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科研引领创新型教师发展路径研究

2024-04-14伍定

知识文库 2024年6期
关键词:创新力科研工作高职

伍定

新时期,产教融合不仅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还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机遇,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领域要求教师团队的培养成为重点内容,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长效发展的迫切需要,加之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处于关键阶段,创新型教师团队的创新力培养研究成为重要一环。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创新型教师团队的创新力指的是开展科研实践活动,以创造出适应教育规律的新方法的能力,其包含有改善教育教学过程、创造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开发研究性学习课程、善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能力。但目前教师还缺乏这些能力,所以怎样建设产教融合智能制造专业群创新型教师团队的创新力培养研究是我们必须探讨的重要课题。

教师作为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导力量,其创新能力需要在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探索当中,深入研究教学技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这样其教学成果才会更加高效,并展现出教师的人格魅力及创新智慧。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曾言,在全社会呼唤创新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就是激发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应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自己的创新力,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学质量。也正是拥有创新素质的教师所收获的创新经验,才能为我们研究创造型教师,并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对此,探索创新型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 教育科研和创新型教师的核心内涵

随着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教育唯有坚持科研、持续创新,方可与时俱进,承担起科教兴国的历史任务。产教融合指的是职业学校按照所设专业,主动设立专业产业,将教学和产业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将学校办成集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人才培养于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构成了企业和学校高度结合的办学模式。创新型教师是拥有创新素质,且可以充分利用创新教育原理与方法,并卓有成效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师。但在此之前,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创新力,即在现代教育观的作用下,可以开展科研实践活动及教育教学探索活动,创造出适应教育规律新方法的能力,其包含有注重信息技术和课程的结合、可创造出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与课程、在教学中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开拓研究性学习课程等能力。

2 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教育科研往往是站在日常教研工作的基础上,由教师亲身感受教育教学的疑难问题,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炼教学精华,从而提高自己解决问题、成果总结及科学展示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自身指导教学的能力。高职院校的教育科研工作通常都是围绕应用性展开的科学研究,这是高校开展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高职院校一方面要研究学校现存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针对如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的科学化而展开研究,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育科研要揭示问题的内容、要求、解决方法及规律。高职院校教师和科研结合起来科研工作才能实施,再者,教师又是教育改革的主力军,教育科研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群体的参与。

2.1 有助于推动“三教”改革

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有助于推动“三教”改革,形成教育教学改革的合力,推动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协同开发新课程、教学流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情景式教学和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打破学科教学的传统模式。一方面,教育改革需要理论支撑与实践经验的积累,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就是为了解决具体的教育问题及推动教育改革而努力;另一方面,教师开展科研工作,还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实际教育中遇到的难题,采取改革措施,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

2.2 有利于建设“双师型”队伍

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有利于建设“双师型”队伍,教育科研是团队合作的过程,教师融入教学创新团队,并参与科研项目,与其他教师合作研究,不但可以收获友谊,而且可以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创新型教师团队可广泛地同外部社会环境进行交流,可第一时间掌握企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从而可以充分满足学生对职业技能的要求。这不单单是给学生提供所需技能的有效方式,还是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参与到教学创新队伍的行列中,既可成为团队的建设者,团队成员又可互帮互助,共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这对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更有利。例如,某高职院校为建设“双师型”队伍,与其他高校搭建了合作交流的平台,并开展了工作室联合教科研活动,如“双师型”名师工作室等,教科研活动以课堂教学展示、专家讲座、评课研讨等形式开展,不仅促进了多地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交流,还促进了校际的交流提升,实现了教科研工作新的跨越。

2.3 有利于提高专业群建设的速度

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有利于提高专业群建设的速度。结合高职院校专业群的性质与要求,对接区域行业企业工作岗位及工作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模式,符合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集群式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例如,某高职院校按照专业群的性质与要求,创新组织设置,充分发挥精英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致力于建成学生创业大赛团队、教改创新团队、科研攻关团队、学生技能竞赛团队,将教师自身的发展和学校专业建设高度融合起来,在强化核心业务能力的同时,还提高了教师科研工作的能力,而且充分发挥了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提高了专业群建设的速度,使专业群重点工作及重点业务协同发展。此外,该校还把教学资源建设、科研、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等深融深促,先后开展了专业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

3 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开展教育教研工作的整体情况较好,大部分教师对教育科研有充分的认识,并且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总体较强,学校的教育科研氛围较为浓厚,目前教育科研已经成为高职教师讨论的重要话题。然而,一些教师对教育科研还存在困惑,反映出了较为突出的问题。

3.1 对科研和教研混淆

调研发现,经常参加教育科研活动的教师有69.3%,其中81.6%的教师主要以听评课、说课、同行交流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这明显就是教师混淆了科研和教研的内涵,将教研工作当作科研工作。还有部分学校在进行课题研究时,通常对普通教研活动的过程加以记录,以此作为结题材料,过度追求材料的科学性、合理性、丰富性,并不注重其是否和课题紧密贴合。这种将教育科研看作课题研究的现象,从专业的角度来讲,无非是高职院校教育科研陷入的误区。通过问卷调查发现,66.46%的教师认为,“反思性教学”与“行动研究”是基础的专业活动。事实上,教育科研最基础的专业活动为专业学习和继承,之后才是反思性教学与行动研究。

3.2 教师缺乏教育科研积极性

通过对高职教师的访谈与问卷调查了解到,很多教师缺乏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他们觉得进行教育科研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并且还缺乏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27.32%的教师认为实施教育科研的最大影响因素为时间不足。有52.89%的教师认为在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为缺少指导。37.56%的教师认为缺乏专业指导,教师水平较低是影响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主要因素。有46.82%的教师认为学校开展教育科研应加强专业指导、专题研讨与学校组织合作共同体等方面的工作。

3.3 科研工作只停留在表面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也一样,教学必然要不断钻研。教师唯有走在教科研的道路上,才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高校的教科研工作仅停留在表面,缺乏实效性。尽管学校每年都想尽办法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及课堂展示等活动,但站在管理层面来讲,此类活动的布置缺乏系统性,容易沦为“赶时髦”的境地。教师也常常按部就班,无法将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深度融合起来,最后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科研方法,未能长期坚持下去。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或辅导教师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虽然可以商讨与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有时思考得并不深入,且缺少連续性,事中、事后也没有及时记录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经过,不利于为后期科研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与借鉴。

4 教育科研引领创新型教师发展路径

4.1 以教师科研路径提升教师团队的创新力培养

教育科研工作应贯穿高职教师发展的全过程。以教师科研路径提升教师团队的创新力培养,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提高教师的科研创新水平。其中“走出去”旨在鼓励教师走进企业一线开展专业的实践锻炼,学习并掌握行业先进技术,参与生产实践、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将在企业实践中学习到的新方法、新技术与新工艺运用至教学当中。比如,学校可定期组织教师到智能制造企业参观,同企业各层人员沟通,并联合企业举办各种业务竞赛活动,给教师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这样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为学校全体教师实现创新型教师的转变夯实基础。再例如,学校还可选派教师到发达国家学习智能化制造技术相关课程体系,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标准。或者选派精英教师到外企跟岗训练,提高对外企先进技术的认识,如探索西门子等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等平台,开阔教师眼界,提高师资队伍创新能力。

“请进来”则主要聘请企业与科研机构拥有实际工程经验的工程师,以及具有创新创业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专家到学校开展讲座、培训和技术交流等活动。比如,聘请智能制造企业或科研机构具备实际工程经验的工程师莅临学校,以讲座、培训的形式,对高职教师进行系统且完善的培训,培训要从教师的职前教育开始,以便给新入职教师尽快适应岗位奠定专业基础。在培训期间,需要对教师展开分类培训,从横向上,致力于针对团队模范打造“明星教师”,对精英教师实行能力提升训练计划,对年轻教师实施职业基础计划,围绕教师个性化差异与不足展开教师团队创新力的培养。从纵向上,安排老带新,由老教师或校内资深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对新入职教师进行培训,打造“双导师”培训计划,形成年轻教师、精英教师、教学名师、能工巧匠、行业领军人才、技术人员的合力,构成创新型教师全过程的培训方案,依托帮带作用,提高教师角色认同,夯实教师科研能力,激发教师科研创新的潜力。此外,学校还可以引进国外院校在工业智能机器人制造技术方面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材,引进工业智能机器人技术设备等。

4.2 以教师教学策略提升教师团队的创新力培养

以教师教学策略提升教师团队的创新力培养,其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在于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安排,即精心备课是提升教师团队创新力培养的重要前提。同时,能够提升教师团队创新力培养的有效方法在于教学研讨,而教学竞赛则是提升教师团队创新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缺少交流和协作。当然,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展现的是自己对教材的认知与分析、过程的设计与调整、方法的选择和优化等基本教学能力,但是倘若可以整合教研组与备课组教师的想法,实现资源共享,就会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用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当前的教育现象,对现有理论的科学性加以检验,还应灵活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第一时间把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比如,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材分析和备课的过程作为研究过程,将编写教案的过程转变成教学设计过程,将试题分析转变成学情分析与研究教学的过程,这样一来教师就会有范式可依、有实践可用,从而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此外,教师还应有自己的理论概括,不可只停留在对他人理论的简单诠释上,要深入应用层面。所以,参加教育科研的教师必须注重对实例性资料的收集,时常进行理论概括,让学习到的一般理论内化成自己的精华,以此方可有效指导自身的实践。再者,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教师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以研究的态度和方式去工作,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育人使命。比如,学校可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研讨会,利用大量的教改实践作为支撑,展开行动研究。

另外,为了增强学校育人主阵地的作用,提高教师育人活力,校领导还应结合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把教育科研有机融入教学内容,对学生开展行业文化教育、职业精神教育,从而培养其行业归属感。优化课程设置,改善专业教学设计,把教育科研引领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比如,学校可开展示范课堂建设,举办教学竞赛,构建教学交流学习的平台,将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再比如,学校还可根据“大国工匠”精神,将现代学徒制项目贯彻到校企“双元制”育人当中,给行业培养德技兼修的中坚力量。同时,教师还可主动联系学生会、社团组织,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技能竞赛活动、专业社团活动,以学生成果展示彰显教师教学竞赛成果,开发与实施行动化、立体化、实效化、组合化的育人实践模式。

4.3 以教师组织结构提升教师团队的创新力培养

以教师组织结构提升教师团队的创新力培养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强化团队教师能力建设。通过对校内外优质人才资源的整合,组建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团队。始终坚持软硬兼施的准入原则,既要重视教师的师德师风,又要注重教师专业化的教学能力,选择学术造诣深、师德高尚和教学水平高的专任教师与企业教师合作,并重视区域产业特色,制定特色化与区域化的专业教师准入标准,实现对校内外优质人才资源的整合。同时,从多个渠道引进团队教师,不但要从高校聘请学历高的专任教师,还要从行业企业中聘请企业骨干和技术大师,当作核心教师,也可以特聘行业名匠为客座教授,承担教学创新团队的“明星团长”。校企交流平台的搭建,一方面能够为企业兼职教师进入学校任教提供机会,另一方面可实现资源工程,使校企双主体深度参与,让团队成员在完成科研创新及教学任务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学习,有利于组建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团队,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师团队的创新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比如,校企共建的科研管理大数据服务平台、职业岗位大数据服务平台、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微课学院等平台。第二,构建团队建设协作共同体。通过构建协作共同体来优化校际与校企协同的工作机制,持续提高教师团队建设的整体水平。团队建设协作共同体由团队带头人领导,团队带头人主要承担队伍管理、战略布局、资源整合的工作职责,有利于提高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与团队创新力。所以团队带头人既是自己专业领域的一枝独秀,又要具备企业实践经历,并在学术研究上有所成就,以此带领团队协作必能走向成功。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凝聚力的关键在于项目任务,以长期任务为核心打造一支坚不可摧的团队对教师团队创新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以构建协作共同体来优化校际与校企协同的工作机制,例如,校企双方可建立健全兼职教师有效沟通的长效机制,学校可打出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的组合拳,以此吸引企业的技术大师到校任教,企业则要优化自身的绩效管理机制,把员工在校内的表现作为员工的绩效考核,实现校内外激励相结合的体系,让企业员工更乐意到校任教,这样也能提高团队协作凝聚力。第三,创新团队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通过鼓励每一位教师,使他们形成自己颇具特色的教学风格,确立团队教师的职责分工,教师利用分工协作展开模块化教学,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效果。例如,某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依靠某智能制造职教等校企合作平台,开展项目研发及技术服务,推动科教融合,重构模块化专业群课程体系,促进教学改革,并且该校还以可持续发展与就业能力培养为基础,堅持能力递进、平台共享、素质贯穿的原则,建立了集职业拓展能力模块、岗位基本能力平台、岗位核心能力模块于一体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实行产学研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促使教育教学与生产实际相适应。

5 结语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智能制造专业群创新型教师团队的创新力培养,不仅仅是全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还是加快融入智能制造的大趋势。高职院校教师要以新时期先进理念与思想为指导,以智能制造专业教师创新团队建设为引领,充分把握校企、校际的合作、资源的共享、人才的共用,以教师科研路径来提升教师团队的创新力培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提高教师的科研创新水平;以教师教学策略提升教师团队的创新力培养,做好精心备课、教学研讨、教学竞赛的准备;以教师组织结构提升教师团队的创新力培养,强化团队教师能力建设,从整体上提高教师团队分工协作模块化教学的能力,实现“三教”改革的深化、团队负责人的领导、师德师风建设、专业特色显著的目标,进而为建设高职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打造优质职业院校教师教育创新团队、智能制造领域的快速推进提供可靠保障。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十四五”规划课题“智能制造专业群教师团队的创新力培养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JKX22A116。

(作者单位:常德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创新力科研工作高职
运城学院召开2022年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大会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我校召开科研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国家创新力
创新力不足导致国产手机再遇寒冬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