,校企共同制定专业培养方案

企业专家的参与,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了解行业动态和实际操作流程,提供更多与实际工作接轨的机会,培养学生更贴近实际工作需求的实践经验,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提高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

为了对接社会发展需求,更加科学合理地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我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我院2020级5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邀请了10多名企业专家参与完成。专家结合自身的行业从业经验,从人才培养要求、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正在制定的2023级的培养方案也邀请了10多名行业专家参与其中。

2.2 企业工程师参与授课及课程资源建设

企业工程师提供行业最新动态、实际案例和实践经验,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的行业知识融入课程中,协助教师更新课程内容,使课程更加贴近实际应用,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企业工程师与学校教师合作,提供实际中的项目和案例等资源,一起完成课件、教材和视频等教学资源的建设。

2021—2022学年第三学期北京精雕集团工程师作为指导老师全程参与学校的“综合实训”实践环节,通过引入企业案例教学,极大地丰富了实训环节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北京精雕集团工程师与学校教师共同承担“浮雕设计与编程”课程,将企业一线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带给学生,使课堂与企业实际环境紧密结合,使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企业需求,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企业导师参与教材出版——AutoCAD2020教程,由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李郁老师等主编,北京精雕科技集团工程师参编。该书的编写作者涵盖了一流院校教师、企业工程师,充分利用各学校的有效资源和企业案例进行编写,达到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效果。

2.3 校企协同建立联合实验室,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的深入合作,更加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企业的需求,可以及时地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通过与学校的合作,获得更多的科研支持和人才资源,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我院通过前期调研,选择与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企业提供实际生产过程中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和技术支持,学校提供场地和部分硬件设备及管理人员配备等。双方协作建成了天准智能检测实验室,包括30台工控机和1台UMD型号智能检测设备的实验室。西安爱德华测量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捐赠迷你型三坐标测量机1台,将原有的爱德华智能测量实验室进行升级改造。

校企联合实验室的主要功能有我校学生和企业员工培训、实习与资格认证,开展实践教育教学、学生创新竞赛和科学研究等。邀请校企合作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员参与到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大纲的修订以及实验室的建设中来。

通过与企业合作,我们学院建立了接近企业真实环境的校企联合实验室,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在实验室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和实习,加强专任教师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的沟通交流,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及实验教学内容。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毕业后可以与企业达到无缝对接的状态,以此凸显“校企合作、双元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协同建立联合实验室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教学改革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企业适应能力。

2.4 学生赴企业现场开展毕业设计,“双导师制”培养学生的工程研究能力

毕业设计是综合性应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对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工作适应力,学生赴企业现场开展毕业设计是一项非常有效的举措。

学生赴企业参与一线的项目开发,提炼总结完成毕业设计,可以在实际工作环境中亲身体验和了解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我院2021—2023年年均聘请企业数名具有工程背景的工程师担任毕业设计第一指导教师。企业导师由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他们为学生提供有针对实际应用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学院专任教师担任第二指导教师,“双导师制”贯穿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从毕业设计选题到设计过程,最后到论文的撰写和论文的评分都要由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参与,沟通协作,校外指导教师提供实践经验,校内指导教师提供方法,真正地使理论与实践结合。

通过在企业现场的实践和项目参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为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增加就业竞争力,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合作。

2.5 校企合作开展简历大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022年6月,我院与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開展了主题为“简历,成功就业的第一步”的简历大赛,大赛共分为简历制作指导讲座、作品收集、作品初评、作品复审和获奖作品展览五个阶段。学校和企业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和推广简历大赛活动,如在校园内张贴海报、利用社交媒体和电子邮件通知等,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

企业邀请专业人士开展简历制作讲座,并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行业知识和制作技巧的指导,以帮助其提高简历质量。作品评选阶段和作品复审阶段首先由HR对简历进行筛选并给出修改意见,待修改完成后企业邀请专业人士担任评委,评选出优秀的简历并颁发奖品。企业给予优秀的参赛者实习或就业机会,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以此提高他们的职业竞争力。通过学校和企业合作开展简历大赛,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人才资源。

2.6 校企合作开展毕业生质量评价,实现专业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行业企业参与到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企业和学校共同针对毕业生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各项能力和素质进行调查。包括企业的发展需求、对毕业生的评价标准、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评估、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

通过毕业生质量评价,学校可以了解企业对该领域的人才需求和评价标准,从而进一步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实际需求。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而在工作中进行不断学习和改进。企业可以了解毕业生的实际水平和素质,从而选拔出更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更加紧密,加强了双方的沟通和交流,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3 “校企合作、双元育人”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启示

如何实现“以先进技术为核心,以创新思维为主线,贯彻多学科交融思想,使学生在与现代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平台上进行工艺知识学习、工程实践能力的强化、综合素质(包括工程素质)的提高,培养具有創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大工程背景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一流本科人才”,已经成为各高校当前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重点内容。所以,高校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机制进行人才培养,不仅推动开放式办学的探索,人才培养组织模式也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也得到进一步深化。为达到这一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开展工作。

3.1 深入企业调研,构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模式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对企业的基本情况、人才需求、技术水平和产学研合作情况等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包含教学的目标、内容、方式、时间安排等内容的实践教学大纲。

在实践教学大纲制定上采用企业融合制定办法,由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专业带头人担任专家委员共同协商,融入企业文化与管理规章制度;以学生的认知和专业技能为基础,明确企业相关职业岗位、人才要求、技能要求等,完成校企联合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构建。

3.2 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优化“双师型”结构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双师型”教师因同时具备教师的基本素养和专业的职业技能,所以能够很好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融合。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积极引进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同专任教师合作共同研讨开发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兼职教师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实施专任教师的技能培训,教师参与到企业的技术研发和生产中,提高“双师型”涵养,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育人。

3.3 构建产教融合型实训教材体系

和企业合作联合开发产教融合型专业实训教材,校企联合编写高起点、高质量、现代化和体现大工程意识,具有真实的工程应用价值的实训教材,从工程化角度以能力与创新为核心,融入课程思政,发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

4 结语

以培养学生多维度知识体系构建为目标,构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被企业高度认可、具有系统设计思维能力、整合设计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人才队伍。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角色关系,构建相互合作、良性改进教育教学方式,促使课程项目贴近企业需求的有效运作。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科学系统地归纳总结协同育人的教学规律,教学团队发挥凝聚力,每位教师积极参与,相互学习,促进教学相长。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中都能遇到适合的企业指导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提问,形成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使得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提升。

应用背景下校企合作联合实践培养,是一种在我国教育界发展起来的双赢模式。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教育模式革新已经是必然之路,教育体制改革将不断进行并趋于完善。任何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人才的支持,人才培养的摇篮是各高等学校,企业的壮大必将会反哺教育。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对高校而言,提高高校提升教育培养人才的能力、人才培养的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也更符合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涯的需要;对企业而言,有利于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进一步促进企业的迅速发展。

在大工程、大实践观念导向下,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双元育人模式,学校要建立校企合作新观念,要从企业需求出发,主动服务企业。要按照校企合作“互惠互利”机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技术服务为目标,利用企业人才培养资源,开展实质性的深层次合作,构建实践教学基地,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双元育人,打造办学特色。

本文系2021年陕西本科和高等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合作、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研究成果,基金编号:21BY190。

(作者单位:西安明德理工学院)

猜你喜欢

应用型校企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