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文献纪录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24-04-14黄志芸程丽云

知识文库 2024年6期
关键词:历史文献纪录片高中历史

黄志芸 程丽云

本文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新课改中提出的课程资源问题及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这三个背景下展开创作。在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和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高中历史一线教师在不断找寻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应用于教学当中,这样一来,历史文献纪录片凭借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成为课堂中的重要角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要在明确历史文献纪录片内涵的基础之上,建立起历史文献纪录片与教科书之间的紧密联结,从而衔接起教材中的历史知识与高中生认知特点之间的桥梁,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减轻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分析了历史文献纪录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原则,而后进一步明晰了历史文献纪录片应用于高中历史课堂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为有效发挥历史文献纪录片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理论价值。

历史文献纪录片是一种将文献类记录资料和历史珍贵影像相结合,“利用以往拍摄的新闻片、纪录片、影片素材以及相关的真实文件档案、照片、实物等作为素材进行创作,采访当事人或与之相关的人物和事件,客观叙述某一历史时期、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纪录片”。历史文献纪录片以某一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主题,以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所以其具备生动、真实、直观的特点,也正是由于这种特点,历史文献纪录片被广泛地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当中,目前看来,已经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一种重要课程资源。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历史文献纪录片需要遵循真实性、适度性、探究性和时代性原则。与此同时也应该注意精心挑选,注重真实性;并且历史文献纪录片只能用来辅助教学,不能反客为主;最后教师还要有搜集、加工、剪辑历史文献纪录片的能力。在高中历史课堂当中应用历史文献纪录片要重视发挥其特有的功能,比如丰富历史教学内容、优化历史教学方式、提升历史教学质量等,才能进一步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

1 历史文献纪录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历史文献纪录片是一种特殊的纪录片类型,其记录的是过去或当下存在的真实的事件、思想、精神,历史文献纪录片因其涵盖丰富的史实,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频次也越来越多,它既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也可以作为课后延伸资料,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结合笔者在高中实习的教学实际情况,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历史文献纪录片应遵循以下原则。

1.1 真实性原则

“历史文献纪录片不仅是对历史进行客观的回顾与叙述,它还是对历史的介入与阐释,体现的是当下社会语境中创作者的历史观。”真实是所有纪录片的生命与底线,更是文献纪录片的所有价值赖以存在的基础和本质属性,所以在运用历史文献纪录片时要特别重视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是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文献纪录片资料要确保真实,保证基本史实要清晰客观,对待历史人物的评价要公正辩证,因为历史文献纪录片是教材知识的一种形象生动化的表达,如果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选择运用其进行授课,那么它将成为教师讲述历史知识的一部分,作为教师要明确纪录片是一种再加工的传播方式,无论纪录片的创作者多么客观地试图还原历史真实,却只能做到相对真实的还原,也就是说其中难免会带有创作者的主观意识,所以教师要对课堂当中应用的历史文献纪录片进行仔细甄别和慎重选择,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须结合历史史实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保证历史教学的真实性。

比如在部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的授课中,教师使用了《中国通史》中截取的《鸦片战争》片段进行教学,因为本片段不仅符合历史课标要求并且叙述也十分完整清晰,其中还加入了许多文献资料、实物图片辅以补充,历史珍贵影像与文献资料互为辅助,十分符合历史文献纪录片使用的真实性原则,该片段充分展现了1840年鸦片战争的场景:英国远征军开进广州海口,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战争,学生可以直观地认识到清廷的军备废弛以及体会到中国将士英勇无畏、保家卫国的家国情怀,对于涵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家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

1.2 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原则是指在历史课堂中运用的历史文献纪录片既要注重播放时长合理,又要注重播放内容合理。如果在历史课堂上过多地使用历史文献纪录片,往往会喧宾夺主,弄巧成拙。一方面,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当中使用历史文献纪录片的时长安排要合理。时长过长,容易打乱课堂其他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时长过短,文献纪录片所起的营造历史氛围、讲述历史事件的作用又难以发挥。所以运用要适量,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另一方面,教师选取的历史文献纪录片内容要遵循适度性,不偏不倚,公正客观。历史教师作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灯塔”,必须引领课堂教学的整体方向,所以教师应根据本课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内容选择适合本课的历史文献纪录片,教师选用的纪录片应该既形象生动、突出教学内容,又能促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以便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呈现最佳效果。

高中一节历史课基本上都是40分钟,时长十分有限,因此历史文献纪录片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比如在《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中,本课共有三个子目,且每一子目的体量都比较大,教师在本课第二子目——“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的授课过程中采用由北京卫视《档案》栏目出品的《戚继光抗倭传奇》这部历史文献纪录片进行教学。纪录片详细讲述了戚继光是如何英勇抗击倭寇,解决东南沿海倭患问题的,与教材第二子目中讲述的沿海形势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学生记忆。另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合理科学地控制使用纪录片的时间,在备课前要将选择好的历史文献纪录片内容提前剪辑。该部纪录片时长为44分钟,教师为在授课过程中合理科學地把控纪录片时长,在备课前将与本课教学目标相关度不大的内容提前剪辑,剪辑后时长为5分钟,从而达到以简短的片段为历史教学提供强有力支撑的效果,这样一来更加贴合了本课教学目标。与此同时教师还设置了与本课重难点相关的问题,在播放前进行设问,让学生有目的地观看,播放后又及时提问和总结,实现了良好的师生互动。

1.3 探究性原则

影视资源对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着不小的影响,人们通过观看这些影视资源获取信息,并且受到教育,而人们往往对于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都是十分乐于接受的。人们在观看过程中往往会进行一系列思维编码和探究,而这一系列活动都是在潜移默化当中进行的,这种隐性教育十分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因为在高中阶段发育基本完成的逻辑思维能力正好与历史文献纪录片的深入性特点相吻合,所以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使用历史文献纪录片时要注意探究性原则。历史文献纪录片的探究性原则是指利用历史文献纪录片来进行课堂的探究性学习,以便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学习过程当中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为了达到探究性,那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应提供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是应该结合历史文献纪录片提出可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在课下主动搜集相关史料,课上积极讨论、自主探究,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教师要贯彻落实探究性原则,就必须认识到课堂的主人公是学生,切忌大包大揽,越俎代庖。比如部分教师播放完历史文献纪录片后,不等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马上抛出问题的答案,这种行为就是利用历史文献纪录片进行课堂探究的意识不强;还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只是停留于表面,答案十分显而易见,学生轻易地就能从书本上找到答案,这样就失去了运用历史文献纪录片进行探究的深层价值。

比如在部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的授课中,教师采用《戊戌变法》这部历史文献纪录片的片段来展现戊戌维新运动的过程,弥补了课本上大片语言的枯燥乏味以及叙述内容的不足,该历史文献纪录片中讲述了戊戌维新运动发生的背景、序幕事件——“公车上书”,还有戊戌维新运动的过程及其结果,在学生观看完毕之后,教师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如请具体说明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作用?百日维新中颁布的改革措施,反映了哪些时代要求?等问题,该类探究性问题需要学生结合教师提供的历史文献纪录片对教材知识进行分析综合与应用,如此一来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1.4 时代性原则

在本文中时代性就是指与时俱进,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在课堂中应用的历史文献纪录片还应体现鲜明的时代性。时代性原则要求中学历史教学工作者在收集和甄选历史文献纪录片时,除了要注重上述三条原则之外,还尤其要注意历史文献纪录片的时代性。例如,经常出现在历史材料题中的“一带一路”,高中生或许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过,但是具体指什么却很少有学生能完整地说出来。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选择文献纪录片时要重视时代性原则,让学生既要“博古”更要“通今”。教师选取的历史文献纪录片,既要包含热点的新闻,又要呈现出人们普遍关注的国内外焦点,更要注重反映最新的时代特征,比如可以把大型政论片《大国崛起》《复兴之路》等文献纪录片结合相关历史课程应用于课堂之中。

例如在《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的第一子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提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在笔者搜集的反映强国梦主题的历史文献纪录片当中,央视在2007年制作的《复兴之路》较为出彩。该片内容全面、新颖、鼓舞人心,在课堂中使用的效果非常好。“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坚持时代性原则,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关注时事,将历史教学与时事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教会学生思考现实。教师只有真正选取了体现时代性的历史文献纪录片,才能真正让学生关注时代的发展,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师在运用历史文献纪录片时,一是必须根据本课教学设计中的重难点内容,有目的地选择符合真实性原则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二是坚持适度合理、少而精的原则;三是在运用时要符合探究性原则,注重落实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四是要尽可能反映最新的时代精神,激发学生关注最新时事和世界的发展变化。

2 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文献纪录片应注意的问题

历史文献纪录片是指以影像叙述的方式综合利用各种历史文献资料,是辅助历史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历史文献纪录片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第二课堂”。经笔者在高中实习过程中发现,高中生十分乐见在历史课堂中采用历史文献纪录片,所以其对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因此,教师在一线教学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问题。

2.1 精心挑选,要合理运用

“真实”是历史文献纪录片的本质属性,历史文献纪录片记录的是真实的历史,但由于知识水准及理解判断力的差异,历史文献纪录片所呈现的文字、影像的表达方式可能存在想象及主观臆断的成分,因此,教师在历史课堂中使用历史文献纪录片时要紧密结合课本所讲述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历史文献纪录片毕竟是教材之外的补充材料,因此在运用时,必须选择那些具备真实性原则的纪录片。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共有三个子目,分别为秦的统一、秦朝的暴政及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学生很难去理解一个轰轰烈烈的王朝为何在短时间内灭亡。教师使用了历史文献纪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来辅助教学,本片以统一国家的主题为主线,从秦始皇嬴政的视角讲述了统一国家的曲折历程,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和历史因素,对学生了解秦统一的历史,增强国家统一意识有重要的意义。

高中生还具有主动进行历史新知探究、应用与实践的认知需求,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与应用者。诚然,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教学直观性并不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很有难度,这是因为历史是过去的时空发生的事情,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传统的历史教学主要依靠教师的语言讲解和教科书上的文字及图片描述,這在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所以教师需要采用教材与历史文献纪录片互相印证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不管是文献史料还是影像史料,都是人们对过去发生事情的记录,它是否较为真实地反映了过去人们的活动需要鉴别,所以教师需要注意所选取的历史文献纪录片的真实性,以便历史文献纪录片与教材之间能进行更好地融合。

2.2 注重辅助,忌反客为主

叶德元老师曾提倡要做一名有温度的历史教师。笔者认为,不仅教师需要有温度,还需要把历史的温度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人文情怀,这一点历史文献纪录片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历史文献纪录片的运用有诸多优点,比如其利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教材书写历史的空缺,也可以拓宽学生的历史认知视角。但是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历史文献纪录片起到的只是辅助教学的作用,不能反客为主,也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历史文献纪录片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其本身并不能代替历史教学的过程,直观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的目的,其本身作用应该是辅助教师的教学活动。

历史文献纪录片可以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时来辅助教学,如在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再现历史情境、体现学生中心等方面,教师可以大胆地使用,而且要将运用历史文献纪录片与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有机地结合使用,以使它们相互配合,发挥出整体功效。有些教师播放纪录片,没有适当的讲解、讨论,而且占用相当长的课堂时间,让学生仅仅成为知识的容器,没有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这样一节课下来,只是热烈了气氛,却导致了教学质量低下。因而利用历史文献纪录片进行辅助教学时,必须结合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师本人能力及教学时间要求,来决定历史文献纪录片运用的具体方法。

例如以部编版《中外歷史纲要(上)》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中的“红军长征”这一子目为例,此子目如果单纯依靠教师的语言以及教材文字很难激发学生对这一子目内容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的导入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播放一段红军长征时过雪山草地的纪录片视频,让学生可以直观地观看红军翻越雪山、穿过草地的情景,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此情况下学生自然就会对后面课堂中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如红军长征起因、经过等,鼓励学生自己寻求答案;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长征精神对今天的高中生有何启示。经过这样一系列的教学过程,课堂效率就在无形中提高了。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高中生正处于人生的急速成长阶段,随着身心的发展,他们对未知事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教师必须为其创设良好的历史课堂氛围,才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历史文献纪录片就可以用形色情意兼具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反映历史,这样就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抽象模糊的历史知识变得形象直观起来。

2.3 精细加工,重先期备课

历史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而且高中生更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所以我们在历史课堂中播放历史文献纪录片时,不能冲淡知识点。在利用其讲述知识时,尽量采用简短的文献纪录片或者将其进行剪辑合并,这样一来不仅更加节约时间,而且更加符合教学要求,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那么教师就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广泛搜集历史文献纪录片,一定要反复研究历史文献纪录片的内容,了解播放的内容是否与教学内容有关,是否存在史料错误,然后对其进行加工,明确可以截取哪几部分,应该怎样合并;对学生不理解的内容和画面,教师应进行处理,控制放映时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在哪一环节播放,目的是为了什么,具体运用需要结合其他什么课程资源等等。其次,教师在备课时对于在课堂中哪一环节应用历史文献纪录片应该有详细的计划,并设计好使用的详细教案,不能随意使用。最后,在课堂中插入历史文献纪录片时,对起始时间一定要精确定位,避免播放的纪录片片段与教学内容脱节。所以活跃在一线的历史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网络技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实施,提高教师对历史文献纪录片的搜集加工能力,使学生立体地感知历史、认识历史、掌握历史、运用历史,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过程。

目前看来,历史文献纪录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将历史文献纪录片与高中历史教学有机结合,可以用更为直观、生动的视听语言辅助教师的语言讲述,激发学生心中的“兴趣点”,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学生掌握历史学科思维。目前,将历史文献纪录片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课题仍十分值得研究,因为随着数字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当今的历史文献纪录片都在朝着专业多元的方向发展。并且高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突飞猛进的阶段,因此我们作为高中一线历史教师,必须找寻历史课堂教学与历史文献纪录片之间的一个“平衡点”,为学生学习历史学科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学生的后续学习与成长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

通信作者:程丽云

猜你喜欢

历史文献纪录片高中历史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历史文献纪录片中蒙太奇的运用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我国历史文献中所见黑水靺鞨概述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