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人
2024-04-14
韩鹭(以下简称“韩”):请你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开始使用摄影的方式进行创作的?
乐子毅(以下简称“乐”):摄影是我的爱好。我大学读的服装设计专业,但并不是特别喜欢,后来机缘巧合买了照相机,开始边旅行边拍照,拍久了就发现在器材等硬件条件上的攀比是永无止境的,我就开始看书,学习摄影史。大学毕业后我在厦门的三影堂书店里工作,这两年左右的时间对我来说帮助很大,我从书中看到了很多创作者迥异的表达方式、想法和视觉积累,我从三影堂离开以后去了一家美术馆工作,在这段工作期间我开始拍了《New Comer》项目,我也跟绝大多数的摄影爱好者一样,都是自己学,喜欢什么就看什么,就是这样。
韩:《New Comer》项目的前期构思是怎样的?拍摄过程中有什么心得体会?
乐:为了便于自己理解,我写了非常详细的思维导图,比如说一个人的离家动机是什么?需要拍摄怎样的空间?但是我发现随着项目的进展,发生的变化与计划有很大的落差,最后索性更随机一点。
我开始大概拍了四五个人,一直很不满意,我设想的是用6×6的画幅去拍,最后呈现的效果是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方块隔间,但是呈现出来时,我发现画面缺少情感张力,每个人都很稳的感觉,但事实上那个稳只是一个表象,深入跟他们相处之后我了解他们都很渴望跟别人产生连接,这是我的感受。所以后来我就换了6×7的画幅,一下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感觉,就一直拍下去。另外,从沟通上来讲,经常是摸着石头过河,不过我想这样非科班的出身也让我成为一个相对随机的创作者,而不是十分冷静和理性的创作者。
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摄影师,而不是所谓的艺术家。现今当代摄影的阶段,有很多去视觉化的创作,但是我觉得可能只是一个流行的阶段,我还是喜欢传统的摄影语言。
韩:《New Comer》的项目构思和拍摄过程是怎样的?
乐:有一个这样的契机,我当时已经决定离开杭州了,作为摄影师又想要拍点东西留下来。思考了很久,我发现在城市里头我几乎认识不到太多像我这样的年轻人,认识的人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工作、社交圈展开,大部分都跟摄影有关。我就很好奇,这些像我一样的年轻人,他们到底是什么样,过得如何。所以后来想到以发微博的方式招募跟我年纪相仿的异乡人,比如“00”后“90”后和“85”后的,总之是跟我的感受有一些时代共同性的人,我在微博上写到想要了解像我们这样的异乡人群体,如果你正好在杭州,感兴趣就联系我,正好我有个朋友是网络大V,经他转发后,慢慢就有很多人联络我了,并且有很多自发的转载,这是我没想到的,可能有些人对话题本身很感兴趣。
我通常会跟他们先交流一些基本信息,比如说愿不愿意到家里面拍摄,还有我想要拍什么等。经过微博简单交流后,我们就会加微信,询问他来自哪里,什么时候方便拍,我一般会去他们的家里拍摄,如果不太方便去家里拍摄,就会在他生活比较熟悉的地方,比如常去的街道,等等。
韓:拍摄陌生人怎样快速进入状态?
乐:在项目开始的时候,我一点头绪都没有。我拍第一个女生,她有点镜头恐惧症,但是她又很想要跟我产生连接,对这个活动也很感兴趣,而我也是刚刚开始拍,没有什么经验。所以我们商量后决定不拍她的正脸,我也没有坚持去她家拍。第二天我们在地铁站见面,上街一边闲逛一边聊天,慢慢相互了解,我用的是最笨的方法。后来一整天的相处下来,情绪就流动起来了,到了晚上她就比较信任我了,让我去她家拍。通过了解我才知道她来自江西,十九岁,做网络主播,遭遇了网络诈骗,钱都被骗走了,她家里人还责怪她,为了逃离原生家庭,她就去一个网友家里住了。三年之后我再联系她,她告诉我现在已经月入过万,即将升职,搬到了上海居住,回想照片中那个时刻,是她人生中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我觉得这就是摄影最原始的魅力,我听到后非常欣慰,因为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往前走。
异乡人这个选题很大,实际上我代表不了所谓的异乡人甚至一个时代的人,所以我想拍的是比较私密的情绪部分,拍我跟他们之间相处的感受。我在作品名字中尽量不透露被摄者的信息,希望大家更多地去看照片本身。
韩:这个项目对你而言有没有预设一个结束的时间节点,还是比较随性的状态?
乐:我认为是后者,现在感觉正在收尾,也想要进行新的东西,还在探索和构思,包括以后的学习生活的计划也在构思中。我是福建人,从历史上看这个群体是人口迁移很多的地域,比如下南洋,我也希望在接下来的探索中包含一些历史性。还是如上面说的,每个人都希望找到让自己感到舒适的居住地,但并不存在一个完美的“远方”,这种两面性也是我想要在摄影中挖掘的内容。我们经历着这个时代,就像白纸一样的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时代的一笔一画,我并不能在很宏观的人类学视角下冷静、全面地铺开,我所记录的往往只是一个很小的点。
韩:你认为在摄影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乐:我觉得真诚在摄影过程中比那些看似高级的手段更重要。我喜欢更随机一些,有时候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我整个人的状态都交给时间、环境,因为我自己也是作品中一部分,我觉得摄影只是我在其中参与的一个环节,事实上更多的还是跟他们相处的一个状态。比如我到了大理或别的地方拍摄,被摄者的状态会更加多元、松弛,我的状态会不断给这组作品注入新的血液。我在跟大家相处的过程中情绪也得到了很大的释放,我习惯用摄影去投射自己的情感状态,当然,在用摄影语言呈现的时候,我会把自己抽离出来去看这些作品,这样更加清晰一些,当作品进入到“曝光”阶段的时候,大家才会看到这个时代的人到底有怎样的共性。
作者简介:
乐子毅,自由摄影师,1993年出生于福建,现居云南。2023年获得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新人奖。2022年参展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节“在地行动”单元展之一《他们》;2022年入围日本清里美术馆“Young Portfolio”收藏奖;2021年入围英国BarTur摄影奖;2019年于东京半山画廊举办个展《长寿水井》;2018年自出版摄影集《长寿水井》。
责任编辑/韩罗娜